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丘之貉(求訂閱、求月票)

亥時。

臨睡前,趙清照例挑著燈籠檢查家中的燭火、門房。

至前院,她忽見廳堂內還有火光。

走近一看,便見陳勝還衣冠周正的坐在堂上。

「大郎。」

她步履輕盈的走進廳堂,微微笑道:「又在等人嗎?」

堂上,陳勝正盯著陳郡地圖出神,聞聲回過神來,起身迎上去:「是啊大姐,怎麼還未睡下?」

「不來看一圈,睡不著。」

夫妻二人肩並肩坐到廳堂下,陳勝握起她的手:「白日裡,嚇到了吧?」

趙清面頰微紅,卻沒有將自己的手從他的手掌里抽回來,任他這麼握著:「沒,妾身可是咱老陳家的兒媳婦,怎會被這點小事嚇到?」

陳勝瞥了一眼她左手食指上的那個小傷口,笑了笑,沒有拆穿她晚上做飯時魂不守舍,切菜切到手指的事情。

「快了,等過了這一陣兒,縣裡邊就安生了。」

他言不由衷的安慰趙清道。

趙清摟過他的胳膊,將面頰輕輕靠到他的肩頭:「休要哄騙妾身,外邊是什麼日子,妾身都知道,妾身呀,也就是運道好,嫁與大郎為妻,否則也會與小狗兒他們一樣……」

她口中的小狗兒,便是陳勝從南城領回來的那群小乞丐。

自那夜陳勝還家,他們拿著削尖的木棒衝出來保護等他回家的趙清之事後,就讓趙清每日都與他們一些食物。

而那群小乞丐也機靈,知曉長寧坊這一片安全,就只在這一片活動,從不出長寧坊。

周邊的住戶們知曉老陳家在接濟他們,也就不驅趕他們,任由他們在自家的房檐下、柴房後搭窩棚,還時不時與他們半碗冷飯、半拉蒸餅啥的……

於是乎,在陳縣內大多數老弱婦孺流民都凋零殆盡的大環境下,這一夥小乞兒不但活了下來,還活得有滋有味兒、溜光水滑。

陳勝撫著她烏黑油亮的長髮,輕笑道:「說的是什麼傻話,能與你一起渡過此生,我才是走了大運……對了大姐,好像從未聽你提起過你家的情況人,不知岳丈……」

「你只有岳母,沒有岳丈。」

趙清依然貼著他的肩頭,只是平靜的打斷了他的話語:「可我娘已經不在了,妾身就只是咱老陳家的兒媳婦,生是咱家的人,死是咱家的鬼,與他們再沒有瓜葛。」

陳勝愣了愣,驀地想到了那一支她寶貝得不得了的發簪,原來那不只是她唯一的嫁妝,還是她娘留給她唯一的遺物。

他緊了緊她的手臂,輕聲說:「好好好,與他們沒瓜葛,你就是我的婆娘,咱老陳家的兒媳婦。」

話音輕柔的就像是在哄小孩。

趙清「嗯」了一聲,很認真的接著他的話說:「等咱們百年之後呀,埋也要埋在一起,到了下邊,妾身還伺候你,伺候爹娘……」

陳勝捂住她的嘴:「說什麼傻話呢,咱們都還年輕,先好好的把這輩子給過好嘍!」

趙清沒搭腔,只是用腦袋蹭了蹭他的肩頭。

夫妻二人溫存了一會兒,廳堂外突然傳來「咚」的一聲,似是重物墜地的聲音。

這聲兒趙清熟,往常趙四和陳十三來的時候,都是這種聲音。

她不舍的從陳勝的肩頭上抬起腦袋,起身提起燈籠說道:「妾身且退下,大郎你也早些就寢。」

陳勝笑著起身,送她出去。

夫妻二人走到門口,碰巧陳虎領著一個全身籠罩在斗篷下的矮小人影,迎面進門來。

來人見了趙清,連忙摘下斗篷,一板一眼的捏手作揖道:「小弟見過嫂嫂。」

趙清見了來人,溫婉的笑道:「原來是喜弟,快快請起,宵夜了嗎?想不想吃麵條?嫂嫂去給你做。」

來人,正是槐安堂陳家的少族長陳喜。

陳喜聽言大為意動,可一想到現在的時辰,又有些不好意思,期期艾艾的小聲道:「這,這,會不會太勞煩嫂嫂了……」

自陳勝將麵條用吃食攤子推廣開來之後,麵條這種煮食簡便、豐儉由人的食物就在陳縣流傳開了。

但各種各樣「自學成才」的千奇百怪玩意,哪裡有陳家大院的麵條地道?

