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自然是完全變了樣的,原來的草屋已大多換成了瓦房,石塊牆也都改成了紅磚牆,零零星星的也有了幾座小樓矗在那裡。

彎彎曲曲的街道也都作了不規則的硬化,一派乾淨整齊、安定祥和的模樣。村莊非昨,但人家卻是極好找的。舊村改造的時候,山裡的百姓們大多是原拆原蓋的。所以,你只要順著舊徑、沿著新路、七拐八繞,就能找到你記憶里的人家。

苗準的父親就是村裡的書記,他家的位置就在村南的最高處。到了苗准又是多年的書記,他又做了多年的苗木林果貿易,位極一村,富甲一方。

為了上級來人檢查指導、座談了解村情民意,也為了全村百姓到他家彙報工作、洽談生意方便,通他家的路自然也是修的最平的、最寬的。

古蘭憑著舊有的方位感,順著那最大的大道,順順噹噹地就把車開到了那鶴立雞群般的、富麗堂皇的三層小樓坐陣的宅院前。

在車上古蘭摁了幾聲喇叭,又等了一會,就見一花白頭髮梳得光鮮,渾身打理得乾淨利落,白凈富態慈祥的老婦人出來開了門。見那車停在門口,便很有經驗地走上前來。古蘭一見趕緊下了車,迎上去叫了一聲「大嫂,你好呀?」

那婦人似乎是對這大嫂聽慣了的,仍舊上下打量著問:「稀客呀,你是來找誰的?」

古蘭一看知道她沒認出來,緊著補充道:「嫂子不認得我了,我是蘭子啊。」

聽了這話那婦人還在愣著,這時苗准出來了:「是古蘭呀,什麼風把你吹來了。」又扭頭對那婦人說:「你看你笨的,她都叫你嫂子了,你還不知道她是誰呀。」

「來的人不都叫我嫂子麼,我也記不得幾個。還有叫我大娘阿姨的呢,我可認不過來。」那婦人倒不拿著當事,朝著古蘭笑著自我解嘲道。

「這不是村東頭那在外頭當大官的古大叔家那大妹子嗎。」一邊說著一邊就把古蘭讓到了家裡。

一邊往那深宅大院裡走,古蘭一邊問苗准:「咱這裡防疫也防得挺嚴的呀,有情況嗎?」

「啥情況,咱這天高皇帝遠、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病毒也躲著走。」苗准大咧咧地說。

「村口那不是也設了監測站、隔離線麼?」古蘭還是不大放心。

「嗨,那是嚇唬外人和應付上級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方有疫八方防範呀。不防病毒也得防追責呀。」他這一說古蘭笑了,一塊石頭落了地。

進了客廳,那嫂子給兩人沏上茶,並為剛才沒把古蘭認出來道了歉就躲開了。兩人坐在沙發上品著茶,嘮了好多小時候的樂事、好事、溴事、不懂事,古蘭的心情好了起來。

這時苗准就喊那嫂子來,要她準備飯菜,張羅著要把小時候的和古蘭相熟的、也是現在僅存的幾個玩伴約了來聚一聚。古蘭一聽臉色又不好了,趕緊制止。

苗准不解地說:「難得你回來一趟,大家平時總念叨你,見見面多好啊。」

古蘭只得說:「我這次準備在你這裡住些時間,總有見面的機會的。」

苗准聽這個意思,就順著了:「那好,過兩天再說。我怕你又是接著走了。」就把那嫂子又打發出去了。

「你一進門我就看你氣色不太好,也消瘦了不少,遇上什麼事了?」婦人出去後,苗准關切地問。

「哎,一言難盡。」古蘭知道苗準是好意,她卻不願意說。也覺得沒法說、沒臉說。

「現在有些事情得想開,形勢變了只能適應它。你當了這麼多年領導,又是那麼重要的崗位,難免不得罪人。」

苗准看古蘭是不想說,便按自己的思路安慰道:「常言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其實不是那麼回事。君子是不那麼記仇報仇的,記仇報仇的都是小人。

有些小人甚至會恩將仇報,那才是小人報仇十年不晚。要不就說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麼。」

聽他這樣有道理的分析,古蘭笑了笑。

「你現在退了休還好,像我們鎮上的郭書記,那些年給人家辦了那麼多好事。當然那時候吃點喝點拿點送點的也不算個啥。

但現在有幾個小人就以怨報德,揪著一點小辮子不放。天天威脅他、逼著他再去辦那些不好辦的事,難為煞了。」苗准繼續試探著說。

「那還真是個麻煩事,這就是好人難當呀。」古蘭很是同情。

「是呀。但是只要不是貪污受賄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苗准終於從側面問出了他心中擔心的事。

他這樣一問,古蘭聽出來了,苗準是怕她在這些事上有問題出來躲風頭的。忙說道:「你放心吧,咱是不會惹上那些黨紀國法不容的事的。」看到苗准那還在疑惑的表情,古蘭只好把自己遇上的難纏又難說的煩心事說了出來。

聽完古蘭講的這些奇葩故事,苗准也笑了。古蘭尷尬地說:「實在是太可笑了。」

苗准卻說:「不是,我不是笑你,是笑我自己。」看著不解的古蘭,苗准吐露心機道:「不瞞你說,前些年我也被朋友約到南海去過。我也是交了錢的,在這行里,我算個老前輩呢。」

「後來呢,這麼些年你早出局了吧。」聽了苗准這自嘲式的解釋,古蘭竟然有了一點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後來我因為家裡忙顧不上,那地方又遠來回不方便,就放下了。再後來,南海那邊確實是打過一次的,就不敢去了。和我前後去的那些,沒聽說有誰出局的,都把錢淹在裡邊了。」古蘭聽了「哦」了一聲就沒了話。

心裡琢磨著,這發財的際遇和慾望真是無處不在啊。按苗準的說法,就在這山高皇帝遠,兔子不拉屎的偏遠山鄉,竟也藏龍臥虎著這涉足過民間互助理財的高人。

而且比自己進入的早得多,不得不佩服和感嘆這信息社會、這理財項目的無孔不入、無所不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