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故而林雅和皇帝全力出手,本以為是個勢均力敵的局,誰知曉長陵竟然橫插一腳。

女人,懂什麼兵?

二人各自派出一支精銳去突襲陳州。

北疆最近頗為咄咄逼人,一改以往的韜光養晦,攻占了潭州燕北城,內州南歸城。

這股子勢頭太勐,必須要打下去。

這次突襲便是在這個大背景下進行的,而兵部尚書之職,更像是一個賭注。

這是個必勝之局。

二人聚攏智囊,在商議若是兩邊突襲都成功後的格局。

那樣,如何繼續爭鬥。

兵部尚書之職,林雅勢在必得。

否則,一旦被皇帝掌控兵部,會給林雅麾下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林雅信心十足。

麾下也是如此。

皇帝信心十足。

身邊的智囊也是如此。

以至於,皇帝最近吃嘛嘛香,倒下就睡。

多好的日子啊!

可現在,一切都被擊碎。

林雅從未想過兵部落入長陵手中,所以,此事的後果在此刻潮水般的湧入腦海。

小鞋!

來了!

皇帝看著很是平靜。

龐大而肥碩的軀體,能容納所有的負面情緒。

但,許復知曉,皇帝此刻定然是愕然,且震怒。

智囊們信誓旦旦的說,此次偷襲必定成功。

皇帝自己也判斷過數次,每一次都是勝券在握。

有心算無心,不勝才怪。

可現在所有的一切都被反轉了。

敗了!

敗了不打緊,大遼能承受這點損失。

可兵部卻丟了。

反悔?

當初可是當著朝中重臣們定下的此事。

那些老臣子們虎視眈眈……看看,有一個竟然單手拿著笏板,冷笑看著林雅。

實則,是在看著皇帝。

老夫在此,誰特麼敢反悔?

一個老臣乾咳一聲,「兵部,好像空了個尚書之職?哎!老夫老了,記得上次誰說的……大長公主賢良,這兵部尚書之職,就該她的人來。」

賢良!

林雅深吸一口氣,知曉自己輸了。

但唯一的好消息是,皇帝也沒贏。

他微笑道:「是啊!」

老夫拿不到,皇帝也別想染指。

他笑的很是和氣,「大長公主賢明,老夫覺著,正該如此。」

「陛下,臣以為,大長公主賢良,柳侍郎行事果決,執掌兵部再合適不過了。」

「陛下,臣舉薦柳侍郎為兵部尚書!」

林雅的人紛擁而上。

可先前他們還在彈劾柳鄉。

門外兩個看門的內侍聽的目瞪口呆。

「臉呢?」一個內侍驚嘆道。

「臉,那是什麼東西?」另一個內侍輕聲道。

「臉,壓根就不是東西!」

殿內此刻氣氛很熱烈,仿佛柳鄉不就任兵部尚書之職,大遼頃刻間便要亡國了。

眾人看著長陵,心想,柳鄉的老闆也該發話了吧!

長陵卻默然。

林雅看著這一幕,突然問道:「大長公主當初說,此戰必敗,如今果然敗了,還請大長公主細細說一番,也好避免重蹈覆轍。」

長陵說道:「我說過,他是偷襲的祖宗。」

你們一幫孫子去偷襲祖宗,不是自找沒趣嗎?

這話,罵人不吐髒字。

果然是文青女子。

帶著些許尖酸。

林雅呵呵一笑,「老夫看,大長公主領軍也使得。」

這同樣是罵人不吐髒字。

――和你的老姘頭楊玄一起在沙場上卿卿我我,想來會很有趣。

長陵看著他。

「好啊!」

林雅:「……」

柳鄉起身,「左相建言大長公主領軍出征,果然是一心為國。」

老夫特麼!

他竟然留下了話柄……下次長陵若真想領軍出陣,林雅就很難反對。

某年某月,某日,左相說大長公主領軍也使得。

艹!

女人,小心眼!

林雅閉口不言。

皇帝,卻坐蠟了。

兵部尚書之職,給不給?

老臣子們在虎視眈眈。

不給,怕是有人敢噴他。

給了,長陵的勢力驟然擴張。

朕,還如何掌控她?

