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睪酮素?什麼鬼?」基本上所有人都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現在可不是十幾年後,很多知識都比較封閉,這種專業名字,更是絕大部分人都沒有被科普過。

就連袁郭強他們一直是稍微有些耳聞。

但也僅此而已。

可總有人懂行,比如現在的蘇大偉和蘇承志,就是典型。

兩個人光看到這個題目就被吸引了,然後一段段看下去,很快就「淪陷」了進去。

別問,問就是你不懂一個科研人員發現新大陸的快樂……

「毛髮濃密不等於睪酮水平?是雙氫睪酮水平?」

「一部分睪酮可以轉化為雙氫睪酮,而雙氫睪酮不能轉化為睪酮?」

「生理可用睪酮,亞洲人最高,華裔又是其中之最達到了171.0?而且中華本土出身的,比在歐米的華裔還要再高一點???」

「有引用嗎?有專業的索引嗎?」蘇承志已經徹底陷進去了,因為這讓他以往接受的觀念,出現了巨大打擊。當然,你看他的表情就知道,這種「打擊」,顯然越打擊越開心。

越爽快。

「有引用,居然有引用。」蘇承志仿佛自動屏蔽了外面的其餘人,推著眼睛自顧自說道:「2006年的the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metabolism?《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這不是最新的研究和報告取樣嗎?怎麼,你怎麼就知道了?這才剛剛發表吧。」

「去年的文獻,serumandrogenlevelsinblack,hispanic,andwhitemen,這是個冷門的文獻,我都沒有見過。你怎麼會知道的。」

「racial/ethnicvariationsinmaletestosteronelevels:aprobablecontributortogroupdifferencesinhealth。《種族雄性激素水平的差異:一個群體健康差異的可能原因》,這是,這是1992年的文獻,天啊,原來之前就有嗎?」

「你快看看,承志,這是……這是1978年的文獻,《人類生物學》第50期,《多毛症,種族和雄性激素水平:東亞人和歐美人比較》。」

「還有95年的doestheracial-ethnicvariationinprostatecancerriskhaveahormonalbasis,《到底不同種族患前列腺癌的差異是否跟荷爾蒙水平有關》。上面居然已經寫了米國黑人和米國白人,雄性激素不如米國曰本人。可是,這是這是《cancervolume》的第七十五期,這是一個癌症的期刊啊。」

「還有1995年南加州大學預防醫學系,曼弗雷德.梅茨勒的論文,發表在《內分泌干擾物》的——《在美國和加拿大年紀大的黑人,白人和亞洲人的雄性激素水平和性激素結合球蛋白和生活方式的因素關聯》。裡面居然就清楚寫過中國人生物可利用雄性激素水平171.0ng/dl,日本人生物可利用雄性激素水平161.3ng/dl,黑人生物可利用雄性激素水平158.6ng/dl,白人生物可利用雄性激素水平153.5ng/dl……」

「還有你看看這個1975年的文獻,我,我靠!!!這都能找到???」

……

越看下去,兩個響應號召回國的運動學科研精英,就這樣被蘇神一篇論文震撼的左一個「我的天」又一個「不可能」,最後甚至「髒話」都飈出來了。

可見蘇神這個論文,到底給他們帶來了多大的衝擊力。

別怪蘇大偉和蘇承志沒文化,實在是蘇神太狠了,在這個資料很難收集和尋找的時代,他居然可以輕易就把各個領域相關的冷門論文,冷門期刊,全都整合起來,這根本不是一個大學生能夠做到的事情了。不,是放眼全國,都沒有人做得到。

這個知識面太廣了,如果不是親眼看到,就算是蘇承志和蘇大偉都覺得,這是在——天方夜譚。

「那個,兩位老師,小添到底寫得是寫什麼啊。」有人忍不住問道,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沒說,值得你們這麼大驚小怪嗎。

「你,你居然自己還做了一個調查報告???」如果之前還是收集和整合能力,那麼後面這個,就完全是蘇神自己的手筆了,因為這篇文章應該是2007年的《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才會登出來,蘇神呢,提前將其操作,公之於眾。

「《美國黑人和白人雌性激素水平不同,而不是雄性激素》?你怎麼做了這麼多調查的?」蘇承志已經完全被蘇神的手段折服,看著他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因為搞這些東西,需要錢,不是普通人可以搞定的。一般來說需要整個實驗室來配合,一個人,這工作量太大了。

蘇神笑了笑,說了一句讓在場所有人都「記憶猶新」的話——

「也沒什麼,花錢就搞定了,多得是『志願者』。」

有錢能使鬼推磨。

這人才17歲就這麼懂,還不是一般的科研型人員,生活閱歷似乎都十分老練。

而且這話也頓時讓全場人服了氣。

是啊。

有錢。

搞點「志願者」,有什麼困難的。

有錢就算是天上的外星人,價格合適,都給你找出來。

「天才,真正的天才。」蘇承志差點把鼻樑上的眼鏡推下來,看著蘇神,目光已經有點近乎狂熱了,道:「什麼時候開始搞實驗室?我辭掉工作都可以,請務必帶我一個。」

看到蘇承志這麼快,蘇大偉也不落後,立刻表態:「我也可以,請蘇同學,不,蘇老闆也帶我一個。」

袁郭強:……

余位力:……

全場人員:……

怎麼運動員都對於蘇神佩服的五體投地,換到了學術界,這些青年才俊,居然也是一個模樣?

這還是人嗎?

再想想自己比蘇神大這麼多,真是有種莫名而來的「挫敗感」啊。

「放心兩位老師,等我申請掛牌後,立刻讓你們加入,工資管夠,項目管夠,吃飯管夠。」蘇神說完,給大洋彼岸的馬龍.伯克發了一個感謝郵件,然後笑著道:「走吧,等下的記者發布會,也輪到我們表演了。」

「他們不是喜歡說科學嗎?」

「那我們這次就用『科學來打敗科學』。」

「用他們自以為最擅長的領域,讓他們認栽。」

蘇神說完合上筆記本,就轉身走了出去。

而現在整個房間相比幾十分鐘前的氣場,已經是完全改變。

尤其是在蘇大偉和蘇承志的解釋後,大家才明白,蘇神到底搞了一個什麼不得了的東西出來。

這東西就是終結亞洲人在運動基礎上天生不如人的第一槍。

用蘇承志的話來說就是——

「以後……我們也有理論支撐了。」

簡單的一句話,飽含了多少心酸和激動,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ps:還有一更正在寫,先來2更~~~~昨天是小紫感冒了,不知道怎麼搞的,可能是回這邊工作有點沒穿好衣服吧。嗐~~~

7017k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