方既明毫不客氣的說道:「所以,每一首歌要價六十萬,這不貴吧?」

喬子安沉默了,他很想自己拍板就把這六首歌拿下來,可這錢已經超過了喬子安能決定的數額,只能看向了黃宇達。

雖然只有一小段,但黃宇達也看出來了,喬子安是真的喜歡這六首歌,而且每一首都跟《飛得更高》不相上下。如果能有這六首歌,保底喬子安都能再紅六年。也就是說,一個歌手能紅十年左右,已經是極限了。很多歌手,都不過是紅了幾年後,就銷聲匿跡了。有的歌手只紅了一首歌,甚至更慘的,有的歌手根本沒紅過。

紅了十年的歌手,有多厲害呢?

首先,商演跑穴什麼的,這期間起碼自己能賺個上千萬。其次,演唱會下來,自己也能賺個上千萬。如果期間脫離了公司自己單幹,乾得好的話,再賺個幾千萬上億不是問題。這就是當紅歌手的厲害,名氣等同於資本。

於是,喬子安是真的心動了。

要不是這年頭歌手還不敢脫離唱片公司,喬子安都自己拍板把歌買下來了。因為歌手自己沒辦法把唱片的全產業鏈把控在手中,最起碼磁帶灌制和鋪貨,這年頭還是要唱片公司的發行渠道的。不像在網絡時代,自己成立個工作室,靠著音樂版權、演唱會、綜藝節目什麼的,都能賺得盆滿缽滿。至於出專輯,真的不賺錢了。

這一點,歌手們也沒撒謊。這也是為什麼歌手保持發專輯,卻不指望專輯大賣賺錢的原因了。這賺到的錢,還不夠開一場演唱會的,不夠上一次綜藝節目的報酬。但為了擴大知名度,保持歌壇中的地位,歌手們不得不繼續準備專輯。

黃宇達說道:「要不,我們請示請示公司?」

喬子安默許地點了點頭,然後黃宇達出去打電話了。

「方老師……」

喬子安剛想再說點什麼,方既明說道:「別叫老師,擔不起擔不起,叫我名字好了。」

「那個……真的不能再低點了嗎?」喬子安有點為難,「這要是公司介入的話,我的建議就……很難說得服公司領導了啊?你看這……要是嫌麻煩,還是我們自己定下就好。」

方既明說道:「那你乾脆自己單幹算了,多難的事。別跟我說,你的合同還沒到期啊?再說了,自己花點錢,買斷自己的合同,又有多難。」

喬子安苦笑道:「合同倒是還有一年就到期,可歌手哪裡能不和唱片公司合作的,萬一下一張專輯銷量不火呢?」

「你可真笨,唱歌有一手,做生意就絕對是被人騙了還幫人數錢那種。」方既明搖了搖頭,說道:「你的新專輯,盜版磁帶和正版磁帶的比例,超過8:1,什麼概念?就是說,盜版的渠道,比正版都要好。你要是能說服盜版磁帶廠給你灌制磁帶,給他多於盜版磁帶的錢,你豈不是掌握了自己的渠道?到時候,別說鋪貨百萬了,幾百萬都行!有了這個辦法,還在乎什麼唱片公司啊。」

這是實話,方既明是真的佩服盜版商,什麼賺錢他們就做什麼。一盒盜版磁帶,零售價五塊到八塊,廠商出廠價就兩塊多,再加上運輸成本啥的,還有賺頭。你把盜版變成正版,給廠商三塊錢的出廠價,你說廠商願意干不?

肯定干啊!

只要搞掂了磁帶生產,再同樣把光碟盜版商給拿下來,發行渠道不就完善了嘛?單幹的條件就出來了,賺大錢的機會就出來了。

喬子安聽了很心動,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拒絕了方既明的建議。

方既明也是無奈,路子都給他點明了,可惜喬子安就是不想自己擔風險。

不一會,新圖唱片的一個負責人過來了。

黃宇達把人引過來介紹時候說道:「這是新圖唱片的音樂總監,石學民。」

方既明跟石學民握了握手,發現他大概四十多歲,戴著一副眼鏡,看起來像個飽學多才的學究。「你好,我是方既明。」

石學民驚訝於方既明的年輕,感慨道:「我一直聽說,天才創作者都是年輕人,現在總算見到了。」

方既明笑了笑,謙虛地說道:「運氣好,運氣好。」可不是運氣好麼,要不是重生,方既明哪裡能賣歌?

「我先看看demo。」石學民拿起那六首歌,一首首看了下去。

良久,石學民才松出一口氣,好像怕一口氣喘大了,把這六首歌吹跑了。

「聽說開價到四十萬,你還是嫌低了?」石學民也試探性地問道。

方既明笑道:「如果不是缺錢用,我寧願收總利潤的分成。」方既明太清楚了,在彩鈴時代,哪怕一首歌只有幾千萬的彩鈴收入,唱片公司也能獲利近一半,那麼按照這個比例,方既明拿個5%的分成,都比六十萬要多。

當然了,六十萬是方既明隨口說的價,預留了還價空間。方既明的心理價位還是五十萬一首歌,總體拿個三百萬。只能多,不能少。少的話,方既明還就不賣了,再想其他辦法。

石學民也有點琢磨不透,歌肯定是好歌,而且像是為喬子安量身訂做的,但能不能賺錢,還很難說。因為一張專輯,公司最多花個一百萬給你買歌,你一下子用掉了幾十萬,剩下來的歌怎麼辦?

「六十萬也太多了些,就不能少點?」石學民有點苦笑,「業內還沒有一個詞曲作家,能有如此高的價。」

方既明笑道:「我聽說有抽成3%的,要不我也按照這個3%好了,六首歌,你一共前期給我六十萬。」

石學民更加不願意了,這幾首歌要是都能達到《飛得更高》的高度,這明顯是大賺特賺啊!生意就是這樣,利益在前,誰都不肯放手。從大賣的這種程度上說,買斷絕對比分成划算。因為《飛得更高》現在不僅僅是磁帶、光碟的收入,還有版權收入,現在雖然還沒有彩鈴業務,可版權收入方面,唱片公司發現是逐年在增加的。

所以,石學民覺得不願意花更多錢的買歌。「還是太貴了,這樣,一首歌四十五萬,已經很有誠意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