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合歡香,玉露丸,天母送子

身為東宮近侍,陳規曉得太子殿下的性情寬厚,但卻不是廟裡的菩薩,全無火氣。

跪伏於地的身子顫了一顫,連忙凝神屏息,叩首謝罪。

「行了,本宮知道你的擔憂,可在其位就要謀其政。

聖人將朝政國事託付於本宮,如何敢有半分的懈怠?」

白含章用力揉動眉心,運轉氣血,緩解填滿身心的疲憊感覺。

「你取一支龍鯨香來,今日就在暖閣用膳,不回寢宮了。」

陳規把腰彎得很低,點頭稱是。

小心翼翼地退出暖閣,前往庫房。

屋內恢復靜謐,白含章靠進座椅,低頭輕嘆道:

「這下真成了藥罐子。」

這位太子殿下,眉宇間似有無奈之色。

從袖袍取出瓷瓶,倒了一粒龍眼大小的墨色藥丸,張口吞服而下。

片刻後,口鼻之間呼出一縷縷白氣,宛如游蛇伸縮不定。

那張溫和的面龐抖動兩下,逐漸變得紅潤起來,湧現絲絲血色。

略微閉目養神半刻鐘,陳規雙手捧著錦盒回到屋裡。

肩頭上落滿雪沫子,化成斑斑的水痕。

他抬頭瞥了一眼,看到白含章好似在小憩。

連忙放輕動作,熟練地揭開鎏金銅爐。

又用剪子裁下兩塊龍鯨香,放入托盤用文火炙烤,放出那股濃烈的氣味。

做完這些,陳規安靜地候在一邊,並未叫醒操勞過度的太子殿下。

約莫過得兩刻,耐不住困意打了下盹的白含章,緩緩睜開眼皮。

龍鯨香遠比百年份的安神香,丹麝香效用來得猛烈。

它並非令人沉心靜氣,而是促進氣血流轉,內壯筋骨的練功外物。

只需指甲蓋般大的一片,就能讓換血三重天的武者,完成養身層次。

「陳規,你把嶺南府的駐軍布防、掌兵將領的卷宗拿給本宮。

嚴冬一過,就是春狩,對山民各族的動向要緊著點,不可疏忽。」

白含章吸了兩口龍鯨香氣,精神大振,開口吩咐道。

「殿下,太子妃那邊剛過來問,要不要……」

陳規遲疑了一下,躬身問道。

「不去。」

白含章擺手道。

「既然住進東宮,那就少為娘家人說話。

母后常說,做夫妻能夠相敬如賓,白頭到老是天大的福分,要多珍惜。

可惜她一句也沒有聽進去。

都沒自個兒的主見……」

這一次,陳規選擇眼觀鼻口觀心。

畢竟是太子殿下的家事,哪有奴才插嘴的份兒。

在他看來,分為東宮、西宮的這座內廷,與外面的朝堂沒什麼區別。

想要走得更遠,也要步步為營,如履薄冰,不可越雷池半步。

稍微疏忽,拎不清自己,就有可能被杖斃打死。

那位白髮白眉,伺候聖人的老祖宗,可不像太子這樣好說話。

這十年來,那些一時受寵的近侍、女官。

因為過分囂張跋扈,最後悽慘收場的並不少。

「多做事,少說話。」

再次退出議事的暖閣,陳規穿行於風雨廊道。

鵝毛似的大雪鋪滿整個皇城,放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真乾淨。

「陳公公,殿下那邊怎麼說?」

姿色平平的素服女官守在拐角,看到陳規那身袍子出現,連忙攔下問道。

「六部事務繁忙,內閣呈遞的奏章堆成山了,太子哪裡抽得出空。」

陳規笑得跟彌勒佛似的,一臉和氣道:

「等年關的時候,殿下能歇一歇,再到太子妃那兒。」

素服女官眯起眸子,娥眉微蹙道:

「可太子妃已經備好熱菜,等著殿下呢。

朝政再忙,也要用膳,也要睡覺才是。」

陳規搖頭道:

「遼東邊關局勢緊張,朔風關也不消停。

還有嶺南、西北……殿下是真的日理萬機,心力交瘁!

