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陳飛,首長找你

陳飛的話讓房間裡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三代機打四代機,真的太困難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啊,你連人家在哪兒都還不知道呢,人家的飛彈就朝你砸了過來,怎麼打?

所以大家都感覺到了壓力,之前剛剛產生的一點兒興奮勁兒也一下沒了蹤影。

沒一會兒大家就各自散了,陳飛的宿舍里也一下安靜了下來。

他回到書桌前坐下,也開始思考起這方面的內容來。

隱身戰鬥機的確是很強的,但陳飛認為,他也不是不可戰勝,肯定也是有缺點的,只要找到他的缺陷,然後從那裡突破,就一定能找到戰勝他的方法。

據他所知,到目前為止,在超視距空戰中,美國空軍的F-22隻在內利斯基地的對抗演習中被美國海軍最先進的電子戰飛機EA-18G發射的AIM-120「擊落」。

儘管美國軍方低調處理了此事,沒有公布詳細的細節,但是陳飛經過分析,認為EA-18G在超視距空戰中,是採用火力+電子戰的方法「擊落」F-22的。

在超視距空戰中,隱身戰鬥機之所以難對付就是因為如下兩個原因:敵人難以在遠距發現;而自己又很可能在遠距、沒有覺察到敵機的存在時已被隱身戰鬥機擊落。

據陳飛初步分析:對於第1點,EA-18G採用ESM設備(ALQ-218)截獲F-22的APG-77的信號,並進行大致定向。

在此基礎上,當F-22發射AIM-120C時,EA-18G採用ECM設備干擾F-22的武器數據鏈和APG-77,ALQ-227可以掃描F-22和AIM-120C的武器數據鏈信息,ALQ-99可對之干擾,ALQ99還可以干擾APG-77,最後「在絕佳時機里」EA-18G發射AIM-120C「擊落」F-22(依靠「干擾消除系統」可以既干擾F-22,又制導攻擊F-22的AIM-120C)。

所以隱身戰鬥機也不是不可能被打下來,只不過到底要怎麼打,這需要好好研究研究。

但他沒能安靜地想多長時間,很快,有人就跑來找他,說是要他和李東海去戰備值班。

此時,基地里大多數的飛行員都被派出去了,秦青魚和黃海軍,楊冬和李成也都被派去出任務了,所以只能讓陳飛他們來戰備值班。

具體發生了什麼,陳飛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跟白天的外星人據點有關。

外星人的隱蔽據點之所以能被陳飛發現,就是因為他們發送了電子信號,很顯然,藏在附近的外星人不可能只有一個據點,要不然也不至於用電子信號聯繫,肯定是很多個的,所以基地很快就通過那個據點的收穫,順藤摸瓜,找到了其他據點,所以,一場大戰在所難免,因此,別的飛行員都被派出去執行任務去了,那麼戰備值班的工作自然就只能落在陳飛他們頭上。

此時,陳飛還不太了解這個基地的情況,但根據一些有限的信息進行推測,這個基地應該是一個航空師的師部機關所在以及一個團級場站。

我軍的航空兵,一般是以師的建制存在的,旅的形勢比較少,而美國空軍則以聯隊建制存在。

航空兵師團制和聯隊制有何區別?

前者更適合國土防禦,後者更適合攻勢空軍。

國內的「師團制」大多採用三三制,一個航空師下轄3個團,每個團下轄3個飛行大隊,大隊之下是三個中隊。

一般而言,這樣的航空師配屬有2-3個左右的場站,其中一個是主要機場,配屬有相應的後勤大隊。

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國土防空中的要點,數個這樣的航空師搭配機場就覆蓋了一定的國土防空範圍,大家各管一片。

其實國內的這種「師團制」就是典型的分散部署方式,將大規模的航空兵分散在廣闊的地域,由於每個獨立部隊都需要後勤維護能力,所以後勤部隊不能由師屬直轄,而是下放到團里,這樣,2-3個場站才能分別對團級部隊進行更有效的飛機養護。

