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喜劇的背後是悲劇

於是,方既明很光榮的感冒了。

為了拍戲,拍到感冒的人不多,方既明恰好是第一個。

這個感冒還真的就離譜,不就是下水一會嘛,居然來了個重感冒。要不是有未婚妻從金華趕來的悉心照料,方既明都感覺自己骨頭散架了,那個疼啊,還渾身乏力。可惜的是,燕大很快就開學了,過完元宵節之後的林清漪,只能先去報到。

於是,方既明足足休息了四天,感冒才算是好轉。

在這期間,方既明趁機拍了其他戲份。這也算是一個臨場調整了,沒辦法,誰叫自己的身體不爭氣呢?

群演、攝像師都下水了,就他一個重感冒,這找誰說理去。其他人,連個鼻涕都沒流下來。

感冒就感冒吧,嗓子都啞了,這就很過分。

於是,方既明就省著嗓子不說話了,覺得不行就用手勢暫停。劇組專門為了方既明找來一塊白色的馬克筆板,讓方既明能把自己的想法寫上去。還別說,這種的效果也差不多。

於是,在華府裡面華夫人跟奪命書生的比武拍了,武狀元跟四個採花賊打鬥的戲份拍了,華夫人與四個採花賊打鬥的戲份拍了,華夫人、華太師跟寧王、對穿腸對峙的戲份也拍了……這四天下來,拍了不少沒有方既明的戲份,其他人算是過足了戲隱,盡情地發揮著演技。

方既明也樂得他們發揮,第一次覺得任由演員自己發揮也是一件好事。

當然了,他們也離不開自己的框架去演,畢竟是有分鏡頭在的。

於此同時,正在上映的《鹿鼎記2》已經進入了相對平穩的賣票期,票房在每日遞減著。這是很正常的狀態,已經大部分已經開始上班了,票房熱度逐漸下來才是正常的。不過呢,《鹿鼎記2》跟《鹿鼎記1》一樣,都是在周末的時候,票房突然反彈一下,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到底為什麼?

很多人心知肚明。

觀眾太喜歡方既明了,或者說太喜歡方既明拍的喜劇片了。這是在用腳進行投票啊!

一些打算在元宵節推出新電影作品的影視公司,心裡都涼了半截。要知道,雖然算是錯開了檔期,但依舊活在《鹿鼎記2》的屠榜陰影裡面。要知道,從春節檔開始,《鹿鼎記2》就一直霸占著每日票房冠軍的位置,一步都不肯退讓。

這讓一些有志於票房的電影,統統都吃癟了,鎩羽而歸。

要知道,首映當日都比不過《鹿鼎記2》,那麼接下來就都沒希望了。

其實中國導演跟外國導演也沒差什麼,天才終歸是少數,而天才的電影更是少之又少。

一部電影只要是好電影,沒理由會被埋沒的,哪怕它的票房不行,口碑也會很好。但中國導演有一個缺點,就是高高在上,從來不考慮觀眾喜歡看什麼,而總是考慮他們自己喜歡拍什麼。

於是,這些中國導演看似很有想法,但市場不接受。

沒人會喜歡你一個導演對他的「諄諄教導」,看電影要麼為了尋求刺激,要麼為了尋求感到,要麼為了尋求快樂……但絕非要尋求教育意義的。那樣的話,你這個導演還不如去拍紀錄片。真正的好導演,是把一個故事拍好了,拍得跌宕起伏有趣味,要是觀眾能從中悟到什麼,那是觀眾自己的事,不是電影強加給觀眾的。

雖然有點鄙夷好萊塢,但不得不說這一點上好萊塢做得很好。

好像火遍全球的《冰雪奇緣》,就講述了親情、責任和愛情三個人類永恆的主題。

你以為《冰雪奇緣》只是在講魔法嗎?

你以為《冰雪奇緣》就只是一部動畫片嗎?

那你就錯了,動畫片可沒辦法達到那麼高的票房程度。

與之類似的,還有《瘋狂動物城》、《超能陸戰隊》、《尋夢環遊記》、《功夫熊貓》……這類型的動畫片,其實用的類似寓言故事的手法,只不過讓觀眾更有代入感,視聽感受更新奇罷了。更重要的是,它傳遞的都是人類共同擁有的美好價值觀,所以它們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再看看中國電影,那些強行說教式的還少嗎?

這真的怨中國沒有好觀眾?

錯了,是那些導演的切入點就錯了,他們根本不懂觀眾的需求!所以,他們的電影票房失敗,投資都撈不回來。

不意識到這一點,中國電影很難進步。

很多導演開始模仿方既明,拍喜劇電影。可他們只模仿了一個形式,卻沒有模仿到精髓。

喜劇電影的核心可以有三個,一個是正義戰勝邪惡,一個圓滿大結局,包括好人好報,有情人終成眷屬等等。第三個,喜劇的核心也可以是悲劇。如果真的了解喜劇的人,那他就會在喜劇電影里表現出悲劇色彩來。這不是顯而易見的悲劇,而是很隱喻的悲劇。

比如《大話西遊》里,至尊寶帶上緊箍咒才能戰勝牛魔王,救回紫霞仙子;但只要戴上緊箍咒,他就不能再有七情六慾,也不能再和紫霞仙子談情說愛了。這就是悲劇,即便後來紫霞和夕陽武士出現在城牆,至尊寶上身做了自己最想做的事,卻依舊沒辦法改變這是一個悲劇的事實。

又好比方既明現在拍的這部《唐伯虎點秋香》,唐伯虎一心想找一個靈魂伴侶,他認為自己已經找到的時候,那個人就是秋香,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娶到了心儀之人。然鵝在大婚之日,唐伯虎才驚愕的發現,秋香跟他家裡的原先八個嬌妻沒啥兩樣,一樣的會麻將牌九喝酒划拳……

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電影在控訴明代禮教的禁錮,大戶人家的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只能在家找樂子。還有什麼是比麻將牌九喝酒划拳更加消磨時間的?哪怕是吟詩作對,書法繪畫都不行。雖然電影是誇張了點,但這也是一種諷刺啊!諷刺那個時代的悲劇,大戶人家的小姐都是一個餅印印出來的。

再好比《審死官》,看樣子最後是宋世傑這個訟棍贏了一樁正義的官司,但之前他幫助的惡人都逍遙法外了,更重要的是,他和老婆之前生的孩子也活不過來了。這何嘗不是悲劇?!

喜劇的背後是悲劇,這一點都不假。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