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扯了扯唇,雲淡風輕地道:「下棋不分男女,只有棋藝切磋,無關乎憐香惜玉。」

「是是是,您說什麼都是對的。」若音敷衍的收拾棋盤。

一盞茶後,若音伺候四爺更衣。

直到兩個人都只著一身裡衣時,她便吹熄了蠟燭,雙雙躺下了。

結果才一躺下,男人結實的身軀,就壓了上來,好似要把她鑲入體內。

「別動,乖乖給爺生個格格。」他黯啞地道。

於是乎,為了實現早日得女的偉大計劃,四爺勇猛耕耘至深夜......

------

接下來的幾天,若音為了太后的壽辰做準備。

讓人找來了京城最好的木匠,專門定做了一樣東西。

等到太后生辰當天,她便帶著備好的禮物,跟著四爺進宮了。

由於天太冷,又下著雪,若音便把弘毅放在府里,拖謝嬤嬤和奶娘照看著。

到了慈仁宮,一進殿,若音就聽見了熱鬧的說話聲,還有笑聲。

抬頭一看,康熙和太后,已經坐在上頭了。

太后雖不是康熙生母,但在康熙眼中,卻勝似生母。

在他兩歲時,生母就早早去世。

他便是孝莊太皇太后,和太后教導長大的。

後來孝莊太皇太后去世,他身邊最親近的長輩,也就只剩太后了。

關鍵太后是科爾沁草原上的蒙古族,為人豁達。

從不因為自個是個太后,就管這管那,干涉政權的。

相反的,她每天吃好喝好玩好。

在她底下長大的皇子和格格,都有好幾批了。

她還時常去各地遊玩,好不快活。

也正因為如此,加上小時候的教導,康熙對她極為尊敬,基本是有求必應。

此時,長長的黑漆條案擺滿兩旁,已經坐了不少阿哥夫婦,還有妃嬪。

俊男美女的出現,總是吸睛的。

四爺和若音一進殿,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好在若音和四爺,是有著高調的外貌,但為人低調。

兩人進殿後,朝康熙和太后行了晚輩禮,就在一旁入座了。

由於太后不是整壽,這次的壽辰,便沒有官員,只有皇室的成員。

片刻後,康熙帶頭獻賀禮給太后。

若音瞧著,樣樣都是無比貴重的。

從釵子到簪子,從手鐲到護甲,甚至還有吃的,和穿在身上的各種綢緞。

簡直讓人看花了眼。

然後,皇子們也緊隨其後,獻上了賀禮。

一樣樣的,也是貴重的很。

最後,便是女人們獻賀禮的時候了。

首先是妃嬪們獻禮。

然後皇子福晉里,首當其衝的是直郡王妃,「老祖宗,這是孫媳早幾月前,親手繡的萬壽被單。」

若音一聽,來了精神。

只見宮女們捧著疊得跟豆腐似得被單,一點一點地展開。

最後呈現在眾人眼前的,是一床深紅色的被單,上面用金線繡滿了繁雜的花紋,還有金燦燦的壽字。

看得若音是目瞪口呆,她繡個小玩意,都歪七扭八的,古代人這麼會玩啊。

這麼一比較,那些繡手帕手絹,還有錢袋的,在這被單面前,那都是小巫見大巫了。

「你太有心了。」太后淺笑著說,但眼神中,卻有著淡淡疏離。

「孝敬老祖宗,是孫媳應該的。」直郡王妃說完後,就退回坐下了。

「喲,大嫂啊,今年跟是巧了,我繡的也是被單。」太子妃笑著走到中間行禮。

接著,就有一群宮女,捧著同樣疊成豆腐的被單展開。

若音瞥了眼直郡王妃,空氣中隱隱聞到了類似於撞衫的尷尬味道。

只見太子妃說的沒錯,兩個人的賀禮都差不多。

直郡王的底色是深紅。

太子妃的底色的正紅。

並且,太子妃的那床被單,看起來是很光滑的綢緞。

四個邊角用金絲銀線繡著古典的邊紋。

中間則用金絲銀線,還有各種彩色的線,繡了繁雜的福壽齊全圖案。

「老祖宗,這是孫媳用上好的天蠶絲,縫製而成的福壽齊全錦被,它蓋在身上,有冬暖夏涼的效果。」太子妃得意地道。

見狀,直郡王妃面露尷尬之色。

直郡王的笑臉,瞬間就垮了。

康熙今兒就是來陪太后的,他沒說話,將話語權交給太后。

太后抻著脖子仔細看了看,肯定地道:「嗯,這個寓意好,你有心了。」

太子妃之後,按照輩分,就是三福晉了。

「孫媳有幸得了一塊寶玉,便找京城的匠工,特意打造了一對景福長綿簪子。」三福晉道。

聽說是景福長綿簪,若音鬆了口氣。

她還以為,和三福晉要撞禮物了呢。

不過,她怎麼從三福晉的臉上,看到了難得的懂事呢。

這位不是像來刁鑽,愛惹事,看她不順眼麼?

結果三福晉好似知道她在注意著,還朝她微微笑了笑。

笑得若音敷衍地回了一個笑,就收回了眼神,連太后說的什麼都沒聽清。

她只聽見一旁的三爺,在給四爺授課:「老四,瞧見沒,女人啊,不聽話就得狠狠地冷她,你看你三嫂,現在是不是服服帖帖的,哪裡還會到處刺人。」

四爺輕輕呡了口茶沒說話。

倒是若音的嘴角抽了抽,三爺可別教壞四爺,她家已經四爺夠冷了,無需再冷。

如果她知道是四爺先教壞的三爺,可能她會當場吐血三尺......

就在若音怔愣的時候,有人用手肘撞了撞她:「四弟妹,該你了。」

若音回神,發現提醒她的正是三福晉。

便微微淺笑,客氣的意思意思一下。

然後,她朝柳嬤嬤示意一眼,就走到了殿中央。

先是對太后燦燦一笑,道:「老祖宗,孫媳給您準備的禮物比較普通,但您應該沒見過。」

語音剛落,柳嬤嬤就和巧風抬了一個木桶進來。

那木桶確如若音所說,普普通通,並且還比較小巧,邊沿刻了繁體的壽字。

一時間,那些看熱鬧不閒事大的妃嬪,就嘰嘰喳喳起來。

「這是什麼啊,還沒我沐浴的澡盆子大呢。」

「就是,當腳盆子還差不多。」

「切,這種最低等杉木做的腳盆子,送我都不要。」說這話的,是九福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