這種方式下,每個航空師下屬的3個團都能控制一定的範圍,對於防禦性質的國土防空是合適的。

而美國的「聯隊制」則正好相反,是典型的集中制部署,聯隊(師級)就直接下轄飛行大隊(團級)和地勤大隊(團級),在編制上戰鬥和後勤兩者等同,都直接由聯隊直轄。

這樣的部署方式更適合攻勢空軍,集中力量在一個地方,而不需要分散防禦大面積的區域,否則飛行大隊離開了聯隊,後勤維護就有問題了。

「師團制」的分散部署和「聯隊制」的集中部署,在本質上也會讓航空兵的戰術方式有巨大區別。分散部署的「師團制」航空兵如果在戰爭中,往往是以戰術空軍的身份出現,例如蘇-聯時代的航空兵就是掩護和配合地面作戰為主,而不會用於任何有戰略目的的作戰。

「師團制」很方便移動,一個方向上的部隊集群那就給他配1-2個航空師,一個航空師3個團就繼續往下面的軍、師級配屬,而且航空團自帶後勤維護能力和場站,也不用擔心脫離師屬後的問題。

當然,這種戰術思維已經比較老舊了,因為前線戰術空戰的機場往往是敵方重點攻擊目標,需要大量機場才能維持,那麼臨時的機場必然只有簡易跑道,現在的大多數三代半戰機都沒辦法在這種土質跑道上起飛。而且就打擊方式上而言,把航空團分散到部隊後也無法形成空中優勢。

這是當年飛機航程太短才出現的落後戰術,如果飛機的攻擊距離和載彈量較大,則完全可以從後方安全的機場起飛,這也是為什麼西方戰機大多數非常看中航程的原因。

而能夠在同一個大機場裡維護起飛,效率就高很多了,這就是「聯隊制」集中部署的優勢,所以總體而言,「聯隊制」實際上進行的是遠程戰術/戰略打擊,和前線戰術空軍是互相衝突的。

而且現在如果還搞前線戰術空軍,那麼殲11B、殲16、殲20的長航程隱身能力豈不是沒用了?

而航空空戰思維的改變就必然導致「師團制」編制的崩塌,就算是為了適應戰機的變化,集中部署也是勢在必行。

不過,先進和落後也是相對的,在不同的情況下,落後的有可能更有用,就比如此時,作為第二防線的重要力量,肯定就是以防禦為主了,所以陳飛推測,這一帶應該是駐紮著一個航空師的,他們這個基地,其實差不多就是一個團級場站。

當然,這只是陳飛的猜測,到底對不對,他也不知道。

基地里忙碌而緊張的日子一直持續了三日,第四天,氣氛才緩和了下來,起降的飛機也少了很多,密度也小了。

陳飛在戰備值班室拿著一本書翻看時,一個參謀走了進來:「陳飛!」

「到!」陳飛噌的一下站了起來。

那個參謀是一個少校,軍銜比他高,不過陳飛並沒有叫他首長,他雖然只是上尉,但他是飛行員,所以不用叫對方首長,殲擊機部隊的習慣就是這樣。

「陳飛,跟我走,首長找你。」

「首長找我?哪個首長?」陳飛一愣。

但那個傢伙卻不回答。

回過神後,陳飛連忙道:「可是我在戰備值班?」

「沒事,首長已經安排其他人了,他們馬上就到,走吧!」

陳飛把東西收了收,這才跟著那個參謀走向了機關樓。

但這個機關樓隱藏比較深,跟陳飛之前去的機關樓不太一樣,好像級別更高一些。

他把陳飛徑直帶到了三樓的一個辦公室。

「報告——」陳飛喊了一聲。

「進來!」裡面傳出一個柔和的嗓音。

陳飛走進去看了看,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國字臉,小平頭,典型的軍人形象。

「首長好!」陳飛啪的一聲立正,敬禮。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