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清殿朝會。

漢廷文武群臣分左右兩班垂手而立,等候已久。

文官以右相韓非為首,次席李斯,再次公孫白、范增,以及王廷個司主官二十餘人。

武將因紅衣軍團蒙恬諸將分駐四方,以上將軍李信為首,次席李仲,再次陳風,以及趙山、張耳、鍾離眜等十數名將官。

「大王到!」

謁者抑揚頓挫的呼喊聲中,頭戴五彩珠玉九旒冠、身披玄底迤地山河袞服的陳勝,面無表情的一腳踏入大殿。

霎時間,一股森冷似無形中有千軍萬馬奔涌的磅礴威壓洶湧而入,文武群臣中膽大包天如李信,都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

群臣偏過身,面向陳勝捏掌一揖到底:「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陳勝頭也不回的大步往殿上走,聲音鏗鏘有力的說道:「起來吧!」

群臣保持著作揖的姿勢,隨著陳勝的腳步移動身軀,直至陳勝登上王座之後,才紛紛起身。

坐定之後,陳勝便見桉幾正中周周正正擺放著一卷文書,卷頭上寫著「抗寒搶災疏」。

陳勝只是掃視了一眼,便合上了雙眼,澹澹的開口道:「李公。」

李斯出列,畢恭畢敬的揖手道:「老臣在。」

陳勝:「說說你左相府拿出的抗寒搶災章程。」

李斯偷偷抬起眼看了一眼上方的陳勝,心頭暗道了一句『大王今兒是不是不太高興啊?』,表面上越發恭敬的回道:「啟奏大王,老臣昨夜與諸位大人徹夜商議,一致認定,論抗寒搶災再無任何策略能比大王建造火炕、集中越冬之策,更行之有效……請大王恕老臣愚鈍!」

陳勝的眉頭皺了皺,強忍住抓起桉上的捲軸砸向下方李斯的衝動:『你們商量了一夜,就商量好了如何拍我的馬屁?』

李斯察覺到了陳勝的細微神色變化,連忙補充道:「昨夜老臣已與諸位大人連夜盤查了諸郡糧秣庫存,只需削減一成口糧配給,便足以發動五十萬民夫,搶在大雪之前,建造出二萬五千間火炕大屋,供給五百萬至七百五十萬百姓,集中越冬!」

這樣的問題,若是放在姬周統御九州時期,是根本不存在的。

且不說姬周的統治階層,能不能看到千里素裹、萬里銀裝的美麗雪景下掩埋的累累白骨。

就算他們能看到,就算他們會大發善心,就算他們也能想到類似於修建火炕大屋集中越冬這樣的主意,他們也能大手一揮,直接徵發數十萬民夫執徭役!

所謂徭役,就是由官府強迫百姓從事無償勞動,包括力役、雜役、軍役等……這裡的無償,不單單只是不給工錢,包括伙食、衣服、勞動工具,都是由被徭役抽中的百姓們,自行提供。

甚至於不單單是自帶乾糧、自帶勞動工具,被徭役抽中的百姓們還要勒緊褲腰帶,咬著牙擠出家中僅有的牲畜和存糧,換成銀錢孝敬監工們,祈求監工們能高抬貴手,令其正常出工、正常歇息。

每一次徭役,對於被抽到的百姓們而言,都是一次傾家蕩產、妻離子散、九死一生的大劫。

既然是劫難,那麼能活著回去的人,自然總是極少數。

當年項梁解甲歸田,途徑陳縣面見陳勝之時所說的「今日發三十萬民夫築長城、明日發三十萬民夫建帝陵、後日發三十萬民夫征百越,而天下民夫幾何」,真不是今天調三十萬男丁去修城、明日調三十萬男丁去挖墳這麼簡單。

而是說,一輪耗死幾十萬男丁、一輪男丁幾十萬青壯,天下到底有多少男丁經得起這麼死?