皇帝抬頭,「甚好!」

上位者,許多時候得學會取捨,更得學會唾面自乾。

柳鄉再度跪下,「謝陛下。」

兵部尚書柳鄉起身,看向長陵。

臣,願為大長公主,效死!

這一刻,柳鄉目光炯炯。

「好好乾!」

長陵隨即默然。

稍後,君臣各自散去。

林雅被人簇擁著往外走。

「相公,大長公主手握兵部,此後會給咱們帶來無數麻煩,得想個法子,把她弄下去。」

「是啊!」

「若是禮部刑部這等地方還好說,兵部,關係重大。」

林雅一言不發,走出宮城時,輕聲道:「告訴皇帝,三足,站不穩!」

「相公之意……」

林雅細長的雙眸微微眯著,「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可老夫與皇帝都想著弄死對方,或是被對方弄死。舍此之外,別無他途。

長陵貿然加入,便把這必死之局給盤活了。老夫與皇帝之間,竟然沒法刀兵相見……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局,麻煩了。」

長陵加入進來,林雅和皇帝剛開始沒當回事,可如今卻發現局勢不受控了。

長陵在,二人之間就無法傾力出手。

也就是說,局勢會朝著綿長的方向去。

可林雅老了。

皇帝痴肥,命不久矣。

二人都希望能在儘量短的時間內結束對手,或是被對手結束。

分出個勝負。

現在!

邊上站著個漁翁。

二人之間,竟然投鼠忌器,下不去狠手。

這是何等的臥槽啊!

「皇帝定然也想弄長陵,暗示他。老夫,有志一同!」

林雅失去了耐心。

他大步往外走,有人說道:「相公,潭州林駿那邊,要不令他出手,好歹,給相公助助聲勢。」

林雅止步,回身。

神色陰鬱,「三郎那邊,老夫自有主張。」

眾人心中一凜。

「是!」

皇帝回到後宮,少頃,幾個智囊來了。

「此事有些麻煩。」一個智囊看了柳松一眼,那種警惕讓柳松心中嘆息。

他是皇帝的老人,當初在潭州時,皇帝把此刻的皇后和太子託付在他家中。

這是能託孤的心腹!

故而皇帝登基後,柳松迅速成為他身邊的第一智囊。

那個智囊說道:「兵部丟失,陛下威信也隨之被踐踏,要命的是,大長公主執掌兵部後……諸位,她在城外有兩萬大軍,借著兵部之勢,她擴張輕而易舉。」

說著,他再度看了柳松一眼。

來,該你了!

柳松沉聲道:「兵部,其實讓大長公主執掌並無大礙。」

呵呵!

幕僚輕笑。

可卻看到皇帝擱下了手中的奏疏,對柳松微微頷首。

酸味頓時瀰漫開來。

柳松說道:「先帝為帝多年,可以這麼說,天下的臣子都是他的人。先帝駕崩後,那些臣子大多如浮萍,把陛下視為正朔。可大長公主突然崛起,那些人,會不會動心?」

那個幕僚說道,「她畢竟是女人。」

「別忘了武皇!」柳松說道:「且大遼與大唐不同,大遼對女人掌權沒有大唐那般警惕和反感。」

當初大遼就出現過皇后垂簾聽政的事兒,實則便是女攝政王。

而且不止一位!

天下人不也樂呵呵的?

而長陵是先帝的女兒,若非是女兒身,在當下這個局面中,比皇帝還令人信服。

「她就如同夜空中的螢火蟲,天然就能吸引那些飛蛾!」

柳松把那些臣子比作是飛蛾,顯然是譏諷。

但更多是忌憚。

皇帝乾咳一聲,「王舉乃是前吏部尚書,朕登基後,此人孤傲,不肯為朕效力。長陵崛起,他卻主動請見,獻上忠心。記住,此人倨傲!」

倨傲之人卻對長陵屈膝。

這不是為了富貴。

而是!

正朔!

