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既明也不是不上網,網上一眾罵360的,說破壞了行業規則。可是呢,方既明充耳不聞。

行業更新,從來不以多少家公司的意志為轉移。

「咳咳,殺毒軟體收費,那本來就是一個騙局。殺毒軟體公司為了賣軟體,自己編寫病毒傳播,搞得烏煙瘴氣的。免費的殺毒軟體一出,賣殺毒軟體無利可圖了,病毒也就基本絕跡了。更重要的是,360殺毒軟體跟一般的殺毒軟體不一樣,它是伺服器端防護,也就是說,哪怕外國黑客傾盡全力來進攻,360也能在伺服器端攔截下來。最起碼,能撐得到國家隊支援。」方既明認真地說道,「如此國之重器,居然沒大領導看得到嗎?」

蔡雄信有點尷尬,畢竟他是體質內的人。「這個領導有領導的考慮吧,或許很快就有人交內參了。當然了,如果方董寫一份提議的話,我也能幫忙交上去的。」

方既明還真就沒客氣,他知道未來網際網路的構建,不僅僅是有產品,還得有防護。不然的話,信息泄漏就慘了。未來的社會是信息社會,但信息泄露也是最嚴重的。不僅僅要闡明360等一干殺毒軟體公司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規範來華網際網路企業,一定要把數據留在國內。

好吧,其實方既明也是有私心的。

因為方既明知道,外國網際網路企業絕對有跟他們國家千絲萬縷聯繫的,就死活不會同意把數據留在中國。比如上輩子的谷歌,FB,TT,油管,ins……這些網際網路企業哪裡肯把數據留在中國?

恰好,中國網際網路創新也是模仿再到超越的,所以從源頭上就禁止它們進來,比什麼都好。

「我回去就寫。」

方既明想的是,如果把外國的網絡搜索、小型博客、視頻等等網站攔住了,那麼這些都是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的狂歡!

蔡雄信略微有點尷尬,轉移話題道:「方董果然高瞻遠矚,還在讀書就創業了。我像方董這個年紀,還在大學裡面混日子呢。」

方既明笑道:「蔡總是老一輩的大學生,文憑含金量比現在高多了。」

互相吹捧嘛,現在已經是「一家人」了,皆大歡喜。

一頓飯吃完,方既明才發現顧弘業興致缺缺。

「你好像不開心?」

方既明有點奇怪。

顧弘業嘆了口氣,說道:「我爸媽又提了,讓我讀完大學就回去接手公司。」

「好事啊。」方既明揶揄道,「你就學我一樣,找幾個經理互相制衡,然後做甩手掌柜。但是,財務報表,重大決策權一定要掌控住。」這也是方既明的管理辦法,比如在飛訊,李東鵬已經實際上出任CTO(首席技術官)了,郭文達是實際上的CEO(營運長)。至於曾興平,飛訊的元老之一,掌控了人事權。周燕虹是財務總監,總管財務大權。陳田水作為老檢察人,掌控著飛訊的監察部門,監督公司的運營。哪怕是李東鵬有著超然的資格,也無法脫離方既明的掌控。

而在百度,其實也是差不多的。江興睿、溫良平看似同學關係,很鐵。但是人事權、財務權和檢察權都不在他們手中,重大決策權也要聽方既明的,他們有想法的話,先高層開會討論了再把結果告訴方既明,由方既明做決定。

當然了,他們也不是什麼權力都沒有,起碼一些小事完全可以做主。比如說,在完成地圖等產品研發之外,他們有好的創意,也能自行決策試驗。

更不用說神州、hao123和360了,幾乎是一個模版出來的,都是一開始跟著方既明創業的小夥伴掌控著運營權,或者是技術權,其他的崗位,都是招聘進來的。現在看來,因為學著漢風搭建起了管理體系,也有自己的創新,所以公司發展得還算快。

事實上,創辦一個公司,不是有一個創意就行了。管理公司,才是最重要的。這是方既明早就明白的道理,看看上輩子的騰訊、百度、微博、視頻網站……哪一個都不是中國人創新發明的,但還不是一樣成了大公司?而一些創新發明的公司,卻因為種種問題倒閉了,其中不乏管理問題。

可見,不是一個創意就能成就的公司,而是通過有效管理,發揮集體能力,才能使得公司發展壯大的。這是一門學問,方既明不太懂,他只知道個框架,然後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去填充框架。如果不對,方既明再改過來。

這樣做的好處是,公司充滿活力。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管理還是偏於鬆散,沒辦法達到漢風那種戰鬥力。

只能說,一個公司有一個公司的生存方式,全盤照抄那也是死路一條的。

這麼「高深」的知識,顧弘業不懂,說道:「誰像你啊,一天到晚都不管公司的。」

方既明笑道:「你是沒去過美麗間那邊,那邊的投資人比我更瀟洒,每天不是吃就是喝,玩遊艇,打高爾夫,住幾千平方的大別墅……我就嚮往那種生活,但我也做不到。」

顧弘業疑惑地說道:「真的?」

「騙你我是小狗,人家就聰明,讓別人為他的資本打工。」方既明認真地說道。

顧弘業想了想,說道:「那我以後也試試看,關鍵是怕我爸媽不同意。」

「不同意你就不幹,反正最後也是這個結果。」方既明抱著頭,舒服地躺在超跑的桌椅上。

顧弘業仔細一想,還真的就是這樣。

「那我爸媽入股你公司,而不是以尚美集團的名義,你不會生氣吧?」顧弘業突然問道。

「生氣?我為什麼要生氣?」方既明好笑道,「你爸媽送錢給我發展公司,我高興還來不及。而且才3%的股份,說不好聽的,即便你們超過35%,我也有辦法稀釋你們的股份。」這不是開玩笑的,上輩子阿里馬就是這麼乾的。

阿里曾經在香江上市,卻因為其他股東太過多嘴多舌影響公司發展了,阿里馬立即引入雅虎,然後又操作退市,最後成功把那些聒噪的股東清出。再後來,雅虎也開始指手劃腳的,阿里馬又忍不了了,聯繫孫正義的軟銀,聯手做了雅虎的局。再後來,阿里馬和他的團隊總算百分百控制了阿里,這才安心赴美上市。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