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風應了後,就把人帶進屋了。

若音淡淡瞥了一眼,頓時眼前一亮。

看來德妃的欣賞品味,還可以的。

兩個姑娘,姿色都不錯。

一個穿著象牙白的旗裝,頭上梳著大拉翅,看起來端莊賢淑。

面上的妝容也淡淡的。

只是她眼裡一閃而過的精光,背叛了她。

若音當下眉頭挑了挑,好一朵美麗的白蓮花,整個人都透著仙氣。

想來,這位就是鈕鈷祿氏了。

另外一個的穿著,則是較為艷麗的橘紅色襖裙,頭上梳著一字頭。

整個人都光鮮靚麗,一副天真活潑的樣子。

如果她沒猜錯的話,這位就是武氏了。

只見兩人進屋後,齊齊福身行禮。

「妾鈕鈷祿氏,給福晉請安,福晉吉祥。」

「奴才武氏,給福晉請安,福晉吉祥。」

結果事實和若音猜的一樣。

象牙白旗裝的,是鈕鈷祿氏。

打扮得光鮮亮麗的,是武氏。

從外表來看,鈕鈷祿氏比武氏的姿色,略好看了些。

若音面上帶著正室專有的笑,道:「不必多禮,賜座。」

「謝福晉。」

「你們兩個,誰大一些。」若音笑問。

「回福晉,奴才小些,側福晉比奴才老兩歲。」武氏也不曉得是真天真,還是假爛漫。

以她的格格身份,不應該搶在鈕鈷祿氏前頭髮言的。

且她的說辭,也有些刺耳。

長兩歲就是長兩歲,說什麼老兩歲。

導致鈕鈷祿氏才笑著的嘴,頓時一僵。

然後她尷尬地笑了笑,什麼話都沒說。

只是那雙鳳眸里,有著令人我見猶憐的可憐。

要是叫男人瞧見了,妥妥的會憐香惜玉。

此時,若音身為正室,不說武氏幾句話,都過不去了。

況且新人進府,是要立立威信的。

於是她收起面上的淺笑,不苟言笑地道:「武氏,你身份比鈕鈷祿氏低,平日裡要懂得謙讓,說話也要注意分寸,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心中要有數。」

「福晉說的是,奴才知錯了。」武氏誠惶誠恐地低頭道。

「你年紀還小,剛開始不懂,這一次,我就不計較了。」若音淡淡地道。

「福晉說的是,謝福晉寬容大量。」武氏也不曉得是不是被若音唬住了,頭都不敢抬起。

若音見武氏還算聽話,也沒多追究。

而是說起了正事:「早幾天的時候,四爺就跟我招呼過了,我便叫人把偏院的兩處院子收拾了一下,你們去看看吧,有什麼缺短,就到正院說一聲。」

「是,多謝福晉體恤。」

「這幾天選秀,想來你們也累著了吧,都去歇著吧,夜裡還有家宴,就咱們姐妹幾個。」

要是就武氏一個,她倒不至於辦家宴。

叫膳房好生給武格格弄一桌子酒菜就行。

關鍵是這中間,還有個鈕鈷祿氏。

人家一進門,就是側福晉了。

可想而知,皇家有多看的起鈕鈷祿氏。

這鈕鈷祿氏,可是和若音的烏拉那拉氏一樣,是大清八大姓氏之一呢。

別看鈕鈷祿氏的父親是個四品典儀官。

但她的曾祖父,是大清王朝的清初開國五大臣之一。

有了這一層關係,鈕鈷祿氏的身份,也顯得上檔次多了。

對於若音的囑咐,鈕鈷祿氏和武氏,都一一點頭應了。

而若音呢,讓柳嬤嬤賞了她們首飾,就將她們打發了。

鈕鈷祿氏賞的厚一些,武氏的少些。

不是偏心不偏心,而是身份有別,待遇也要有所區別,這是規矩。

況且四爺才給她放權,如今算是試用期,各各方面,她要好好表現才是。

現在若音想賞賜人,不必從自己的庫房取。

在府里的內務房取就行。

內務房相當於府里的總庫房,裡面什麼東西都有。

且那些人,都是四爺培養的,只聽從四爺的安排,根本動不了手腳。

所以,不存在什麼下毒一說。

就是從那裡挑些東西賞賜有孕的李氏,都沒在怕的。

待鈕鈷祿氏和武氏離開後,若音便吩咐柳嬤嬤:「夜裡家宴的事,跟後院別處說一聲。」

「是。」柳嬤嬤看著若音長大的,生怕若音心情不好,便小小聲道:「福晉,老奴瞧著,那武氏根本比不得你,就是那鈕鈷祿氏,長得倒是仙,可到底比不得主子有靈氣,主子不必放在心上。」

「初來乍到的,暫時還看不出名堂,我又豈會放在心上。倒是鈕鈷祿氏,你讓府里的奴才,將她的院子弄得喜慶些,如今緊要關頭,只能委屈她了。」若音沒所謂地道。

「那就好,老奴就是怕......」

「好了,不必多說,我吩咐你的,你去辦吧。」若音曉得柳嬤嬤的意思。

無非就是擔心她拈酸吃醋,心情不好,對胎兒不好。

其實,比起後院的人得寵不得寵。

她更在意的,是那些人會不會老老實實的。

畢竟,不安分的人,才是最惱火的。

夜裡的時候,家宴就設在正院。

沒有四爺,只是後院的女人們在場。

若音一直坐在裡間的,直到巧風說:「福晉,小主們都在堂間坐著了。」

她才扶著柳嬤嬤的手,去了堂間。

眾人紛紛行禮:「福晉吉祥。」

「不必多禮,大家都坐吧。」若音在堂間的主座坐下後,眼神漫不經心地掃著眾人。

一時間,她能感受到各種同性相斥的磁場,在眾人間蔓延。

尤其是李氏,面上容光煥發的,滿滿的優越感。

也不曉得,為的哪般。

主子們都入席後,就有奴才擺膳了。

用膳的時候,鈕鈷祿氏和武氏初來乍到的,顯得有些拘謹。

宋氏普普通通的。

李氏雖然沒有說刁鑽的話了。

但從她的眼神可以看出,她不屑在座的所有人。

期間,李氏好似料定四爺會去鈕鈷祿氏那兒,便一直找准機會灌鈕鈷祿氏的酒。

眸子裡的眼神,異常堅定。

大有不把鈕鈷祿氏灌醉,就不罷休的意味。

可鈕鈷祿氏也不是吃素的。

一開始,她出於禮貌,李氏喝茶,她喝酒。

連喝了三杯後,她便道:「姐姐的熱情,我感受到了,只是妹妹酒力不好,不能多喝,以免待會不勝酒力,在姐妹們面前失了態。」

「姐姐,你別不給面子呀,李側福晉這是看得起你,像我就沒這麼好福氣了。」武氏在一旁煽風點火。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