所以,這事兒是真的麻煩了。

一個幕僚試探道:「林雅那邊,怕也頗為頭疼。」

皇帝拿起奏疏。

這是個信號。

「陛下與林雅之間不死不休,越早分出勝負越好。可如今大長公主橫插一手,想做漁翁。」

「豈能任由她得意?」

「可若是傾力出手,她會不會投向林雅?」

「先帝與林雅乃是死敵,她若是投向林雅,便是無君無父。由此,那些觀望的臣子,自然會厭棄她!」

「是啊!沒有那些人的支持,她,不過是一個文青女子罷了。」

柳松乾咳一聲。「說是林雅有個兒子準備成親?」

這是要準備用送禮去試探嗎?

可,兩者之間是死對頭啊!

若是能弄死皇帝,相信林雅不會有半分猶豫。

反之,皇帝也是如此。

兩個一心想弄死對方的死對頭,竟然準備合作……

「陛下。」

有內侍請見。

許復過去,把他帶了進來。

「何事?」

「林雅那邊的人來尋奴婢,說……三足,站不穩。」

皇帝依舊在看著奏疏。

柳松擺擺手,內侍告退。

眾人默然。

這是個大事兒。

而且,弄不好會掀起巨大的風波。

說是醜聞也不為過。

沒人敢拍板。

柳松微笑道:「林雅客氣了些,老夫以為,可送些禮物去,好歹,臣子的孩子成親,陛下也該示意一番。只是陛下身份敏感,如此,以老夫的名義送去吧!」

他這便為陛下做主了?

眾人看著皇帝。

皇帝手握奏疏,看的聚精會神。

眾人起身告退。

兩個幕僚走在一起,輕聲說話。

「和陛下的死敵聯手,想弄死先帝在世間的唯一血脈,此事是醜聞。」

「帝王不懼醜聞,可此事令人很是惱火。你想想,陛下和林雅之間的關係,可像是貓和老鼠?」

「對,陛下是貓,林雅那個逆賊乃鼠輩!」

「可現在,老鼠卻對貓含情脈脈的說,要不,咱成親吧!這貓和老鼠都能成一對,何等的荒謬?」

「為了利益,貓與老鼠亦能同床共枕。」

「臉呢?」

「肉食者,無臉!」

「哎!可那畢竟是先帝的女兒,陛下乃是承襲了先帝的遺澤方能逃過一劫,更是登基為帝,此次出手,就不怕……先帝的棺木壓不住?」

「死人,不會說話。」

「咱們學了中原數百年,總是說中原文化之魂到了寧興,可此刻看來,咱們還是那個弱肉強食的草原部族,只是大了些。」

「骨子裡的東西,就壓根變不了。」

一條狗,拉到長安去,依舊喜歡吃屎。

長陵在城外有兩萬大軍,統軍者是賀延光。

「大長公主,最近大營附近窺探者多了不少,臣擔心,是林雅或是皇帝準備動手。」

賀延光來求見長陵。

「林雅的人。」沉通說道。

「人,不少!」賀延光再度強調了這個事兒。

「可是分頭行動?」王舉問道。

賀延光點頭。

王舉倒吸一口涼氣:「皇帝,難道敢與林雅聯手?」

「為何不能?」

長陵開口,「當年阿耶忌憚他,於是他在潭州韜光養晦。後來被擒來寧興,先帝本想……後來終究改變了主意,讓他為太子。」

「這是忘恩負義!」楊嘉冷笑。

「什麼是恩情?」長陵平靜的道:「在肉食者的眼中,所謂的恩情,不過是維繫彼此利益的手段罷了。知曉感恩的,多是普通百姓。」

「大長公主,咱們必須要做出應對!」

沉通咬牙切齒的道:「那兩萬大軍就在城外,若是不妥,魚死網破也在所不惜!」

「臣,願為大長公主效死!」

王舉起身行禮,神色肅然。

沉通起身,「臣,願為大長公主效死!」

「臣,願為大長公主效死!」

幕僚們和賀延光起身行禮。

悲壯的氣息令人忍不住熱淚盈眶。

可長陵卻眼眸清明。

「此事,不著急。」

「……」

眾人不解。

這都火燒眉毛了啊!

