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音:「本宮還沒說我這些年在圓明園呆得好好的,怎麼一回宮,就總有人想要陷害本宮,你倒是先跳出來惡人先告狀了。」

穎嬪一臉無辜地回:「臣妾不知娘娘在說什麼。」

若音冷笑一聲,「本宮身為皇后,有什麼理由非要害你一個小小的嬪位妃子,你不覺得很牽強嗎?」

「這個臣妾就不得而知了,想來娘娘心中最是清楚。」穎嬪淡淡回。

這時,那個被穎嬪收買的宮女道:「皇后娘娘,難道您忘記了嗎?今日您讓奴才誣告穎嬪時說過,當年熹常在死在你手裡,你擔心紙包不住火,來日遭穎嬪報復,這才先下手為強,想要除掉穎嬪,免得夜長夢多,留下禍患。」

這翻話,如同一個炸彈,炸在了大殿中間。

眾人用那種不可思議地眼神看著若音。

天吶,後宮原來還有這種腌臢事!

宮女說完,穎嬪就在那哽咽道:「皇上,雖然姐姐性格剛毅,臣妾也一直認為她死得蹊蹺,但沒有多想,不曾想竟是皇后娘娘害死的她,皇后娘娘好狠的心吶,害死了姐姐,如今又想要害我,還請皇上給臣妾做主!」

聽著宮女和穎嬪唱的雙簧,若音覺得可笑。

原來,穎嬪知道熹常在被她折磨死的,所以想要報復。

當年穎嬪進宮時,她認為自個和熹常在的過節,在熹常在死的那一刻已經了結,不會將恩怨算在穎嬪身上。

畢竟,穎嬪和她又沒仇,這樣冤冤相報也不是辦法。

但她對穎嬪有所避諱,就命眼線盯著穎嬪。

眼線是發現了穎嬪想要收買她宮裡的宮女,可宮女卻是個雙面間諜。

這些年她不在宮裡,想來一部分奴才想另尋投靠的主子吧。

呵,她這才回宮多久,就想置她於死地,這座紫禁城,當真一點都不太平!

她本以為人證物證俱在,結果宮女卻成了穎嬪的人證,物證也就隨著人證的改變,沒有用處。

若音一張嘴,說不過宮女和穎嬪事先串通好的雙簧。

她只想好好地查清此事,還自己清白,嚴懲穎嬪。

於是,若音朝上首的四爺道:「皇上,臣妾剛回紫禁城,就出了這樣的事情,臣妾想請您給我一點時間,待查好這些事情,揪出背後陰險之人,臣妾還是回圓明園住著吧,否則我的抑鬱症又要復發了。」

她都懶得說自個是清白的,求他相信了。

這個世上,還是自己最可信!

呵,之前不確定穎嬪是不是好的,她便沒有下手。

如今知道了,只要證據確鑿,她一定不會心慈手軟!

穎嬪想要她死,想她身敗名裂。

那她就讓穎嬪身敗名裂,再送穎嬪去見閻王!!!

上首的四爺聽了若音的話,素來沉著的眼睛裡,閃過一絲不知所措。

就像是好不容易哄回宮的媳婦,又要跑了的慌亂神色。

但很快,那雙神秘深邃的墨瞳,就又恢復往日的冷厲。

四爺俯視著下首,聲如洪鐘般,「皇后,這件事情光憑你們幾個女人幾句話,是沒法做出決斷的。」

這一句話,一副鐵面無私,公平公正的樣子。

其實是在告訴眾人,不要被三言兩語給騙過了。

而後,他才對穎嬪道:「穎嬪,什麼叫做皇后害死你姐姐,又來害你?」

此話一問,跪在下首的穎嬪顫慄不敢言,生怕一句話答錯了,就露出馬腳。

四爺卻繼續道:「你的姐姐熹常在,當年多次陷害後宮皇嗣,手上沾染了幾條人命,光是這些,就夠她死好幾回了。」

「要不是看在她是三阿哥的額娘,還有你們鈕祜祿氏時代忠良的份上,朕才只將她貶為常在,禁足承乾宮,是她自個愛慕虛榮,受不了從妃位降到常在的落差,從而自盡,和皇后有何干係?」

要說他前一句話,還看似鐵面無私,後一句話,則偏心偏到媳婦家了。

當年,他知道熹妃多次陷害後宮皇嗣時,是想直接賜死熹妃的。

但那段時間,年氏一族才被徹底剷除,毓皇貴妃又剛死,要是又把熹妃賜死,難免有人認為他屢次朝外戚下手。

這會使前朝的外戚們惶恐,朝廷動盪。

剛好皇后懷大阿哥時,遭熹妃陷害,他就把熹妃交給了皇后。

算是讓皇后秘密處死熹妃的意思。

這件事情,他也有責任。

若音聽了後,突然覺得這個男人在和她唱雙簧。

她以為他會像個旁觀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而他與她默契的樣子,就像是經常在大庭廣眾下維護她似得。

讓若音覺得熟悉的同時,腦海里又多了一些過往的記憶片段。

那些記憶,也都是類似於他當著所有人的面,霸氣護著她的場面。

穎嬪被四爺這麼一問,跪著在那低頭想著該如何回答。

幾年前,姐姐死的時候,家中雖懷疑死的蹊蹺,但不想得罪皇上,便沒找人驗屍。

但她進宮後打聽到消息,姐姐死前,皇后曾去過承乾宮。

可即便她知道這些,她也不會主動說自個知道。

否則,她就有了謀害皇后的動機。

穎嬪只能將事情推到宮女身上了,「皇上,臣妾也不知道啊,只是適才聽宮女說,皇后娘娘多年前殺害了姐姐,擔心我報復她,這才想害臣妾啊。」

對此,四爺厲聲道:「你身為後宮妃嬪,理應敬重皇后,如今你沒有證據,光憑宮女一面之詞,就在這聽風就是雨,誣陷皇后?」

「......」穎嬪啞口無言。

聽皇上這意思,還是她的錯咯?

「好了,此事朕會查清,今日的中秋宴,到此為止。」宴會上出了這樣的事情,哪裡還能歡聚得下去。

四爺撂下這麼一句話,就離開了太和殿。

自始至終,他都是看似淡淡的,可是通身卻有種不怒自威的君王之氣。

四爺離開後,妃嬪和大臣也紛紛離開。

若音也乘著鳳輦回永壽宮。

她的永壽宮和四爺的養心殿格外的近。

當她回到永壽宮時,就見蘇培盛笑眯眯地站在永壽宮門口,「皇后娘娘,皇上請您去養心殿一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