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和時代是不一樣的,至少在當前這個時代,主君們對於人才容忍度還是比較高的。即使某個人才,當著君主的面罵君主不是個東西,只要這傢伙有點兒名聲,君主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最多就是以後不見你這老東西了。

對於主君親自拜訪人才,這個時代接受程度也比較高。

但,當這件事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吳起還是有些激動。這一激動,他就開始講述自己的所思所想。

他有一種預感,興許姜華就是他命中注定的主君!

「太守,這些時日以來,我和何兄在東寧島上觀摩了很多東西,也長了很多見識。」

「如今的東寧島,很多地方都是新的。」

「在過去的時候,諸侯國們大多是依靠貴族來治理天下,那個時候,郡守、郡丞、郡尉還有縣令等重要位置,全都是貴族出身。」

「父親是郡守,兒子就也還是郡守。有的郡,連續七八代郡守都是一家人。」

「那個時候的諸侯國,就像是一潭死水一樣。」

「可是東寧島不一樣,這裡開創新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就從人才選拔制度上來說吧。」

「在諸國,想要做官,要麼你自己是貴族,要麼你娶了貴族家的嫡女,要麼你實力突出,又立下了功勞。但無論是哪種方式,當官的機率都非常小,沒有固定的流程。」

「而在東寧島上,只需能夠識文斷字,就能參加村長考核。」

「在識文斷字的基礎上,能夠通曉法律文書,就能參加鄉長考核。」

「在這裡,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有機會一步步的從村長做起,只要有能力,做到鄉長甚至是縣令問題都不大。」

聽到這裡,姜華肯定的道:「確實,如今鹽城治下一百多個縣,大多數縣令都是從鄉長的位置一步一步提拔上來的。」

「即使是內閣外放的人,也是先做一做鄉長,再重新回到內閣,一段時間後再外放,才能做縣令,但也算是當過鄉長的。」

「韓氏的公子非有一句話我很喜歡,叫做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沒有地方實際施政經就去做太守,那就是不負責任。」

「即使是那十個郡,也都是讓他們先從一個鄉鎮開始,治理好了,再慢慢的增加百姓,變成一個縣,最後才是一個郡。」

聽到這裡,吳起贊同的點了點頭:「是啊,所以整個東寧島之上都充滿了一種難以形容的活力,在這裡,百姓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不過,也不是沒有不足之處。」

「還請先生教我。」姜華認真的道,說著,還給吳起端了杯茶水。

吳起雙手接過茶水,有些激動的喝了一大口:「實力!」

「如今的鹽城,充滿了希望,每一天都比過去要強。按照如今的發展速度,只需數年就能和巢國比肩,只需數十年,就可以徹底吞併巢國。」

「而等到鹽城吞併巢國之後,難受的就該是徐國和吳國了。」

「對於這兩國而言,腐朽落後的巢國不值一提,可是一個新生的野心勃勃的鹽城,就是心腹大患!」

「過去的時候,徐國進攻巢國,吳國就幫巢國防守。吳國進攻巢國,徐國就去截斷吳國的後路。巢國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太過弱小。」

「無論怎麼看,他們都不會坐視主君吞併巢國,必要時肯定會直接出兵。」

「如今的鹽城,雖然一派生機勃勃之景,但硬實力方面差的太遠,一個真人或初代君主都沒有。」

「百家爭鳴確實很有前途,道法走進生活的理念也很好,可是這些都太遠了。如果太守一個勁兒的沉迷於所謂的光輝未來之中,那麼可能連現在這一關都度不過去。」

「不過,鹽城也就八百年歷史,能發展到今日的地步,已經很是難得。」

「不過,初代君主和先天真人不是那麼容易的。」

「靈寶和先天靈根,只有有緣人才能遇見,講究緣分就更加玄乎。」

「相對而言,還是煉製一隻玄級道兵更加靠譜一些。」

「我這裡有數種玄級道兵的煉製之法,如果太守願意,大可以讓我先煉製一些黃級道兵作為基礎,順便檢驗一下我的能力。如果一切順利,再去煉製玄級道兵也不遲。」說到這裡的時候,吳起就有些忐忑。

隨隨便便就要求對方給錢給資源給人,然後張嘴就是自己要煉製玄級道兵,這靠譜嗎?