長陵再度開口,「都回去,軍中戒備就是了。」

賀延光抬頭,「大長公主,臣願護著大長公主遠遁。」

「去何處?」長陵問道。

「天下總有效忠先帝的地方!咱們尋個地方,休養生息,待機而起!」

「不必了!」

長陵搖頭,「只管回去,無需擔心皇帝與林雅出手。」

賀延光不好再勸,只得歸去。

回到大營,他令麾下加強戒備。

「若是皇帝與林雅發動,全軍不管不顧,直撲寧興。」

隨後的幾日,大營周邊窺探的人越來越多。

「去稟告大長公主,就說,對手蠢蠢欲動!」

賀延光不敢擅離。

去的人帶來了長陵的話。

「我說過,他們不敢動手!」

賀延光捂額。

又過了兩日。

「外面有千餘騎兵。」

千餘騎兵在大營之外幾里地來回疾馳。

這是信號。

賀延光冷笑,「看著。」

過了一日,這一次騎兵更多了些。

而且,白天一波,晚上一波。

「這是威懾!」

第三日,騎兵們竟然逼近了大營。

「詳穩!」

麾下將領面色鐵青,「若是不還手,隨後就是踹營了!」

賀延光咬著牙,想令人放箭。

可他想到了長林的吩咐。

無需管!

無需管啊!

賀延光苦笑,「再等等。」

「還等什麼?」

麾下將領百思不得其解。

第四日。

騎兵擴大到了五千。

而且,後面隱隱約約的有不少。

「他們來了!」

五千騎兵縱馬疾馳。

「戒備!」

賀延光喊道。

弓箭手集結。

營中大軍集結。

對手還在加速。

賀延光抬頭,「都準備好,若是衝進營中就動手!」

嗚嗚嗚!

後面,號角聲雄渾。

這是在催促。

大營中,眾人繃緊神經,就等著那一刻來臨。

騎兵越來越近,他們甚至拔出長刀,獰笑著,準備馬踹大營。

若是守軍不敢出手,遠方的騎兵就會傾巢出動。

這是最終的試探。

鐺鐺鐺!

鳴金聲傳來。

騎兵們愕然,但軍令如山。

他們開始掉頭。

可距離太近了。

百餘騎兵掉頭到了一半,就撞到了大營邊上的柵欄。

頓時人馬慘嚎著飛了出去。

剩下的騎兵毫不猶豫的打馬而去,很快消失。

「這是……」

賀延光覺得這一場馬踹大營的好戲,開始的突然,結束的更是突然。

林雅此刻坐在值房裡,身前一個信使……

「……肖宏德自盡,趙多拉被俘,澄陽被破。」

「三郎呢?」

「林使君率兩萬騎晚到一步,隨後,駐守泰州。說是泰州刺史相邀,不留下就不給回程的糧草。」

這,好歹也算是意外之喜。

林雅點頭,「知道了。」

皇帝獲取消息的速度比他更快。

「內州竟然丟了!」

內州一丟,北疆就在大遼內部打入了一個楔子。

由此,想進攻就進攻,想防守就防守。

來去自由。

「陛下。」

柳松進來,「林雅那邊萬餘騎正在試探,可要一起出手,滅了賀延光?」

他覺得時機到了。

滅掉賀延光,長陵就成了個光杆大長公主。

手中無兵,就是個笑話。

皇帝搖頭。

「傳朕的旨意,大長公主賢良,賞玉如意一對。賀延光英武,賞寶刀一柄。」

皇帝艱難起身,「朕,累了!」

……

大長公主府中。

長陵在整理書信。

腳步聲傳來,「大長公主,王公請見。」

長陵點頭。

晚些,王舉來了,神采飛揚啊!

「大長公主,內州,丟了!」

沉通說道:「內州一丟,楊玄虎視眈眈,這等時候,一旦他發現寧興內亂,頃刻間,北疆大軍就會大舉北上,局勢危矣!」

楊嘉欽佩的道:「大長公主神目如電吶!」

「是這事?」

長陵起身,準備回去繼續整理書信。

「我只是知曉,他有仇不過夜!」

……

一不小心就寫多了,五千字大章,良心有些疼。

求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