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佩服北電傳播消息的速度,經過幾波表演系女生倒貼搭訕後,方既明的態度已經被北電所有人熟知了。

導致他來吃食堂的時候,居然還有打菜大媽多給了方既明一點菜。

要知道,這打菜大媽那一手抖勺絕技,好像全國統一的一樣,不把肉全都抖掉都不罷休。但方既明現身之後,打菜大媽都笑道:「方董,怎麼跑來吃食堂了,你不是大老闆嗎?」

方既明其實很隨和,跟所有人都能聊天打屁:「什麼大老闆,票房分帳都還沒到帳,我這窮得叮噹響。你們也看新聞的,我那幾個公司,還沒搞到融資,那我就真的抓瞎了。不至於分分鐘破產,但公司潛力就到那了。」

是的,別看方既明這麼瀟洒,其實他也急啊!

跟在方既明後面的孟光熙聽了這話,奇道:「你真的缺錢?」

方既明笑道:「不缺錢,缺投資,民間資本我是不會碰的。」是的,民間借貸方既明打死都不會碰,那些傢伙心太黑了,比高利貸還狠。國家打擊民間借貸是有依據的,這些傢伙簡直比吸血螞蟥還可怕。

「不是民間資本,我家跟工行、建行那邊都有點關係,可以給你引見一下。」孟光熙說道。

方既明奇怪了,問道:「你家幹什麼的,居然還有這關係?!」

「知道什麼是大院子弟嗎?我家就是。」孟光熙淡淡地說道,「我爸沒走仕途,我家有我大伯,我三叔是走仕途的。至於我四叔,以前在工行、建行任職過。」

方既明明白了,怪不得不能小看燕京本地人,你都不知道一個「普通市民」到底有多少能量。別的不說,能拉到工行、建行的投資的,那簡直是逆天了。「你四叔的關係?」方既明帶著孟光熙找到了一張空的桌子,小聲地打開了話匣。

「嗯,我四叔雖然調走了,但工行、建行的人還是給點面子的。」孟光熙說道,「你的公司很有發展前景,再加上國家打算扶持網際網路,所以只要投資計劃沒問題,遞上去肯定能過。至於你其他公司的貸款,也能批下來,只要不太過分。」

方既明樂了,這你要是借銀行一百萬,是你怕銀行;你要是借一千萬,銀行和你都很怕。但如果你借了一個億以上,是銀行怕你了。畢竟銀行這個東西最懂錦上添花,最不會雪中送炭的。

所以,方既明也只是聽著一樂,並沒有放在心上。以銀行的尿性,能投五千萬軟妹幣都夠嗆。兩家加起來,恐怕也就只能投一個億。但如果方既明堅持二十億美刀的估值,是無論如何都談不攏的。

反倒是顧弘業說的那個中大物產集團的蔡宏信,能真真切切拿出錢來。投資界其實有個定論,千萬不能只看行業,投資要看人。投資對了人,再選擇投資對的行業,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方既明拿到了金熊獎,已經有無數電影圈的投資人、公司想來分一杯羹了。可想而知,方既明現在手上這四個網際網路公司到底有多吃香。

因為,飛訊的盈利非常喜人,而且現在中國有三千五百萬的網民,超過八成,逼近九成是擁有QQ帳號的。

這樣恐怖的一款國民軟體,還非常有活力,不斷地創新,讓很多投資機構都開始重新評估飛訊,甚至百度、好導航、360都被這些機構開始了認真調查。

只是沒人相信,飛訊會在日後取得令世界矚目的成績而已。不然的話,方既明放話出去估值50億美刀都有人買帳的。這就是開掛的痛苦,畢竟重生也不是萬能的。

「那我就非常期待了。」

方既明也覺得奇怪,孟光熙這麼淡定,是因為大老闆看多了嗎?

事實上,孟光熙還真不覺得方既明的成績怎麼樣,畢竟在燕京,權才是第一位置的。至於錢的話,那麼多大老闆還不是得乖乖聽話?所以,自小就習慣了這套規矩的孟光熙,並不會對方既明有什麼刮目相看的意味。

嗯,還因為孟光熙的父母也是經商的。

而且他們玩得不小,在燕京搞的房地產。要知道,外地的房地產商基本進不了燕京,就因為本地的房地產商不是玩商業的,而是玩關係的。沒關係,你根本無法在燕京開展房地產計劃。單單是一個審批,能卡你幾年。等審批下來,黃花菜都涼了。

由此可見,孟家在燕京的勢力是不小。

怪不得孟光熙根本不在乎方既明那點錢,人家見過世面的。

「我爸媽也想見見你,說是想投資你一下。」孟光熙說道。

方既明頓時明了,原來這才是孟家的目的。

「歡迎,只要談得攏,沒問題的。」方既明說道。

「不是你的飛訊,而是你的影視公司。我要求的,我爸媽一開始並不同意。」孟光熙笑道,「我很看好你在電影方面的發展。」

方既明這就驚奇了:「哦?!」

這他還真的沒想到。

「你不驚奇嗎,為什麼我開始說網際網路,而不是網際網路了?」孟光熙嘆了口氣,說道:「其實網際網路的概念,已經逐漸為世人接受了,反倒是網際網路裡面包含了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已經沒多少人提起了。

上面也準備成立個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由國內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的網絡運營商、服務提供商、設備製造商、系統集成商以及科研、教育機構等70多家網際網路從業單位共同發起成立,還準備在明年開一個中國網際網路大會。

這說明了網際網路正在興起,這確實是一個新市場。上面希望藉此走出網際網路的冬天,推動網際網路在國內的發展。這是內部消息,你知道就行。」

方既明想了想,上輩子好像也差不多是這個時間興起的網際網路概念,也見怪不怪了:「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國內投資機構開始轉變了。」這其實是廢話來的,銀行根本不認為飛訊值二十億美刀,所以方既明的期待肯定是落空的。

好吧,方既明也從來沒期待過,因為他知道銀行的投資向來不會青睞網際網路企業,除非是有什麼傾向性的銀行。從這一點來看,外國投資機構雖然操蛋,投資一點錢都想插手經營管理,但如果能忽悠到錢,能在美麗間上市,倒也能接受。只能說有利有弊吧,方既明也有點頭疼。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