剛才還命我取來龍鯨香……」

素服女官聞言,面色不快。

抬起下巴輕哼一聲,頭也不回就轉身走了。

陳規對此也不甚在意,仍是恭敬道:

「好走,不送。」

太子妃耳根子軟,過分倚重內廷的女官,並非什麼新鮮事兒。

他們這些東宮的近侍,瞧見她們向來都是躲著走、賠笑臉。

不然的話,讓人嚼個舌根子。

再傳到太子妃耳朵里,那就吃不了兜著走。

風雪緊急,素服女官雙手置於小腹,踩著碎步回到交泰宮中。

這座寢殿經過多次擴建,內里堪稱別有洞天。

前後通過屏風、轉門等設計,隔斷分成小室數間。

頭一次來,迷路找不著方向都是常事。

素服女官倒是熟稔,從前檐明間過穿堂,來到懸掛紅匾的後殿。

沿途之中,各色婢女見到她都要彎腰行禮,可見地位不低。

殿內鋪著地龍,暖烘烘的,十分舒服。

加上那幾座精巧華美的銅鶴香爐,吐出裊裊幽香。

襯得如同仙境,別有朦朧之美。

太子妃斜斜依靠在美人榻上,打扮得很是莊重。

她頭戴著龍鳳珠翠冠,額上點綴金寶鈿花。

一襲織金繡飾的真紅大袖衣,肩有霞帔,顯得雍容貴氣。

「回稟太子妃,太子殿下今日又在暖閣批閱奏摺,用膳過夜。」

素服女官湊早近前,輕聲細語道。

「日日如此,本宮已經習慣了,把酒菜撤下去吧。」

太子妃長得小家碧玉,聲音也是柔柔弱弱,並不像高門大戶出身。

「太子勤勉,滿朝皆知,太子妃不必氣餒。」

素服女官躬身說道。

「待到年關,闔家團圓之時,定能找到機會……」

太子妃輕抿朱唇,神色猶豫道:

「可……伱獻上來的那根香、還有那方子,真的有用?」

素服女官點了點頭,篤定回道:

「合歡香、還有玉露丸,這些乃是水雲庵的秘傳。

不瞞太子妃,天京城中許多達官貴人的妻妾女眷都曾求過,效果立竿見影。

奴婢專門問過幾位侯爺家的正房誥命,只要點了合歡香,把玉露丸化在酒水裡面。

保管魚水交融,琴瑟和諧……」

太子妃手掌攥緊,似是有些緊張道:

「可是用這種東西……萬一被太子知曉,肯定要勃然大怒。」

素服女官好似極為親近,挽住太子妃如霜似雪的皓腕,輕聲道:

「太子殿下寬容大量,太子妃不過取用助興之物,增添閨房之樂。

這種小事,如何會怪罪?

再者,太子妃與太子相敬如賓許多年。

至今未曾誕下子嗣,皇后娘娘都來催促過幾次。

水雲庵的冰清師太說過,這玉露丸啊,

不僅能讓男子氣血躁動,龍精虎猛,更能提升受孕的可能。」

太子妃聽到最後一句,眼睛微微一亮,內心感到動搖。

後宮內廷之中,顛撲不破堪稱至理的四個字,就是母憑子貴。

她乃當朝儲君的正妃,日後太子登基,順理成章會冊封皇后。

倘若及早誕下子嗣,便就徹底穩固地位,再無後顧之憂。

依照太子的溫和脾性,絕不可能做出廢長、廢后這種事。

「所言當真?」

太子妃頗為意動。

「借奴婢一百個膽子,也不敢欺騙太子妃。」

素服女官小聲道。

「天京城中的達官顯貴,都傳水雲庵的天母送子像格外靈驗,其實並非如此。

水雲庵的師太偷偷跟奴婢交了底,她們每天投三枚玉露丸在後院的井水裡面,用來煮茶……」

太子妃細細思忖片刻,反過來挽過素服女官,彼此掌心緊緊相貼。

「這樁事,本宮就交給你了,辦好了重重有賞。」

素服女官頷首以對,神色誠懇:

「奴婢定然不會辜負太子妃。」

……

……

天蛇峰,這一日雲收雨歇。

紀淵結束練功,步出那座銅殿。

體內十道氣脈錚錚作響,充盈一團團熾白的精光。

趙垂一死,這座天蛇峰頓時成了無主之地。

雖然消息已經上報兵部,但任命下來尚且需要一段時日。

於是,在董玄的真誠建議下。

紀淵搬離騰龍峰,將天蛇峰半座銅殿據為己有。

這幾日裡,他日夜采煉精氣,未有半分停歇。

《電芒淬體功》的進境,頗為喜人。

「前幾天,憑藉自己的才情,我悟出了元磁天刀。

以後對上真罡四境,也有一招之力。」

紀淵雙手負後,立在崖壁之上。

元磁天刀的可怖殺力,已經通過真罡四境的董玄證實過了。

有心算無心之下,一刀發出迅疾無匹,甚至能夠危及性命。

也算是多了一種保命的手段。

給巡狩遼東增添幾分底氣。

「我的武道才情,已經得到燕王的認可。

可見元磁武道這條路,堅持走下去,未來可期!」

紀淵心思浮動,盤算著該怎麼樣繼續完善。

多虧趙垂留下的《電芒淬體功》,《雷火煉身法》,讓他有所領悟。

又經過靈光一閃的設想、嘗試,堅持不懈的參悟、推演。

終於立下自己的武道根基!

