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內亞

前期發現金礦已經開始運營,紛亂的局勢直接打消了菲克尼男爵繼續尋找金礦的念頭。

競爭對手實在是太多了,為了利益黑吃黑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幾內亞地區還算是好的了,這裡完全被奧地利殖民政府所掌控,已經建立起來了基本秩序。

金礦產權只要在殖民政府登記報備了,就算是礦主發生了意外,那也是政府收回產權,絕對不可能落入其它人手中。

強奪金礦的行為,受到殖民地政府的嚴厲打壓,逮住了就送絞刑架,這才杜絕了大規模火拚。

奪取不了金礦,並不意味著就太平了。把黃金開採出來,還必須要賣出去,運輸的路上就是最危險的時刻。

為了打擊金盜,殖民地駐軍都出動幾次了,甚至不惜進行釣魚執法,還是收效甚微。

沒有辦法,大家只能加強防備,增加了護送人手,並且還不惜多跑幾次,減少每次運送黃金的數量,這才遏制住了這種情況。

……

「男爵閣下,我們金礦的產量已經提升到了每個月一千八百磅,按照現在每次運送一百磅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大量的黃金滯留在礦山中並不安全,萬一走漏了消息,我們就危險了。」巴提格神父警告道

為金礦產量太高而煩惱,這要是說出去就是一個笑話,但是現在他真的就在為此而煩惱。

他的這座金礦,距離新布魯克足有兩百多公里,沿途都是森林太容易被人埋伏了。

每次運送黃金,他們都不敢事先確定路線,生怕走漏了風聲。

沒有辦法,他的殖民團隊人數不多,又要留守金礦,每次可以出動護衛隊都不超過七十人。

菲克尼男爵一臉肉疼的說:「先等等吧,我已經和新布魯克殖民政府溝通過了,後面由他們派人過來收取黃金,並且給我們運送後勤補給。」

為了安全起見,菲克尼男爵不得不低價把黃金賣給殖民政府,由殖民政府派軍隊出來收取黃金。

他不是沒有想過使用僱傭兵,可是傭兵團的佣金也不便宜,並且安全性也不是那麼有保障。

巴提格神父欣慰的說:「這樣最好不過了,錢是賺不完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不過,你還要考慮一個問題,就是金礦工人數量不足。我們僱傭過來的這些工人都干不長,基本上賺到一筆錢後他們就離開了。」

缺少工人,這是所有金礦都面臨的共同問題。菲克尼不是沒有想過僱傭當地的勞動力,可惜這些人真不是幹活的料。

自由散漫、無視金礦的規矩,不安規章制度操作。效率低下也就算了,關鍵是事故還頻繁發生。

堅持了一個月過後,他就對這些人絕望了。乖乖的掏高價,在殖民據點僱傭淘金客。

菲克尼男爵不確定的說:「這個問題,我已經給國內的朋友寫信了,讓他幫忙僱傭一批工人過來,我們這裡的薪水是本土的三倍,應該能夠招到人。」

這裡是非洲大陸,儘管薪水比本土高,可是死亡率也高啊!當初跟他一起出來闖蕩的人,已經有十分之一的人倒下了,病死的、戰死的、各種意外死亡的都有。

敢拼敢闖的人,不需要招募自己就跑過來了。剩下的普通人,只要不是在本土實在是活不下去了,誰願意過來冒險啊?

