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方既明暗搓搓地推動了中國晶片的發展,甚至跟盛海微電子的老總談過,儘快吃透光刻機技術,往極紫光刻機方向發展。甚至還可以申請國家科研資金。可惜盛海微電子是國企,不然的話方既明還真的想注資進去研發光刻機。

可惜的是,盛海微電子並沒有那個意識,倒是中科院光電所的陳爍教授很重視這個計劃,甚至邀請方既明聯名寫申請。畢竟中國的事,沒有申請就沒科研經費啊!方既明那點錢,投進去連水花都激盪不起,必須要國家力量介入才行。

於是,方既明這一個月時間裡面,都在忙著弄晶片方面的事情。

成果不是沒有,起碼國家開始重視晶片方面的發展了——畢竟這些年被制約太嚴重了。但中科院光電所的經費還是拿得太少,只有兩千萬。雖然對比其他項目來說,這個錢不多不少了。但是,放在晶片上面,還真的不夠看的。

最後方既明只能說了,讓陳教授繼續帶領團隊攻關光刻機,他許諾從霓虹買一台光刻機回來讓他們拆著玩。

弄完了這些事,方既明覺得要做一件事實在太難了。

這還是許歆韻帶領著秘書團隊給他做後盾的情況下,不然讓方既明一個人去弄,根本別想理清頭緒。

就在十天前,《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下映了,總票房出乎大家的意料,居然達到了1.2億軟妹幣!

而《看不見的戰爭》早就下映了,因為《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爆發,後繼乏力之下,居然只有兩千萬出頭的票房,可以說都虧本了。好在現在還能賣DVD賺一筆,滿打滿算也就能收回成本而已。

因為這一役的失敗,陽光傳媒已經沒有了衝擊中國第一發行公司的銳氣,反而變得穩紮穩打了起來。

倒是光明傳媒喜出望外,根本沒想過《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居然這麼火爆。

甚至最近,《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已經在海外上映了,最開始是歐羅巴,然後是東亞,再到東南亞,最後才是北美。不過可惜的是,北美的熒幕只爭取到2500塊。要知道,整個北美的熒幕是超過八千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只拿到了三分一的熒幕,還有很多是Chinatown(唐人街)裡面的熒幕,基本沒什麼影響力。

然而,這已經是中國電影在海外最大的發行量了,還奢求什麼?

這一天,方既明剛剛回到學校,就被許凱樂老師堵住了。

「方既明,你膽子挺大的啊,你說說,你這個學期,都缺多少節課了?」

方既明的氣勢一下就弱了,畢竟是他無理啊!

「那個老師,我請假了的……」

許凱樂氣樂了:「請假一周,然後缺了差不多兩周的課?!」

「額,老師,我忙嘛,你也知道的……」

方既明連忙說道,「不過我忙完了的,以後的課,我保證一節不缺。」

「你不用保證了,上次你也是這麼說的。」許凱樂說道,「這次不是我找你,是校長找你。」

是的,北電校長謝志輝終於找方既明了。

之前沒找,是因為要端著架子。現在,謝志輝端不起來了。因為方既明太厲害了,不僅僅獲得了金熊獎,還是個有錢人!!!

「校長?」

方既明臉色有點古怪。

「對,校長。你小子現在牛氣了,我的話你肯定不聽的。但你記住,你還是北電學生,不要搞太特殊,不然以後學校很難管理的,懂嗎?」許凱樂被方既明提攜過,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裡面飾演過生物學家,所以他說的也是肺腑之言。

方既明連忙說道:「老師,哪能呢,我怎麼說還是你學生。」

許凱樂很喜歡聽這話,然後說道:「去吧,校長那裡應該也是好事。」

方既明倒是不怕什麼,他現在在學校里有著超然的身份,校長又不會拿他怎麼,相反,還得供養起來那種——方既明現在是北電的活招牌啊!校長出去吹牛的時候,都硬氣很多了。

來到校長室,方既明敲了敲門。

謝志輝在裡面說道:「請進。」

方既明打開門,笑道:「校長,你找我?」

「方既明同學啊,你真的是大忙人啊,找你可不容易。」謝志輝開玩笑說道。

方既明連忙說道:「校長,我雖然請假了,但我專業課還是沒落下的。」

「我知道。」謝志輝讓方既明坐在茶几前,還親自給方既明斟茶了。

方既明不太明白他的舉動是什麼意思,只能裝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模樣說道:「謝謝校長。」

「小方啊,你在電影上面是有天賦的。」謝志輝輕描淡寫地說道,「我們國家一年給三大電影節不知道送了多少電影去評選,真正能獲得金獎的,卻只有你一個。」

方既明連忙說道:「僥倖而已。」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謝志輝說道,「聽說你又準備下一部電影了?」

「是啊,但我深感自己的不足,還在努力學習中。我打算再用一個學期學習導演的課程,然後再完善劇本。估計,起碼兩年才能開機吧。」方既明半真半假地說道。

謝志輝沉吟了一會,感覺是有話沒說出口,而是說道:「小方啊,我知道你不缺錢的。但是京圈有些人,你得認識認識才行。這樣,我來組個局,你得參加,怎麼樣?」

方既明一愣,這是要進圈了嗎?

是的,很多局外人不清楚,其實燕京是中國影視最集聚的地方。很多電影公司、電視劇公司都在燕京設立辦事處。藝人呢,不管來自哪裡,都會選擇在燕京住下的——為了獲得角色!這就衍生出一個地域派的京圈。

這麼說好了,中國娛樂圈大概分為以下幾個派系:京圈(人藝派、北影派)、西北圈、東北圈、滬圈、港圈、台圈——90年代還有個粵圈,能夠跟京圈分庭抗禮。但隨著文化重心北移,粵圈就逐漸沒落了。

西北圈就是專門拍藝術片,送去參賽的。

而京圈呢,幾乎所有的都是走商業片路線,弄票房搞錢的。當然了,也有一些人不走正道,想通過電影洗洗更健康錢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