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才是什麼?

對於皇帝來說,羅才就是個頑固老臣。帝王威權來自於獎懲。

獎是金錢美女,以及升遷。罰是生殺予奪,降職或免職。

在這個過程中,吏部的作用巨大。

皇帝要想威福自用,吏部尚必須是自己人。

可羅才就像是個釘子般的,在吏部一坐十幾年不挪窩。偏生當年武皇一番話,讓皇帝沒法動彈。

忍啊忍!

終於忍無可忍。

於是,借著北疆危機,皇帝整合了楊松成等勢力,開始發難。

羅才退!

興許是失望了,興許是知難而退。

皇帝大喜過望,興許還有些愕然,心想羅才怎麼不抵抗就走了?

羅才若是要抵抗,這事兒少說還得折騰一兩個月。所以,皇帝很是高興,大手一揮,賞賜羅才十萬錢。

但羅才走後,有人去收拾他的住所,發現那十萬錢好好的擱在家中。

原封不動。

您的賞賜,老夫不要!

武皇時期的老臣,不屑於這些。

皇帝不以為意,仿佛是趕走了一隻臭蟲。此刻他到了北疆。

楊玄率軍親自來迎,這不是保護,而是彰顯羅才重要性的儀式。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

一個人有才,他就渴望有人能尊重,賞識自己的才。宋震如此,羅才也是如此。

皇帝不看重老夫,但北疆對老夫卻求才若渴。

看看楊玄,眼中的灼熱,仿佛是乾柴遇到了烈火,久旱的漢子遇到了美人兒.

倒履相迎沒有,但這個儀式,卻令羅才動容了。「何須如此?」

羅才謙遜的道,他覺得楊玄提前數日出迎,面子給的太大了。

楊玄握著他的手,親切的道:「我恨不能去長安迎接羅公。可羅公知曉的,我此刻若是出現在長安,無數人想要我的命。」

「你可以帶著大軍去!」羅才開了個玩笑。

老羅看來很放鬆,說明他已經喜歡上了北疆.楊玄笑道:「自然可以,不過,就怕北疆大軍一至,長安震怖。到時候天下人會說我謀逆。」

「這是個問題。」羅才不習慣被人握著手,乾咳一聲,「這一路行來,進了北疆後,老夫便放緩了速度,一路遊山玩水。」

「以後多的是機會。」

楊國公厚顏無恥的說道,全然忘記了劉擎和宋震二人被他當做是牛馬使喚,說好的出遊,至今沒影子。

「哈哈哈哈!」羅才不禁笑了,藉機把手抽出來,指著前方說道:「看,沃野千里,百姓勤勞,若是輔以官吏盡職盡責,人得其用,便是大治。

其實楊玄也不習慣握著男人的手,他更喜歡握著美人兒的小手,一邊摩挲著,一邊漫不經心的說話。

「羅公這話說到了點子上。上位者總是希望能維繫百姓的好日子,為此願意給出些好政策。譬如說我的施政宗旨是施政為民,聽著有些響亮,可若吏治不清,這等宗旨最終難免會變成害民之舉。一切的一切,吏治為先。」

羅才仔細看著他,想看到他這番話的真假。

很誠懇。

這番話直接說清了吏治對於王朝的重要性。

吏治第一。

要想強盛,必須有好政策。

而好政策需要一群盡心盡職的官吏去驅動,去行使。一切的一切在於人。

楊玄能有如此認識,對於羅才而言,便是一種賞識。我知曉吏治的重要性,所以,對你的到來歡喜不已。

這個認識,比什麼倒履相迎更能打動羅才。

楊玄很誠懇的道:「就說南周的新政。孫石等人的新政好不好?好!出發點沒錯。

可我卻不看好這個新政,甚至覺(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彩繼續)

著新政將會葬送南周。」

羅才在長安也琢磨過南周的新政,頗為好奇新政的走向,「哦!願聞其詳。」

「走走!」

楊玄指指前方,覺得自己此刻像是個渣男,家中有了老劉和老宋兩個美人兒後,又來勾搭第三個。

二人並肩而行,楊玄說道:「新政有些瑕疵,但瑕不掩瑜。且新政有帝王背,有孫石強硬推行,為此不惜與反對派翻臉。按理,應當沒問題吧!

