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未必能理解,於他們而言,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大阿哥和二阿哥是娶妻妾,不是娶的她這個母親。

他們是同妻妾過日子,又不是和她過日子。

她改變四爺一人就可以了,要是非要改變身邊人的思想,那是絕不可能的事情。

這樣的做法,就像是一個古代人跑到現代,非要身邊的人和他一起種馬,是一個道理。

若音一個的力量去對抗大清朝的規矩,是極其渺小的。

她改變四爺這個帝王,已然不容易,且花了數十年的時間。

對於阿哥們,她覺得順其自然比較好。

就在若音想問題的時候,半梅笑道:「早前欽天監給大阿哥和太子妃算了生辰八字,說是八字很合呢,娘娘就不用操心了。」

若音:「但願吧。」

半梅:「您是不知道,如今京城和紫禁城裡,都在說許配給大阿哥的那幾個秀女祖上積德,走大運了.「

若音卻不贊同地道:「話不能這麼說,她們能進大阿哥後院,那都是彼此修來的緣分,進了這後宮,要靠她們自個好好經營。經營得好,那便是福氣。」

要是經營得不好...罷了,今兒是大阿哥的好日子,她便不說這等晦氣的話了。

「娘娘說的極是。「半梅附和完若音,就見李福康進屋道:「皇后娘娘,大阿哥冊封大典吉時已到,王公大臣也已經聚齊在太和殿了。」

於是,若音便乘著鳳輦,去往太和殿。

到了那兒,若音就見太和殿外站滿了王公大臣,妃嬪皇嗣,大阿哥也穿著杏黃色的龍袍站在正前面.

大臣們還沒來得及朝若音行禮,就聽見有太監唱報:「皇上駕到!」

得嘞,大臣們便一起行禮了:「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若音回頭,就見四爺穿著明黃色龍袍,上面繡著九條五爪金龍。

然後,她也朝四爺盈盈福身行禮。

下一刻,一雙寬厚的手掌,就一把扶起了她。

但由於周圍人多,四爺很快就又鬆開了她。

兩人不必多言,就默契地踩著太和殿台階,朝太和殿上首走去,一同面向大臣們坐下。

當若音和四爺坐在太和殿上首時,四爺沉聲道了聲「起」,王公大臣就起來了。

然後,禮部大臣大聲喊了聲:「吉時到!」

太和殿的下首,大臣們就又跪下了。

正中間,有太監鳴鞭三響。

下首的大阿哥,則穿著杏黃色的龍袍,上面繡著五條金龍,正緩緩踩著台階,朝若音和四爺走來。

他的頭上戴著朝冠,頂上銜紅寶石,東珠十三顆。

大阿哥走到上首後,就朝若音和四爺行三跪九叩之大禮。

這時,禮部大臣就念起了大阿哥的冊文。

「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御寰區,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

朕纘膺鴻緒,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謨烈昭垂,付託至重;承祧衍慶,端在元良。

嫡子弘毅,日表英奇,天資粹美。

茲恪遵皇太后慈命,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

於雍正八年九月十八日,授弘毅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系四海之心!

大典告成,洪恩宜霈,所有合行事宜,開列於後。於戲。主器得人,益篤靈長之祜。綸音式渙,用昭浩蕩之仁。布告中外,咸使聞知......」

除此之外,詔書中還包括三十三條四爺賜予百姓的恩典,諸如蠲免賦稅,特赦死囚等。

同時,四爺設立為皇太子服務的詹事府衙門,配備官員。

冊文念完,禮部大臣將一枚方形的金色印信遞給四爺。

四爺接過後,親自將印文為「皇太子之寶」的金寶交在大阿哥手中。

大阿哥接受了冊、寶,在御杖前行三跪九叩禮,向四爺謝恩。

禮部大臣和使者,紛紛向大阿哥這個太子叩頭。

下首的王公大臣,也紛紛向太子行三跪九叩禮.

這一刻,不僅僅是四爺將冊寶交給大阿哥手上。

這也意味著權利的傳承!

從這一刻起,大阿哥便是大清的皇太子了!!!

由於今日不止是太子的冊封大典,也是他大婚之日。

於是,一炷香後,冊封大禮結束。

結束後,太子去了太廟,給皇太后行禮。

按理說,今日那種大場面,皇太后也要在場的。

但是太后臥病在床,規矩和禮儀卻一點都不能少。

太子給太后行了三跪九叩大禮後,就回東宮換了一身正紅色的蟒袍。

再次分別到四爺的養心殿、若音的永壽宮、太后的太廟,再次行了大禮。

皇家裡,繁縟禮節特別多,尤其是這些大日子。

在大阿哥做這些的時候,鑾儀衛已經預備紅緞圍的八抬彩轎,以及數名年命相合生辰無忌的大臣、護軍參領、護軍,前往太子妃娘家迎娶新人。

這一日,京城的大街小巷熱鬧非凡。

數十里紅妝,從京城的街頭排到了街尾。

老百姓們紛紛從家裡走到了街上,觀望這難得一見的盛大迎親場面。

她們還對著太子妃的大紅花轎行叩拜大禮。

街道兩旁紛紛繫著大紅的綢帶,禁衛軍們用手築起人牆,維護著迎親秩序。

在斜陽鋪開的柔軟道路上,嗩吶聲聲,強勢的傾入人的耳膜,一串長長的紅色長龍由遠及近。

大約一個時辰後,迎親隊伍便一路吹吹打打到了紫禁城.

太子妃的父親穿著官服到乾清門,跪向北面,禮部大臣宣旨,「今皇太子娶富察氏女作為太子妃!」

太子妃父親三跪九拜接旨後,宮中女官將蓋著紅蓋頭的太子妃請到了東宮的喜房。

此時的東宮,皇家已經設宴八十席,款待太子妃送親的母族人員。

等到宴席散了後,已是黃昏時分。

此時此刻,太子穿著一襲紅色的蟒袍,抬腳往喜房走。

在太子進屋的那一刻,奴才們就都退下,還把門給帶上了。

太子掃了眼同樣穿著正紅色喜服,頭披紅蓋頭的太子妃。

然後,他走到床邊,在一旁的桌上取了秤桿。

就在他準備掀太子妃蓋頭時,發現人姑娘整個身子都在微微顫抖,大概是緊張吧。

見狀,太子掀秤桿的手微微一頓,但沒說話。

且他只頓了一下,就用秤桿挑開了太子妃的紅蓋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