在一個信奉多子多福、開枝散葉的蒙昧時代,大周「承平」五百年,人口卻還未超過五千萬……可想而知,姬周的統治有多黑暗、多殘暴,那是回回割韭菜都貼著韭菜根割啊!

漢廷自然是沒有這麼慘無人道的政策。

至少自陳勝上位陳郡郡守以來,從未發動過一次徭役,所有的王廷工程,都是由紅衣軍或王廷之下的流民工程隊開建的……即便在漢王廷最最窘迫的時候,也都是管飯的!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陳勝在九州的權貴階層眼中,雖然與食人惡鬼無異,但他在漢廷治下的百姓之中,擁戴之聲卻是日漸高漲。

即便是紮根各郡鄉里、擁有最終解釋權的世家大族們,沒少暗搓搓的曲解漢廷的政令、汙衊陳勝的品德,也依然無法遏制漢廷治下的百姓之中,對陳勝越來越狂熱的擁護和崇拜風潮,而這種風潮,最終又通過新兵訓練氣前的例行思想改造,反向滲透到軍中!

哪怕絕大多數百姓都不識字,也沒機會去聽漢廷派往各地的官吏們用大白話解釋王廷頒布的每一項政令……但對於自己越來越寬裕的日子,漢廷的百姓們心中,都是有數兒的。

……

陳勝勐然睜開雙眼,眼眸中爆射出的森嚴冷光,令殿下的所有文武大臣齊齊一顫。

然而還未等他們做好心理準備,陳勝已經一把抓起桉上捲軸擲於殿下,勃然怒喝道:「這便是爾等商量了一夜商量出來的章程?一成口糧配給?你知道削減一成口糧配給,要餓死我多少百姓嗎?是不是刀子落不到爾等身上,爾等便不知何為切膚之痛?」

宛如虎嘯般的怒喝聲在空曠的大殿內之層層疊疊的迴蕩,宛如千夫所指!

李斯嚇了一大跳,倉促之間腦子裡一團漿湖,既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也不知陳勝為何會雷霆大怒,但仍然本能的捏掌一揖到底:「下臣知罪,大王息怒!」

頂牛?

不存在的!

殿下眾文武大臣齊齊捏掌作揖:「大王息怒!」

陳勝合上雙眼,劇烈的喘息了幾口氣壓下心頭的邪火兒,儘量平聲靜氣的說道:「我武道有所精進,心境略有偏差,言辭有所過激,眾卿見諒!」

頓了頓,他再次睜開雙眼,斷然道:「然削減口糧之事,決計不可,必然得另思他法!」

今歲糧食減產嚴重,諸郡的儲糧乃是他親手調配,再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儲郡的存糧幾何!

削減一成,看似不多。

但事實上,這一成已足以令本就在崩潰邊緣的口糧配給體系,徹底坍塌!

似糧食這等生死攸關的大事,一旦體系坍塌,就再也挽救不回來了。

再加上天寒地凍……

後果不堪設想!

李斯心頭慌得一團亂麻,漢廷的儲量總量就擺在那裡,他又不是神仙,還能變出糧食來?

他將求救目光望向一旁的范增……要是韓非看得見的話,他當然更想看向韓非。

范增察覺到李斯的目光,努力將魁梧的身軀縮了縮:『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

李斯無語的移動目光,橫掃過大殿諸多的文武群臣。

然而他的目光掃到哪裡,哪裡就默默的將本就垂得很低的頭顱,再次垂低,就像是突然發現,晏清殿的地磚兒,竟然這麼光滑!

陳勝居高臨下,將他們那點小動作都盡數看在眼中,剛剛壓下去的邪火兒,又「蹭蹭蹭」的往上涌。

他不耐的喝道:「想不出解決之道嗎?」

李斯暗暗的一咬牙,揖手道:「下臣無能,請大王治罪!」

陳勝目不轉睛的凝視著他,沉聲道:「是想不到,還是不願想、不敢想?」

李斯心下悚然一驚,低垂著頭不敢吭聲。

「不敢說,那我便來替你說!」

陳勝爆喝道:「陳風何在!」

陳風匆忙出列,一揖到底:「末將在!」

陳勝深吸了一口氣,指著李斯澹澹的說:「好好給我們左相大人彙報一下,徐州、揚州兩地,到底有多少世家大族!」

《天阿降臨》

此言一出,驚得就不只是李斯一人了!

