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很好用。

就是蠢了點。

說實在的,陳景感覺自己的腦子有些不好使。

面對系統他的想像力實在太過匱乏。

經過他的改動後,整個介面不說滿滿當當,起碼是看上去像個系統的樣子了。

之前打開後就跟帶了個藍色的濾鏡似的。

現在就不同了。

左上角從上往下依次是【個人信息】、【健康檢查】、【進化質】。

右上角則是地圖,時刻顯示著陳景所在的位置。

地圖下面是時間,年月日以陳景來到啟星的時間算起,比如現在就是0年1月22日。而具體到時分秒,陳景花費了兩天。

第一天訂好1秒是多久後,他就按照24小時制劃分了,然後再將恆星升起與落下的時間確定為早上6點與晚上6點。

結果他發現,這個星球一天的時間並不是24小時。

晚上訂好時間後,一覺醒來,恆星雖然也起來了,但時間上才走到4點多!

於是又記錄了一次恆星落下的時間後,陳景才確定啟星上一天的時間為28小時多。

尷尬的事情發生了。

他算不來。

不過好在這個系統雖然要手動更新,但在一些方面還是挺給力的。

直接粗暴的將一天劃分為24小時,隨後將分秒全給改了。

現在一分鐘是65秒,一小時是65分鐘。

至於秒這個級別中的有沒有改變,陳景不知道。

畢竟他的秒準不準確都是個問題。

確定了時間後,他甚至給自己定了起床鬧鐘,音頻還是自己錄的。

而在這之後,最關鍵的一點便是陳景確定了自己的主線任務,啊不是,是整體的進化方向。

根據查閱星號文明的資料,那些脫離成長期的宇宙個體生命,也就是真正可以進行宇宙旅行的宇宙個體生命。

這群傢伙竟然把核反應堆放在身體裡面!

還是核聚變反應堆!

離譜點的甚至放了不止兩個!

而這些建造這些反應堆的材料,是他們的骨骼、器官、血液等等一切生物材料。

當然反應堆的原材料沒有變。

陳景看到那些蘊藏在體內的反應堆的時候人都傻了。

他想著以後自己肚子裡藏這麼一個玩意……

6。

想想還莫名的帶感。

隨後引出的進化路線就出來了。

他是不可能一下子給自己整一個核反應堆放肚子裡的。

核聚變不可能,核裂變更不可能。

所以呢。

從小做起!

先定一個小目標,整他一個蒸汽機在身體里。

至於蒸汽機的結構,偌大個圖書館裡總該是有的。

雖說啟星文明與地球文明在社會結構上並不相同,但在科技發展上幾乎可以說是一模一樣。

他們同樣經歷過「地心說」以及「日心說」等階段,也同樣發展出了與地球科技相同的種種理論。

只不過由於啟星沒有像月球那樣的衛星,幾個大國之間並沒有出現航天競賽。

啟星將他們的恆星稱為尊,整個尊星系有13顆行星,啟星出於第7的位置。第6行星與第8行星距離太遠,導致他們除了往天上發個人造衛星或者空間站之外,就沒有更多的太空探索計劃了。

不過在星球上,他們玩的是真的花。

最強悍的便是發動機。

高精尖技術不可能出現在圖書館裡,但幾個蒸汽機結構倒是看得陳景頭大。

由於看不懂,陳景問了系統。

這個系統也是真的不催它,它就不走的那種。

一次卸載將大半個腦子卸載完了。

但一催它,它就直接把活給你安排完了。

【機械生物化:蒸汽機生物化構造】

生物要素:骨骼強度(未完成)、肌肉強度(未完成)、細胞耐熱(未完成)、燃料儲存器官(未完成)。

機械要素:蒸汽機構造化(未完成)

「好活!」

陳景當時就樂了。

因為最困難的步驟,蒸汽機構造化的具體內容,系統已經幫他設計好了。

他只需要安裝系統上給出的構造,去生長骨骼以及肌肉便可以。

整套蒸汽機生物化結構在形成後,主要燃料將為生物脂肪,當然直接喝汽油也行,不過生物脂肪燃燒產生的廢氣少。但是以防萬一,準備兩種燃料。

在身體中燃燒物質,細胞的耐熱度不可避免要提高。這點陳景尚不知道去何處尋找,也許在那些火山邊上能夠發現耐熱細菌或者耐熱動物。

地質活動頻繁的恆大陸上,活火山非常常見。

看樣子下一步的行動目標也非常明確了。

去最近的火山,尋找耐熱細胞。

細胞耐熱,陳景認為這是一個會陪伴他很久的話題,就與骨骼強度以及肌肉強度一樣。

至於燃料儲存器官,則很好整。

陳景準備弄根尾巴出來。

蒸汽機生物化結構將被放置在腹部,其上方連通消化器官,之後所有攝入的脂肪都會被進化過的消化道經過壓縮處理來,直接運送到結構的燃料室中。

而尾巴則是用來儲存燃料室放置不下的生物脂肪,同時還有燃油。

陳景不想直接喝燃油,弄根尾巴抽燃油就行了。

尾巴的話,陳景偏向於粗壯的,三尾貓那種尾巴完全不行。

太瘦,一看就存不了太多東西,還要自己浪費進化質去進化它的體型。

最好是直接就非常粗壯,一看就能存很多的。

這僅僅是對對應蒸汽機所需的燃料儲存,之後若是發展下去,尾巴的儲存能力肯定還會被繼續加強。也許之後整條尾巴會成為集燃料吸收、加工、儲存為一體的器官。

當然現在陳景還要有個儲水的器官,或者就乾脆是隨身攜帶桶裝水。

打架之前先噸噸噸個一桶。

廢氣排放,陳景準備通過肺。

不過,若是進化後的肺以及氣道在排放廢氣的過程中出現損傷,陳景就準備開個後門,專門放氣用。

整套結構完成後,在輸出力時靠的不是骨骼,而是肌肉。

這些傳輸力的肌肉會被進化的非常堅韌,因為陳景需要它們在工作開始後一次都不斷裂。

而有再生細胞的存在,會避免這些肌肉由於過度勞累或是損傷而斷裂。除非是整個結構輸出的力瞬間超越了肌肉的承載。

如果整套蒸汽機生物化結構完成,陳景不說重個幾十公斤上去,身高至少得往3米躥去。

這麼多的東西總要有個地方放下。

不能減少結構的體積,那就增加自己的體型嘍。

那些在體內建造核聚變反應堆的,連帶著整個系統,身型至少是500米級別。

······

1月23日,早晨7點03分,天氣陰。

陳景正式告別了道蘭市。

這個作為新手村的地方將成為過去式。

陳景在此度過了最迷茫的時期,也在此確定了未來的方向。

也許苟在道蘭市也是個好方法,但誰也不敢保證下一個來到道蘭市的血親會是那種程度的進化層次。

陳景不能賭,也不敢賭。

當然出道蘭的話,誰又知道前路會是什麼呢?

生命的進化也是如此,下一步的選擇是否能夠經受得住自然的選擇,無人能夠回答。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