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5章應對得當

商業上的競爭,局外人很難看到有什麼火花。

但實際上,商業場上的硝煙已經瀰漫。

在影視圈越來越好賺的情況下,不少資本已經入場。

甚至,資本的壓迫下,開啟了所謂工業化道路。方既明不反對影視圈工業化,很簡單,工業化才能更專業,更有效率。但是,工業化也是對影視行業有毀滅性打擊的。道理很簡單,如果可以複製的產品,那麼資本最感興趣了。偏生,一旦影視作品可以複製,可以流水線生產,那麼就不能稱之為藝術了。

影視行業可以工業化,但那是製作上工業化。如果創作上也工業化,必然會導致作品水平倒退。一如上輩子,多少人覺得影視作品的質量是越來越差的了?

不僅劇情上「工業化」,連「造星」都工業化了。

這樣的影視圈,被觀眾唾棄也是正常的。

所以,方既明必定要打擊這種現象,最好讓這種想走捷徑的資本沒辦法抬頭。

資本就是如此,一旦賺不到錢,它就會另尋出路。方既明不覺得齊魯會要跟他死磕,這是最不明智的事。就好像MSN,明明打不過了,還在死撐著,基本上沒什麼意義。齊魯會的其他成員,看不到盈利的希望,已經把運營權都轉讓出去了。

唯獨源生集團的秦雄飛還是撐著,方既明知道,他是想撐到GG進入中國市場,看看有沒有轉機。

「網際網路市場大戰將起啊,不過呢,GG能不能進來都是兩回事……」

方既明嘿嘿笑了笑,因為他的出現,國家比以往更注重信息安全了。MSN進入中國,伺服器什麼的都得在國內,而且數據也得留在國內並且接受檢查。與此同時,基於VPN的牆把國內網際網路和國外網際網路隔開了,國內網際網路的環境更加清朗。

這樣的環境下,GG連數據收集都沒辦法做到,自然是要考慮更多的。

白頭嗨雕對於網際網路的定義,方既明覺得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就是為了《竊聽風雲》嘛,誰不明白?

看看稜鏡門,不就是爆出所謂的大國,不就是全員嘿客?

所以說,不給GG留後門,它還想不想進入中國都兩說。

因為方既明知道,搜索網站並不是太好賺。架設伺服器就不說了,必要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各種隱藏的費用高企不下。如果沒有大量的廣告收入,說不定都是虧本的多。

……

源生集團,秦雄飛在跟GG的國際事務部總監溝通。

「麥克,你要明白中國網際網路市場在快速發展中,你們如果放棄了中國市場,你們會後悔的。」

麥克在電話里為難地說道:「Mr.秦,我們也有我們的難處。且不說資金問題,就是中國的正策風險,也在我們的考慮之中。」

「正策風險?」秦雄飛都懵了,「中國能有什麼正策風險?麥克,你相信我,絕對不是那麼回事的,你太不了解中國了。只要我們關係打點得好,那麼就不會有什麼風險。我們做的是合資企業,是受法律保護的。」

麥克心道,問題是GG想做的事,不受法律保護呢?其實麥克也是恨,如果早兩年進入中國都好了,現在不是GG不想進,而是白頭嗨雕那邊不給進。

「Mr.秦,我想我要把話說明白一點。是我們的商務部,不給我們進入中國市場,覺得中國市場有正策性風險,所以,如果你能遊說得了商務部,我覺得進入中國市場那是很自然的事情。」

秦雄飛一愣:「商務部?它為什麼卡著你們不給進入?」

麥克在電話那頭聳了聳肩,說道:「Mr.秦,你要明白,白頭嗨雕這邊和中國,那是兩個意思形態不同的國家。我覺得,你最好還是明白這一點。好了,你如果還想知道更多,我建議你去找商務部。」

「不不不不,麥克,你聽我說。」秦雄飛慌了,他可是盼著GG進入中國市場,然後跟MSN形成聯動的。

畢竟在買辦看來,白頭嗨雕主子那是強大的雅痞,網際網路行業更是如此。只要白頭嗨雕主子出手,什麼飛訊,什麼方既明,一腳一個都給滅了!不這樣,都沒辦法解秦雄飛的心頭之恨。

可惜的是,事與願違。

方既明一開始,就把漏洞給堵了,導致除了MSN這種冤大頭,沒有一個白頭嗨雕的網際網路企業想進入中國。嗯,愛美訊也是一個。但人家是電商的,而且要全球布局,到中國來也是很正常的事。

MSN呢,是即時通訊軟體,想布局全球也理解。

畢竟通訊軟體嘛,數據留在當地也沒什麼,只要有後門,也能調出來的嘛。

可誰想到呢,來時候還好好的,回不去了,數據進入中國後,石沉大海。

估計MSN也懵了,現在也想撤回來了。可問題是,連一年都沒堅持到,就要撤嗎?MSN不甘心啊!

秦雄飛聽完了麥克的解釋後,對著掛斷的電話狠狠咒罵了一句,但也於事無補。

「GG的事,不能就這麼算了。對了,那個誰不是在白頭嗨雕有關係嗎?讓他找人去遊說一下……」秦雄飛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這就是梟雄本質。其實秦雄飛也不明白自己什麼這麼恨飛訊,這麼恨百度,這麼恨方既明。

可能是民族企業家和買辦,本身就是水火不容吧?

秦雄飛恨恨地想著,自從他發家之後,想整一個人從來沒有這麼困難過。對方好像有金身護體一樣,怎麼打,都沒辦法破防。最關鍵的是,對方可以調動的資源,比他還大,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秦雄飛不明白一件事,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古以來都是這個道理。

齊魯會裡面的成員,大多臭味相投,是買辦企業居多。正因為這樣,行業內自然是有人撐著方既明了,因為他們也苦買辦企業久矣。為什麼?很簡單,大家辛辛苦苦研發的東西,對方一下子就從國外引進,還打價格戰,想把國內的企業擠垮掉。

這樣的買辦企業,豈能得人心?

哪怕是號稱科技企業的方大,之前不也是組裝廠?

正因為這樣,方既明才能得到同行的幫助,有風吹草動,都會給方既明報信。情報到位,自然應對得當了。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