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章明褒暗貶

音樂聲起,首先是節奏感十足的敲擊樂,然後是鼓點、吉他,就給人營造一種輕鬆愉悅的戀愛氛圍。

「哇,這前奏……太好聽了!」

這是小傑的第一感覺。

然後,就是人聲部分了:「說不上為什麼,我變得很主動,若愛上一個人,什麼都會值得去做。我想大聲宣布,對你依依不捨,連隔壁鄰居都猜到我現在的感受……」這麼大膽的歌詞,聽得小傑臉上一陣發燙,內心一陣悸動。突然,他想起了初中暗戀的那個女生,可惜,她學習更好,已經進入了重點高中……

想到以前的事,小傑內心一陣不平靜。

在普通高中的小傑,一改以往習慣,變得勤奮好學的他就是為了更接近那個模樣都記不清的女孩。哪怕是QQ已經加到了人家的好友,卻一句話都不敢聊。人家是那麼好,小傑卻只能仰望對方。

但是,藏在內心的愛慕,卻從未消退過。

小傑知道,或許這輩子都未必能跟對方有什麼交集,但是,如果能再接近一點點,再讓他有一絲綺想,那都是好的。

於是,小傑很快進入了歌曲當中的境地。

「我想就這樣牽著你的手不放開,愛能不能夠永遠單純沒有悲哀。我,想帶你騎單車,我,想和你看棒球,像這樣沒擔憂,唱著歌一直走……」

小傑靜靜聽著,卻聽得痴了。

他也想有這樣的,簡單的愛情。

「真的太美好了。怎麼方既明能唱出這麼美好的歌?」

其實不止小傑一個人,但凡是在學生時代有過悸動的心的男女,都被這首歌給吸引了。輕鬆愉悅,沒有束縛,沒有負擔的純真感情,也許只存在於校園之中。或許未必要什麼山盟海誓,也不需要說什麼甜言蜜語,但兩個人只需要在一起,就感覺很甜蜜。

當然了,也有人聽到,這是對未來感情的期許。

比如那一句:「我想就這樣牽著你的手不放開,愛可不可以簡簡單單沒有傷害,你,靠著我的肩膀,你,在我胸口睡著。像這樣的生活,我愛你,你愛我……」這聽起來就好像是女生寫的歌詞,而且就是希望跟男生在一起的感覺。

怪不得這首歌男女通殺,居然還有這麼一個隱藏的信息。

其實歌迷們猜得很對,這首歌確實是女生寫的。當年周杰倫寫完曲子之後,徐若瑄寫的詞。所以這首歌,既可以男生來唱,也可以女生來唱,因為唱給聽的對象真的可男可女。這就是好歌曲的魅力,明明唱歌的是男生,可男生都還是覺得有共鳴。女生就更不用說了,直接把自己代入女主角的視角裡面。

這樣的歌曲,是十分受年輕人歡迎的。

當然了,也有人不喜歡。

比如剛剛發唱片失敗的海福唱片董事長楊誠鈞,他就不太高興了。

「什麼玩意!」

楊誠鈞就不明白了,怎麼這樣一首簡簡單單的歌,甚至製作上還感覺到有點粗糙,居然能有這麼廣大的年輕人喜歡?「難道真的是我落後了嗎?」

想到這裡,楊誠鈞就有點惆悵。他的公司是很早就開始引起其他股東了,那些股東已經開始急了,因為上一年的年終分紅比兩年前居然還少了,這些股東可忍不了。可楊誠鈞能有什麼辦法,市場的風雲突變,讓他也有點手足無措。

「這兩首歌,跟方既明的第一張專輯有相似之處,可到底還是很多不一樣的。」

楊誠鈞開始分析了,「如果接下來的歌,都差不多水平,那麼這張專輯說不定還不如上一張。」

嗯,跟楊誠鈞一樣分析的,還有音樂圈的「前輩」們。

文人相輕,歌手也是一樣,音樂圈更是如此。

哪一個音樂人不是桀驁不馴,認為別人都是LOW的,自己的音樂最厲害?

可惜現實是殘酷的,因為市場只認好聽的音樂。你自己覺得自己的音樂再厲害,沒人買帳,市場不認可,你照樣會餓死。不過樂壇的「前輩」們,都是有「功績」在身的,自然是趾高氣揚,看不起方既明的作品。

特別是那個請到電台的閆濤,更是明褒暗貶,用心險惡。

可惜的是,市場給出來的數據,狠狠打了他們的臉,讓他們再次感受到了市場的險惡。

單單是實時數據,都顯示這首歌期間,觸達的人群高達兩億多人,這還是粗略估計的。其實用腳指頭想想都覺得不太可能,因為還有好多其他設備收聽的都沒有統計,有經驗的統計員看了收聽曲線,跟上次《安靜》首播時的曲線差不多,那說明三億人次是跑不掉的。

觸達人數超過三億人,這已經是天花板了。

除了之前新聞節目有破記錄之外,就再也沒有了。

但那時候觸達近十億人的記錄,是在八十年代的時候,還是女排奪冠的消息。那時候,真的是電台最輝煌的時刻了。但隨著電視的普及,從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再到新世紀,那都是電視的天下了。

不過呢,電台還是有影響力的,只不過影響力在縮小而已。

其實電台是很難被取消的,哪怕沒多少經濟效益,都要維持電台的存在。因為電台是最簡單的傳播形式,特別是在特殊時期,必須要用到。所以,電台不可能被取締。

倒是看起來很高科技的網絡,到了特殊時期,必定是首當其衝的。

當然了,2005年這會,還能說是電台節目的最後餘暉。

再過兩年,這個規模也沒有了。

因為車載收音機會被更好的技術取代,比如說車載藍牙,最後發展到車載KTV、車載影院等等。

不管怎麼說,《簡單愛》都是肉眼可見的火了。

因為中國音樂之聲這個節目後面,是放的方既明其他歌曲。這個節目一結束,那中國音樂之聲的觸達人群,突然呈現了斷崖式的下跌。

要知道,這足以說明了很多問題。

方既明,已經足以左右聽眾的喜好,這是影響力的證明。可以說,如果換一個歌手來,都未必能達到這個程度。

除了方既明確實有「實力」之外,他四年不出一張專輯也是誘因。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