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朝以忠孝治天下,中山子裴越不念父子人倫,竟坐視生父身陷囹圄。縱使其父有罪,當由朝廷定論,身為人子豈能漠然視之?故而臣認為,此舉萬萬不可放縱。」

御史中丞方巡年近四旬,疏眉短須,面相沉肅。

御史台作為大梁朝堂上唯一可以風聞奏事的衙門,歷來不被其他朝臣所喜。大部分時候,衝鋒在前的是品階最低的監察御史,高一階的侍御史一般針對的是六部與五軍都督府的主官。至於兩位御史中丞,他們出手的話被彈劾的基本會是兩府重臣。

九年前,也就是今上尚未改元的仁宣四年,時任御史中丞的洛庭便是在朝會上當面彈劾王平章一戰成名,僅僅兩年後就擢升入東府任政事參政。

此時方巡的用詞雖然還不算尖銳,但以他御史中丞的身份,彈劾一個年紀輕輕的子爵,著實令人有些意外。

洛庭並未冒然插手這件事,他性情強硬直接不假,但從不會在局勢未明的情況下隨意出手。與此同時,他心中略有些疑惑,看殿內這麼多重臣的陣勢,開平帝應該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商議,為何會突然扯到裴越的身上?

御案後的開平帝淡淡道:「此事已經過去一個多月,為何現在提起?」

方巡面不改色地說道:「裴越當時說的那番話震動人心,臣並不確定事實真相,故而沒有當場彈劾。這段時間以來臣四處探訪,只想知道他所說的究竟是真是假。」

開平帝抬頭望了他一眼,問道:「結果如何?」

方巡沉聲道:「陛下,裴越所言不實。據臣探訪得來的消息,定國府對他並無凌虐之舉,定國太夫人更以城外莊子良田相贈。如此看來此人心機深沉,不當人子,當施以嚴懲。」

開平帝微諷道:「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方巡擲地有聲地說道:「奪其爵,貶為庶民,終身不得錄用!」

開平帝沉默不語。

洛庭眉頭微皺,今日穀梁未被召見,至於王平章和路敏兩位軍機,此刻眼觀鼻鼻觀心,看起來根本沒有插手的打算。就在洛庭想要出面時,一個身形清瘦的中年男人搶先出列說道:「方中丞,此言略顯不妥。」

令所有人都想不明白的是,這個時候跳出來替裴越說話的竟然是戶部尚書孫大成。

方巡扭頭看向神態淡然的孫大成,冷聲問道:「不知孫大人有何高見?」

孫大成微微一笑道:「裴越為朝廷立下大功,這是不爭的事實,只不過年紀尚輕,做事難免會失之激進。方中丞,對於這樣沉穩不足的年輕人,我們不能太過嚴厲,總要給他一個機會。」

方巡便問道:「依孫大人的意思,這件事不了了之?」

孫大成連忙擺手道:「此事當由陛下聖裁。至於這個裴越嘛,雖然缺點很多,但腦子很聰明,經常能做出令人意外的舉動。陛下,最近京都里有個祥雲商號,弄出一種叫做蜂窩煤的物事,此物便宜實惠,比起普通木炭更好用。蜂窩煤出現僅僅大半個月,迅疾席捲整個京都,如今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朝臣府邸,大多採用這種物事取暖。」

「哦?」開平帝明顯有些興趣。

孫大成繼續說道:「陛下,蜂窩煤由粗煤所制,造價低廉,效果奇好,因此這個籍籍無名的祥雲商號很快就搖身一變,成為京都內數得著的商號。據臣所知,這個商號的東家就是中山子裴越。」

方巡明顯有些不滿地說道:「孫大人,商賈之事也不必拿出來給裴越貼金!」

孫大成面露慚色道:「方中丞,下官這些年幫陛下掌著戶部,始終無法解決百姓的取暖問題,每年冬天京中都會凍死人,實在是心中有愧。反倒是裴越僅僅志學之年,卻能想出蜂窩煤這般巧奪天工的法子,實乃造福黎民百姓之方。」

方巡冷笑道:「照這般說來,裴越反倒有功?」

孫大成頷首道:「的確有功,不過嘛,下官心中還有一些擔憂。」

方巡問道:「孫大人有何擔憂,不妨詳細說來。」

孫大成環視諸位重臣,神色鄭重地說道:「假以時日,蜂窩煤必將成為百姓家中不可缺少的事物,猶如鹽鐵之類。如此重要的命脈掌握在一家商號手中,對於國朝是禍非福。」

右軍機路敏問道:「莫非朝廷做不出這蜂窩煤?」

孫大成微微一滯,旋即苦笑道:「下官署理戶部,焉能不知這蜂窩煤的重要?祥雲商號開始售賣的第二天,下官便命人買了一車,帶回戶部開始研究。此物外形簡單,無非是一塊圓柱形煤餅,中間戳上十來個小孔,隨便尋幾個工匠就能做出來。然而下官讓人仿製之後,做出來的蜂窩煤依舊如以前的粗煤那般不堪使用。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蜂窩煤的方子,原料和工序肯定沒那麼簡單。」

吏部尚書張玄眼帘微垂道:「孫尚書究竟想說什麼?」

孫大成面對開平帝,咬牙道:「陛下,微臣以為當賞中山子裴越之功,同時將蜂窩煤的生產之權收歸朝廷。當然,此物畢竟是裴越弄出來的,可以給祥雲商號經銷之權。從長遠考慮,還應該挑選幾家商號共同售賣,像七寶閣這樣實力雄厚的商號,以防祥雲商號一家獨大。」

偏殿內陷入一種詭異的氣氛中。

無論孫大成說的如何冠冕堂皇,問題的核心在於朝廷這是公然謀奪個人產業,然而開平帝此刻的沉默讓這些重臣的心思開始活泛起來。眾所周知,這位皇帝陛下極擅平衡之道,從朝堂到軍中種種制約便能一窺全貌。孫大成的提議可謂精準契合他的喜好,更重要的是殿中眾人眼界很高,不需要太多思考就能明白這個小小的蜂窩煤意味著什麼。

一道聖旨頒下,裴越有能力拒絕嗎?

如果開平帝鐵了心不要臉,就算穀梁也無法讓他收回旨意。

大梁想要一統天下,國庫必須能承擔得起戰時的支出,蜂窩煤這種一本萬利的生意自然是非常可觀的收益。

更何況如孫大成所言,此物干係到國計民生,收歸朝廷似乎也不是沒有理由。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