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修行之道】

靈屋中,宋知書端坐在桌前,將一本書籍緩緩放在桌面之上,目光當中露出驚訝之色。

書籍並不厚,只有不到百頁,其作者乃劍宗的一位前輩,但如今已經坐化。

或許是因為年代比較久遠,所以頁面有些泛黃老舊,而所有的困惑,宋知書大致也已經得到部分答案。

通過書中內容,宋知書了解了一些不同的事情,涉及到修行之秘。

修行其實並不如一般修士所想像的那麼簡單,修行十境,從練氣境到大乘境,每一個境界,都有一個完美之境,每一個境界都是有道義思想,並非是說他吸收天地靈氣,加以煉化,就叫做練氣境。

而完美之境,就是將一個境界,修行到大成,盡善盡美,毫無缺陷,是為最完善的狀態,而這,便是大成修行之道。

而這個完美,非要解釋的話,有些類似於儒家提出的至善,二者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關鍵點就在於,每一個境界都有不同的蘊意,需要苦苦參悟,並非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只需要單純修煉就可以了,還需要理解,並且進行參悟。

同時在書上還有記載,那就是天地間第一位修士,那位開創修行體系的先賢,就是大成修行之道,每一個境界都是完美,但隨著時間推移,後人在修行時,發現要做到這一步很難,且異常複雜,非悟性和機緣極高者,不可接觸。

因為想修行到所謂大成之道,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且還需特殊條件,如此一來,便會拖慢修行速度,再後來,有人在修行途中,發現即便不用達到修到一個境界的完美程度,也可以突破到下一個境界,實力也會進行提升,而且更為簡單。

如此一來,有一些強大的修士,便著手對修煉之道進行精簡,並成了一個更簡單、更適合快速修行的方式,並且迅速得到無數修行者追捧。

久而久之,後來的修行者,也因為想要追求實力的提升,從而達到更快的達到更高的境界,就慢慢忽略了這個細節,甚至於到現在,已經沒多少人知道,修行還有所謂的大成之道了。

亦或者是說,很多人知道這個,但有幾個人願意捨近求遠?就好比明月城的底層修士,縱然他們每個人都知道有完美之境,可面對突破之時,有幾個人會慢慢等待?誰不希望立刻突破到下一個境界?快點變強,快點賺取大量靈石?

尤其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人都在爭渡,又有多少人會徹底沉下心來思考所謂完美呢?

思考著書中內容,宋知書起身來到窗前,雙手背負:「這種法門,哪怕是我得知了,其實意義也不大,若不是浩然正氣強行修正,只怕我也會直接突破到築基境,故而這樣的知識,的的確確可有可無。」

「誤打誤撞,竟然接觸到了完美之境,這還真是有些奇幻啊。」宋知書不免有些感慨,自己只是單純想要快點突破到築基境,卻不曾想到浩然正氣竟有引導之力,希望自己走上完美之路。

想到這裡,宋知書沒有多想,而是繼續琢磨大成修行之道中所言的完美。

「儒家至善,代表的是自身通過讀書達到完美圓滿的境界,不過,修行所謂的完美是什麼呢?練氣境的完美,又該如何做到呢?」

宋知書對此依舊疑惑,苦思冥想下還是找不到頭緒,最後他轉頭,將桌子上的書全部收起。

然後走出家裡,再一次前往藏書閣。

目的準備用繼續用貢獻點租借相關書籍,尤其那位劍宗前輩署名的。

只不過最後卻被藏經閣弟子告知,那位劍宗前輩確實著了許多修行相關的書,但除了手上那本,其他的想要借閱,光有貢獻點還不夠,至少要外門乃至內門弟子的身份才行。

雜役弟子,終究不被劍宗正式承認,權限很低,真正的東西還接觸不到。

宋知書很無奈,只好先將之前借閱的書都歸還藏經閣,畢竟其中內容早有熟記。

「接下來該怎麼辦呢?藏經閣是借不到書了。」宋知書一邊朝著家中的方向走去,一邊進行思考,隨後,他突然想到了什麼,轉道走向明月書院。

劍宗找不到答案,只能求教文淵先生了。

不久,宋知書來到了明月書院,再次拜訪周文淵,這一次前來,宋知書將大成修行之道的事情告知周文淵,這是他的猜想,希望周文淵有所解答。

不過可惜的是,周文淵畢竟只是讀書人,不是修士,對於這個他並不明白,只不過也有些自己的見解。

「宋小友,雖老夫不是修士,可也知曉一二,這大成之道,在老夫看來,似儒家思想一般,其實修行修行,並非只是簡單的餐霞練氣,對事物的看法,對自然的見解,對萬物的理解,還有對道的思想,依舊重要。」

