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此話怎講。」四爺淡淡問。

堪布笑眯眯地回:「不洗澡的人,硬擦香膏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都是來自於真才實學,有德自然香。」

不愧是寺廟的堪布,一眼就看透了本質。

但他並沒有拆穿,只是雲淡風輕的提醒。

「謝堪布指點。」四爺微微頜首,「另外,若是見到了章嘉國師,代我像他問好。」

逗留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有喇嘛把開光的佛珠與菩提子遞給了四爺。

他便帶著蘇培盛幾個,離開了寺廟,回了雍親王府。

在這裡,藏教喇嘛不是和尚,所以並不會自稱貧道,老衲。

喇嘛和活佛,都分為兩種。

出家的喇嘛和活佛,也有在家的活佛和喇嘛。

出家的活佛和喇嘛,他們從小就進入寺廟,在寺廟裡學佛修心,接受出家人的戒律。

他有資格穿僧衣,並且地位很高,相當於相當於漢族的方丈和住持人。

這些喇嘛和活佛在老百姓的心裡也有很高的地位,從內心中崇拜他們。

還有一種是在家的活佛和喇嘛,他從小就沒有進入寺廟,也沒有接受戒律。

這種活佛和喇嘛可以結婚生孩子,甚至可以雙-修身法。

儘管這樣,但他還是活佛,也是喇嘛。

只不過,他們不是出家人。

按佛理來說,他們沒有資格穿僧衣,一般藏人叫他『在家修行人』。

地位比「出家修行人」要低一些。

他們有些人掌握著權利,是遊走在政治社會的人。

即使在修行方面低人一等,但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

古往今來,很多帝王,都是潛心學佛之人。

他們一方面三妻四妾,後宮佳麗三千。

一方面,又對佛學有著極高的尊重。

當然,地位最高的,不屬於這兩類。

而是一類很特殊的活佛和喇嘛。

他們在寺廟學佛修心,但他不願意擁有地位和權利,更不願意參與政治和管理寺廟事務。

於是,就把自己的位子讓給別人做,讓別人來當寺廟住持。

他們都很謙虛,很愛學習,思想很單純,生活很樸素。

有些喇嘛和活佛長期在山裡,一般不接觸俗人,不追求名譽,也不希求財物,不接受很多供養和弟子,這些活佛和喇嘛在老百姓的眼裡就是佛,實際上真正的活佛和喇嘛,是他們才對!

古代信佛的比較多,大概是帝王推廣的關係。

比如隋文帝楊堅,襁褓之際,就與神尼過著出家生活,吃齋奉佛,有十三年之久。

乳名為那羅延,梵語中是金剛不壞的意思。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受菩薩戒皇帝。

武則天也虔誠信佛,精通佛法,護持三寶,獨尊佛教,為佛教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很多佛經的開經偈,還是武則天寫的。

到了清朝,幾乎每一位皇帝都信佛,特別崇奉藏傳佛教。

康熙的父親順治帝,二十餘歲的時候,經歷了心愛之人董鄂妃之死。

便驚覺世間無常,皈心佛教。

還曾講:「朕前生的確是僧,今生每常到寺,則低回不能去」。

又說:「財寶妻孥,人生最貪戀放不下,朕於財寶固不在意中,即妻孥,亦覺風雲聚散,沒甚關情。」

就連當今康熙帝,對外藩蒙古的政策是懷柔之道。

懷柔之道的運用,就是藏傳佛教的利用。

康熙信佛教,自其二十二年以後,天下太平,國家富裕,曾至五台山五次。

五台山又是大清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康熙到五台山賜梵文藏經兩部、匱額五十五塊,作詩一十五首、碑文二十餘道,修葺寺院二十餘座,贈送滲金佛菩薩像七尊,做各種法會八次,敕賜金銀六千餘兩,資送珍物,多得難以悉錄。

所以,四爺鑽研佛學,也算是對康熙投其所好。

至於農學,自然也是為百姓們著想。

到底是個皇子,再閒也得找點事情做。

大清可容不得不學無術的皇子。

半個時辰後,四爺的馬車在雍親王府停下。

蘇培盛給拉開的帘子,小德子弓著背,在馬車下當人肉凳子。

男人微微俯身,利落的下了馬車。

進了府後,越過前院,直接去了正院。

這一回,蘇培盛給唱了報。

若音在裡頭聽到了聲音,就款步出來迎接了。

她穿著一身淺薄荷色的旗裝,上頭繡著暗紋。

俏-臉上透著淺笑,盈盈福身行禮:「請爺大安。」

語音剛落,左邊手臂就被男人一把扶起。

並且,他順著她的手腕,拉住了她的手。

不是那種十指緊扣,也不是對握。

因為他的手掌寬厚,直接就把她的手包裹在裡面,能給人安全感。

進屋後,他便很自然地鬆開,在屋裡坐下。

若音給四爺倒了杯茶,在他旁邊坐下。

隔著小桌几,她就總覺得四爺好像有些變了。

以前的他時時刻刻都嚴謹苛責。

今兒個,難得從他身上,看到輕鬆自在。

偷偷瞥了眼他,上下那麼一打量,便發現男人的手腕上,多了一串菩提子。

手上來捻著一串佛珠。

她收回眼神,似乎明白了些什麼。

這時,蘇培盛打開了兩盒鎏金邊的墨色匣子,放在了若音邊上的桌几。

「福晉,主子爺知道您喜歡素雅的香薰,在外頭逛時,特意讓奴才給您帶了沉香和檀香,您且聞聞。」

若音面帶幸福地笑了笑,嘴甜地道:「既然是爺給買的,那肯定是頂好的,正好我屋裡的香薰快燃沒了,這下好啦,往後我屋裡就燃這個。」

四爺明明被女人哄得心情大好,嘴上卻嫌棄的冷哼一聲,「就知道拍馬屁!」

瞧著主子們打情罵俏的模樣,屋裡的奴才哪裡還敢多呆,一個個都自覺滾出去了。

若音將兩種線香,放在鼻尖輕輕聞了聞。

漫不經心地道:「爺,這沉香是名貴的中藥,這種香薰聞了後,對身心都有好處。可這檀香......我聽說......」

「聽說什麼。」

「爺得答應我,不生氣我才說。」

「說!」

雖然男人沒承諾,但他這般命令,也算是變相答應了。

於是,若音柳眉微蹙,難以啟齒地道:「我聽說......它能催-晴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