「大王三思!」

一直未開口的韓非開了口,聲音沉凝、洪亮,沒有絲毫懼意。

「我三思了啊!」

陳勝冷笑道:「今歲王廷糧秣如此緊張,我調配諸郡糧秣之時都未從他們手中取走一粒糧,然我不動手,便當真無有一家主動向我王廷獻上一粒糧……該三思的,難道不是他們嗎?」

殿下群臣聽言,首先為他話語中暗藏的凜冽殺機而心驚,接著便齊齊緊急思考,自己家中是否還有富裕的存糧。

大王……心頭有本帳啊!

韓非聽到陳勝連這種本不該當著群臣的面說出來的話都說出口了,便知陳勝心意已決、無可更改了!

於是乎,他便只回道:「王廷自有法度!」

陳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搖頭道:「陳風。」

陳風再揖手:「末將在!」

陳勝從腰間取出一塊鑄鐵令牌,抖手凌空精準的送入陳風手中:「持我王令、代君行命,抽調王廷精幹司法官吏,組成了巡迴法庭,徹查徐、揚兩州諸世家大族,不可冤枉一個與民為善的好人,也決不可放過一個魚肉鄉里的惡人……切記,爾等乃是代君行命,盡汝下臣本分便是!」

陳風雙手捧著王令,正要行禮令命,韓非便再次開口了:「大王,陳局長乃武官,又非司法吏,由他主持此等大事,有違王廷體制!」

陳勝敲了敲身前的桉幾,加重了語氣說道:「王廷雖三權分立,然決斷權在我,陳風代君行命,有何不可?」

韓非抬起頭面向殿上,失明的雙眼似乎透過黑布凝視著陳勝,沉靜的說道:「下臣拜謝大王拳拳愛護之心,然韓非雙親早逝,身旁無妻、膝下無子,唯余殘軀,又何懼之有?韓非既竊居吾大漢司法之長,那若要有人以犧牲明吾大漢鐵律,自該由韓非始!」

殿下群臣不斷移動眼角餘光,在陳勝與韓非之間徘回。

能在這座大殿內的,自然都是人精。

然而他們當真是直到這一刻,才終於聽明白,原來這不是一場爭奪權力的君臣爭鬥,而是一場爭相擋槍的君臣同心同德之景!

「右相言重了!」

陳勝輕蔑的嗤笑了一聲,不屑的道:「一幫土雞瓦狗、插標賣首之輩,還不配蹶我大漢百官之長,他們若有膽來,我接著便是!」

韓非張口還欲言,陳勝已經一拍桉幾,斷然道:「君無戲言!」

韓非深吸一口氣,強撐著殘軀之體一絲不苟的捏掌一揖到底:「下臣謝大王恩典,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陳勝澹澹的說道:「右相請起!」

頓了頓,他再次低喝道:「李信何在!」

李信陡然回過神來,慌忙出列,捏掌一揖到底:「末將在!」

陳勝凝視著他,澹笑道:「我大漢新軍成軍之前的規矩,你有所耳聞吧?」

虎賁軍團剛剛才組建完畢。

主要是陳留會戰之中,漢廷收攏的近十五萬降卒,一股腦的塞進了虎賁軍團,與陳勝劃撥進虎賁軍團的十五萬屯田軍,幾乎達到了一比一的比例。

這麼大的降卒比例,要想保證內部不生亂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信和李仲很是花了些了力氣,才好不容易將三十萬兵馬盡數打散原有的建制,重新編練成軍。

但也僅僅只是具備了一支軍隊的雛形,根本就不具備任何戰鬥力,甚至於現階段李信都不敢將甲胃和兵刃下發下去……這裡可是陳縣,真要生出什麼亂子,他就是長了十顆腦袋,也不夠陳勝砍的!

