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雜誌社的美編完全可以靠廣告殺出一條財源滾滾的路來,全部變成廣告也不是難事。但這有悖於米加加的藝術追求。她也是有藝術修養的人,只是不想低估自己,變得俗不可耐。陽春白雪固然高雅,但是塵世也需要下里巴人。米加加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決定為周舫的樓盤拍廣告圖片。

沒有想到出了事的周舫這麼快就恢復了元氣,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又大張旗鼓地做廣告了,電視台的廣告黃金時間段都滿了,即使做了效果也將大大地減弱,他非常明白這個道理。於是退而求其次在本市最大的紙質媒體上開闢地盤,這也是他財大氣粗的表現。這樣的商人不掙錢,誰還能掙到錢,有了機會哪怕是一個縫隙都絕不放過。

周舫的樓盤之大堪稱全城之最,鋼筋水泥的叢林一般。

米加加找好角度「咔咔咔」地連拍了起來,找找手感。相機還是在室外拍攝更能體會出它的感覺來,那種對準焦距,成像的快感是一個攝影師最大的滿足。如果是小橋流水,亭台樓閣那才叫一個過癮,它們仿佛觸手可及,又無比遙遠,那種感覺妙不可言。可是現在拍的是樓盤,即使使出渾身的解數,也不能讓鋼筋水泥變成山水樓台,只能是鋼筋水泥,死氣沉沉,缺少生機和活力,更缺少美感。米加加想這很不符合她的拍攝願望,以她以前的性格,她會毫不客氣地走人,但是現在她就要接受,就是硬著頭皮也得完成這個拍攝的任務。

周舫的秘書小天,口吐蓮花一般不斷地介紹著樓盤的優點,什麼花園設計,什麼戶型設計,什麼綠化率高達百分之多少,什麼樓的間距是多少,什麼全城之最好。至於樓盤的質量也理直氣壯地說很好。前段時間鬧的沸沸揚揚的樓盤加層和質量問題,就這樣偃旗息鼓了,這中間處理的環節也只有開放商心知肚明。

米加加舉著相機,調整好角度,正面側面拍了幾張,既要體現出樓盤的整體,更要對細節的部分給與展示,小天又領著米加加去了精裝修的樣板房,看了準會令買者吃了定心丸,這房子買定了。殊不知為了裝修開放商可是煞費苦心,就是要讓買家乖乖地掏腰包,心甘情願地上當受騙也不違法。

米加加把拍攝的圖片給小天看了,他拿不定主意,就發給周舫。結果沒過幾分鐘周舫打了電話說道:「圖片拍得好。」

米加加嘆了一口氣,卻對小天笑道:「好的,我回去就編輯,樣刊出來再拿給你們看。」

米加加不僅暗自嘲笑了一會兒,這拍攝可是她最低級的水平,竟然也能獲得好評。心想要是她拿出十八般武藝還不得嚇死他們。看來他們的藝術水準還在最低等的水平上,絕對上不了高雅的殿堂。很多有錢人欣賞的水平總是停留在低端,這怎麼行。可是這就是現狀,奈她幾何。

米加加回到雜誌社把圖片像是擺積木一樣擺在插頁上,心呼萬事大吉,連腦子都不需要動一下就把工作完成了。想想還是覺得不妥,畢竟這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不能那麼輕鬆加愉快,於心不忍又把幾幅風光片穿插其中,並配上譬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等類似的詩句,這樣才能讓那些渴望「詩和遠方」的人心靈觸動,這樣藝術化的處理一下,讓人多少有了對詩與遠方的嚮往。這樣才讓廣告顯得不那麼像廣告。把人從物質中拽出來,見見陽光,吹吹微風,讀讀文字,看看星空。仿佛高雅了些,也藝術了些。要不廣告就是廣告,純粹的樓房買賣,不過是買到了一個能睡覺的地方。

這樣一想,米加加忍不住又心思神往起來,原來自己的藝術細胞還沒有完全死掉,正躺在大腦的一處睡大覺呢。她需要不斷地喚醒它們,讓她回到初心,回到藝術的殿堂里。想當初在大學裡也是門門功課都上九十分的,是因為天賦,更是因為刻苦,連老師都覺得這個勤奮的孩子不給高分,簡直就對不起天和地。早上六點鐘就到畫室,絕大多數的同學還在睡大覺呢,晚上十點回宿舍,正好還有半個小時熄燈,正好洗漱就寢。四年下來,米加加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特等獎學金的獲得者。全系只此一人。

米加加的爸爸媽媽都是工廠里的工人,流水線上一站就是兩個小時,休息十分鐘,繼續又站兩個小時,一天要站十個小時,太不人道的工作環境能把人逼瘋,但是沒辦法,為了生存他們只能受到如此的剝削。想不到他們能夠培養出來一個繪畫的,一個搞藝術的女兒,也成為工友們的一段美談。

米加加繼承了爸爸媽媽身上的那股子韌性,一畫就是幾個小時,也真能坐得穩。她一想到爸爸媽媽站在流水線上工作的樣子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擺脫掉他們的生活方式,要活出個樣來。繪畫和流水線上的工人,雖然都是手工操作,但是工作性質卻有著天壤之別。一個是藝術創作,一個是單純勞作。米加加覺得她很幸運地從事了藝術創作。

大四那一年米加加已經被保送讀研,她只能放棄這個大好的機會,因為沒有經濟來源。

米加加的爸爸媽媽因年紀大了總是出錯,不是手不利索,就是眼不好使,工廠毫不留情地把他們從流水線了退了下來,兩個人拿到辭退通知書時無論如何都沒辦法接受這樣的事實,一時想不開,所以雙雙服毒自殺。

那一年米加加22歲,人生路上第一次親身經歷了生離死別,連個安慰的人都沒有。爸爸媽媽操勞一輩子留給她就是還剩下幾天就到期的租賃房子。她借了錢把爸爸媽媽火化了,捧著一個骨灰盒回到了學校,熬到畢業,找了一份工作,一個人開始了慢慢人生路的跋涉。

米加加就是在那樣的狀況下都初心不改,一心一意地從事著美術編輯的工作,養活自己,以最低要求養活自己。

她畢業就去了雜誌社做了一名美術編輯,她不是沒有跳槽的機會,而是覺得那不過是從頭再來一次的循環,何必費那力氣,還不如就在這裡安營紮寨。但是這段時日,她的心思有所變化,從本市最大的紙質媒體出來的人,哪裡才能尋到更好的平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