陳喜比陳勝還要年少兩歲,正是最好口腹之慾的年紀,回回來陳家大院,都要纏著趙清央求她給他做一碗麵條。

趙清笑了笑,輕聲道:「這能費什麼事……你們先說正事,麵條很快就好!」

說完,她就提著燈籠徑直出門去。

陳喜看向陳勝,撇嘴道:「勝兄,這次要不是看在我嫂嫂的面子上,小弟可真不會來冒這個險!」

行商陳家公然違抗郡衙政令的消息,已經在陳縣的諸多世家大族之內傳開了。

這個時候來行商陳家,一旦被發現,勢必被郡衙敵視。

陳勝自然也明白這一點,不然他也不會等到天黑後才讓陳虎去槐安堂請人,而且還是跳牆進來。

而這個檔口,陳喜還肯來,自然也是槐安堂真將行商陳家視為盟友。

「少扯淡!」

陳勝哈哈一笑,熟絡的捏住這小蘿蔔頭的髮髻輕輕搖晃:「我看你分明就是想你嫂嫂做的麵條了吧!」

「去去去!」

陳喜努力將自己的腦袋從他的魔掌下掙脫出來,而後義正言辭的說:「那必須是我嫂嫂的面子更大!」

陳勝還待調侃這小蘿蔔頭幾句,一旁的陳虎已經小聲提醒道:「大郎,有話快說,咱答應了槐安堂家主,丑時前將公子喜送回槐安堂!」

「不著急!」

陳勝擺了擺手,揶揄道:「怎麼也得讓咱公子喜吃完麵條再回去,不讓他又得念叨好幾日!」

陳喜看了一眼伙房那邊亮起的燈光,哼了一聲,沒搭理陳勝。

……

三人進入廳堂,分主次落座。

陳喜小大人似的板著張小臉,正色道:「勝兄,來時高堂命小弟轉告於你,言此次郡衙召集你等,乃是為強按徭役,赴周口開挖河渠。」

「徭役?」

陳勝「呵」了一聲,冷笑道:「一幫蠢材,找藉口都不知道找個好藉口!」

徭役自然是什麼時候都有的。

但似行商陳家這樣在地方上有較大影響力的大族,通常花點銀錢,就能夠免除或者找人替自己執徭役。

如李氏和槐安堂陳家這樣的官宦之家,大周更有明文律例,一律免除徭役!

至於眼下……

徭役更是一個笑話!

縣裡到處都是無家可歸、嗷嗷待哺的流民!

真要征徭役,隨便拿點糧食出去嚎一嗓子,就有大把的流民踴躍報名!

什麼?

沒糧食?

這壓根就不是糧食的事!

若真是正經的徭役,郡衙隨意派個人來與陳勝商議一番,陳勝為了免除自家的徭役,會吝嗇掏點糧食請那些流民代勞嗎?

可人家壓根提都沒提糧食的事,而是直接就要將徭役強行攤派到他們的頭上!

「這件事,王家莊是個什麼態度?你們官宦世家這一系又是個什麼態度?」

陳勝接著問道。

「王家莊那邊,郡衙似是未曾攤派徭役,自然也就無甚反應。」

陳喜邊想邊回道:「至於各世家……李氏的意思是,咱們不摻合郡衙的髒事,靜觀其變。」

陳勝擰起眉頭:「李氏挑頭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李氏少族長李由,現任郡衙兵曹掾吧?」

陳喜聽懂了他的意思,補充道:「原地不動,靜觀其變!」

陳勝緊鎖著眉頭尋思了片刻,忽然一拍座椅扶手,冷笑道:「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兩頭下注……不愧是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

他挑起刀鋒似的眉梢,緊緊的盯著陳喜,道:「喜弟,你老實告訴為兄,你們官宦之家這一系,是不是都早與太平道有聯繫?」

「這,這……」

陳喜被他緊緊的盯著,只覺得壓力暴增,張了好幾次嘴,都不知道該怎麼說。

就在這時候,趙清用托盤端著三大碗熱騰騰的麵條走進廳堂,連聲道:「快接一接,接一接,要灑了……」

三人連忙起身迎上去,各自從托盤裡接過一大碗麵條……卻是這個傻婆娘心眼太實誠,面碗裝得太滿了。

廳堂內緊張、壓抑的氣氛,隨之一松。

陳喜接過面碗擱到座椅間的茶案上,拿著筷子卻沒下筷,而是不住的看向陳勝,似乎是在問:我要是不說,這麵條還能不能吃啊?

陳勝被他又是忐忑又是不舍的表情給逗樂了,兇狠的說道:「吃,吃完再說!」

陳喜小臉一垮,想要有骨氣一點,說上一句「那我不吃了」。

可拿著筷子躊躇了好幾息,實在是捨不得這碗鮮香撲鼻的麵條,只得含淚低頭挑上一大筷子送進嘴裡。

真香!!!

陳勝也埋頭吃面,心裡頭卻在不斷補充著整個大盤缺失的資料。

他冒險深夜請陳喜過來,就是為了解陳郡文官一系的態度。

在陳喜來之前,他就已經確定了一點。

那就是熊完對他們這些以武立世的大族下手,是準備提前清場,好迎接黃巾軍入主陳郡!

為什麼要清場?

因為他們這些以武立世的人家,可能會成為接下來陳郡權力交替的變數!

