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老美的水平

陳飛的果斷處置令他又增加了擊落一架外星戰機的戰績。

那一架外星戰機在他前方爆開之際,他的無線電里響起李在龍的聲音:「目標被擊落,么洞么,你那邊怎麼樣?」

「我也擊落目標了!」

當陳飛把戰機高高拉起之際,預警機的聲音終於是傳了過來:「聯合小組,報告你們的情況!」

「么洞么正常,外星戰機編隊已被全部摧毀!完畢!」

「么洞兩正常!」

很快,陳飛從預警機發過來並顯示在多功能顯示屏上的數據看到,另外那一個三機的外星戰機編隊已經齊齊轉向,朝別處跑了。

「黃河,是否追擊?」陳飛問。

「暫時不要追了,返回計劃航線繼續執行巡航任務,你們的航油沒問題吧?」

「沒有!」

「沒有!」

大家都回答「沒有!」

雖然大家都想繼續追上去把那一個批次的三架外星戰機擊落,但毫無疑問,預警機的決定是最為正確的,此時追上去並無太大作用,那三架外星戰機一看情況不妙,立即就跑了,此時距離他們差不多一百公里,而且很快他們就沒入了群山之中,低空飛行,連預警機都看不到他們了,追上去也不過是白白浪費航油,肯定找不到他們的。

陳飛他們繼續完成了接下來的巡航任務,不過由於他們參與作戰,消耗了不少航油,所以今天的巡航任務航線稍稍做了更改,只巡航一半的航線,剩餘的那些交給另外一個編隊繼續執行。

完成了巡航任務,大家駕駛著戰鬥機回到了基地。

戰機落地,陳飛從座艙里爬了出來,繞著飛機看了一圈,今天的殲十D表現十分完美,感覺比之前的都還要好。

他正摸來摸去,李在龍走了過來。

「怎麼樣?感覺還可以吧?」陳飛問。

今天是李在龍第一次駕駛殲十D執行任務,而且是第一次就參與了實戰,更重要的是他第一次出任務就有了擊落外星戰機的戰績,所以他的臉上笑容滿滿。

「不錯,殲十D果然是空戰之王,就像你說的,動作乾淨利落,出招虎虎生風!」

幾個人提著飛行頭盔一起朝戰備值班室走去。

陳飛一邊走一邊問李在龍:「老李,你們以前開過f35,你有沒有一種感覺,今天的那架外星電子戰戰機他們的作戰模式很像是f35?」

「嗯?」李在龍一愣。

此時,陳飛的腦海里,那個悅耳的聲音響起。

【你的大膽猜測無限接近於真相,戰爭第六感+3】

陳飛聽了一怔。

今天外星戰機的電子戰模式還真的跟f35有些相似的?

他剛才只是胡亂猜測的!

他其實並不了解f35的電子戰模式。

李在龍被陳飛問得沉默了起來,想了好一會兒,他這才道:「好像還真的有點像!」

隨後,他一一介紹了起來。

李在龍說,傳統觀念上,現代戰鬥機通常利用電子戰設備發出電磁頻譜來防禦敵方攻擊、提高自身生存能力。

不過F-35戰鬥機上的電子戰設備已經遠遠不只局限於自我防禦,而是將雷達告警、信號搜集與分析、無源發射機定位和電子對抗等功能有機地綜合在一套綜合電子戰設備內,遊刃有餘地實現了電子偵察、防禦和攻擊。

同時,它與相控陣雷達和光電傳感器有機協同,充分實現數據融合,可以探測出空空、空地威脅的各種頻譜,顯示出前所未有的電子戰力。

「f35的電子戰模式這麼先進?」李東海吃了一驚。

李在龍和他的那個同伴點了點頭:「我們的f35其實不算是最先進的,聽說f22的電子戰那才叫厲害!」

「f22的電子戰比f35還厲害?」李東海詫異。

李在龍點了點頭:「F-35電子戰設備的核心部分是嵌入在機身結構中的低可觀測孔徑,允許飛機執行各種任務而無需改變其雷達反射截面積,提高了隱身能力。

他的機上裝有3部4信道寬頻電子戰接收機,通過飛機四周孔徑提供的完整覆蓋,可以提供全方位寬波段保護,從而彌補APG-81雷達具視場和覆蓋頻率的不足。

具體而言,6具低可探測性的電子戰孔徑在每側機翼前緣內部分別嵌入2個,每側水平尾翼的後緣分別嵌入了1個。

其中,1個孔徑可以用於識別敵方雷達的工作模式,2個或更多的孔徑則可以用於確定敵方反射源的方位,從而覆蓋每一個象限。

這些設計起初是從f22發展而來的,但經過了工程師們的優化,性能大幅增加,據說,去年他們已經開發出了一套比f35更加先進的系統,而且已經裝備到了最先進的f22上去了!」

聽了李在龍的介紹,無論陳飛還是李東海,心中都是暗暗驚訝,美國佬的水平還真是令人驚訝啊!

「其實這還不是f22最可怕的地方!」李在龍深有感觸地說:「f22電子戰的最可怕之處,是他的作戰理論都已經跟以前完全不同了。」

隨後,他又一一介紹了起來。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戰場電磁環境日益複雜,新型雷達與通信設備中智能技術、網絡技術以及抗干擾技術的廣泛應用,給傳統電子戰系統帶來了新的挑戰,比如,複雜電磁環境下對目標信號的威脅感知難度增大;比如,智能化電子信息設備自主感知與快速應變能力大大增強,或者是對抗組網信息系統難度極大。

所以美國很早就意識到認知技術給電子戰發展帶來的機遇,從2010年起,他們就以提高裝備認知能力為核心,陸續開展了認知電子戰技術研究,啟動了自適應電子戰行為學習、自適應雷達對抗、認知干擾機,以及認知電子戰計劃等項目。這些研究,據說都已經應用到了f22上。

另外,隨著人工智慧理論和電子技術的發展,更加先進的機器學習算法和技術不斷出現,他們已經將認知電子戰技術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

「我聽說,他們已經將提高電子戰系統對威脅信號的感知、干擾決策和干擾效果評估能力,縮短對未知威脅的干擾反應時間,加快電子戰感知環境–適應環境–做出決策–採取行動(OODA)環路速度,提升電子戰的敏捷性,極大地提升電子戰系統的作戰能力。」李在龍最後總結說。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