可如今南周國中卻亂作一團,朝中分為兩派攻訐不休。戶部看似收益不少,可代價太大了。」

「嗯!如今算是黨爭了。」羅才點頭。

「在我看來,孫石名相之稱有些名不符實。」

「哦!」

孫石可是南周名臣,在大唐也有不少粉絲。

羅才本人就對孫石頗多好感,沒事兒的時候,喝幾杯酒,為孫石鳴不平。

見羅才有些不滿,楊玄心想,這是收服羅才最好的機會。良臣擇主而事,良禽擇木而棲。

羅才雖說來到了北疆,可若是他對楊玄這個老闆不滿意,隨時都有可能離去。

楊玄故意提及南周新政之事,便是想藉此來徹底收服羅才。

他說道:「我前面說過,一切的一切,吏治為先。

南周新政以富國強兵為目標,歸根結底,是要重新布局,從賦稅到朝堂,來一個大變局。

這個想法沒錯。但他忘記了,人,才是政策的實行者。孫石只顧著朝堂之上,想著壓制住了反對派,那麼新政再無差池,自然能行之南周」

他停頓了一下,「他忘記了那些官吏良莠不齊,更忘記了自己的新政是在割肉,割天下人的肉。

百姓無可奈何,可那些既得利益者如何願意?於是新政到了地方後,官吏與地方豪強勾結,從富國強兵的好政策,就變成了害民的壞政策。這其中發生了什麼變化?就是吏治敗壞而已!」

這番話令羅才愣住了。

他琢磨過南周新政,甚至和不少人辯論過新政具體政策的好壞。

新政到了現在,實際上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算是進了個爛泥塘,步履維艱。

為何會這樣?

長安各界給出的原因大多相似:有女幹人作祟。

所謂女幹人,便是那些反對派。也就是說,他們把新政無功歸咎於朝堂上那些新政的反對者。

可楊玄卻否定了這個看法,犀利的指出此事錯在孫石等人。

是啊!

新政有沒有問題?

有!

但正如楊玄所說,瑕不掩瑜。可這樣的新政為何失敗?

楊玄給出了一個新思路,錯在孫石。

若是在新政推行之前,皇帝和孫石等人就先整頓吏治,調整各處官員,把支持新政的有識之士儘可能的提拔起來。

那麼,新政如何會變成害民的政策?

羅才心中豁然開朗,看著楊玄的眼神頗為熱烈。

「我北疆如何?」

我.北疆!

這番話,果然打動了羅才啊!

楊玄心中歡喜,「歷來我都把吏治擺在前面,可畢竟沒有得力幫手。羅公來了,對於我而言,便是如魚得水。

吏治這一塊,羅公可全面接手。

到了桃縣,劉公,宋公,羅公,你三人便是文事的執掌者。」

「吏治你有何要求?」

「寬嚴相濟。我知曉絕對廉潔不可能,但要儘可能的確保官吏的清廉。我最不能容忍的便是施政不利,甚至陽奉陰違。一旦發現,嚴懲不貸。」

「長安斷了往來,那些科舉出仕的官員不會來北疆,那麼,官吏來源於何處?」

這是個最大的問題。

路上羅才想過,在長安斷(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彩繼續)

掉了北疆的人才交流後,楊玄唯一能用的便是地方豪強子弟。

早在陳國之前,中原的官吏來處便是如此,地方考評豪強門第,按照門第來安排。

也就是所謂的只看衣冠不看人。

實則,在百姓無法讀的當下,哪怕是開了科舉,可參與的絕大多數也是上等人的子弟。而任命官吏,沒躲過的百姓也只能幹看著。

也就是說,在這個天下中,百姓就打了一回醬油。選材制度,依舊回歸到了原先的狀態。

「此事,我帶羅公去個地方。」

楊玄招來了地方官員,「帶我等去縣學看看。」「縣學?」羅才蹙眉。

楊玄和北疆豪強鬧翻的事兒他知曉。故而地方豪強子弟便用不上了。

縣學和州學,大部分學子不就是豪強子弟嗎?去那裡作甚?

一行人到了縣學外,楊玄阻攔了官員通知教授,「我等自行看看。」

他帶著羅才,便衣進了學堂。

讀聲朗朗,聽的羅才心曠神怡。「羅公來看看。」

羅才跟著楊玄湊到門邊往裡看。

課堂內坐著三十餘學生,統一的青衫。「七成多是百姓子弟!」

楊玄淡淡一句話,然後看了羅才一眼。

老羅你若是不震撼,我便不姓楊。

羅才果然是渾身一震。

「七成!」

七成意味著什麼?

