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禺冬之所以選擇入住「欣盛庭大酒店」,完全是錢一家錢總介紹的那位朋友的意思。

據齊先生說,「欣盛庭」要價不高,方方面面的客服絲毫不比周邊五星級酒店差多少,當地人接待親戚朋友,往往首選「欣盛庭」。

齊先生是位茶商,東歧市本地人,五十來歲,為人精明能幹,年輕那會兒跟錢一家合夥做過生意,幾十年如一日,倆人關係一直處得不錯。

經齊先生引薦,王禺冬跟尚鬱金接觸了幾次。

錢總雖說沒有明說,王禺冬心下猜測,錢總是準備同尚鬱金合作的,至於選擇何種方式,那就得看王禺冬跟對方談到哪種程度了。

另外,錢總平時很少直接介入某一項具體的商務談判,此次算是破例了。

王禺冬認為,近期之內,錢總或許會通過「嘉壬」、「譯鏑」、「炳鉅」任何一家分公司向市場推出一款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的測繪儀。

王禺冬視這一舉動為試探,這是一種層次比較高的試探,試探對象應該是林其豫、姜崤語、石今措……這些麗石城商界精英。

王禺冬發現,尚鬱金手上那套測繪儀設計方案頗有些可取之處,造價也不高,市場前景應該還不錯。

不過,其遵循的數理邏輯跟「四至風候儀」高度重合,容易給人以一種高仿的錯覺。

擔心將來面臨專利訴訟的風險,談到一定程度之後,王禺冬沒再繼續接洽尚鬱金。

琢磨半天,王禺冬草擬了一份商情報告發送給「始仲」公司董事長錢一家。

這一天下午,四點多鐘,應齊先生所邀,王禺冬正在「虎溪山」上一家茶莊品茶,錢一家把電話打了過來。

「作為同門師兄,尚鬱金的思路與夏曉數有些相似也是可以理解的,你的擔憂我們也得認真對待,就照你的意見辦吧,跟他講講價,數目差不多的話,我們將百分百收購他的設計方案。」

「明白,我這就約他談談。」

夏曉數設計的那部「四至風候儀」王禺冬已經親手拆解了不知多少遍,除了最核心的那些鋼絲部件他沒敢妄動之外,其它各部分的所有技術細節他是瞭然於胸的。

王禺冬這邊要想壓價的話,就必須給尚鬱金點暗示,讓他明白,但凡是家正規公司都不會甘冒專利訴訟風險的,那樣的話,直接受損的只能是企業的聲譽。

企業聲譽是任何一家正規公司的命根子,誰敢兒戲?

王禺冬心下猜測,尚鬱金還是有些真本事的,最起碼,作為夏曉數的師兄,他應該通曉「四至風候儀」所有的技術細節。

至於尚鬱金的思路在先,還是夏曉數的創意在前,王禺冬寧可相信後者。

這需要證據。

於是,王禺冬打算請齊先生幫點兒忙。

「齊先生,我們錢總還是比較看好尚老師手上那套設計方案,為慎重起見,能不能麻煩您幫我側面了解一下尚老師的個人生活狀況,比如說,最近半年,他都跟什麼人接觸過,比如說,一位名叫夏曉數的先生,或者跟麗石商界的朋友是否有過密切接觸。」

「沒問題,你最好列個提綱,越具體越好,這樣,大家都方便。王先生放心,老錢的事就是我的事,本鄉本土的,我自當盡地主之誼。」齊先生答應得挺痛快。

「十分感謝,那我就不跟您客氣了。」說罷,王禺冬取出手機,草擬了一個簡單的提綱轉發給了齊先生。

凝視瀏覽了片刻,並不多說什麼,齊先生招呼著王禺冬細細品品「虎溪茶道」的獨到之妙。

……

回到酒店,王禺冬並不急著回房休息,而是漫步走進酒店斜對面一家書店。

書店的二樓被店東改建成「書吧」,咖啡、茶點、冷飲……一應俱全,許多書友在一樓隨手買上幾本合心意的圖書,往往會相約著上二樓要杯飲品,或交流讀書心得,或暢談人生,或接洽生意……文雅、靜謐、溫馨……氣氛相當不錯。

王禺冬平素極喜讀書,不過,此次前來,他是為了就近了解一下商憶姵等三人的行蹤。

隨手買了幾本地理風物誌之類的圖書,沿著木質樓梯登上二樓,精心挑選了一處臨街的座位,往那兒一坐,王禺冬隨手翻閱了幾頁書。

沒過多一會兒,女服務員將王禺冬點選的咖啡和細點端了過來。

「謝謝!」王禺冬沖女服務員客氣了一下。

「不客氣,您慢用!」

商憶姵,身材高挑,氣質出眾,穿著打扮向來都是引領時代風潮的風格選向,不論行至何處,都會引來眾多關注的目光。

因此,入住「欣盛庭」沒多久,王禺冬就注意到商憶姵的行蹤。

同時,王禺冬還知道,017車間是「笛措公司」的核心資產之一,車間負責人管主任的基本情況王禺冬也略知一二。

至於老顧,王禺冬就一無所知了。

不過,通過連日觀察,不難看出,老顧應該是搞技術的高級職員,要麼負責財務,要麼負責技術研發,觀其氣質,應該不是負責商務公關的人物。

王禺冬就琢磨著,這三位應該也是奔著尚鬱金手上的那套設計方案來的。

私下裡,錢總不止一次跟王禺冬說過,麗石商界,跟自己思維邏輯比較接近的人有那麼幾個,石今措是其中最為年輕的一位。

王禺冬心下猜測,商憶姵應該已經同尚鬱金談判過多次了,或許出於什麼特殊的考慮,「笛措」公司最終打消了同尚鬱金合作的念頭。

兩杯咖啡喝完,商憶姵一行三人乘坐那輛熟悉的藍色商務車回來了。

看三人那風塵僕僕的模樣,估計今天應該跑了不少地方。

坐那兒琢磨了一會兒,王禺冬估計眼前這三位最近從事的商務活動應該以寬泛考察為主。

拿出手機,王禺冬精心拍了幾張照片,每張照片儘量以商憶姵為中心。

眼看著日落西山,咖啡是不能再喝了,王禺冬將手邊幾本書整理了一下,往塑料袋裡一擱,拎著下樓了。

路東街角拐彎處有一家小吃店,老店,專售烤包子,一素一葷就兩種餡,幾十年下來也不更改。

每天傍晚,王禺冬都要上那兒坐會兒,隨便點幾個烤包子,配一大碗清火粉絲湯,再來兩三個小菜,愜意得很!

這會兒還不到下班時間,店裡店外的,客人不算多。

一邊吃著,王禺冬想著再過兩三天的功夫,他就可以用最低的價錢將尚鬱金手上的那套設計方案帶回公司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