而菲克尼男爵需要的工人恰恰都是普通人,只又安安分分的普通人,才能夠把這份工作長期幹下去。

淘金客們只是沒錢的時候,過來打打工,錢賺後了他們又跑出去找黃金了。給自己尋找金礦,總比替別人賣命強的多。

這些跑單幫的和他們不一樣,找到金礦過後,直接賣給殖民政府拿錢走人。

巴提格神父點了點頭說:「這樣最好,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在年底前,就把教堂建立起來。」

他替菲克尼男爵效力,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一座屬於自己的教堂,而不是在別人手底下混日子。

新布魯克地區早就有天主教堂了,那是殖民地政府撥款建立的,這是歐洲文化的傳統,教堂已經是人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菲克尼男爵許諾道:「放心吧,神父。我的信譽你是知道的,只要金礦走上了正規,我就出資給你建設教堂。不過,教堂選址你確定了麼?」

沉思了一會兒,巴提格神父才開口說:「本來我準備建立在新布魯克的,可是當地已經有教堂了,作為後來者,我想要在當地發展信徒也不容易。

現在我已經迷茫了,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建立教堂的好。男爵閣下,你有什麼建議?」

菲克尼男爵分析道:「神父,你建立教堂主要是為了傳教,那麼必須要在人口密集的地區。

最佳的選擇自然是新布魯克,其次才是新的殖民據點,不過這些地區都有教堂了。

大家都是為了傳播主的福音,沒有必要緊挨著。你不如把教堂建立在金礦附近吧,這裡如果工人全部到位的話,不會低於五千人。

這裡四周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非常適合農業生產。我已經向殖民政府申請建立小鎮了,等金礦走上正規過後,我就在這裡開發農場。

還有我手下的人,我和他們溝通過,大家也有意在這裡建立農場,然後把家眷接過來,未來的發展潛力不要擔心。」

不搬家過來都不行,金礦在這裡移動不了,不把黃金挖光他們是走不了的。誰捨得放棄屬於自己金礦離開?

菲克尼男爵是一名傳統貴族,對於投資工商業之內的不敢興趣,唯獨對建立農場情有獨鍾。

不光是他,很多德國人對農場都情有獨鍾,後世美國大部分農場主都是德裔,就可以說明問題。

既然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要待在這裡,那麼開闢一片農場出來,在糧食上做到自給自足,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國內獲得土地可是非常的不容易,在非洲大陸就不一樣了,現在殖民政府鼓勵大家開發農場、種植園。誰開發出來的土地就歸誰,這樣的機會可不多見。

菲克尼男爵非常清楚國內開發幾內亞地區的決心,現在的混亂不可能長期下去。一旦局勢穩定了下來,投資農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那怕只是解決金礦工人的糧食問題,不在從兩百多公里的據點採購,這筆投資也是值得的。

猶豫了一會兒,巴提格神父有些難以置信的說:「男爵閣下,你該不是準備把國內的封地置換到這裡吧?」

菲克尼男爵否定道:「不,我是不會放棄家族基業的!只不過我的孩子有點兒多,如果不多留下點兒產業,就不夠分了。」

按照德意志地區的慣例,長子繼承家業,次子只能分得一小部分產業,這還是建立在身家豐厚的情況下。

如果經濟情況不好,那麼長子繼承了家業,次子就只能獨自出去闖蕩了。

闖蕩可不是那麼容易,除非在戰場上立下了戰功可以一朝崛起,從事別的行業都只能慢慢爬,慢慢的就泯然眾人已。

也就是奧地利開啟了殖民,不然菲克尼男爵自己都要為經濟問題發愁,更何況是他的下一代呢?在有能力的情況下,他當然願意給下一代打下更好的基礎了。

……

為了解決幾內亞灣引發的國際政治危機,梅特涅向英法西葡荷美六國發出了外交照會。

倫敦

坦率的說,格蘭維爾首相一點兒都不想在這個時候爆發國際政治危機。倫敦政府最近很忙,並且還是非常的忙。

近東戰爭沒有能夠把俄國人打趴下,現在沙皇政府一點兒都不安分,最近還在支持波斯政府搞事情。

遠東地區,英國人剛剛把緬甸變成了殖民地,還在鎮壓叛亂;澳大利亞、紐西蘭也不太平,當地土著還在反抗他們的統治;就連印度地區的局勢也開始不穩。

和這些殖民地相比,幾內亞灣的利益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儘管發現了金礦,可是金礦不在他們手中啊?