北疆不小,各地學堂加起來,少說數百上千人。七成,也就是說數百人是百姓子弟。

「七成?」

「對,本來更多些,但劉公他們苦勸,說若是官宦子弟,豪強子弟無法進入縣學,便是逼人走絕路。

我倒是不怕趕狗如窮巷,可仔細一想,我掌控北疆,就不該以個人喜好來決斷政事,這才放開了些口子。否則,少說九成。」

楊玄見羅才神色訝然,就知曉這位老先生久在長安吏部,習慣了那等循規蹈矩的官場文化,對北疆這等宛若悍匪般的施政手法不適應。

「有這麼些人才,羅公,吏治大有可為!」「是啊!」

羅才心情頗為激動,「走走走,去桃縣。」老先生有些迫不及待的準備進入角色。

出去後,楊玄叫來了一個護衛,低聲吩咐。護衛飛也似的趕回了桃縣。

「前吏部尚羅才到了北疆。」

消息瞬息便傳遍了桃縣,接著開始蔓延。

「羅才到了北疆?」

「不可能!」

孫賢愕然之後便是震驚,「這是誰傳的謠言?」林淺說道:「節度使府中都在說。」

「這這是往陛下臉上抽了一巴掌啊!」孫賢捶胸頓足。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皇帝已經知曉不對了。

「陛下,羅才家眷失蹤。」

皇帝最近春風得意,和楊松成等人聯手弄了不少事兒。

「羅才呢?」

「也不知所蹤。」

皇帝眯著眼,「查!」

鏡台的人來了。

「陛下,羅才好像去了北方。」

「他這是學了宋震?」

皇帝罵道:「老狗!」

王守頂著半張青腫的臉出了宮城,眾人見了好笑。「說是,羅才去了北方!」

楊松成得了消息後,也只是一笑。對於他而言,這不是壞事。

皇帝和北疆的關係越僵硬,對於他而言就越好。

皇帝想制衡天下,卻不知楊松成也在制衡著這個天下。

北疆和皇帝之間鬧的越厲害,皇帝的選擇餘地就越小.讓衛王入主東宮,就是給皇帝屁股下面架火堆。

皇帝越忌憚北疆,衛王上位的可能性就越低如今,楊松成覺得幾無可能。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彩繼續)

敬王就是一灘爛泥,那麼,皇帝只有一個選擇越王!楊松成回身看著宮城。

夕陽西下,映照的宮城金碧輝煌。

「這便是權勢的象徵。多少人為了那個至尊寶座不惜身死如今,它在老夫的手中!」

國丈握緊雙手,面露微笑。

「羅才去了北疆,陛下挨了一巴掌,想來,北疆那些人也清楚,若是楊玄沒落,陛下定然會清洗北疆,整個北疆上層將無法倖免。」

幕僚孫岩笑的很是愜意,「楊玄說過不負大唐,那麼他唯一能做的便是站隊,參與從龍之爭。他唯一的人選便是衛王。如此,衛王便再無一絲可能。潁川楊氏這幾年頗為低調,如今,也算是揚眉吐氣了。」

楊松成負手看著宮城,「楊玄多次冒犯老夫,上次更是攻入楊家,推倒了楊家的圍牆。老夫忍了。

是老夫不敢殺他嗎?還是說老夫無法殺他!都不是。

老夫那位女婿是個聰明人,他巴不得楊氏與楊玄殺的血淋淋的,如此,他坐收漁利。

可老夫怎會如他的願?老夫忍了。楊玄與皇帝之間的矛盾就再無緩衝。

楊玄攻破坤州,天下震動。老夫依舊忍了,順從皇帝之言,聯手對付北疆。於是皇帝以為自己手握大局,便開始了清洗。否則,沒有老夫的支持,你以為他敢輕易動羅才?」

孫岩身體一震,「這一切,都在國丈的謀劃之中?」一個內侍走出宮城,伸個懶腰,喊道:「天下太平!」這是宮城不再接待來訪人員的信號。

「你以為呢?」國丈微笑,「潁川楊氏傳承千年,王朝更迭不休,帝王輪換不停,他們都走了,潁川楊氏依舊還在。今日在,以後也會在。」

他指著宮城,說道:「而這裡,想來用不了多久,又將會換一位主人。這位主人,會稱呼老夫為,外祖!」

看《討逆》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到進行查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