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而來的響聲,讓楊小濤打起精神來,臉上恢復自信。

直到掌聲稍停,一旁主持人的聲音卻是再次響起。

「在這裡,我還要公布一條好消息。與大家一起分享這份喜悅。」

中年人說著臉上帶著笑容,在楊小濤一臉笑容心理卻是茫然的表情中對著眾人宣布,「楊小濤同志,除了在雜交玉米上的建樹,還在生物基因研究方面做出重要突破。」

「親自主持撰寫的論文,基因突變,在《自然》報刊中發表,這在我國生物學上具有重要的意義,他的研究方向,給我過生物學發展打開了一條新的大門……」

隨著主持人的聲音落下,會堂中頓時響起一片驚訝聲。

自然報刊在全世界科學的影響力眾人都聽說過,能夠在這上面發表論文,其真實性,科學性,重要性毋庸置疑。

即便是前排的專家也被震驚,他們這麼多年可從來沒聽說國內誰上過。

楊小濤面色正常,但心裡卻是緊張的一匹。

看著台下眾人表情,有些無奈。

出名趁早,但也要有過硬的本事才行啊。

又看了眼前排中間位置上的鄧院長,他很是懷疑,這番話就是他安排的。

等主持人介紹完,下方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直到主持人將話筒遞過來,走下台,下方的掌聲才緩緩平息。

楊小濤接過話筒,臉上露出無奈,這跟自己想的低調完全不相符啊。

看著楊小濤拿起話筒,會場裡一片安靜,等著楊小濤的開口。

「大家好,我是楊小濤!」

面對台下數百人,楊小濤聲音說出來都有些顫抖。

但很快心態就調整過來,雖然這些人比起楊家莊的學生要多得多,年齡身份也各有不同,但此時,站在這裡,他就是老師,下面的就是學生。

給學生上課,有什麼好緊張的?

