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益之後,改版的《七龍珠》已經有了個雛形。

可以預見的是,除了主線差不多之外,面目已經全非了。

方既明覺得,這跟文化差異有很大的關係,中國文化不是隨隨便便能篡改的。即便《七龍珠》的原著很好看,但一開始難免覺得怪異。畢竟把中國元素融入到霓虹動漫中,是有種不倫不類的感覺。

如果是中國人來做,按照主線進行的話,那麼未必會比原著差。

顧弘業嘆了口氣,說道:「我原本就想動手畫《七龍珠》的原畫了,但總覺得設定怪怪的。你又太忙,沒想到今天你居然主動跟我說這個。看來,嗶哩嗶哩就是後娘養的,只有你在閒暇的時候,才會想起來有這麼一單子事。」

方既明看了看他,突然笑道:「不僅僅是動漫的事情,還有電影的事。」

「電影?」

顧弘業不屑地說道,「電影都是你的主業!」

「要是我說,我想弄動畫電影呢?」方既明認真地看著他,看到了顧弘業眼裡那訝異的神色。

「動畫電影?!」

顧弘業是真的驚了。

方既明點點頭,說道:「類似於好萊塢的動畫電影。」

「!!!」

顧弘業這一下是真的熱血沸騰了:「這可能嗎?」

方既明奇道:「好萊塢電影也是人做出來的,我們為什麼不行?」

「不是……」顧弘業有點語無倫次地說道,「我是說,能做到好萊塢動畫電影那麼高的水平嗎?」確實,技術難度是擺在面前的。就好比什麼裝備都差人家一截,還得趕上人家的效果,這就有點強人所難。

不過也不是做不到,想當年《葫蘆娃》,就是剪紙動畫。

在缺乏先進技術的情況下,老前輩們硬是用剪紙,做成了經典《葫蘆娃》。這樣的誠意,怪不得讓《葫蘆娃》經久不衰。而在前些年,用了先進技術做出來的《葫蘆兄弟》,就非常不討喜了。

不是製作人員沒有傾注心血,而是劇情太爛了。

這是沒辦法挽回的硬傷,也是《葫蘆娃》IP的摧毀。不管怎麼說吧,要想做好一部影視作品,必須要有一個很好的故事內核。這一點,好萊塢已經運用得很成熟了。

「技術上的差距,是存在的。」方既明不得不承認這一點,你不承認也沒用,因為電影是一個工業。而好萊塢的動畫電影,是建立在高科技之下的。只要你能有一個故事梗概,那麼你就能在好萊塢製作出這麼一部動畫片。

在中國,就很難找到類似的地方。

當然了,也並非完全不可能。要知道,上輩子宮崎駿也是堅持手繪的理念,即便是在上世紀90年代後,已經有了計算機特效技術的情況下,宮崎駿依然堅持手繪。所以,並非是技術達不到就不能比,關鍵是看決心。

當然了,在好萊塢動畫電影使用數字動畫技術的情況下,在計算機的三維空間內創造角色模型,這就比手繪快了許多。特別是,不同於使用真實攝影機拍攝的傳統2D動畫,數字動畫電影均以虛擬攝影機拍攝完成。它能夠模擬攝影機拍攝場景的不同方式,模仿不同透鏡的視覺效果、景深,選擇調焦,以及橫搖和推軌鏡頭的運動軌跡。因此,視覺深度和運動透視的幻象在數字動畫中都更逼真,這些電影能夠捕捉的真人表演的特點也要遠超過2D動畫。

也就是說,2D動畫固然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但3D建模是未來。

「但是,我們可以慢慢來。」方既明認真地說道,「我們大力邀請留居國外的動畫人才回國發展,我們也積極發展3D建模技術,爭取趕上好萊塢水準。不說緊追其後吧,但需要達到好萊塢2000年的水平就行。」

「2000年?」顧弘業想了想,這是好萊塢經典動畫電影《公主與王子》的出現年份。說實在的,這一部電影創造了動畫電影的記錄,也標誌著好萊塢動畫電影的成熟,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動畫電影的產量都相對較少。但如今,好萊塢動畫電影不僅數量增多,而且每年票房成績驚人。

「我覺得技術難點是有的,如果我們攻克了,那麼我們就打開了動畫世界最高成就之門。」方既明說道,「比如說,我們還可以發展動作捕捉技術,用頂級的計算機技術呈現出孩童世界與成人世界的打通。」

所謂的動作捕捉技術,就是為動畫角色提供真人表演作為模型。

這一點上,上輩子的《秦時明月》就運用到了,所以第一季《秦時明月》很驚艷,但後面嘛……咳咳咳。

在2D動畫時代,轉描機有時被用於將真人影像投射到賽璐珞膠片上,之後再由動畫師在照片上進行描繪。這種情況下,與其說是與動畫結合,不如說真人表演為動畫提供了視覺模板。

在動作捕捉技術上,演員會穿上一套在關節處安有反射標記點的動作捕捉服,並由數十台攝影機對其進行拍攝,每台攝影機會發送一束光線到標記點。之後,光線再反射回攝影機鏡頭,以一系列黑底白點的形式被翻錄到膠片上。這些白點反映了反射器的位置,因此能夠提供一幅模擬拍攝動作的2D畫面。最後,計算機會對多台攝影機同時捕捉的畫面進行比較,再建立3D動作模型。

可以說,這一套設備,好萊塢應當是不會賣的。

那麼,就需要自己去製造了。

製造不是難事,難就難在怎麼拿回成本。

方既明也頭疼這個問題,不過好在一次投入,以後都會受益,這就很划算了。

「3D建模、動作捕捉……」顧弘業喃喃地念叨了兩句,然後苦笑道:「預算呢?」

方既明也有點頭疼起來,說道:「起碼過億啊!」

「一億拍一部動畫電影,還只是前期設備製造吧?」顧弘業問道。

方既明想了想,說道:「3D建模還好,就是頂級計算機技術而已。頂級計算機,中國也有,這個不是問題。關鍵是軟體的開發,需要一定的時間。關鍵是動作捕捉技術,這需要科研團隊去開發,這就得看時間了。我覺得,如果不是很精確的動作捕捉,那麼用一些傳感器就能勾勒出輪廓來。」

「嗯,有道理……」

顧弘業被方既明這麼一說,也來了信心:「如果能在一億之內完成這套設備,似乎也還行?」

「要能淘到一套就更好……」方既明在異想天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