即使自己說了,先煉製黃級道兵證明自己的本事,對方也未必會同意吧?

看著很是緊張的吳起,姜華真誠的笑了笑:「何必這麼麻煩,既然先生有此自信,那就直接從玄級道兵開始吧。先生有什麼需要的,直接和鳳逸對接就是。」

說到這裡,姜華看了一眼鳳逸,鳳逸走上前來,對著吳起拱了拱手。

這一瞬的吳起,滿心歡喜!

雖然他不知道為什麼姜華願意如此信任他,但這一瞬吳起決定,未來只要姜華不負他,他就絕對不負姜華。

「臣吳起,拜見主君。」說著,吳起就站起身來,朝著姜華重重的一拜。

姜華也站了起來,很認真的受了這一拜,然後才伸出雙手把吳起給扶起來。

「孤對於道兵不是很了解,還請先生教我。」

吳起收拾了下個人情緒,一提到專業方面,立刻就精神起來了:「道兵歷史悠久,前朝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

「我們的這個天下,實在是太大太大!」

「就以巢國為例,如今的巢國也就四五十個郡,可是卻也已經有了方圓五千里山河。」

「如果用期刊上面的最新標準的話,巢國的面積大約是三百多萬平方公里。其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面積,都是各種河流、山川。」

「這還只是小小的巢國,上面還有大諸侯國,這麼大的天下,普通人可能窮其一生都沒法走遍整個天下。」

「而且,實力到了大夫的層次,就可以正面解決百人級別的精銳甲士。如果大夫激發血脈,演化出真身,再藉助周圍的天地之力,那麼以一己之力殲滅千人規模的軍隊也不是不可能。」

「這種時候,普通士兵就沒有了意義。一般只能在本地維持治安,維護穩定。」

「所以,列國之間,真正的主力都是道兵。」

「列國征伐之時,也都是以道兵為主力。黃級道兵是基礎,玄級道兵也很常見。」

「至於地級道兵,就非常少見了,那位至尊應該有,晉國應該也有,楚國可能有可能沒有,吳國的話,過去沒有,但是未來就說不準了,畢竟長卿前輩正在吳國練兵,能不能練出一隻地級道兵來,我也說不好。」

「玄級道兵就得能接引天地之力,像楚國的祝融道兵,直接接引天地間無窮無盡的火行靈氣,所以在有火焰的地方,在火山附近,祝融道兵的實力就會強上很多。」

「當然,即使沒有合適的地形,祝融道兵也能吸引天地間的火行靈氣演化出一尊祝融出來。」

「咱們鹽城靠近大海,整個巢國也是水域頗多,可以嘗試著煉製一隻玄冥道兵……」

「理論上講,最好每一個道兵都是大夫,這樣由數萬大夫組成的玄冥道兵,才算是最巔峰最完美的玄級道兵。」

「但是實際上根本做不到,數萬大夫,這樣的規模,這樣的數量,想想就知道不可能。所以,歷代以來,都是通過配備特殊的法器、鎧甲,再以士人為基礎,儘可能的提高實力。」

「數以萬計的大夫,臣也不指望。」

聽到這裡,姜華直接默默地喝了口茶,你就是把姜華賣了,現在也拿不出數以萬計的大夫來啊。

「數以萬計的術士,也不可能隨隨便便就抽調出來。」

「臣打算先練上五千道兵,這五千人可以是沒有基礎的普通人,只是這樣一來就得精挑細選。」

「修為不夠,相性來湊。」

「先挑選出契合度較高的八千人,然後準備好海量的物資,臣再以特殊手法,接引玄冥之力降臨,能扛得住的,修為提升的就會很快。」

「咱們鹽城還是底蘊薄了,有的大諸侯國,血脈深厚,往往一個家族就有一個道兵。像楚國的四大氏族,全都是祝融道兵的上好材料,稍加巡邏就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祝融道兵。」

