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太子妃已經將佟佳氏禁足了。

倘若太子妃還在月子,幕後兇手沒抓到,她是肯定要插手的。

可太子妃既然已經解決了此事。

她便想著,等到太子回來,看他自個怎麼做決斷吧。

畢竟,兒孫自有兒孫福,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年輕人的路,還得她們自己繼續往下走......

七月中旬,太子調兵兩萬,分三路從東川、威寧、鎮雄圍剿烏蒙叛兵,戰鬥異常激烈。

太子採取了殘酷鎮壓的手段,使村莊被焚,滾崖死者、炮傷斃者不計其數。

七月十六,太子報捷,宣告烏蒙府已被官兵收復。

七月底,太子班師回京。

太子一回到京城,四爺就把太子叫到了養心殿。

父子倆不知聊了什麼,竟是聊了整整一夜。

次日,四爺就把大部分的朝政交給了太子處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皇帝陛下這是「扶上馬,送一程」,在和太子陛下做皇權交接。

想在退位前,扶太子爺上馬呢!

當天夜裡,太子去了太子妃的正院。

太子妃正坐在床上,頭上綁著月子帶,懷裡抱著小阿哥呢。

小女人溫雅秀美,正低頭看著懷裡的阿哥,笑地溫柔。

這一刻,看起來是那麼的寧靜而舒適。

而太子剛好將這一幕落在眼裡。

太子妃見了太子,正要下床行禮,太子就走到她面前,輕輕摁住了她的肩膀,「你還在坐月子,就不必多禮了。」

「多謝爺體恤我。」太子妃面上帶著溫柔的笑。

太子則站在床邊,看著女人懷裡的小阿哥。

回來後,他一直在忙,又被皇阿瑪叫去了養心殿。

此刻,還是他第一次見這個孩子。

他就跟很多第一次做父親的男人一樣,心中有種異樣的感覺。

那種感覺里,有父愛、有家的感覺,還有屬於男人的責任。

之前他成婚,都沒有這種強烈的感覺。

可是當他看到太子妃懷裡的小阿哥時,那種家的氛圍,似乎更加濃厚了。

太子牽了牽唇,溫和地對太子妃說:「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談不上辛苦,這都是臣妾應該做的,倒是您,在外征戰才最是辛苦。」太子妃謙虛地回。

目光也是真的在打量面前的少年,他似乎瘦了。

「......」太子在床邊的圈椅坐下,「孤不在東宮這些日子,府上都發生了什麼事?」

太子妃:「後院都挺好的,只那個佟佳氏,在臣妾的膳食里下了藥,導致臣妾胎位不正,胎兒也過大。」

「要不是海晴妹妹發現後及時告訴臣妾,又教了臣妾矯正胎位的法子,臣妾才得以平安生下了阿哥,否則您出征回來,臣妾簡直無顏面對您。」

她從小就接受「女人要三從四德」這樣的家教。

即便是遇到這樣的事情,她也是冷靜處理。

不會怨天尤人,更不會滿身戾氣。

她只會想著這樣會對夫家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事事將夫君放在第一位,替夫家著想。

這樣的女人,寧靜而溫順,淑女而賢良。

太子聽聞佟佳氏如此歹毒時,眼裡閃過一抹冷冽之色。

不過,當他聽說海晴幫了太子妃,稍微有些訝異,「赫舍里氏?」

太子妃點了點頭,「一開始臣妾還不知道佟佳氏在我的膳食下了藥,是她看見佟佳氏收買了我院裡的宮女,就立馬了告訴我,我這才知道佟佳氏心懷不軌,否則那那藥粉無毒無味,太醫都沒查出來。」

「說起來,海晴妹妹當真是個好的,臣妾生阿哥的時候,她比臣妾還要緊張呢!」

身為正妻,能在爺們面前說後院侍妾的好話,除了那個侍妾是個好的,還有另一層意思,那便是向爺們舉薦這位侍妾。

這是大清朝正室一貫的賢惠做法。

太子妃如今還在坐月子,且她打算將養兩個月的。

太子爺年輕氣盛,在這期間,不可能不去後院的。

在她看來,倘若太子去別的女人那兒,還不如去海晴那。

起碼海晴幫過她,又是個好的。

而她身為正室,不能善妒,要相夫教子,將東宮打理得井井有條,與後院姐妹們和睦相處。

既然她不能侍寢,就讓別的女人去服侍他吧。

這樣,太子爺才能安心處理朝政之事。

聽到太子妃這麼說,太子淡淡的「嗯」了一聲,就道:「孤知道了,安置吧。」

然後,奴才們就把小阿哥抱到了耳房。

次日清晨,太子下令賜了佟佳氏白綾,了結了佟佳氏的生命。

這樣的女人,才入東宮就想謀害皇嗣和太子妃,自然是留不得。

雖然太子妃目前還在坐月子,但是,太子是個講究規矩的。

太子妃為皇室添了皇嗣,為他生了嫡子,秉著爺們出差回來,得先去正室那宿下的原則,他在太子妃的正院連著宿了三日。

八月初一,太子去了海晴的院子。

他到了那的時候,海晴還在屋裡抄佛經呢。

平時奴才唱報,他都沒阻攔。

這一次,他沒讓奴才唱報。

只院子裡的幾個奴才對他行了禮。

太子進了堂間,沒見到海晴,就直接進了裡間。

只見女人坐在裡間的書案前,就著燭光在那寫字。

許是寫得太認真,他進屋了都不知道。

還是海晴身邊的奴才行了禮,海晴才有所察覺。

她抬頭見到太子時,整個人就跟觸電般,眼裡也有欣喜的光在閃。

就連海晴自個都說不清楚怎麼回事。

她也不是頭一回見到他了,為什麼有時候見到他還會有觸電的感覺呢。

尤其是許久沒見到他,就一定會有這種感覺。

「太子爺吉祥!」海晴走上前行禮。

太子虛扶了她一把,走到書案前,掃了眼她的字,這才知道她在抄寫佛經。

他淡淡問:「在抄佛經?」

海晴點頭,回:「爺出征時,妾身便抄上了佛經,希望爺平安歸來。後來太子妃生孩子,我便替太子妃抄經祈禱,如今太子妃平安生下阿哥,爺又凱旋歸來,想來還是很有用的吧。」

她說話時,眉眼帶著笑,仿佛這些都是多麼值得高興的事兒。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