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大跌眼鏡

可惜這一次方既明並不是出於私怨,而是出於公憤,才揭露的陳大磊。所以,陳大磊是進錯了廟,拜錯了菩薩。

在方既明看來,陳大磊這些手段挺正常的,對於一個毫不利人專門利己的精緻利己主義者來說,陳大磊做得並沒有什麼不妥。他錯就錯在,耽誤了中國高科技的發展,浪費了關楠教授的心血。現在已經六十多歲的關楠教授,每天騎著自行車在中關村奔跑著,就為了他心心念念的晶片,晶片。

陳大磊不倒,天理難容!

因為陳大磊要精緻利己,要去做外匯倒爺,硬生生剝離了關楠教授的科研成果。說實在的,那會中國落後世界先進的晶片技術並不多,尚處於可以追趕的狀態。要是研究下去,起碼能形成自己的專利。

可陳大磊呢,毀掉了中國高科技的發展前景,說是罪人一點都不為過。

哪怕陳大磊要靠那時候的方大集團養活科學院在崗退休職工超過一千五百多人,也不應該這麼目光短淺。

要知道,關楠教授當年決定回國發展,是把自己的私房錢八萬多美刀換成了機器,托海運運回了中國。然後,這些設備和關楠教授的研究成果被無償地算入了方大集團中。但關楠教授被陳大磊掃地出門之後,關楠教授卻一分錢都沒拿到賠償,也沒有任何股份!

要知道,方大集團的註冊資金也不過是50萬,二十萬是現金,其餘都是關楠教授的設備和技術成果。要知道,這可是八十年代的八萬多美刀買的設備,僅僅被算做是三十萬軟妹幣,已經是官方兌換價格了!

要是在黑市上兌換,八萬多美刀,起碼能兌換成八十多萬。這還沒算關楠教授的研發成果,包括微機主板、微機創新輸入法……這些都是註冊了智慧財產權的。可陳大磊呢,為了竊取股權,花言巧語哄騙了關楠教授放棄了智慧財產權的專利收費行為,更別說技術入股了。

這樣的老狐狸,哪怕他是為了養活科學院八百多職工,七百多退休職工,也難以掩蓋他的罪惡。

其實,方既明通過拜訪關楠教授,已經知道了當年他們的爭執,肯定不是「技工貿」和「貿工技」的路線之爭,而是陳大磊做科學院院長的時候,假公濟私,貪婪占為己有的矛盾。關楠教授還是一根筋了,他以為內部鬥爭,就能取代陳大磊。

殊不知,陳大磊通過他的倒爺本事,讓很多職工都站在了他這邊。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國企都要倒閉工人都要下崗的年代,誰能賺錢就跟誰走,確實是時代局限性。關楠教授輸就輸在只會做科研,而不會把科研成果轉化成經濟效益。事實上,方大集團能起來,全都是關楠教授的科研成果帶來的經濟效益。

可以說,沒有關楠教授,根本就沒有方大集團。

但即便如此,關楠教授還是在鬥爭中落敗了。這在意料之中,因為老實人是鬥不過老狐狸的。

陳大磊不知道的是,當年方既明上門去討教晶片的事,關楠教授雖然已經脫離了科研一線,可還是給了方既明很多有益的啟發。也正是因為這樣,方既明承了情,才決心讓方大集團涅槃重生的。要想方大集團涅槃重生,撤掉陳大磊是必須的。

陳大磊不明白也是真的,因為他根本沒料到方既明會出手。

很多事情是預料不到的,就好像娛樂圈人設一樣,你因為做了個你人設無關甚至有損的事情,就要預料到有一天這個人設會崩掉。

應了那句古話,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陳大磊雖然對方大集團做大有一定貢獻,但他損害國有資產,私吞國有資產是板上釘釘的事。他做了,就有不少蛛絲馬跡。別以為記萎不會出手,陳大磊就能高枕無憂,甚至還在謀划下一步的侵吞計劃。

這世界上是有正義的,更有秉持公心的人。

方既明這麼一搖旗吶喊,揭穿了陳大磊披在外面的偽裝,一下子陳大磊都傻眼了。

破鼓萬人捶,就是這麼個狀態。

現在,齊魯會也好,陳大磊也好,對方既明的反擊無異於垂死掙扎。

可惜的是,方既明懶得管這些事了,他已經帶著攝影團隊和主演們到了香江。

「香江,怎麼這麼破敗?!」

很多第一次到香江的人心態都崩了。

是的,香江有許多高樓大廈,這些都不稀奇。因為在燕京,在盛海,在羊城,在深城,這些高樓大廈遍地都是,而且每年都會多出不少。

但是從高樓大廈往下看,看到街道層面,大家都有點驚呆,這確定是香江而不是內地某個不發達的城市?!

其實很簡單,越是早發展的城市,基建就越是顯得破敗,這幾乎是定律。

如果這些人去到白頭嗨雕,去到大不列顛那邊,也會有這樣感慨的。因為,這些地方的基建肯定不如剛剛建設完成的中國。

但香江的街道是很有地方特色的,特別是步行街那一眾的騎樓,也就是在內地的兩廣地區能看到而已,盛海也還保留一部分。但要說利用率最高的,還是香江。因為不僅僅是在第一層,香江的騎樓上面幾層,或許都是商鋪。

很多商鋪礙於租金,從一樓搬到七樓,都是常有的事。

寸土寸金,說的就是香江。

其實香江人對內地人是感情複雜的。

之前盛海、羊城沒發展起來的時候,香江的維多利亞港就是坐擁天時地利。但中國一改革開放,香江的作用一下就去掉了大半。不是說香江的深水港沒用了,但內地的虹吸作用之明顯,香江發展已經受到影響了。

再加上香江本地製造業外流,高科技產業又沒辦法玩,只能發展金融、娛樂。可娛樂業又面臨內地的競爭,香江人的收入對比起內地,是有種原地踏步的感覺的。但沒有內地的幫襯,香江又沒辦法繼續發展,所以香江人的感情非常複雜。

內地人則是對香江充滿了好奇,因為文化特色都很不一樣。首先,香江人很少說普通話,以粵語為主,還會夾帶著英文,這就很難理解了。然而,方既明卻如魚得水,讓劇組的人都大跌眼鏡。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