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8章 【7月22日更新】只有我和你

可真的兌現這個承諾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就跟做夢一樣,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畢竟,他們的身份不同於常人。

也許在外人看來,世界那麼大,想要去看看,只要經濟條件允許,就可以說走就走。

可他是大清的皇帝,她是他的皇后。

她們在做自己的時候,還有對大清的責任和義務。

他有那麼多的政事要去處理。

她也要管理後宮瑣事。

「自是真的,近來為了早些處理好緊要政事,朕去了圓明園,本想在你生辰之前辦好的,怎知還是延到了現在。」

這次出巡,他差粘杆處辦了許多的事。

而粘杆處是秘密特務機關。

若是在紫禁城來來去去,自然不方便。

可圓明園就不一樣了。

他在圓明園的居所建了個秘密通道。

每次召粘杆處商議事情,他們都是從秘密通道來去自如的。

這樣便不會引人注目,處理事情也方便許多。

若音聽四爺話里的意思,貌似是特意趕在她的生辰?

聽他提起了政事,她便擔心地道:「皇上,咱們都出來了,那朝廷里的事怎麼辦,後宮由誰管?」

「算你還有點良心,知道替朕考慮。」四爺戳了戳她的腦門,淡淡道:「要緊的政事,朕已經處理好了。其餘的,便交給十三弟和張廷玉監國,阿哥們則跟著他們學著,當然,若是有什麼要緊事,他們會飛鴿傳書給朕。」

當登基那會,對於朝廷之事,無論大小事情,他都親力親為。

但凡呈上來的摺子,事大事小,他都批閱,並點評。

這樣的情況,一直維持到皇后禁足於太廟。

那時,皇后的事情交給旁人去處理,他不放心。

可要是親自處理,又沒時間。

於是,他暫停了每日一次的上朝,去了圓明園。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他察覺到自己處理政事的法子不太恰當。

否則照這樣下去,他每天除了批閱奏摺,還是批閱奏摺。

根本無暇顧及其它。

從那以後,一般的瑣事,他都是交給十三和張廷玉。

只有重大的要緊事,他才親自處理。

「至於後宮之事,朕交代了謝嬤嬤,你不在的期間,由她監管後宮妃嬪,不管有事沒事,她都會飛鴿傳書的。」

「那太好了!」若音欣喜地道。

她原本還覺得出來的太突然,後宮都沒人管,心裡有點罪惡感。

既然有謝嬤嬤監管,那她就放心了。

否則交給後宮任何一位,都不是個事兒。

那謝嬤嬤是四爺的奶嬤嬤。

打從潛邸起,就是若音和四爺所信任的人。

交給她,一定沒有問題。

其實,這種事情按理說是要交給太后的。

可誰讓太后拎不清,交給她誰放心啊。

而且,皇家很多皇子不是生母帶大的,而是乳媼一手帶大的。

導致皇子們跟生母不親,反而跟乳媼親一些。

所以,太后打小就和四爺不親。

反倒是謝嬤嬤,打從四爺出生沒多久,就一直在四爺跟前。

而四爺讓十三和張廷玉監國,這樣四爺就能空出時間南巡,還不耽誤政事。

至於阿哥們,一起跟著學習處理政事,也能學到不少東西。

加之四爺沒有偏頗,阿哥們的相處也能和諧一點。

否則容易讓偏頗的那一個成為眾矢之的。

而且比起別的阿哥,大阿哥和二阿哥是兄弟,兩個人還能互相幫襯。

再說了,大阿哥是嫡長子,其餘阿哥見了他,也得恭恭敬敬的。

若音再往下一想,就想起了五阿哥。

原本的好心情,立馬就變得激動起來。

「對了,還有五阿哥,咱們這回出來,怎麼沒帶上他呢!」

大阿哥和二阿哥在上學,要以學業為重也就罷了。

可五阿哥還小,又沒到讀書的時間。

這次要是不帶上他,等他再長大一點,就要上學,也就沒有機會了。

「五阿哥還小,他打出生起就在京城,若是跟著咱們去南巡,難免水土不服。且一路上車馬勞頓,他一個小孩子會很辛苦。」

「......」若音撅著嘴,還是覺得難以接受。

車外,蘇培盛聽了四爺的話,不由得抽了抽嘴角。

他怎麼有種皇上對皇后才是真愛,阿哥們只是意外的感覺?

