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恪腦子靈活懂得變通,他看見諸葛亮與陳到儀表不俗,連忙拱手說:「二位不要見怪,這泉陵學堂剛開,有不少人都來看熱鬧,導致教學不能正常開展,所以太守讓我們嚴格把控進出人員。」

諸葛亮見這學堂大門破舊,心說就這還有人來看熱鬧?

「我乃諸葛孔明,煩請將軍通傳一聲。」諸葛亮自報家門。

「軍師你」陳到心說軍師對這廝太客氣,藍田手底下的人架子也太大了。

諸葛亮的名字經常被藍田提起,所以胡恪聽後非常吃驚,「您是諸葛先生?」

諸葛亮扇動羽扇:「怎麼不像嗎?」

「汝快去通傳,讓軍師在門口久等,藍先生也會責怪你。」陳到皺眉催促。

胡恪笑呵呵道:「我引諸葛先生進去,牛承你繼續守好學堂大門。」

「唯。」甲士抱歉應答。

泉陵學堂從選址到建設,都是由藍田參與規劃設計,基本參照現代職業學院的格局布置,分別置有活動廣場、按科目將教室分散四處,另外還設有食堂、學員與教師宿舍等等。

這個時代沒有黑板,所以沒有理論學習的部分,完全是直接上手實際操作,不需要學員了解其中的原理,是通過身體機械動作,最後形成身體的記憶。

諸葛亮走進泉陵學院之後,發現這裡格局奇特、別有洞天。

「將軍怎麼稱呼?」諸葛亮問。

「末將只是小小隊頭,萬萬不敢當將軍這兩個字,先生千萬不要再說。」胡恪謙虛道。

諸葛亮見此人口齒伶俐,好奇又問:「我見剛才那位士卒盡忠職守,不知是出自於哪位將軍麾下?」

「我們都出自高將軍的陷陣營。」胡恪自豪說道。

諸葛亮點了點頭,果然名不虛傳,這紀律嚴明得令人可敬畏。

「藍太守在哪裡?」走了幾步後,諸葛亮又問。

「各科各班要人齊才會開課,今天只有農學科與木工科開班,先生這會應該在農學科。」胡恪回答。

三人路過一處連排教室,聽見裡面有說話的聲音,諸葛亮看見裡面有二十多名學員,木工科老師在教他們製作胡床。

胡床的設計原理簡單,製作起來應該不是很難,諸葛亮心說這泉陵學堂就教這個?

胡恪看出了諸葛亮的疑惑,他解釋道:「這裡是木工科,先生讓學員先練手,教室里現在是空空如也,讓他們做些胡床給自己使用」

這個時代沒有家具城,所以泉陵學堂修建好顯得空落落的,於是藍田吩咐他們自給自足,先從簡單的胡床入手。

諸葛亮點了點頭,走過幾個迴廊後,幾人就來到農學科外。

農學科的學員以各郡各縣的田曹吏為主,另外還有很多從臨武縣新鄧莊送來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只有十三四歲,他們的父輩都是藍田的狂熱崇拜者,這也是藍田為了推廣泉陵學堂故意找來的鋪墊。

面對黔首開辦的學堂,老百姓不敢來、士族子弟也不屑於來,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泉陵學堂本期人數最多的就是農學科,這個科一共有四十七名學員開設了兩個班,其餘的工匠類六科只有木工科湊夠了一個班。

此時藍田正在一個班裡旁聽,李揚選來的農學老師都是能說會道之輩,也是藍田在臨武縣教出的弟子。

農學科教授種稻、粟兩種主糧,蘑菇、豆、瓜等輔糧,以及種植綠肥、收集糞肥,果木嫁接等。

今天第一課是講的留種、育種以及種子儲存,因為有太守藍田在旁聽,學員們聽得十分認真。

「先生,外面似乎有人來了。」高順輕聲提醒。

藍田扭頭一看,後面窗戶孔有個熟悉的面孔,諸葛亮就像班主任一樣站在窗外,十分好奇地看著教室里的情況。

因為木工科的胡床還沒做好,這些學員齊刷刷地站著聽課,好在講台下面有個小木台,這樣都能看到台前的情況。

藍田與高順快步走出教室,「軍師,你怎麼來了?」

「子玉,你這學堂辦得有點意思,農學、木工都可以放到學堂里來教?」諸葛亮十分好奇,這些技藝口口相傳不是最簡單?

藍田笑呵呵說:「這樣集中起來教,可以查漏補缺、取長補短。」

「子玉的想法很好,不過農學倒是能學以致用,但木工、金工等科學員多起來怎麼處理?大部分器具也是貧苦百姓用不上的。」諸葛亮有些疑惑。

藍田正色說:「此次取江陵,伯平的陷陣營雖然悍勇,但是因為缺衣少甲,還是有一些損傷,我是想訓練一批工匠,然後設立專門的軍用作坊,這樣就可以批量生產兵器、衣甲,彌補新招募士兵損傷較大的缺點。」

「子玉打算讓主公走精兵路線?」諸葛亮欣喜問道。

藍田點點頭,「曹操坐擁北方几州,想要與他比兵源是比不過的,只能從別的方面來想辦法彌補差距。」

諸葛亮肯定道:「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勇而在謀,子玉深諳用兵之道。」

「呃這都是高將軍教我的」藍田這時候又拉高順出來墊背。

高順聽了面不改色,心說先生我可什麼都沒教,但是又不會當著諸葛亮的面拆穿。

諸葛亮看了高順一眼,「高將軍真難得的將才,但是泉陵學堂現在學員還不多,一旦將來學員多起來,作坊又飽和之後,子玉當如何處之?」

藍田對此早就胸有成竹,他在開設這泉陵學堂的同時,也已經也在城中選址同時配套建設兵器作坊、戰甲部作坊,打算採用零件生產加組裝的流水線模式,可以極大的提升製造效率,這樣也可以解決學員就業。

「如果作坊人員趨於飽和,泉陵學堂可減少開課批次或停課,天地有理萬物有靈,世間萬物無時不在變化,只要順勢而變則能立於不敗。」藍田早就有閉環管理的思路。

諸葛亮聽得詫異,半天才道出一個善字。

「泉陵學堂沒有大張旗鼓宣傳,軍師遠在江夏是怎麼知道的?」藍田誤以為諸葛亮是為辦學堂而來。

諸葛亮看了看高順,然後拉著藍田的衣袖,小聲說:「子玉,請借一步說話。」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