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成。」

「為何?」

「這樣一來,萬一皇上知道了,本宮豈不是完了。況且,即便是通過這種法子有孕,那也名不正言不順。本宮身為貴妃,又沒做錯什麼事情,難道想要懷上皇嗣,還要偷偷摸摸的不成。」毓貴妃謹慎地道。

皇上本就不怎麼喜歡她。

她要是還使這種招數,只怕是更讓他厭惡。

紫青聽了後,愁人地道:「那怎麼辦呀,咱們總不能一直這樣下去吧。上次御醫都說了,您這次的身子恢復得很好,已經調理的差不多了呢。還說您趁著年輕,能懷就趕緊的,否則錯過了最佳生養年紀,那就不好懷了。」

「本宮知道。」毓貴妃恨恨地擦著眼淚。

沉思片刻後,她道:「如今本宮只能依著皇上的意思,等時機成熟,我再找個機會,去求求皇上,讓他再給我一次機會。」

「什麼機會?」

「哥哥還在邊關打仗,起碼得等他那頭有了好消息,本宮再趁熱打鐵。」古往今來,前朝與後宮,不都是這樣相互牽制的麼。

聞言,紫青眼睛一亮,笑道:「對對對,還是主子想的周到。」

次日,後宮妃嬪照常去永壽宮給若音請安。

毓貴妃心情不好,姍姍來遲。

等人都到齊了,若音才出場,在上首坐下。

後宮裡消息本就靈通。

誰誰誰被翻了牌子。

誰誰誰有了身孕。

誰誰誰被皇上召幸了。

至於今兒個,大家最心知肚明的,自然是毓貴妃被皇上賜了避子湯藥。

因為敬事房的消息,一直是後宮重點注意對象。

打從小太監端著避子湯藥去翊坤宮時,消息早就傳開了。

齊妃素來是個愛挑事的,她看著毓貴妃,眨了幾下眼睛,笑道:「毓貴妃,臣妾聽聞......皇上賜了你避子湯?」

「確有此事,怎麼了。」毓貴妃淡淡挑眉,一副沒所謂的樣子。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心有多痛。

本來出了這種事情,今日她不想來晨省的。

因為以她對後宮的了解,那些人肯定會明里暗裡地拿避子湯說事。

可是她轉念一想,她為什麼不敢來。

就是知道她們會這樣說,她偏要來!

畢竟,一切都才剛剛開始,她要是就怕了。

往後還怎麼繼續在後宮生活下去。

她就是要用這些挫折,來磨練自己。

讓自己在後宮變得強大起來。

她是貴妃,還能怕她們不成。

得到當事人的親口實錘,齊妃掩嘴,沒再說什麼。

只是眼角和嘴角,有抑制不住的上揚。

一旁的熹妃也用手絹掩嘴,遮蓋嘴角的笑容。

並輕聲細語地道:「皇家裡最注重皇嗣延綿,開枝散葉,加之咱們後宮皇嗣太少,皇上這麼些年來,就沒賜過咱們避子藥。就連最不得寵的武常在,都沒被賜過避子藥呢。」

熹妃素來輕聲說重話,從來沒跟後宮妃嬪撕破臉。

她知道,真正的力量不是張揚的。

而是藏在柔聲細語當中的持續暴擊。

並且,明面上也不會鬧得太難看。

而她話里的意思,自然是指毓貴妃連武常在都比不上。

那武常一直就是個沉不住性子的。

被熹妃這麼一調侃,不樂意地道:「熹妃娘娘,您有事說事,別扯上嬪妾。」

「就是,說我家武常在做什麼。」齊妃護犢子地道。

然而,武常在似乎不太領情。

她看了齊妃一眼,就沒說話了。

上一次要不是這個齊妃,信誓旦旦地說要傳授她多年以來的爭寵經驗。

她至於冒著風險,在御花園吟詩嗎。

最後害得她在冰冷的晚風中吟詩。

回去後還抄了唐詩!

不過此刻,比她更悲催的,是毓貴妃。

毓貴妃聽著大家嘲諷的話,看著眾人幸災樂禍的笑容,淡淡道:「適才熹妃說的,本宮都知道。皇上之所以沒賜你們避子湯,那是因為你們不夠特別,不夠重要。」

此話一出,眾人眼裡有驚訝之色。

紛紛朝毓貴妃投去好奇的眼神,想看看她怎麼把這句話圓下去。

只聽毓貴妃非常自信地道:「而皇上之所以賜本宮避子湯,自然是擔心本宮的身子吃不消。想來等本宮身子調養好了,便可以不必喝避子湯了。」

這個理由,可能說服她自己都難,更別提後宮眾人了。

只見在座的所有妃嬪,想笑又不好意思笑。

一個個的,憋笑憋得可難受了。

就連上首的若音,都不由得抽了抽嘴角。

關於四爺賜毓貴妃避子湯的事情,她也有聽說。

而且,四爺這波操作,讓她也有些看不懂。

但總歸只有兩個可能。

要麼是對毓貴妃失去了耐心。

要麼,就是對年家失去了耐心。

而她還是頭一回聽見,把賜避子湯說得如此清新脫俗的。

好像那不是什麼避子湯,而是皇恩浩蕩。

很好,若音非常欣賞毓貴妃的自信。

她記得歷史上的毓貴妃,雖說沒一個能養活的,但人家可是有四個孩子的。

可毓貴妃現今才三個。

難道,會跟歷史不一樣?

要真是這樣,也沒什麼好稀奇的。

反正這兒跟歷史不一樣的多了去了。

接下來,齊妃幾個又打趣了毓貴妃幾句。

不過,全都被毓貴妃自信地回過去了。

導致她們只得訕訕地住了嘴。

人家是貴妃,她們就是再怎麼不服,也不能如何。

反正得寵與不得寵,大家都心知肚明就行。

再怎麼樣,最得寵的是坐在上面的皇后娘娘呢。

幾日後,邊關傳來有利的戰報。

年羹堯剛到西寧時,大軍未齊,就被羅卜藏丹津偷襲。

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候,但凡他有一點膽怯,命就沒了。

但他毫不慌亂,只率領數百人臨危不亂地站在城樓上。

搞得準備偷襲的羅卜藏丹津擔心有詐,率軍引退。

等到大軍集齊時,他果斷帶兵攻擊賊壘,後又直攻敵營。

嚇得羅卜藏丹津敗逃,僅率千人遁走。

但年羹堯並沒有放過羅卜藏丹津。

而是下令諸將分道深-入,搗其巢-穴。

並率領各路兵馬遂頂風冒雪、晝夜兼進,迅猛地橫掃敵軍殘部,大獲全勝!

而他「年大將軍」的威名,也自此震懾西陲,享譽朝野!

就連身在後宮的毓貴妃知曉後,更是自豪地道:「哥哥果然不負家中對他的栽培,更不負本宮對他的期望。」

「那皇上那邊,您是不是也可以......」紫青試探地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