「萬法歸一,殊途同歸,很多東西看似不一樣,可越到後面相似的東西就越多,故而這個完美之道,如君子至善一般,想要抵達,絕對不是依靠天材地寶,靈丹妙藥,而是思想,是一種理解,一種感悟,最終觸碰道的領域。」

「當然,這也只是老夫的拙見罷了,是與不是,不敢妄下定論。」

這是周文淵的回答,而這番話讓宋知書十分認可,道教既然能成為天下三教之一,那麼必然是有思想在其中,『道』就是修士最至高的東西,而儒家是『聖』,兩者必然有相似之地。

只不過周文淵無法給出具體答覆,但他願意再修書一封,讓宋知書不要焦急,但和之前一樣,需要宋知書耐心等待。

龍源大會在即,宋知書自然理解,由衷感謝周文淵,因為現在已經確定不是修行方面出了問題,等待一段時間也沒什麼。

正好等待的時間,自己也可以再多賺點靈石,萬一到後面得到答案,再次突破築基境的時候,需要耗費大量資源呢,正好可以事先進行準備,力求完美。

拜別周文淵,宋知書在臨走之前又借閱了幾本書,自己現在是儒家知聖境巔峰,差一步便能達到知行境,既然在修行方面暫時止步,倒不如也抽點時間,多在儒家上面積累積累。

一日不進則為退,這個道理宋知書明白,他不會因為現在的不同,從而忽略精進。

日子一天天過去,如往常一樣,宋知書每日讀書打坐,銘刻寶玉,等待著書院回信,好在之前賒下百塊寶玉,按照現在一天一塊的速度,要不了多久,便可全部完工。

一段時間後,天叢山脈外圍。

李刀四人齊聚,他們正在一片山林中,這裡人跡罕至,灌木叢生,一般沒有弟子會選擇進入,這裡也是王越和劉青約定的地點,說很安全。

如今四人都裝戴整齊,準備妥當,而除李刀外,另外三人臉上都帶著期待之色,充滿著激動。

李刀見此終究還是有些擔心,故而望向三人再次進行提醒:「一定要記住之前所言,不可貪心,別被一時的利益給蒙蔽了,靈石固然重要,小命更重要。」

其實在來的路上,這種話李刀已經說過很多遍了,不過他心裡依舊不放心,反覆交代,尤其是看到幾人這樣的興奮與期待,總會有些擔心。

「是,李師兄,您說什麼就是什麼,我們一定聽。」王越笑著開口,另外兩人也連忙點頭。

「恩。」李刀稍稍放心,隨即看向趙元:「趙師弟,按昨天我們制定的計劃,你今日就不要進去了,負責在外面接引,分成還是和以前一樣。」

趙元在眾人中修為最低,李刀不讓他進去,也是為了保險起見。

「行,,沒什麼問題。」趙元當即點頭答應。

隨後眾人又在山林中等待了一個時辰,烈日高照,已經過了約定的時間,可依舊不見來人,李刀不由皺眉,看向王越。

「人怎麼還沒來,是我們來早了嗎?」

「不應該啊,劉青說的就是這個時辰啊。」王越也覺得奇怪,有些焦急,抬頭望向四周,不過很快他眼前一亮,當即指著一個方向:「李師兄快看,劉青他們來了。」

眾人聞言,全都轉過頭,只見在王越指著的那個方向,正有一群人趕來,共有五個,為首之人正是劉青,果然如王越所言,此人已經達到練氣九層大圓滿。

身邊的那四人,也一個個修為不俗,身上的法衣也是嶄新的,論起行頭,確實比李刀等人強。

兩方人相聚,因為需要帶路,李刀自然不敢說遲到的事情,只是談論了一下分成和一些細節。

此番交易,主要核心還是在天叢山脈周圍巡視誅妖,尋找靈藥,倒也不是什麼大事,無非是劉青對周圍更加熟悉,相當於是找個領路人一般。

當下,商議好一切後,眾人開始行事。

如此,轉眼之間,七日過去。

本以為有劉青領路,這趟收益不會差到哪裡,可沒想到的是,這七日連一頭妖獸都沒有尋得,一枚靈石都沒有賺取,一時之間,整個巡山隊伍充滿著愁雲慘澹。

天叢山脈外圍,一處山林之中,一行人端坐休息,每個人都沉默不語,氣氛沉悶,王越看著李刀沉默的表情,一時有些著急,因為這一次來天叢山脈,是自己提議的,現在什麼收穫都沒有,他有責任,當下,他忍不住抬頭望向劉青,直接開口。