「不過,一切從頭開始也好,這樣就不用受到那麼多的束縛。」

「而且,既然主君你如此相信臣,那臣就一定會盡力而為。」

說到這裡,吳起好似下定了決心一樣:「李聖曾經說過,修行就是修心。」

「在各種民間傳說之中,李聖可以溝通天道這種概念性的存在,墨聖可以溝通過去現在未來的自己,孔聖可以溝通萬物,連凶獸都能化為瑞獸。」

「臣雖然比不上三位前輩,但臣也能溝通底層士兵,做到上下一心。」

「待臣施展神通之後,臣會直接控制著他們的身體,帶著他們的身體去適應玄冥之力。」

這種說法,姜華也是第一次聽說,很是好奇。

見狀,吳起認真的解釋道:「三聖的學派,走的路子和三聖差不多,但除了三聖之外,天下間也還有很多其他學派。學派和學派之間,差距最大的便在於修心。」

「如今鍊氣士的根基,基本上都是凝聚精氣神誕生法力,境界劃分也都是三聖制定的方士、術士、道士、羽士、真人五境。但不同學派,修心的方法不一樣。」

「以兵家學派為例,這個學派遙尊太公望為開山祖師。」

「當年長卿前輩開創兵家之時,先後在三聖門下聽道,尤其是墨聖,所以,如今的兵家受到墨家影響很深,很多修行之法,甚至乾脆就是借鑑墨家的。」

「兵家的修心之法在於溝通士兵,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多多益善,講究的是數目,人多力量大。一個是如臂指使,講究的是沒有我和你之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們本就是一體。」

「像臣剛剛說的,控制他們的身體,其實就是用過心靈上的溝通,讓他們和臣再無分別,融為一體,這樣才能將士用命,這樣臣才能幫助他們,直接控制他們的身體,用他們的身體去感知並修行玄冥之力。」

「每一位士兵,臣都會控制他的身體,教導他三次,三次之後依然無法獨自吸收玄冥之力的,就不適合繼續當道兵了。」

「除了人選和資源之外,還有地點,最好是在海外找一個海島……」

片刻後,吳起才意猶未盡的和鳳逸前往隔壁,他要和鳳逸講述具體練兵所需了。而姜華則是看向了蕭何:「先生有何教我?」

蕭何朝著姜華拱了拱手:「沒有什麼可以教導太守的。」

「如今鹽城的一切都是新的,一切皆有可能,很多政令在結果出來之前,根本談不上好壞。」

「而且,來到這裡前後還不到一個月,對整個東寧島了解有限,對巢國的了解更是僅限於口頭、傳聞、聽說。」

「對鹽城的了解不夠深入,對巢國的了解更是僅限於聽說,這種時候,又能提出什麼有意義的建議呢?其實是沒有的。」

「那麼先生願意進一步了解鹽城、了解巢國乃至於了解天下嗎?」

蕭何重重的點了點頭:「願意!」

「這裡有內閣大學士一職,不知先生可願屈就?」

「內閣臣有所耳聞,不知這內閣大學士是?」

看著感興趣的蕭何,姜華笑著解釋道:「起初之時,內閣主要負責充當查漏補缺、提建議的角色,算是孤的私人客卿。」

「而如今,短短半年時光,鹽城就從一郡之地擴大到了如今的十郡之地。」

「原本的內閣,就有些不合適了。」

「藉助此次內閣擴招的機會,也會同時進行改制。」

「從今往後,內閣從低到高依次是學士、翰林學士、大學士。」

「學士可外放為鄉長,翰林學士可外放為縣令,大學士可外放為郡守。」

「未來,成為縣令之前,會先授予翰林學士之職,前往內閣學習、觀政一段時間,然後再充當縣令。」

「未來,成為太守之前,也要先前往內閣學習、觀政一段時間。」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