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時過境遷

方既明可以對天發誓,這絕對不是一個坑。

只不過呢黃利成的語氣,好像方既明是坑了他一樣。方既明也懶得管他,這人啊是得了便宜賣乖,占了便宜沒夠的主。不過嘛,做生意的人都如此,沒有野心,也是做不好生意的。

做生意的人,一定要「貪」,意思就是有利潤要賺到足才行。

當然了,這種生意人做不長久。

畢竟在生意場上只有一種贏,那就是「雙贏」。

你沒給夠利潤給別人,別人自然不會再跟你合作很多次——大家都是聰明人,不存在說你占便宜人家吃虧的。要真的做到這一步,很多合作夥伴都說不定變成敵人。遍地都是敵人,你的生意怎麼做?

這跟娛樂圈不一樣,在娛樂圈裡面,只要你不是得罪官方,那麼誰都沒辦法徹底封殺你。特別是方既明這種,能自己投資自己拍戲的,行業封殺等同一句笑話。

別說行業封殺了,現在京圈都拿方既明沒辦法。

很簡單一件事,方既明現在掌控了80%的好劇本,至於其餘20%,是已經固定給別人輸送劇本的大咖。然鵝,就是這80%的劇本,方既明在授權合同裡面還特意寫明了,哪個曾經跟方既明有過「牙齒印」、在網絡上打過架的導演,都不准拍這部戲,出現名字都不行。這一下,等於是方既明封殺了他們。

於是,京圈一下子就偃旗息鼓了。

沒人會跟錢過不去,當你覺得對方太強大時,認個栽沒那麼難。特別是娛樂圈的那些傢伙,看似鐵骨錚錚,決不妥協。但一涉及到飯碗問題,他們立馬就慫了。

底氣,還是錢給的。

東方中文網挖掘出太多好編劇,太多好劇本了。以至於很多模仿東方中文網的文學網站,都是籍籍無名。但凡行業內有第二家東方中文網,這些京圈的導演也好,製片人也罷,有一個算一個,能把方既明罵得狗血淋頭。

可惜,東方中文網並沒有第二個。

黃利成估計也有點不爽方既明了,《鹿鼎記》在去年十月黃金周上映的時候,黃利成和光明傳媒足足損失了幾千萬的票房分成。這樣的損失,黃利成還能平心靜氣?那一定是很可怕的一個人。

當然了,黃利成也不會跟方既明翻臉。

畢竟方既明現在是電影界最粗的大腿,黃利成是個聰明人,他知道電影是因人成事的,並不是說你劇本、製作都精良,就能取得高票房。所熟知的那些好電影,哪一個不是劇本上佳、製作精良,但票房呢?有多少破億的?

黃利成很明白,方既明擁有的觀眾緣,就是人家最大的優勢。

所以,黃利成斷然不會跟方既明翻臉,除非方既明說自己不拍電影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黃利成才咬牙給出了百萬美刀,購買了飛訊的原始股。即便錢還沒給出去,可黃利成的心已經在滴血。

要知道,幾百萬的軟妹幣給出去,黃利成都沒那麼心疼。這可是美刀啊,這年頭即便外匯不是很吃香了,也有海外票房的一點分成,可攢夠百萬美刀也是不容易的。要是從銀行去兌換出來,那更是虧得多。

方既明也知道黃利成在想什麼,不過他不在乎。

飛訊的股票,絕對是大漲特漲的。

上輩子一個谷歌,一個臉書,一個推特……這些所謂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有哪個真的比騰訊厲害兩倍的?沒有!但它們的股票價格和市值,卻是騰訊的兩倍以上。這充分說明了,在白頭鷹的股票市場裡充斥著大量的虛假市值。

不過吧,管他呢,能融資到錢就行。

方既明把這事忘在了腦後,專心準備起賣啊蜜的路演演講。

說實在的,白頭鷹這邊的路演其實也算是到頭了。

該買的機構投資者,也早已經拿下了相關購買憑證,只需要飛訊敲鐘上市的當天,他們拿著憑證換成股票就是。至於錢嘛,方既明也算是拿到了手——雖然都是注入飛訊裡面的。而飛訊,也迅速開啟了全球化布局的步伐。

這註定是一場快速的擴張商業版圖的戰鬥,早已布局全球的INS、ISQ、MSN等等即時通訊軟體,是不可能讓飛訊QQ那麼舒服擴張的。但沒辦法,飛訊現在財大氣粗,當地購買伺服器,聘請當地的管理人員,全權授予管理權柄……

一系列操作下來,歐羅巴市場迅速給飛訊QQ占領。

其中,網遊立下了汗馬功勞。

《穿越火線》的作用,讓所有行業人士都為之黯然。沒人想得到,在一款社交軟體裡面,網遊能起到那麼重要的作用。

在飛訊的步步緊逼之下,ISQ終於走到了一個山窮水盡的地步。

這足以說明了一件事,如果你不前進,那麼時代會倒逼你去前進的。你扛不住,你就只能四分五裂。

曾經風靡一時的ISQ,股價早已經不復當年盛況。這個軟體雖然是在白頭鷹上市的,但實際掌控人卻是戴勝家的,跟白頭鷹穿一條褲子。然而現在白頭鷹也救不了ISQ了,主要是吧,ICQ的母公司不同意這個產品被收購。

似乎還有一種想法,ISQ能東山再起一樣。

可惜的是,現在的ISQ除了歐羅巴、中冬還有一點市場之外,其餘的市場早已萎縮殆盡。要知道,白頭鷹那邊,MSN早已經搶占了市場。中國就不用說了,當年ISQ就是被QQ擠兌得敗走中國的。至於棒子國、霓虹,就更加不用說,MSN都攻不進去,人家有自己的即時通訊軟體。

所以說,ISQ大勢已去。

不過呢,還能苟延殘喘就是了。

現如今,歐羅巴成了各方即時通訊軟體逐鹿的戰場。事實上,不僅僅是即時通訊軟體,還有其他網際網路公司,都是把歐羅巴看作了最大的市場——沒辦法,人傻錢多速來那種。這主要是歐羅巴的網際網路公司太少,又被白頭鷹擺了一道,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指望了。

現在的歐羅巴,論新技術的話,已經不剩多少優勢。

要不是前面幾百年全世界掠奪還能有一點家底,估計現在歐羅巴就只剩下任人宰割的份。

特別是白頭鷹把高盧雞的阿爾斯通吞併後,歐羅巴更是沒有了對抗的底氣,讓人唏噓。昔日的老牌強國,現在淪為了網際網路公司的爭奪之地,實在是斗轉星移,時過境遷……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