「劉師兄,一連七日過去了,咱們一行人半點收穫都沒有,你該不會是有什麼好地方故意不帶我們去吧?」

「我也覺得奇怪,上次我們來不是這樣的啊,此番情況,確實出乎我的預料。」劉青莫約三十多歲,此刻臉色也不好看。

「那接下來怎麼辦?劉師兄你給個建議吧,如果還是這樣,我們也該離開了。」李刀開口,此番來天叢山脈,本就是冒險,現在又沒有收穫,倒不如先回去。

「其實,倒有個地方,是我們偶然發現的,那裡肯定有收穫,不過那裡危險性比較高,以我五人的實力,也只能堪堪抵擋,如果幾位願意,我可以帶路。」

劉青似乎也覺得面上掛不住,緩緩開口。

「可之前你保證的,現在又要去更危險的地方,這」王越眉頭緊鎖,畢竟這超出計劃之外了。

「該說的已經說了,去不去,我也不會強迫,如果不願意的話也無妨,我五人自行前往。」劉青開口。

王越沒有說話了,吳立山也沉默不言,全都看向李刀。

足足一炷香後,李刀才緩緩出聲:「其實之前王師兄說的對,修行之道,就在於爭,而且我們這段時間,卻是一點收穫都沒有,如今又冒險進入天叢山脈,倒不如答應,如若有危險,我們立即就走。」

其實他心裡也不甘心,不想就這樣走,當然他心中也很謹慎,認為若真遇上危險,便立即退出。

但說實在話,倒不是李刀突然膽子大了,主要還是幾次三番沒有收益,換誰都有些承受不住。

「好,我們聽李師兄的。」王越稍稍沉默,幾個月沒有一點收入,如今有機會,雖然有些危險,但也可以試一試。

吳立山也沒有意見,當下三人商議好,便看向劉青,點頭答應,但事先說好,如遇危機,他們會立刻選擇退出,劉青點頭同意,然後眾人又休整了一個時辰後,在劉青的帶領下,正式上路。

與此同時,明月書院的一間房屋中,宋知書剛默寫完一篇大儒文章,正準備坐下休息。

「宋兄可在?老師有請。」

一道聲音在外面響起,是文淵先生的弟子陸明。

聽到陸明之聲,宋知書緩緩起身,朝著陸明拱手作禮,後者微笑:「宋兄,還是先去書院吧,無需客氣。」

這段時間來,陸明與宋知書接觸許久,兩人也算是君子之交,不顯熱情,但彼此都互有好感,偶爾會交談,關係不菲也就不會再稱呼先生之說。

二人同行,不多久便來到了明月書院的一座庭院,周文淵端坐在其中,顯然已經等待一段時間了。

陸明則備上兩杯茶水後,躬身離開。

「見過文淵先生。」宋知書走入庭院躬身行禮,雖期待大儒回信,可宋知書也知道,儒家不可廢禮。

「宋小友客氣,坐。」周文淵壓了壓手,待到宋知書坐下後,便從衣袖中拿出一封信件,放在桌面上,然後開口:「家師在籌備龍源大會的百忙之中,抽空查閱了許多書籍,總算找到了一些信息。」

「所謂大成修行之道,儒家典籍中確實有相關記載,家師在信中有明確闡述,練氣境達到大圓滿後,雖可直接突破築基境,但也有完美一說,稱之為完美練氣,而這個完美,便是要煉化一口氣。」

「煉化一口氣?」聞言,宋知書思索,繼續詢問:「敢問先生,這口氣指的是什麼?」

「家師在信中沒有說明,因為記載並不明確。」周文淵搖頭,開始解釋:「雖說我儒家,素來有記錄歷史的習慣,但畢竟與仙道不同,所以在這方面沒有更為詳細的記載,真正的答案,怕還是需要宋小友你自己去尋找了,但可以明確一點,若小友找到了那一口氣,便可練氣完美,繼而水到渠成,達到築基。」

「老夫想,宋小友體內的儒家正氣,之所以阻止你破境築基,就是宋小友沒有那一口氣。」

「原來如此。」宋知書點頭,對於這個回答,他倒是沒有太大的失望,至少知道了部分線索。

「宋小友。」周文淵開口,又拿出了一本書:「這是家師連同信一起寄來的,上面記載的是完美練氣一說,小友可以帶回家中,雖不算詳盡,但老夫想對宋小友你應該會有些幫助的。」

「學生,多謝古雲大儒,多謝文淵先生。」宋知書起身行禮,而後才接過書籍。

「無需如此,為人解惑,乃老夫作為讀書人的責任。」周文淵一笑。

不過周文淵又在這上面闡述了一番自己的見解,宋知書認真聆聽,海納百川一般,將這些言論記下,好好參悟。

如此,深夜之後,宋知書趁著夜色回到家中,依舊是先將房間略作收拾過後,再將那本書給打開。

又一個時辰過去。

宋知書將書合上,坐在椅子上思緒流轉,而後微微嘆氣。

書上的內容,其實和文淵先生講述的差不多,完美練氣,就是要煉化一口氣,至於那口氣到底是什麼,書上沒有說,亦或者儒家根本沒記載。

「也不怪儒家沒辦法給出明確答案,仙儒乃兩種不同的道路,能找到這麼多信息,已經殊為不易了,奈何我在劍宗地位太低,不然在藏經閣一定能找到更為詳細的解釋和記載,何必饒這麼一大圈,連續麻煩文淵先生和古雲大儒呢?」