大周統治九州七八百年,正統地位根深蒂固。

即便近些年朝綱崩壞、王室與大臣貌合神離,百姓水深火熱、苦不堪言。

姬家人的忠實簇擁依然遍布九州!

這種情況下,誰能分得清,哪家是大周忠臣?哪家是大周叛逆?

要是在他熊完大開城門,率眾高呼「天下苦周久矣,天下盼太平王師久矣」之際,突然不知打哪兒蹦出一家子大周忠臣來,寧可滿門死絕也要砍下他熊完的頭顱,並且真的砍下了……他熊完上哪兒說理去?

最穩妥的方式,當然是論力不論心,將所有有能力影響到陳郡權力交替的變數,都提前剷平!

行商陳家與郡衙並非一條心,陳勝前番還拒絕了熊完的聯姻要求,被劃拉進清理名單,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當然,這個論點是基與熊完早已與太平道勾搭成奸的前提下。

可很不巧,陳勝就是陳郡內為數不多知曉熊完早與太平道勾搭成奸的人之一。

以熊完的權力與家世,他會與太平道勾搭成奸,自然不可能是為了信仰。

只能是他繼續保持現有的權力和家世……無論太平道成與敗都繼續保持!

以及,權力和家世更進一步!

而現在,從陳喜口中得到的資料,無疑進一步補全了陳勝東拼西湊出來的大盤。

與太平道眉來眼去的官宦之家,並不止熊氏一家!

準確的說,是已經在為太平道與大周朝爭奪九州正統之戰兩頭下注的官宦之家,並不止熊氏一家!

至少占據陳郡官場半壁江山的李氏,已經表現出了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的渣男態度……

其他世家大族,就算是有那忠於大周的,只怕也只能徒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勉為其難的「飼身從賊」了。

熊完將他們這些以武立世的大族劃拉進清理名單,卻對這些個官宦之家不管不顧,還真有他的道理的!

果然還是文人才最了解文人啊。

眼下的問題……就剩下如何破局了!

陳勝有與陳郡所有世家大族為敵的勇氣和底氣。

但真那麼干……未免也太蠢了!

「嗝……」

陳喜擱下筷子,滿足的長長打了一個嗝。

陳勝與陳虎同時看過去。

陳喜連忙從懷裡摸出一方手帕,擦了擦嘴上的油污,然後有些不好意思的低聲道:「勝兄,有些事,請恕弟實在無法宣之於口……小弟只能告訴你,太平道大賢良師張平,出身潁川名門。」

陳勝挑了挑眉梢,心下瞭然了。

他是該說一句,你們還真他娘的不忘本呢?

還是該說一句,你們可真他娘的是一丘之貉!

「那你們槐安堂,當初為何會與太平道渠帥李園,鬧到刀兵相向的地步?」

陳勝不解的問道。

陳喜:「當初李園要咱家助他將手下人安插到各縣縣衙,咱家覺得他的胃口太大了,就沒同意……嗯,咱家其實也挺納悶的,當初不肯與他們走得太近的,又不止咱一家,據小弟所知,李氏、王家,還有好幾家都沒與他們行方便,也不知道他們怎麼就發了瘋,對咱家下了那等毒手!」

兩頭下注的關鍵在於是兩頭!

而不是徹底偏向一方……

陳勝聞言,臉上的表情頓時就有些微妙了。

你不知道?

我知道啊……

他放下筷子,也從懷裡掏出一方手帕抹了抹嘴,而後說道:「喜弟,你與李氏少族長李由可有交情?可能替為兄引薦一番?」

「公子由?」

陳喜搖頭如撥浪鼓:「他長了我不止一輪,能有何交情,倒是李公之幼子李期,我與他曾在一位夫子門下進學,算是熟絡。」

「李期?」

陳勝立馬就想到了那夜在郡衙蓮池畔宴會上,被呂政三兩句話就玩弄於股掌之間的那個大傻子,頓時搖頭如撥浪鼓:「不足與謀!」

「大郎,時候不早了,咱得送公子喜回槐安堂了。」

一旁的陳虎忽然插言道。

陳勝還想再從陳喜的肚子裡掏出點什麼,可一時之間又抓不住重點,只得點頭道:「回去的路上小心些……嗯,我請陳六叔陪同吧!」

三人起身,往廳堂外行去。

行至廳堂門前,陳喜似是覺得自己吃了趙清一碗面,卻什麼有用的信息都未能給陳勝提供,有些過意不去的低聲道:「郡衙那邊的動向,小弟會請高堂代為關注,若有變動,小弟會設法告知勝兄。」

陳勝笑著薅了一把他的髮髻:「算為兄沒白疼你……郡衙知曉咱們幾家的交情,萬事先以保存自身為要,我行商陳家沒你想的那麼弱不禁風,就算是他郡衙,想搬到我行商陳家,不崩他幾顆大牙也別想功成!」

陳喜鬆了一口氣,笑容滿面的點了點頭。

陳勝助他戴好斗篷,讓值夜的幽州軍老卒請來陳六,與陳虎一道送他出陳家大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