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蓉在腦中搜尋一番,找到曾經在網絡上瀏覽過的燧發槍使用步驟。

先填充火藥彈珠,拉開燧石擊,雙手持槍對準五十步以外的一棵樹。

後院即演武場,是暗衛操練的地方,往時也是封鎖不讓閒人往來,便也不擔心火器之事泄露。

賈蓉對祝振道:「我便用那顆樹試試這火器的威力。」

言罷,一番瞄準後,賈蓉扣動扳機,一縷煙霧散開,正中遠處樹幹。

這不用點火,只需填裝火藥的火器,實是讓場上眾人嚇了一跳,都愣在當場。

此火器看上去也無引線,本來眾人還在等著賈蓉掏出火摺子,看是要點哪裡,沒想到手指一動便打了出去。

賈蓉笑道:「走,我們去看一眼威力如何。」

場上眾人回過神來,簇擁著賈蓉等人,一同來到了那顆如大腿般粗細的樹前。

眾人皆是打眼望去,樹幹上留下了一個清晰的彈孔。

竟是洞穿,眾人更是吃驚,祝振開口道:

「無論是使用,還是威力,此火器遠勝於上次送來的火繩槍。若是能裝備此等火器,我們三百人能防住一千人甚至更多。」

祝振是個有頭腦的,賈蓉頷首感到滿意,說道:

「火器一途如今並不被重視,可今日見之,該懂得此物的不凡,而且恰好能夠填補我暗衛的戰力空缺。」

祝振問道:「此物能配備給暗衛?」

賈蓉道:「如今還不能,所以還是得繼續操練著武藝,弓箭嫻熟。不過時候也不會久,能產出時就該配備給暗衛了。」

將燧發槍用棉布包裹好後,再交給虎子,道:

「虎子,你便留在這看顧著火器仿造,切勿走漏了風聲,若有成果立即告知於我。」

虎子點點頭應下,虎子是最可信之人,交於他賈蓉不必擔憂。

而後賈蓉對場上眾人道:「認真操練,我們面對的敵人還會很多,此時漲一分本事,待到面對敵人時,也是多一分活命的機會。」

再不多解釋,賈蓉返回前院準備離開。

才出了後院,便見有一小廝在門口等候,面色焦急。

那小廝見賈蓉出來,急忙迎上前去,道:

「大爺,方才來信,長公主傳大爺去拜見,說是有事相商。」

賈蓉思慮一陣,未想出其中緣由,道:

「好我已知曉此事,備馬,這便出發。」

一陣快馬,賈蓉趕到長公主府。

往日裡對他笑臉相迎的守衛,今日嚴肅的出奇,長公主府此時氣氛實是有些怪異。

那守衛還是曾經和賈蓉講,往後出任務帶上他的那位,此時完全是不苟言笑的模樣。

上前幾步對賈蓉行禮道:「賈公子,往正堂去便是,長公主殿下等候多時了。」

這般陣仗賈蓉也不敢怠慢,下馬後由小宮女引路往正堂而去。

走到正堂門口,本應是披銀甲的長公主親衛,今日披的竟是金甲?頓時賈蓉腦中有了個大膽的猜想。

跨入門檻,向上望去,正如賈蓉所料,隆泰帝正微服坐在長榻上,長公主劉珺坐在身旁正給隆泰帝揉捏著肩膀。

見賈蓉進來,劉珺收了笑顏,停住了手,端端正正的坐了回去,擺出公主的架子來。

賈蓉上前幾步叩首道:「臣賈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隆泰帝輕咳,而後道:「平身罷。」

「謝陛下!」

賈蓉起身,低頭等待隆泰帝問話。

隆泰帝打量了一陣這個讓他又喜又恨的小子,再一想今日來意,語氣嚴厲了幾分,責難道:

「賈蓉,你倒是好大的膽子,操練些散兵游勇,趁著夜色竟在庭軒閣大開殺戒,你視國法於何處,當街殺人?」

語氣雖是嚴厲,但賈蓉也心知這只不過是先打個巴掌的事兒,若是隆泰帝真在意,早將賈蓉捉起來了。

賈蓉沉聲回道:「稟陛下,臣未事先請示陛下,臣實有罪也。可東安郡王蓄養的那些兇惡之徒實是行了太多腌臢之事,只能以血來償。」

「臣當夜打探清楚後,已是怒不可遏,沒了太多計較,腦中所想皆是未死去百姓報仇,一怒之下便屠了院子。」

隆泰帝雖喜他這般雷厲風行,心懷百姓,但還是作出不悅來,道:

「你雖有理,他雖有罪,但你也太過獨斷專行了些,若是那夜裡暗衛暴露出來,朕的計劃便要付之東流,你可知這是多大的罪過?」

賈蓉躬身道:「臣領罪,願受陛下責罰。」

隆泰帝知這賈蓉定是表面做派,但隆泰帝很是受用,若不是賈蓉勾引了珺兒,今日也不必這般為難他。

「好了,過段日子還有大事需你去做,此事便作罷,往後行事定要謹慎小心,不可魯莽衝動不計後果。」

賈蓉再叩首道:「罪臣叩謝皇恩,謹遵陛下教誨。」

堂下賈蓉俯身未起,隆泰帝側過頭看了眼珺兒,竟在她眼中讀出了往時惠寧皇后陪伴他左右時的那種關懷神情。

隆泰帝長嘆了口氣,對劉珺道:

「珺兒你先下去罷,父皇還有些事與賈蓉計較。」

劉珺又望了堂下一眼,轉過頭對隆泰帝一禮道:「是,父皇。」

有些欲言又止,可她還是轉身離去。

待珺兒走後,隆泰帝對賈蓉道:

「上前來朕有話與你說。」

賈蓉起身,又往前行了幾步,站直身子。

隆泰帝開口道:「前幾日任愛卿給朕交上了一套革舊新法,如今我宋朝正直革故鼎新之時,你且觀之如何?」

話音剛落,便有小宦官給賈蓉遞上一冊書。

賈蓉未接,而是躬身道:

「任首輔乃陛下從萬千才子中選出的治世之能臣,公而忘私,是國之棟樑,臣甚欽佩之。況且臣尚年幼,才疏學淺,安敢對此等家國要事評頭論足。」

賈蓉還是惜命的,如今他只是隆泰帝選出的一把刀,刀是不能有自己的意願和見地的,他也同樣。

隆泰帝道:「你未入監學一天,朕自不會為難你為國事出謀劃策,便只是讓你觀之如此行事是否利國利民,若連你都懂得是利民的好事,那自然是治國良策。」

賈蓉聽從隆泰帝所言,接過小太監手中書冊,翻閱起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