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設計師覺得充滿了挑戰:「好,我們一定儘快拿出完美方案!」

設計團隊紛紛表態,但他們更好奇:「方董是美術生?」

徐助華幽幽說道:「他是表演系大學生,現在在北電上大一。」

「!!!」

設計團隊所有的設計師驚駭莫名,如果方既明是美術生,他們還能接受,畢竟算是半個同行。但影視藝術生……他們就不能理解了,這是什麼樣的藝術天賦,才能弄出如此令人眼前一亮的設計?這還不是胡亂畫的,而是切實可行的設計方案!

「難道大道至簡是對的?」

設計團隊里的一個設計師狐疑地說道,「一個好的設計,必然是簡潔明了嗎?」

是啊,如此周周正正的設計,還有那獨具特色的按鍵,無不在訴說著,這就是一款新潮、時尚的產品。不管是送禮,還是買來自己用,都倍有面子。是的,中國人好臉面,這是很多人心照不宣的事。要不然,上輩子蘋果也不會稱為腎機了,愛慕虛榮已經到了如此地步。

更別說,十幾年後准大學生去報道之前,要是沒有蘋果三件套,那就是丟人,連大學都不想去了。所以說,好面子並非好事,但對商家來說,利用顧客這個心理做營銷也無可厚非。一樣米養百樣人,你不能說你又賣高端,又賣中低端的,這樣的生意並不存在。這還牽扯到品牌影響力的問題,你可以成立子品牌,而且分開經營,但不能依靠一個牌子通吃高中低端。這麼做的企業,鮮少有成功的。

畢竟高端有高端市場,中端有中端市場,低端也有低端市場。而且三者幾乎不相融,真正聰明的企業,是瞄準最賺錢的市場,然後進行布局產品的。不聰明的企業,想要全都攬入懷中,反而削弱了品牌影響力。

首席設計師也深受震撼,說道:「我沒想到,一個產品也能成為藝術。不行了,我要把這個設計做出來!」

說完,這首席設計師已經放下了「專業」的架子,開始著手完善這個設計了。其實,說不打擊是假的,被一個「外行」的設計震驚了,哪個產品設計師都會絕望的。然而,真正熱愛產品設計的人,則會從絕望中振作起來,努力學習提高。

畢竟,審美是一個很迷的事情。沒有最好的設計,只有更好的設計。

徐助華看到他們被鎮服了,也鬆了口氣。

其實他的壓力也不小,畢竟他也算是一個外行,也在慢慢成長中。按照方既明的意思,MP3是一個很重要的產品,銷售量要超過一百萬件的。只有超過這個數,才能有資金投入復讀機、點讀機、學習機、MP4的研發。

而神州技術有限公司,最終還是會進軍設備終端的,也就是電腦和手機。

然而,方既明給神州公司的方向是,不走方大電腦、彩虹、樂訊、飛高、多科等手機廠商的路,要自主研發,哪怕一開始只有幾樣零件是自主研發的。研發,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進入研發階段才知道,一億資金不過是起步而已,要做到深入研發,十個億打底是必要的。

如果不賺錢,哪裡有錢研發?

「怪不得方董說,任重道遠。要想做到電子產品界的奇蹟,就要夯實基礎,從研發入手。」徐助華手中拿著那個測試版本的MP3,這個不像是產品的產品,卻擁有著同類型MP3沒有的音質,和wma格式解碼器。這樣的MP3,一定會大放異彩的。

唯一遺憾的是,徐助華覺得還是有自己的工廠好,可方既明說錢要用在刀刃上,圈下地皮就好,廠房不急著建,生產線也不急著建。至於圈下地皮的意圖,就是用這個地皮貸款。不管銀行肯貸多少,是幾百萬好,還是幾千萬好,都先投入到產品之中。只有產品名氣打響了,被市場認可了,才是王道。至於廠房、辦公樓什麼的,先租著。生產線,找代工就好。

「方董思路是對的,但總感覺公司沒多少凝聚力。」

徐助華也不是好大喜功之人,但他卻清楚的知道,公司有自己的辦公大樓和沒有辦公大樓,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是兩個層次的。他覺得,可能方既明不清楚這一點。

燕京,北電男生宿舍525。

方既明嘀咕了一句:「徐助華也是有錢多了,沒錢建什麼辦公大樓啊,我又不是史玉柱。」

上輩子史玉柱為了建「巨人大廈」,把自己給搞垮的事方既明還記得清清楚楚,自然明白公司在初創期,是不可能投資建設大樓的。說不定要經過十年打拚,財政收入充裕了,才敢想辦公大樓的計劃。比如上輩子的騰訊,也是在2003年開啟了遊戲計劃之後,才有充裕的資金。而騰訊的第一座自建辦公大樓,是在2007年才動工的。而阿里的臨(杭)安(州)總部,也是2008年動工的。可想而知,做企業建寫字樓是一個風險很大的投入,畢竟是自用的,沒有銷售和出租。一旦資金鍊斷掉,那企業就完蛋了。

于洋在旁邊,隨口問道:「你說什麼?」

方既明笑道:「我是說,你準備好了嗎?劇本已經送去立項了,等有(廣)關部(電)門審核批覆之後,我們籌備兩天就準備開拍。」

「劇本呢?」

于洋震驚於方既明的辦事效率,但他更想知道是什麼劇本。

方既明把列印好的一個劇本給他:「看完給回我啊,還沒立項,免得泄露出去了。要是泄露出去了,得打官司的。」

于洋接過劇本:「《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這是什麼名字啊……」得,沒看內容,先吐槽了一句。

但是,在看了幾行劇本之後,于洋立即沉浸在劇本的世界裡面了。

沒辦法,原小說就是這麼懸疑,這麼引人入勝,這麼內涵豐富。別說于洋這種沒見過市面的大學生了,就連歷史學家、人文學家、生物學家……一類真正科學家看到了,都會

震驚莫名的。

然而,這僅僅是一部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而且還僅僅是劇本而已。

于洋欣喜地看了一遍,然後震驚地看了第二遍,最後是皺眉看了第三遍。

「這是你寫的?!」

于洋驚愕地問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