楊小濤鬆了口氣,找回狀態,眾人的目光都放在他的身上。

回頭,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刷刷寫下幾個大字。

「我今天帶來的課題是,雜交玉米和基因突變!」

說完,下方眾人已經開始在本上記錄。

不少人露出激動神情,顯然聽說過雜交玉米的事情,看著後面基因兩個字,就是前排的幾個人也凝神聽起來。

不過,楊小濤並沒有急著講解。

「在講課之前,我需要三對互相認識的男女上來幫忙,有自告奮勇的嗎?」

現場沉默片刻,沒有反應過來。

隨後就看到安然拉著余華舉起手。

「好,你們倆!」

兩人一直看著楊小濤,而楊小濤也注意著兩人,當即點名。

很快,又有兩對人跑上台。

面對這種別開生面的方式,下方人好整以暇的看著,就連鄧院長也露出興趣。

這種互動的方式,比起黑板上的字符更深刻。

「好了,我猜你們這一對對的肯定是來自一個地方的,或者互相熟悉的吧。」

六人點頭。

「好了,那麼我們進入正題!」

楊小濤讓幾人站在一旁,隨後站在中央,「大家看到了,上來的人中有三對!」

「我將他們每一對賦予一個名字。大家記好了,現在開始,他們不是人了,而是,玉米!」

眾人笑起來,台上的六人也笑起來。

尤其是安然兩人,能夠近距離的聽,還參與其中,回去告訴老師一定會得到誇獎的。

「你們倆的代號是長短,男的長,女的短!」

「你們倆的代號是大小,男的小,女的大!」

「你們倆的代號倒不倒,男的倒,女的不倒!」

「都記住了嗎?」

六人齊齊點頭。

「好,那麼,我先給大家說下規則。」

「在這六人中,當男生和女生在一起的時候,大家只能喊男生的代號。都記住了那?」

下方人點頭。

「那麼,我開始排列了!」

楊小濤開始指揮幾個人站在一起。

「現在,六人站在一起,請大家給我喊出他們的名字。」

「長小倒!」

「很好,大家反應很快啊!」

「那麼,女生出列,大家喊出名字。」

「短大不倒!」

「正確!」

「那麼,問題來了。我要找到長,大,不倒的名字,該怎麼組合?」

「我們讓他們自己來好不好!」

很快,六人就在原地站起來。

一男二女站在一起。

「對吧!」

下方眾人點頭。

楊小濤走到跟前,「那大家知道,要找出這樣完美的組合,有多少種可能?」

「在場的可是有不少學數學的,給我一個準確答案!」

「八種!」

有人喊出來,楊小濤舉手伸出大拇指。

「說的對!」

「我就是說,他們這種組合在一起的幾率是八分之一!」

「你們覺得很簡單嗎?」楊小濤站在一旁,笑著對眾人說道,「我也覺得簡單,因為,雜交玉米就是這麼出來的。」

「謝謝幾位,請到一旁休息下。」

安然順著楊小濤的手立馬走到講台的一旁,盤膝坐下,正好在前面。

其他幾人看到了也趕緊坐下。

楊小濤在黑板上寫下長棒,大粒,抗倒伏。

隨後在下面寫上配套的英文字母。

三分鐘後,一條完整的遺傳組合出現在眾人面前。

「這就是雜交玉米出現的全過程。」

「首先,我確認了玉米的表現形,就像長與短。」

「然後確定控制兩種表現型基因的顯性和隱性,就像剛才男生女生在一起,叫男生代號,男生就是顯性,女生是隱性!」

「最後便是組合,男女生組合在一起,會產生不同的性狀,而這種組合,就是基因重組。」

……

隨後半個小時中,楊小濤將雜交玉米的原理過程以及存在的變化講完,現場鴉雀無聲,大家都在消化楊小濤講的一切。

一些對雜交有所研究的人清楚,這上面看起來清晰明確的流程圖,實際上是講過無數個日夜辛苦得來的。

事物的發現從一到百最是簡單,難得是從零到一。

是發現。

而楊小濤就是這個發現者,他已經打開一扇門,找到了路,剩下的人只需要按照這條路拓展下去,就能一路走下去。

而這之後,無論發展到何處,人們都會記得,當初推開這扇門的人,叫楊小濤。

至於其他人,也只是通過講解記住,什麼叫雜交玉米,怎麼獲得雜交玉米。

楊小濤講完雜交玉米,讓眾人消化一會兒,便話題一轉準備講基因突變。

「大家聽了這麼久,是不是發現有個名詞經常出現吧。」

楊小濤說著,隨後在黑板上將基因兩個詞重重畫出來。

「那麼,有誰解釋下,基因到底是什麼,或者說,你們認為的基因,是什麼?」

話音落下,全場靜悄悄的,沒有人回答。

有些,冷場。

這一幕,讓楊小濤措手不及,按理說基因這東西,應該不至於這樣,孤陋寡聞吧。

就在楊小濤準備自己開口解釋的時候,前排一名老者舉起手來。

「楊老師,你好!」

「我是農科院的生物老師,我姓周!」

老人的稱呼讓楊小濤一愣,不過很快反應過來。

「你好,周老師。」

楊小濤趕緊應下。

會場中立馬有人竊竊私語,雖然楊小濤不認識此人,但從眾人反應來看,這人是,專家。

「楊老師,你的雜交玉米的論文,還有關於基因突變的論文我都拜讀過,寫的很有深度。」

「謝謝您的誇獎。」

周老揮手,「不必謙虛,我們這裡,達者為師。你別看我年級大,但也就比你們多吃了幾年鹽,多看了幾本書。」

「能夠在這裡聽到知識,朝聞道,夕死可矣。」

周老師笑著對身邊的幾人說著,幾人一同笑起來。

隨後,周老師開始說起自己的見解。

「在我看來,基因,就是遺傳密碼,可以將父母輩的某些特徵傳給下一代的密碼。」

「這種密碼,在雙方重組中,形成新的個體。」

「就像我們老祖宗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

周老師說完,楊小濤點頭。

「多謝周老師的講解,很精闢。」

「就像周老師說的那樣,每個種族有特殊的基因,有獨特的遺傳方式……」

楊小濤指著黑板上的英文字母,「就像這些字母,它們每一個都代表著遺傳密碼,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我們拿王老師說過的胰島素,其實就是蛋白質。」

「這裡面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會按照特定的方式進行排列組合,而為什麼會按照這種組合排列,或者說操控這些胺基酸排列的模板,我覺得就是基因。」

楊小濤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這其中有後世的一些理解,也有他自己結合時代的看法。

並不是不知道基因的複製轉錄翻譯的流程,只是現在說出來,沒有事實根據作為基礎,沒有足夠的硬性條件,說出來只能是拔苗助長,急於求成。

不過,楊小濤也沒有過於保守,在思考片刻,他還是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條鏈。

「是王老師昨天的課程啟發了我,在這裡我有一個猜想。」

「假如胰島素是某種基因控制下的產物,那我們可不可以逆推回去,通過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來逆推出基因呢?」

「我在私下裡曾經推演過,只是不成熟,哪來供大家參考。」

說到這裡,前排的數人已經坐不住了,一些帶著老花鏡的專家拿出手絹開始擦拭眼鏡片,想要仔細看清楚。

尤其是昨天講課的王光美,更是站起來走到第一排前方坐下,仔細看著黑板。

這個課題,他們真沒有想過。

因為胰島素都還沒成功呢!

「這是我昨天晚上想的。」

楊小濤看著黑板上的兩條線,恬不知恥的將後世的發現按在自己身上。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世界還有沒有那些人都不一定,總不能等著那些可能不存在的人來推動科學發展吧。

自己有必要,做個保險。

對,這就是楊小濤的自我安慰,很管用。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