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沒技術的科研人員

當神州新款手機即將上市的消息傳到業內,很多友商都坐不住了。

因為神州給友商的壓迫力實在太強,不僅有著自己的系統,還有自己的晶片和儲存技術,這些都是國內友商欠缺的。

國外友商也很關心神州手機的事情,因為他們赫然發現,神州手機代表了一個趨勢——一旦神州手機發布,只要採取了新的概念,新的功能,大抵上都會風靡世界。哪怕是白頭嗨雕那邊卡住了神州手機捆綁運營商的路子,神州手機依舊有著數十萬台的銷量,這足以證明神州手機的優秀。

不管是白頭嗨雕的托羅手機,還是分欄的利庫亞手機,都有種在高端機上「相形見絀」的表現。這太不可思議了,明明對方的技術也不怎麼先進,就是敢於用最新技術,這一點讓外國友商很是頭疼。

「嘿,瑞德,你看看這個供應鏈清單。」

托羅公司總部,一位高管拿著供應商給出的清單,遞給另一位高管。

「這一份清單,似乎跟上一款神州手機的供應鏈沒什麼區別啊?」

這個叫瑞德的高管仔細對比了一下,才說道:「就是多了一個重力感應儀,一個手機要這個幹嘛?」

「瑞德,你是專家,你預測一下神州手機接下來會有什麼動作?」

瑞德這個高管想了想,說道:「我估計跟上一款差不多。你看,這裡還是採購了一模一樣的零部件,而且數量龐大,不像是只做一款手機而已。」

其實行業內都是有這樣的判斷。

不僅僅是托羅,利庫亞內部也激烈討論了很多次。

「電阻屏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這一點必須得到承認!」

「觸屏手機是不錯,但輸入太過繁瑣,你不得不承認這一點。所以,我覺得還是加上鍵盤。」

「為什麼我們不能激進一點,比神州更快一步生產出不要鍵盤的手機?」

「那就沒有美感了,我是反對的。」

「消費者們習慣了使用鍵盤,你能想像一個沒有鍵盤的手機,是多麼難用嗎?」

「我覺得推蓋設計是最好的設計!」

「為什麼不把推蓋設計、觸摸屏和鍵盤融合在一切?」

……

當最後一個聲音響起的時候,利庫亞公司的設計部突然安靜了下來。是的,看似中庸的答案,卻意外的有新意。雖然利庫亞的新手機已經發布,但絲毫不影響這個全世界頂尖的手機品牌在三個月內就拿出完美的工業設計方案,並且投入生產。

「推蓋?還有觸碰和鍵盤,天哪,這個設計太瘋狂了!」

「推蓋手機,怎麼可能能結合觸摸屏呢?還要加上鍵盤?」

「難道鍵盤推上去後,螢幕就能觸碰點擊嗎?」

「我倒是有個好想法,為什麼我們不試著側面推開鍵盤呢?」

「這是一個好思路,不過這樣一來,系統也需要跟著微調才行……」

……

不得不說,利庫亞手機的人才太多了,他們集思廣益,很快就能拿出一個優秀的設計方案。只不過呢,人都是有局限性,他們堅持用鍵盤,是堅信大家都想使用「便捷」的鍵盤輸入,而不是所謂的「手寫」輸入。

殊不知,內嵌鍵盤就能完美解決這個看起來很棘手的問題。

這就是堅信所謂的消費者調查,才走進的誤區。

其實正如喬布斯說的,很多消費者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選擇鍵盤手機,不是鍵盤手機有多好用,也不是他們真的需要鍵盤手機,而是他們習慣了。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但是在新興的事物面前,習慣的力量不堪一擊。

因為人除了習慣心理之外,還有一個心理叫做好奇。

是的,好奇才是人最重要的心理,也是人類為什麼短短几百萬年就能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緣故。好奇,才能驅使人去探索世界。甚至好奇延伸開去,就叫做喜新厭舊。換而言之,只要你的產品足夠引起人的好奇心,探索欲,那麼這一款產品絕對是成功的。

產品足夠新穎,且充滿魅惑力,那麼人們就會拋棄他原有的使用習慣,轉而去探索新的產品。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一個孩子,他永遠想要更新穎,更酷炫的玩具。除了好奇之外,這個產品能帶給他向小夥伴們炫耀的資本。是以,人還有炫耀心理。只要你的產品做得足夠炫酷,那麼就會有消費者願意嘗試,並且通過炫耀,迅速讓這款產品傳播開去。

口碑傳播,就是這麼簡單。

前提是,你的產品足夠好。

對於神州新款手機的討論,基本上每一個友商都有過。除開一些不求上進的手機廠商,它們只想著能過一天是一天,因為它們瀕臨倒閉,早已無力回天。方大手機,也算是其中之一。

在關楠教授回來之後,已經砍掉了準備投產的新款手機,因為在關楠教授看來,這樣的組裝產品,看似利潤不小,實際上對於整個公司沒什麼好處。重回董事會的關楠教授,一力推掉了這個設計,然後打算用半年時間,磨出一款具備一定智慧財產權的手機。

關楠教授這種做法,自然是很傷人的,但現在關楠教授有了研發的權力,那麼他說不做,就不能做。

「還是陳董在的時候好啊,我們哪裡用這樣,天天加班加點,也不知道在幹嘛……」

「別說了,沒看到關董那個狠勁嗎?做不出來,我們別想輕鬆。」

「好端端的,為什麼非得要做自己的系統?」

「不僅是系統,還有晶片呢,我們方大集團,能撐得起這麼龐大的科研項目?」

「我聽說,很多做晶片的企業,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聽說了嗎,前一陣子關楠教授幫助中關村那個李德成搞晶片,人家不也關掉項目了嗎?」

「我聽說了,是因為耗資太大……」

「屁,李德成用錢去蓋大廈去了,哪裡還有錢去投入搞晶片?」

「人家也不傻,流片一次幾百萬,成功還好說,不成功?從頭再來一次,夠嗆的。」

「幾百萬算什麼啊,每一個設計環節,那都是需要錢來驗證的。每一個環節,消耗的錢都是天文數字。晶片真的能成,也還得做系統和軟體來支撐,我們方大集團,能做到這一步?」

……

不是方大集團的科研人員沒信心,而是他們沒技術!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