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另一個世界的陰影二

「林主任,下午的比賽我不參加了。」周琳娜說道。

林方明看了周琳娜一眼,頭髮散了,一側臉像是被打歪了一樣,怎麼看怎麼彆扭,眼神呆滯,也確實是不太適合做評委。

「可是現在找誰替代呀。」林方明自言自語道。

「那我不管,反正我是不參加了。」周琳娜說完就急匆匆地一隻手遮著臉出去了。

陳染剛好進來,看到周琳娜這幅樣子,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看到林主任向她招手,「陳染,下午周琳娜不參加點評了。你們三個人吧。」

「三個人,怎麼給分呀?一個人可是百分之二十五的分數呀。」陳染強調了一句。

「是呀,那就把陳凱南加上。你趕緊打個電話給他,就說我說的。」林主任這邊剛吩咐完,就趕緊回了辦公室,他還為下午見台長的事犯愁呢。

「林主任,陳凱南採訪去了,不在辦公室。怎麼辦?」陳染趕緊把這個情況告訴了林方明。

「這樣啊,找李培訓。」林方明說道。

「李老師呀。」陳染嘀咕了一句。「能行嗎?他是攝像的。」

「就是他了。沒有別人了。趕緊打電話聯繫吧。」林方明說完,又低頭看寫的提綱。

李培訓一聽,就樂了。「主任是糊塗了,我可清醒著呢,我不去。我只會攝像,不懂音樂。」

「現在是救場,李老師您還是來吧。」陳染勸道。

「我肯定不去,我可以推薦一個人去,新聞部的主持人小美對音樂還是很在行的。」李培訓說道。

「這我可做不了主,您還是跟林主任直接說吧。」陳染很為難地說道。

「行,我打電話。」李培訓馬上給林方明打電話。

「那怎麼行,好像我們音樂部沒人了一樣,就是再沒人也不能找新聞部的人,不行,不行,絕對不行。」林主任一口給否了。他又道:「你什麼時候碰到新聞部用我們的人,兩個部門隔行如隔山。」瞧把這個隔行如隔山用在此處了。

李培訓一聽這話,剛喝的一口茶差點沒噴出來,「行,隔行如隔山。林主任那您就親自上陣吧。」說完,他就掛了電話。

李培訓在電視台三十多年了,還是頭一次聽到隔行如隔山的這種說法。說的也對,新聞和娛樂本來就是一個是崇山峻岭,一個是小橋流水。一個是堅如磐石,一個是蒲葦韌如絲。一個是大政方針,一個是風花雪月。怎麼看都像是兩個行當。他忍不住搖了搖頭,嘆氣道:「都是收視率給惹的禍。」各個部門借用一下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救場如救火嘛,可是自從用了索福瑞收視跟蹤以後,各個部門的收視情況就一目了然了,收視率又跟廣告,跟各部門的利益直接掛鉤。所以借個人就成了挖牆腳的代名詞,另外被借調的那個人也擔心弄出一個吃裡扒外眾叛親離的下場。所以各部門的消息彼此封鎖,各自使出渾身解數,挖空心思找靈感,找創意。

「這個老李,倚老賣老。」林方明嘀咕了一句。

「李老師確實不在行。」陳染說完,看了林主任一眼,其實她跟李培訓的想法是一樣的,找小美替一下,救場嘛。但是看到剛才林主任瞪著眼睛一口回絕李培訓的那個架勢,此法一定是行不通的,還不如找找其他的途徑。

「你們三個人,一個人33.3分。只能這樣了。跟其他兩個人說一下。」林方明說完又看了看手裡的那張紙。

「好吧。」陳染答應著,回了辦公室。

正好羅盞一剛到,她就把這個情況先跟羅盞一說了。

「那給分很麻煩呀。一個評委25分,分為5個部分,每個部分分為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極差,對應的是5分,4分,3分,2分,1分。現在33,3分,怎麼分呀?」羅盞一說道。

看不出來這個小女生,平時少言寡語,看問題還挺犀利。陳染道:「可是比賽一會兒就開始了,怎麼辦?」

「都是這個周琳娜惹的禍,一事未平一事又起。」羅盞一很不客氣地說道。

「行了,這個時候,還是想想辦法,要麼找人,要麼看看怎麼打分?」陳染一邊說著,一邊在腦子裡過著,到底誰能來呢。

「陳染,我認識一個附近學校的音樂老師,要不然請她來吧。」羅盞一說道。

「我看行,我跟林主任說一下。」說著陳染就打了林主任的電話。

「行,行,只要不是電視台其他部門的就行。」林主任火急火燎地說完,就掛了電話。

「趕緊讓她來吧。林主任同意了。」陳染說完,長嘆了一口氣。這是什麼用人制度呀,寧可捨近求遠,都是利益惹的禍,都是收視率惹的禍。

陳染一直挺反對這個收視率,但是大勢所趨,每家電視台都在用的機制,特別是衛星電視,你不用就要被淘汰。可是有些節目就是曲高和寡,就是收視率低,只是苦了那幫天天念經的人了,化不來緣,只能半死不活地生存著。一旦制定了末尾淘汰制,這些節目就必死無疑。可是這些節目卻可以提升人的審美水平。

有一檔音樂鑑賞的節目,主要介紹一些非主流的音樂類型,音樂人。雖然看的人不多,但這個節目卻是一個橋樑,否則的話這些音樂過不了多久就消失了。正當陳染做得志得意滿地時候,突然在去年年底就被告知撤掉了。雖是台里的一個金牌節目,但是放到經濟市場的大環境下就不適合生存了,因為收視率太低了,拉不來廣告,產生不了經濟效益。

陳染當時非常心疼,那可是做了八年的一個節目,是她用心做出來的一檔節目,就像是自己養大的孩子一樣,看著它一點點長大,先是翻身,繼而爬行,走路,上幼兒園,馬上要上小學了,突然宣告這個孩子必須去死。

「林主任,把這檔節目保留下來吧,可以調到次要的時間播放。」陳染請求道。

「這是台里決定的,也不是只取消了音樂鑑賞這檔節目,電影部也取消了電影課堂,還有」林方明沒有再說下去,他看到陳染眼神里那份戀戀不捨的神情,就有了惻隱之心,安慰道:「陳染,事已至此,你還是把你的其他節目做好吧。」

林主任所說的其他節目當然包括歌唱大賽,這也是去年年底在制定新年計劃的時候提出來的,已經連續幾年了,反響不錯,收視率更是名列前茅,還有就是能拉來大的廣告投資。

陳染沒再說什麼,因為她知道這是台里的決定,林主任也是愛莫能助。陳染的回憶被打斷了,羅盞一請的那個評委來了。

「方耿耿。」羅盞一介紹道。

陳染一聽這名字很少見,一個面容清秀的年輕人,一看就是那種文藝青年。

「盞一,快點兒把評分標準跟他說一下。」說完,她看了看走廊里的選手,左顧右盼,大概是等毛了。

比賽被迫推遲了二十分鐘,四個評委總算是湊齊了,比賽開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