七個國家的利益交匯在了一起,牽一髮而動全身,倫敦政府也不可能這個時候去強奪某一個國家的利益。

格蘭維爾首相問道:「西非地區的局勢已經不可控了麼?」

殖民大臣威廉嚴肅的回答道:「是的,首相閣下。

幾內亞灣是傳統的黃金產地,本來我們以為經過了這麼多年的開採,當地的黃金已經被開採完了,沒有想到又發現了這麼多金礦。

讓新神聖羅馬帝國撿了一個便宜,現在當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金礦都落入了他們手中,我們沒有辦法和他們競爭。」

格蘭維爾首相疑惑的問:「為什麼剛剛開始殖民的奧地利人,這麼快就在當地建立起了優勢?」

作為世界第一海軍強國,在大多數海外殖民競爭中,他們都處於優勢地位,現在一下子落入了下風,格蘭維爾首相非常的不解。

威廉解釋道:「他們的移民太多了,不光有來自於新神聖羅馬帝國的移民,包括德意志聯邦帝國、普魯士王國的移民,甚至還有一部分來自於義大利地區和俄羅斯的移民,

現在新神聖羅馬帝國在幾內亞灣的移民超過了二十萬,而我們的移民卻不足一萬,就算是擁有海軍優勢,到了陸地上我們還是沒有辦法和他們競爭。」

財政大臣約翰-羅素問道:「怎麼會有這麼多移民?」

威廉解釋道:「這其中有近一半是來自於巴爾幹半島上的難民,被維也納政府丟到了非洲大陸。

剩下的才是這次金礦吸引的淘金客,我們的殖民地太多了,國內的移民能夠去的地方太多。

而奧地利人的殖民地就只有那麼點兒,民眾沒有太多的選擇,加上金礦的誘惑去的人自然就多了。」

約翰-羅素解釋道:「不,威廉伯爵。我不是問為什麼奧地利的移民多,我的意思是為什麼義大利人、俄國人、德意志人都跑去奧地利人的殖民地了?」

殖民大臣威廉解釋道:「羅素閣下,我想你理解錯了。義大利人去了奧地利人的殖民地,那是因為他們還占著倫巴第和威尼西亞,這些移民大都出自他們治下。

俄國移民跑過去更簡單了,前不久我們剛和俄國人打了一仗,考慮到民族情緒,他們這麼選擇並不奇怪。

德意志地區的民眾對哈布斯堡王朝的認可度很高,奧地利人被他們認為是自己人。

當然,奧地利人在幾內亞灣的殖民據點最多,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很多人抵達當地就進入了他們的地盤。

這些淘金客們,已經被奧地利的殖民政府收編進入了預備役,在幾內亞灣一旦爆發戰爭,他們可以動員十萬大軍出來。」

「十萬大軍」這個數字讓眾人大吃一驚,格蘭維爾首相嚴肅的說:「看來我們必須要限制一下奧地利人了,不然靠著移民優勢,在海外殖民誰也競爭不過他們。」

殖民大臣威廉想了想說:「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分化這些移民就行了。比如說:德意志聯邦帝國、普魯士王國、義大利地區邦國也參加海外殖民活動就行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粗暴一點兒,直接出動海軍阻攔他們的殖民活動。」

格蘭維爾首相瞪了他一眼說:「威廉伯爵,你出的全部都是餿主意,沒有一點兒可行性。

這個世界不是無限的,每增加一個競爭對手,我們能夠拿到的利益就要少一份,你居然要搞出一堆競爭對手出來。

無緣無故,就用軍艦阻攔奧地利人的殖民活動?這麼白痴的主意,你敢想我可不敢幹。

限制競爭對手的辦法很多,戰爭是最糟糕的選擇,請你動點兒腦子好麼?」

顯然,格蘭維爾首相是在借題發揮了,對殖民大臣威廉的不滿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原因非常的簡單,殖民地最近不太平,而且是很多殖民地都不太平,在他看來就是殖民大臣的無能。

……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