四爺見若音悶悶不樂,繼續道:「況且,朕這次出來,一路上還要處理一些政事,把小孩帶在身邊不方便,也不安全。」

聽到這話,若音才打消了要帶五阿哥出來的想法。

但很快,她的另一個想法就冒出來了。

「皇上,您到底是為了南下,才捎帶著臣妾。還是因為答應臣妾,順帶著出來辦事的!」

雖說他身為皇帝,不可能為了她拋棄國家不管。

但這先後順序得弄明白,她也好擺正自個的位置。

「朕是先應承了你,但朕身為皇帝,總不能帶著你遊山玩水,卻置大清於不顧,這樣如何對得起百姓,如何對得起老祖宗留下的江山!」

「知道了啦,臣妾不過隨口問問。」

她以為他是以辦政事為主的,所以才這麼一問。

現在他這麼說,她便知道了。

這一次,她不是他的附屬品。

若音掀開車簾,發現天已經完全亮了。

可是,在她打開車簾的一剎那,突然發現山林里有人影竄動的痕跡。

她連忙放下車簾,指了指外面,驚魂未定地道:「皇上,好像有人在跟蹤我們。」

四爺掀開車簾隨意一看,沒所謂地道:「不必怕,都是自己人,那些是保護咱們安全的暗衛。」

「皇上,為什麼不讓他們明著保護咱們?」若音不解地問。

「此次南巡,朕沒有在朝廷公布,而是以在圓明園潛心學佛為由。」

「為什麼?」

「朕不想明著到各地巡察,否則一些地方官府知道朕到了後,就會製造出表面上的太平盛世現象。」

若音:「......」

「你不知道,皇考幾次南巡,那些地方官府都使障眼法,知道他要到一個地方,就算當地有難民,也把難民驅趕,等到皇考去了,看到的便是百姓們安居樂業的現象。」

「直到有一次遇上天氣變化,臨時改了行程,導致那些人沒及時做假象,他才看到了真相。」

「所以,皇考曾告訴朕,要想好好的巡察,就得微服私訪,搞突擊檢查,那樣巡察到的,才是一方百姓真正的樣子,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否則真正苦是老百姓,他們有苦都沒地方訴說,沒地揭露。」

「哦。」若音恍然大悟地點點頭。

「而且,明著巡察需要大批的隨從和侍衛,長久下來,將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樣既不能視察到真實的情況,還浪費朝廷資源,實在是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嗯。」若音朝四爺豎了個大拇指,表示贊同,「皇上說的對。」

她記得歷史上的康熙帝六次南巡,每次出巡都是大批人馬。

後期國庫空虛,跟這多多少少也有一點關係。

因為每次南巡都要提前一年修建行宮,還要帶著大批的文武大臣出巡。

導致雍正帝登基後,國庫空虛,便不可能再耗費錢財南巡。

後來好不容易充實了國庫,卻因為勤政累到,就是想南巡也沒機會了。

於是,留下充實的國庫,就好了他的兒子乾隆皇帝。

乾隆帝效仿康熙帝,也南巡了六次,還下了十二次江南。

把他老爹勤政節儉下來的銀子,光是花在南巡上,就花費了兩千餘萬兩銀子。

不過這一世,貌似弘曆還沒譜,更別提什麼乾隆了。

且《紅樓夢》借趙嬤嬤之口道:「咱們賈府正在姑蘇揚州一帶監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預備接駕一次,把銀子花的像淌海水似的!」

可以說康熙帝南巡是造成曹家大量虧空的主因。

《紅樓夢》稱「還有如今現在江南的甄家,噯喲喲,好勢派!獨他家接駕四次。若不是我們親眼看見,告訴誰誰也不信的。別講銀子成了土泥,憑是世上所有的,沒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過可惜』四個字竟顧不得了。」

諸上種種,若音認為四爺是不想浪費國庫資源,更不想讓老百姓接駕,拖累老百姓吧。

就在這時,原本提起政事不苟言笑的四爺,卻突然靠在她的肩頭,輕嗅著她的秀髮。

然後,他在她耳旁低低地道:「音音,這是朕登基後的第一次南巡,朕想和你一起,再好好地看一眼朕的江山。」

「......」這話怎麼聽起來就跟再也不當皇帝似得。

或者說,像是一病入膏肓的皇帝口中說的話。

「皇上......」若音牽了牽唇,可還不等她說些什麼,四爺就將指腹輕輕放在她的唇上,示意她別說話,聽他的,「這一次,沒有皇帝和皇后,只有我和你,胤禛和若音。」

聞言,若音整個人愣在原地。

「皇上......「若音再次開口。

然而,又被四爺給打斷了:「傻東西,爺才說了,只有我和你,還喊什麼皇上。」

「四爺。」若音及時改口。

男人卻還是搖搖頭,不滿地道:「叫我的名字。」他的聲音低沉而磁性。

------

這一章多了1000+字,共3000+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