宋知書很無奈,可除了請教兩位先生之外,又別無他法,儒家行的就是教化天下,為人解惑,而仙道則不同,對很多東西都諱莫如深,有很明顯的階級之分,甚至於同為師徒,但為師者,往往會留一手,何況一個偌大的劍宗。

不過到底是得到了有用的信息,至少現在宋知書真正明確了問題所在,有了目標。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找到並且煉化那一口氣了!

且書中記載有一點讓他感覺到驚奇,那就是若真達到完美練氣後,再行突破築基,會得到與普通修士完全不一樣的好處,而那種好處,是獨一無二的。

既然已經明確了目標和方向,宋知書明白,接下來就更不應該著急了,循序漸進才是重點,畢竟自己的修行,與常人不同。

不再多做思考,宋知書回到座位,準備將這些日子心中所得,全部記載下來,進行最後的總結。

而同一時間,天叢山脈外圍,一處不為人知的小道當中,布滿荊棘,隱隱有一行人出現,朝著外面走去。

這些人,正是以李刀為首的三人,以及劉青五人。

此時此刻,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尤其王越,細數了此次所得,心中計算了一下,發現就算分成後,自己到手的少說也有近兩萬枚靈石。

這是近段時間來的第一筆收入啊,極其可觀。

想到這裡,王越心中忍不住興奮,看向旁邊的劉青,出聲道謝。

「劉師兄,這次多虧了你們帶路,我們三人才有這些收穫啊,等回去後,我做東,咱們一行人,一定要去聚靈樓好好吃一頓。」

「好說好說。」劉青聽到王越的話後滿口答應,不過最後還是提了一嘴:「不過王師兄,你可要記得我們之前的說好的,到時候可別後悔。」

「劉師兄放心。」王越自然知道到時候要拿出兩成,作為帶路的報酬。

旁邊的吳立山也一直點頭,兩成雖然多,但比起此次的收穫,顯然也算不上什麼了。

一時間,眾人都非常開心,氣氛良好,全都有說有笑,不過與眾人不同,李刀卻一路上眉頭緊鎖,這幅表情,自然被劉青注意到了,直接問道:「李師兄怎麼一副不高興的表情,是對此次的收穫不滿嗎?」

「這倒不是,只是這次收穫超出了我的預料,劉師兄能帶我們來,我等感激不盡,之後請客,也是應該的。」聞言,李刀抬頭,先是進行感謝,但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開口:「只不過劉師兄,之前我們在採摘的靈藥的區域旁邊,我仔細觀察,發現好像有一片靈田,所以有些擔心。」

李刀的擔心很有道理,如果是有主的靈田,就算沒有進入,可一旦被發現的話麻煩會很大。

「此事大可放心,我在那裡採摘了不止一次靈藥,從未出事,至於那是靈田,怕也荒廢許久了,不會有人在意的,保證不會有問題,何況我們此行小心謹慎,李師兄何必庸人自擾呢?」

「當然,如果李師兄覺得不妥,那就合作這一次,往後就各做各的。」

劉青卻滿不在乎,先是開口讓李刀和眾人放寬心,保證絕不會出事,然後又說下次不一起了,像是嫌李刀太過囉嗦謹慎。

「劉師兄不要動怒,我李師兄不是這個意思,再說小心一點,也是應該的。」王越開口打圓場,這次的收穫真的很大,超出以往,再多來幾次,他就能購買更多的修行資源,然後閉關一舉衝擊練氣九層了,如果合作就此中斷,那就是虧大了。

「劉師兄的話,我自然是相信的,還望不要放在心上。」李刀想了一下,開口致歉,同時心裡也自己琢磨了一下,覺得對方所言有道理,如果真的是有主的靈田,他們肯定不可能輕易進入,畢竟這可是在天叢山脈啊,能在這裡擁有靈田的,必然會派人鎮守。

雖然心裡還有顧慮,但沒有選擇說出來,害怕對之後的合作產生影響。

就這樣,一行八人朝著之前約定見面的地方走去,很快眾人就離開了天叢山脈的範圍。

可在李刀等人想要尋找趙元身影之時,看到一個方向後,突然臉色一變,心中暗道不好,不僅是他,王越、吳立山二人也都是神情發白,一股涼意直衝頭頂。

因為就在眾人的正前方,一隊執法堂弟子列隊整齊,神色冷漠的站在不遠處。

而為首之人,三人全都認識,是外門弟子,白秋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