如今。

紀淵的精氣神都達到頂點。

雖然本身的功力並未增進多少。

但是識海之內,凝成一團團的心意念頭似乎更加堅固。

似有若無的呼吸之間,一輪紅日噴薄躍出雲海。

彷如一寸寸毫芒的晨曦,透過筋肉皮膜,莫名集中在紀淵的額頭上。

好似吸納火光的赤紅寶珠,熠熠生輝,頗為神異。

「聚光成實,吞納精氣,這是淬鍊筋骨即將大成的跡象了。」

白行塵不知何時出現,山風吹得袍服獵獵翻卷。

「以你這個年紀,這份出身,確實殊為難得。」

換血三步,乃是養身、淬骨,鑄體。

那些修為深厚的天驕種子,在淬鍊筋骨的時候,有機會孕育一枚寶骨。

至於為何?

主要看個人修持的功法品類。

像殺伐凌厲的上等劍法,多半就是以左右雙手為主的「無雙劍骨」。

體魄堅固的橫練外功,有「鋼筋」、「銅頭」、「鐵臂」這幾種。

「可惜,明明是臨門一腳,卻是少了幾分積蓄。」

紀淵摸了摸發熱的眉心,默默想道。

那塊額骨內外通紅,像是一顆熠熠生輝的赤紅寶珠。

有著吸收日光精芒之效。

如若猜得沒錯。

這就是《不動山王經》的須彌骨。

難怪都說,換血三重天,乃是邁向超凡脫俗的第一步。

只不過,紀淵踏入三境之後,突破的太快。

自從鑄成十道金色氣脈,從養身再到淬骨,幾乎沒有停歇。

導致現在,隱隱有些後勁不足。

幸好……

「血神很是貼心,賜下一枚煉血大丹。

有它相助,可保筋骨大圓滿,成功煉出一枚寶骨。」

紀淵嘴角勾起,心情頗為愉快。

不知道想要取悅奇士、龍君、怒尊,又該怎麼做?

奇士是通過陰謀布局,製造混亂?

龍君是沉溺情慾,無法自拔?

怒尊是人體煉成,邪異改造?

「目前看來,血神比較大方。

其他幾位,暫時接觸不多。」

紀淵收攏雜念,回身望向白行塵,拱手道:

「參見燕王殿下。」

白行塵擺手問道:

「你何時啟程回京?要不要與本王一路?」

紀淵略作思忖,輕聲道:

「煉成水火道兵,還需兩三日的功夫,紀某估計難與殿下同行。」

白行塵眼中閃過一抹可惜,直言道:

「本王對你已成雛形的元磁武道,頗感興趣。

看來只能等到回京之後,有空再敘了。

放心,紀九郎。

皇兄他為人寬宏大量,不會計較你與我走得近。

咱們只論武學,不談其他。」

紀淵啞然失笑,並未多說什麼。

他本來以為,北鎮撫司不涉入朝堂之事。

可以遠離群臣的黨爭,奪嫡的風波。

過些平靜的安穩日子。

沒想到。

兜兜轉轉。

還是沒躲過去。

一個東宮儲君,一個邊塞藩王。

兩座山頭,兩條真龍。

擺在自己的面前。

只需選擇其中之一。

日後的榮華富貴就可受用不盡。

「太子是明君之相,燕王是雄主之姿,另外,還有懷王和寧王。

景朝有四條真龍在世,國運隆重之盛,三千年少有。

可這關我什麼事?」

紀淵撇了撇嘴,心下想道:

「天底下,只有聖人才能一錘定音,決斷誰來承繼至尊之位的國本大事。」

他一邊與白行塵寒暄,一邊勾動皇天道圖。

血神的恩賜和祝福,除去那枚煉血大丹。

還有一次奪旗的選定。

【奪旗】

【描述】:【血神的恩賜,可選中任意一人,作為斬將奪旗的目標,對方將會視你如死敵,發起不休的挑戰】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