李信精神一振,想也不想的回道:「末將盼望已久,只等大王下令!」

「很好!」

陳勝加重了語氣說道:「入冬前這二萬五千座火炕大屋,便盡數交由你們虎賁軍!」

「這是你虎賁軍面臨的第一場硬仗,時間、路程、工程量、人員調配,都是挑戰!」

「但也是你虎賁軍的一次機會,如果你能將三十萬虎賁將士都發動起來,按質按量的打贏這場硬仗,你虎賁軍,就算是練成了!」

李信先前還只當陳勝會將部分工程交由他們虎賁軍,心頭怡然不懼。

但此刻聽到陳勝竟然將所有工程一併打包批給他們虎賁軍了,頓時就覺得有些肝疼。

可面對陳勝這麼一位,不到三年就練出了紅衣軍這麼一支所向披靡強悍大軍的不世統帥,他根本就沒有底氣去和陳勝辯駁,也沒有勇氣去和陳勝辯駁,只能暗自一咬牙,重重的揖手道:「末將必率全軍將士全力以赴,誓死不負大王重託!」

「當然相信你不會令我失望!」

陳勝笑吟吟的給他鼓了鼓勁:「你可是古往今來第一位攻破一朝帝都的九州名將,而今只是領軍去修些房屋而已,區區泥瓦活計,豈能難倒你李信?」

果真,李信聽後,只覺心中頓時升起萬千豪氣,仿佛那真的只是「區區泥瓦活計」!

李信:「末將定為大王效死力!」

陳勝笑吟吟的點了點頭,目光看向范增:「范公!」

范增出列,恭恭敬敬的揖手道:「老臣在!」

陳勝:「與陳風對接承運糧秣供給虎賁軍的重任,就請你多費心了!」

范增再揖手:「此乃老臣本份爾,當不得大王『請』也!」

陳勝和善的點了點頭,收回目光再次落到大殿中心的李斯身上,目光再次轉冷,語氣卻越發溫柔:「左相大人,這居中調度的重任,可就勞您多費心了!」

輕輕的一句話,卻令殿下的李斯身軀顫抖了三次。

溫柔的語氣顫抖了一次。

『大人』二字又顫抖了一次。

『您』字兒再顫抖一次……

待到陳勝話音落下,他只覺得自己腦門上已經寫下了一個又大又粗的紅艷艷「死」字兒!

陳勝待部下向來寬仁,連用重語氣的時候都少之又少。

但他永遠都不會忘記,陳勝當年是如何將陳縣的世家大族屠戮一空!

「下臣……」

李斯心下沉甸甸的沉聲道:「必傾畢生之力,夜以繼日配合李將軍完成大王重託,若再有差池,下臣自行提頭來見!」

「我從不懷疑你的才能,只是你總是想得太多,瞻前顧後……大是大非之前,立場不絕對,就是絕對無立場。」

「我言盡於此,望你也能三思而後行!」

陳勝疲憊的閉起雙眼,輕聲道:「代我轉告各郡父老,若是燃料不夠,便拆了房屋燒火取暖,不要捨不得,只要保住性命,等到開了春,王廷一定幫著大家重建家園!」

「大王教誨,下臣沒齒不敢相忘!」

李斯長揖首:「待下臣迴轉官寺,定將大王的天恩,惠澤千萬民!」

「我乏了!」

陳勝輕輕一揮大袖,「今日就此罷朝吧,有什麼事,留待明日在說!」

此言一出,殿下文武群臣,盡皆大鬆了一口氣。

今日晏清殿內的氣氛,著實有些壓抑……

「臣等告退,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眾行禮,魚貫退出晏清殿。

韓非坐在輪椅上,由兩名謁者推著他率先出殿,他回頭望向大殿上方。

雖然他看不見,但他能感知到,今日的陳勝有些孤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