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觀角度,許多第一代的老人更加喜歡那顆蔚藍色的星球;但從工業角度,御夫4以壓倒性優勢,戰勝了御夫2。

面對這個結果,於易峰心中微微有些複雜。但他不得不承認,「御夫4」是更好的選擇。

對於目前的科學技術,低重力、寒冷環境,比複雜微生物環境更容易接受……

「人類長大了。」

他忽然有這樣的感慨:不眷戀母星的文明,才能走的更遠啊……

人類竟然選擇寒冷星球作為主基地,而不是生命星球,實際上,這是科技上的質變引發的。以目前的水準,人類幾乎能在任何行星生存,只不過是困難還是容易的問題……

投票結果出來了,果然,御夫4以80%以上的票數當選。

選定了大體的主基地後,人們又對細節問題進行各種修訂。

「御夫4」距離恆星約2.3個天文單位,平均密度大概是3.6克每立方,理論上,這麼一顆行星可以找到人類所需的任何資源。

而且以一個星球的體量,足夠人類吃的了……

在這3.6億公里開外的地方,還有一顆1.44倍木星質量的氣態行星,也就是「御夫5」。因為其巨大的引力,對御夫4的公轉造成了少量的影響。

天文學家們對這個大傢伙非常感興趣,對它進行重點探測。

「御夫5」正在高速自轉,大概九個小時就能自轉一周,各種亂流以及旋渦出現在行星表面,形成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風暴湍流。

這種湍流和地球上的龍捲風相比,簡直就是大海與一杯水的差距。

如果選擇了「御夫4」作為主基地,可以最近距離地觀測並利用「御夫5」。

對於現有的技術而言,只要人們自己不作死,應該不會有太多的危險。

「御夫5至少有80顆衛星,我們也可以尋找一顆大一點的,建立一個分基地,作為核燃料採集基地。這樣一來,幾乎擁有無限的能源……」天文學家湯姆遜教授建議道。

因為這顆氣態星球的高層大氣中,含有87%的氫,以及12%的氦,還有少量的甲烷、水等氣體。

人們最為看重的,當然是「氦」元素!

氦作為一種惰性元素,通常以氣體的方式存在。這種元素非常穩固,即使高溫離子化後,化學性質也不活潑,故而工業上的用途非常廣泛。

對高能等離子的應用,是目前電工發展的基石,也是與低級工業的重要區分。

氦氣是離子工業的重要介質。氦氣加氫氣,高溫離子化後,可以用來冶鍊金屬,超高的純度是普通冶煉方法難以比擬的;氦離子也可以充當磁流體發電機的發電介質,因為不活潑的化學性質,對機器沒有特別大的腐蝕性,讓保養成本大大降低……

但在普通星球,氦氣的開採實在太麻煩了,甚至因為本身的原子量較小,變成了類地行星中一種比較稀有的元素。

這是因為,普通的星球自身引力太小,氦氣大規模逃逸,所以儲備量普遍不高,只能混搭在天然氣中少量提取。

「我們可以從這種氣態巨行星中,獲得大量的氦元素。氦-3可以分離出來,當做核燃料,氦-4就當普通的工業材料。一顆氣態行星,資源源源不斷啊,而且距離比較近!」

「建立一個分基地,沒有問題!」

看到眾人雄心勃勃的討論,於易峰滿心歡喜。

御夫星真是一個風水寶地啊,和原先的太陽系幾乎沒什麼兩樣,安全、穩定、資源豐富,甚至還有一顆類似地球的星球存在著,供人們探索、遊玩。

「播種者」的眼光真的還不錯。

這一次,人類一定要憋出更多更多的飛船!

「對了,我們還要對深空號進行一定的掩護,防止被可能存在的『御夫2』土著發現。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有解決方式嗎?」

「因為這顆恆星是播種者文明幫我們找到的,所以暫時對可能存在的土著文明,採取不干涉政策,先仔細觀察觀察再說……大家認為怎麼樣?」於易峰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眾人想了想,並沒有太多的反對意見。

但是,如何隱蔽這麼大的飛船呢?

「這個問題……我認為可以採用一種視覺隱形的材料,貼在深空號表面即可。」一位名叫威爾夫的材料學家站起來說道。

「一方面,我們在御夫4就會停下來,不會過於接近,中間還隔了一個御夫3呢……兩個星球相隔1.3個天文單位,還算是一段較遠的距離,如果我們保持無線電靜默,低級文明不一定能發現。

「第二,這種視覺隱形材料,可以偏轉某個角度的光線,減少被發現的可能……」

說話同時,威爾夫在螢幕上調試出了一個視頻。

幾個年輕人正拿著一塊透明布料進行示範,他們將透明布料往身上一蓋,整個身體竟然真的消失了。

將布料移開,身體又重新出現。

「非常神奇,可以說是一件隱身衣了。」周邊的一位科學家笑道:「是這幾個年輕人弄出來的吧?挺有意思。」

威爾夫點了點頭,笑著說道:「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偏轉了周邊的光線,但只能在某幾個角度保持視覺隱形,包括可見光、也包括紅外線、微波等等……已經夠用了吧?」

這個問題解決後,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多的細節問題了,最後於易峰拍板道:「那麼就這樣吧,等本次飛船維護完畢後,即刻出發御夫4。工業上的問題,麻煩大家先準備起來……」

「散會!」

時光流逝,一個月的時間馬上過去,深空號的速度也越來越低。

當飛船經過「御夫5」這顆巨大的氣態星球時,清晰地觀測到了一個個巨大的紅斑,這和木星上的紅斑非常非常像。

人類還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觀測這種天文現象。

大紅斑的最高時速,高達每小時42000公里,是一個複雜到極致的反氣旋暴風,從大型天文望遠鏡的角度,還能看到裡邊的粗壯閃電跳躍著,繪製出一幅幅兇悍暴戾的電網。

這些超級閃電,功率高達千億千瓦,一根閃電的能量,相當於一顆小型核彈!

而最大的一個大紅斑,直徑差不多是2.4個地球,氣流物質中含有大量的紅磷化物,所以呈一種深褐色。

在大紅斑中心部分有個非常小的顆粒,是大紅斑的核心,其大小約六百公里。

非常奇怪的是,這個核心在周圍的反時針漩渦運動中維持不動,出現了一個神奇的平靜區域。

「混亂之中的風平浪靜啊,真想跑到核心裡邊看看……」於易峰看著大紅斑的核心,有些感嘆地說道。

周邊一位科學家搖了搖頭,臉上帶了一絲笑意:「……這是極度複雜的湍流運動,由星球自轉以及引力引起的。或許我們的計算髮展到極致,數學也大大邁進之後,才能精確地模擬出下一分鐘的狀態。」

深空號掠過這顆氣態星球後,即將到達自己的目的地……御夫4!

天文台上的人也越來越多,還時不時爆發出歡呼聲。

開心,真的太開心了,茫茫長征路,人們終於到達下一個落腳點。

黑暗,並不是宇宙中最令人懼怕的事,人們已經漸漸習慣黑暗。

這顆黑暗的星球,將是全新的開始,承載著新的希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