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劉焉府上的這次拜會,結果可以說是大成功,效果拔群。

劉焉對李素這顆棋子的態度,就像渣男遇到美女。

渣男明明只是饞對方的身子(想把對方當槍使,當樣板典型案例樹,推動廢史立牧),但不好意思明說,怕因此受到外界的猜忌。所以不得不編造一點藉口,說是欣賞對方的「才華」和「賢淑」。

這種情況下,對方哪怕九分是靠美貌,只有一分的才華和賢淑,渣男在對外吹牛的時候,也得吹成九分的才華和賢淑。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更何況,渣男在考校的時候,驚喜的發現原來這位美女真有九分的才華和賢淑,那就更是瞌睡送枕頭了,當然要大吹特吹來遮掩自己的好色(異心)。

僅僅第二天,劉焉就把李素的才華和忠義,私下裡跟大宗正劉虞通了個氣,暗暗力勸劉虞徵辟李素一個基層的幕僚官職,說將來對劉虞回幽州平叛必有裨益。

至於劉焉和劉虞私下裡怎麼說的、具體如何勸,李素這個外人開不了天眼透視,也就不知道了,反正結果應該是很不錯的。

估計劉焉就是把自己考校李素時聽到的精彩問對,以及從曹操那兒聽來的、李素當日與大將軍何進的問對,統統轉述一遍,再添油加醋誇大一下李素的才幹。

如今,「廢史立牧」的事兒,雖然還沒提上議程,但劉虞已經隱隱預感到,自己有相當大的機率,會在一段時間之後,被皇帝派回幽州任職――哪怕不設立州牧職位,他也會按幽州刺史的官職回去。

誰讓劉虞在幽州地區的威望之高,整個大漢朝沒有第二人可比呢,只要幽州局勢糜爛到不可收拾,遲早得調劉虞回去的。

這種時候,聽劉焉如此盛讚李素才華,說對平叛有用,還強調李素跟如今不拿朝廷軍餉在涿郡興義兵討賊的劉備也關係很鐵,種種考量之下,劉虞也就答應了徵辟之舉。

……

拜會劉焉之後的兩天,李素就接到了這份徵辟,正是大宗正府的名義下達的,效率高得雅痞。

李素縱然有心理準備,都沒想到那麼快。

當時是上午辰時,李素正在驛館裡,跟沮授、關羽一起吃早飯呢。

原本估計最多再過一兩天、朝廷對於之前一系列功過的賞罰結論就要下來了,他們一行人就得回鄴城了。

劉虞這份徵辟,時間點掐得很不錯,硬生生把李素截胡了下來,讓他不必回鄴城再給閹黨的賈琮做事了。

劉虞派來的徵辟使者,就洋洋洒洒當著一群人的面把內容宣布了:「久聞冀州功曹書佐李素……特徵闢為宗正公主家丞,秩三百石,佐校外戚簿籍。」

這種徵辟文書並非朝廷旨意,李素也是第一次遇到,所以聽完後略微有些懵逼,一開始還不敢直接接,而是看了一眼旁邊的沮授。

因為之前賈琮賞賜徵辟他的時候,他是從零起步,不存在交接問題。現在劉虞再次徵辟他,他總得先跟賈琮那邊切割清楚關係才對。

幸好,劉虞派來的信使也比較懂行,當面就跟沮授說:「沮別駕,宗正的徵辟,已經在崔司徒處備案。賈刺史那兒的交割,還望您代勞了。」

沮授一拱手:「些許小事,授回鄴城時自當妥為處置。」

在沮授的協助下,李素總算是在沒有鬧出笑話的前提下,安然接受了自己的第二次徵辟。

事後,他還就這裡的禮法和辦事流程跟沮授請教了一下。

沮授本就是個好為人師之人,也就耐心解答。

原來,劉虞之所以只徵辟他一個正三百石的小官,是因為一旦到了正四百石和比四百石以上,朝廷的人士管理就要嚴格得多,不是僅僅用人單位到司徒那兒備個案就能通過的了。

另一方面,則是一些不上檯面的潛規則:漢靈帝時,西園賣官的起步價,就是統管比四百石以上的官位,比四百石賣三百萬錢,正四百石賣四百萬錢。

再往下的芝麻小官,皇帝也賣不過來,基本上就不賣了。

與此同時,自從前些年舊皇宮遭火災、漢靈帝開始修畢圭苑之後,正常任免的官員也要給錢才能上任,只不過比全價買的官要便宜不少,一般運氣好是打五折優惠,高的也有七八折的,具體不一定。

比如買一個最差的郡的太守,要兩千多萬。但如果是你才幹很適合這個職位,朝廷也剛好急需用你去擔任這個太守,那可能給一千萬就拿下了――最典型的就是孫堅的長沙太守,本來起碼賣貴一倍,但孫堅有將才,又剛好爆發了區星叛亂,朝廷需要孫堅平叛,所以五折優惠就給孫堅太守了。

但是,這個「正規任命的官員也得給上任錢」的制度,也是最低只到比四百石為止,再小的官,漢靈帝也沒精力賣,太瑣碎了。

因此,劉虞才找了宗正府里最便宜最差的官職,公主家丞,給李素徵辟。因為宗正府的屬官都比較清貴,除了這個位置之外,根本就沒有三百石那麼小的了。其他起碼都是比六百石的某某令、某某主簿,不好操作。

而且宗正府下面的屬官,分兩個派系,一派管的是漢室宗親,一派管的是外戚。

按照朝廷制度,掌管宗親簿籍的官員,本身也都必須是姓劉的漢室宗室。只有管外戚的官員,才能由外姓擔任。

李素出身卑微,是外姓,所以才給了「公主家丞」,就是管那些公主和駙馬們的子嗣後人名冊簿籍、血統親疏排序。

當然了,這些職權分工都只是理論上的,是待遇問題。實際工作中,李素要是肯主動幫忙,無償加班的機會估計也是不少的。

姓劉的有編制、掛個名分,外姓的臨時工、實際幹活,豈不美哉。

……

使者走後,沮授也很快離開了。

屋裡只剩李素和關羽,他終於鬆了口氣。

「這下總算是暫時在京城找到了一個合法的身份,可以繼續駐留下去,不用跟沮授回鄴城了。」

關羽卻有些擔憂:「恭喜賢弟了,從比三百石升到正三百石,又悄悄升了半級。不過,你從此就是京官了,再想幫大哥做事,恐怕多有犯難。」

李素一愣,這才反應過來關羽在擔心什麼。

他是在怕自己不能再幫劉備出謀劃策了?

李素微微一笑,坦然說道:「當初是誰救我出督郵魔爪?我豈是忘恩負義之人。兄稍安勿躁――以我觀之,幽州局勢糜爛下去,大宗正劉虞遲早要調任幽州執掌地方。到時候,我作為劉虞屬吏,跟著平調到幽州地方,還怕不能與大哥守望相助、成掎角之勢?

劉虞之所以徵辟我,估計也是看中了我的實幹之才,見我在最初對付張純時有功有謀,將來可以一用。否則,真以為他徵辟我真是為了去給那些公主駙馬家裡記帳人口、數他們生了幾個孩子?我敢說,這個職務,絕對干不滿半年就要下放地方的。」

關羽聞言,這才釋然,也對自己剛才的戒心頗感慚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