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球,不是這麼踢的!

電視里繼續播放著特效,劍氣縱橫,掌風呼呼,十分精彩。

而鄧有成的臉上,也很精彩。

是的,面對這麼一個選擇,鄧有成兩難了。

說實話,很多中國商人創業,一開始是不想融資的。很簡單,因為對於很多中國商人來說,百分百控股才是王道,他們不稀罕別人的投資。哪怕生意做不大,那這份生意也還是自己的。一旦融資了,就要分股份給別人,說不定最後自己都要離開創立的公司。

鄧有成的想法,跟普通中國人很像。他有事業心,但建立在公司是百分百控股的前提下。他也有進取心,咬牙買了能買到最好的設備。他還有經營的頭腦,看得出未來是特效的天下。然而,他的想法很傳統。

我的生意,必須全部是我的,我不想跟別人分享我的事業。

但是,鄧有成也不是沒看到一些公司通過融資,做大做強了,他也羨慕。可真正面對抉擇的時候,他還是猶豫了。

伍嘉榮笑道:「鄧總,這有什麼好考慮的,好事啊!」

方既明也說道:「我要的股份也不多,10%就好。」

鄧有成鬆了口氣,他還真的怕方既明獅子大開口,一下就要走30%以上的股份。既然只是10%,那一點問題都沒有了。「只要10%的股份嗎?」鄧有成怕有歧義,連忙再問了一遍。

「當然。」

方既明笑道,「我那麼多公司了,也管理不過來啊,還是投資好了。」

鄧有成放心了,說道:「方董是我的偶像啊,我管理這麼一個工作室,都覺得自己干不過來了。可方董還有那麼多公司,我一定要向方董學習一下經驗才行。」

方既明有點尷尬,說道:「我對管理是一竅不通的,能做的就放手,讓專業的人去管理。」

鄧有成:「啊?」

伍嘉榮也有點尷尬。

確實,東方夢工廠算是方既明到過最勤快的公司了,可方既明依舊不怎麼管理。說白了,方既明只看重高管的人事權、財權和大方向決策,其他的管理,方既明一概不問。

這不是方既明不想管,而是根本管不過來,那就索性不管了。

現在來看,公司發展得也不錯。

事實證明了,一個老闆需要做的不是管理,而是思考公司的發展方向,而是把控最重要的決策。

伍嘉榮看場面有點尷尬,連忙問道:「鄧總,如果現在要做電影特效,接近好萊塢那種,你有把握嗎?」

鄧有成想了想,以專業人士的角度說道:「還是有難度的,我只能說儘量做到最好,不能說一定能做到。」

方既明嘆了口氣,也知道這特效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好的。要做好特效,除了花時間,用錢砸之外,別無他法。但是做好了,對國家來說也很有裨益——最起碼能擴充很多就業崗位!要知道,電影是一個工業來的,不僅在拍攝階段如此,在後期也一樣如此。

「能做到最好就行,實在不行,我再想想辦法。」方既明無奈地說道。

還能想啥辦法?不就是去鷹醬那邊找好萊塢特效公司嗎!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除非西山工作室可以做到方既明想要的效果,不然都的話,方既明不可能降低電影質量的。

「那方董想什麼時候注資過來?」

鄧有成早就過膩這種沒錢的日子了,他想著快點拿到錢,好做自己想要的特效。畢竟很多特效,是要靠設備才能做到的。

「只要鄧總改成公司制度,我隨時可以注資過來。」方既明不是說笑的,要知道,東方夢工廠現在的資金可不少了。方既明甚至還提出了自己的片酬和工資,去補貼神州的科研,可想而知這東方夢工廠到底多有錢。

這些,都是電影票房分紅,還有經紀合同的收益。

當然了,還有東方中文網,但這一塊收益太少了,利潤都不到幾百萬,所以基本上忽略不計的。

沒辦法,現在做網絡文學是不賺錢,但也虧本不了。主要還是受眾不算廣,要是再過幾年,網民數量破億之後,東方中文網的利潤就上來了。嗯,這裡面還有個問題是,因為剛剛出版了一些小說,版權費什麼的都還沒結帳,書籍收益也還沒結算。

要是結算了,這又是一大筆收益。

畢竟這年頭的實體書還是賣得不錯的。

鄧有成得到了方既明的承諾,欣喜不已。

要是代價不大就做大公司,換做是誰都樂意吧?

「方董,你可真是我的貴人啊!」鄧有成誠懇地說道,「我還一直發愁,沒錢可怎麼辦呢?」

方既明笑道:「這不過是雙贏而已,各取所需。」難道要方既明擺明了說,注資之後他就可以提出「過分」的要求了?要知道,方既明對電影的要求向來是最高的。不說超越原版吧,但最起碼你不能輸給原版啊!

這一部電影,方既明可是打算投資4000萬的,可以算是大製作了。

而且,也不僅僅是在內地電影市場發行,還會到霓虹、棒子國、東南亞,甚至北美那邊上映。全球票房的話,得超過一億美刀才行。畢竟用了這麼好的特效,不收回點票房,哪裡能行啊!

至於棒子國感覺被侮辱,霓虹覺得中國是在吹牛13,都另說了。

這是方既明點醒中國足球的辦法之一,實在不行了,說不定方既明還親自下場,組建一個足球俱樂部玩玩。當然了,方既明也沒那麼多閒錢,他也不是做房地產商的,需要打太多廣告。經營足球俱樂部這個事,方既明還是想想就好了。

中國足球,或者說中國男足,那就是恥辱的代名詞。

論精神,拼不過人家;論體力,拼不過人家;論戰術,還是一塌糊塗。

這樣的男足,趁早解散算了。要不,天天跑到國際賽場上丟人,別說敢打敢拼,連一腳像樣的射門都沒有!

方既明拍《少林足球》的初衷,就是諷刺中國男足的,誰叫現在批評中國男足成了正確呢?

確實踢得太差了,好像全場夢遊一樣,不知道踢什麼,一點配合、戰術都沒有,怪不得全國都失望。這麼說吧,踢著踢著,連自己的風格都沒踢出來,確實是不應該。

那麼,方既明拍《少林足球》,就為了一句台詞——「球,不是這麼踢的!!!」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