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生物計算機研發第一日。

看資料。

從系統資料庫中找出的各種有關這方面的資料。

啟星文明的生物計算機資料就算了,他們的研究還處於理論階段,一點實踐都沒有。

啟星文明生物計算機研發的過程中能夠起到的作用不多。

他們的資料主要體現在計算機研發成功後。

培養液是一個非常關鍵性的環節,因為極簡生物計算機採用的DNA計算機處理核心是兩個鹼基。

這個陳景體內的DNA大環境是不同的。

這兩個鹼基的DNA會不會因為太過突出而無法適應大環境,陳景並不知道。

所以培養液得整。

系統資料庫中有。

但是看著其中的成分,陳景總覺得如果配合著腦脊液的話,會把自己腦子搞壞。

個體生命的大腦,雖說可能會因為戰鬥受損,但是只要不死,在進化質或是癒合基因的作用下都能重生。

可即便如此,陳景的第一反應還是先搞起極簡生物計算機,然後再利用進化質培養它適應自己的腦脊液。

總不能因為一個極簡生物計算機讓自己的大腦冒一點風險。

當然,極簡生物計算機安裝的地點還是在大腦周圍,因為它的存在主要就是為了服務大腦。

雖然安裝在脊髓中也是一個道理,但陳景覺得脊髓這個部位,太容易在戰鬥中被血親衝擊了。

而且自己在戰鬥的過程中也只會下意識保護大腦,脊髓這個下級神經中樞,並不在要害中。

不過極簡生物計算機在構建的時候倒是可以安放在脊髓中。

脊髓中的環境與大腦還是有些類似的。

選擇好生長環境後,陳景開始考慮控制酶的成分。

DNA計算機處理核心非常重要,但是控制酶同樣。

它就像整個生物計算機中的控制程序。

當大腦輸入某一對應類型的信號傳輸到處理核心後,該類型控制酶就會開始控制處理核心,對這個輸入信號進行處理。

所以,控制酶可以有很多種。

但陳景建立極簡生物計算機並不打算有很多功能。

只需要能夠儲存以及計算便可以。

儲存很好理解,就是大腦將接受到的信息傳輸到生物計算機中,生物計算機作為一個記憶儲存庫。

當然這部分記憶基本都是關於知識方面的,其他的讓腦子自己記住。

就算是放得下,陳景也不準備放進去。

太多太雜找起來不方便。

畢竟這只能算個初代計算機。

而計算,其實主要還是後續的編程問題,不過好在啟星文明都給他準備好了,到時候只需要抄上去就行了。

計算類控制酶只需要把DNA計算機處理核心的開關打開,就能夠噠噠噠的算出來。

兩種酶,系統資料庫中只有零星的資料,而且都不涉及具體結構。

屬於那種純文字描述的資料,需要靠陳景自己一點點整。

好好的進化路線被他整成了科研路線。

不過生物計算機如果真的實現了,那肯定屬於利大於弊。

畢竟你要陳景自己翻資料搞核反應堆,得了吧還不如吃吃吃來的更快。

現在的頭疼都是為了將來的不頭疼。

內存核苷酸。

眾所周知DNA是儲存遺傳信息的一種核酸,是生物體發育和正常運作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

那麼DNA中肯定儲存著大量的信息,而作為組成DNA的核苷酸,同樣也是信息的載體之一。

DNA計算機處理核心輸出的方式是什麼?

並非一種電信號。

而DNA自身的轉錄、複製、剪切等等生物方式。

當然如果是把大腦改造成生物計算機就不一定了。

信號輸出後,就是一段由核苷酸組成的儲存著內容的特殊生物信息片段。

系統留有的資料中關於核苷酸這方面還是挺多的。

畢竟「核苷酸」還是屬於生物內容的。

之前與之配套的,最後的DNA計算機處理核心。

需要陳景自己弄了。

因為這已經需要結合梅利蘭國擁有的計算機知識了。

計算機核心的構建,陳景需要將兩個鹼基對的DNA與電子元件作為對比一一對照。

這一對比就是一整天的時間。

然後這個想法在第三日就直接失敗了。

DNA不是電子元件。

極簡生物計算機的算法雖然與電子計算機相同,可是處理器的結構可不是一模一樣的。

為此陳景又翻閱了大量星號文明的生物資料。

在啟星文明中已經達到研究生層次的生物知識,對於星號文明而言不過是初中選修課程。

「高等文明人類更加聰明嗎?」陳景看著內容相似,但是教育層次根本不同的兩份資料。

【文明發展到後期,知識結構自然會發生改變,■■■文明對於公民的教育方式或許無法被用戶認可。】

「你們是填鴨式教育嗎?」

【該問題不符合緊急預案五,不予回答。】

「6。」

陳景搖搖頭。

更多關於星號文明細節的內容,系統根本不告訴他。

「別說你們也是靠我這樣的生物計算機植入來學習的。」

【該問題不符合緊急預案五,不予回答。】

「我就是猜測,沒讓伱回答,幫我把dna方面的技術性資料調出來。」

一邊是高等文明的生物學知識,一邊是載人航空技術才剛剛起步的啟星文明的計算機知識。

兩個極端的差距下,陳景對於生物計算機的研發路程就像是一腳深一腳淺的在前進。

不過大量的知識吸收下,即便只懂一個字面意思,方法終究會出現的。

一篇來自星號文明的高中生物結業作業,名為《簡單DNA編碼操作課程報告》的實踐報告拯救了陳景。

天知道星號文明那群高中生是怎麼搞的DNA。

陳景一整個高中生涯除了物理化學實驗課之外,就沒有什麼生物實驗課。

唯一碰到過顯微鏡的時刻,就是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時間。

那也是陳景第一次見到細胞。

以後別說細胞了,顯微鏡都看不到。

星號文明的高中生就在那實操DNA了,陳景只能表示一個羨慕。

不過羨慕歸羨慕,他現在這個狀態也挺好。

自己控制自己進化。

這份結業報告的出現,完善了陳景對於DNA計算機處理核心的構建思路。

接下去依舊是在大量的資料庫中翻書。

構建思路是一回事,但是怎麼構建又是一回事。

寫的不好請見諒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