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8章保養怪獸!全運會也許他能五連冠也說不定

體育新聞。

「男子短跑蘇神9.83s創造全運會超級成績!未來我們的全運會紀錄不再拿不出手!」

「兩個9.80+!你還想說什麼呢?新時代,短跑進入新時代,種花力量開始上台!」

「曾經的全運會紀錄在現在可能只能墊底!這一屆全運會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女子飛人創造佳績,陳娟成為全運會歷史上的超級飛人!今年羊城亞錦賽,我們要拿回來丟掉的亞洲一姐!!!」

……

除了短跑方面宣傳開始鋪天蓋地,其餘的項目依然在推進,李延系在男子三級跳遠項目上,不僅打破了由鄒振線保持了28年的全國紀錄,還一舉超越了哈薩克選手薩凱爾金16年前在莫斯科創造的17米35的亞洲紀錄。目睹了「長江後浪推前浪」的鄒振線在「西柳」體育場說,「他們的技術已經很完美,這樣的成績奧運會也可以進前三,自己的紀錄被打破,我真心地感到高興!」

「李延系在踏板不利的情況下奮力起跳,裁判經過長達幾分鐘的判決,最終成績定格在17米59!這個奪冠成績將保持了28年前的全國紀錄和冰封了16年的亞洲紀錄全部拋在身後。看台上的鄒振先也站起為這名後起之秀鼓掌叫好。」

該項目銀牌獲得者浙省隊朱速靖在第二跳中也創造了17米41的好成績,同樣超過了原全國紀錄和薩凱爾金的亞洲紀錄,獲得一枚銀牌。對此,鄒振線興奮不已,再次表達:「這一天,我等了28年,真心為他們高興,這一跳不僅是三級跳遠的福氣,也是種花家體育的福氣,後繼有人了!」

是的,我們的跳遠也從來不含糊。

未來誰敢想我們可以在未來的OW拿到跳遠金牌?

甚至第一個做到歷史上第一位既贏得青年世錦賽又贏得世錦賽冠軍的男子跳遠運動員,不是別人,就是我們種花家的田徑選手?

用蘭迪的話來說就是,種花家的運動員不缺天賦,缺乏指引和正確的科學訓練。

「……很多年輕選手小時候怎麼訓練,長大了還怎麼訓練,這是絕對不行的。運動員在過了18、19歲以後,必須接受不同的訓練方式。在種花家,很多有天賦的孩子都因為這個問題,再也無法提高成績。因為你可以按照同一種方法讓運動員跑到10秒40,甚至10秒30,但你想讓他跑到10秒10、10秒00,你就不能用訓練孩子的方式訓練成年人。」

所以,天賦者,我們即便是不多,也絕對是有,這個毋庸置疑。

不然蘭迪一個人能憑空教導出來這麼多個歷史性的突破?那不是扯淡麼。

玄機,其實就是在蘭迪自己這段話裡面。

蘇神被問到這個三級跳的大突破時,開口就笑道:「我覺得很好,但是我並不驚喜,因為我們從來不缺天賦者,只要好好引導,也許以後跳遠項目,也可以登上世界之巔,拿到世界級的金牌。」

這話他不是說跑步,很多人以為就是激勵甚至是套話,但是蘇神自己知道,這,絕對不是。

不過眼下和未來最大的問題還是,怎麼把成績轉化到國際大賽上去,不然的話,每次國內可以比出超級成績,出去就萎靡了,這個事情,還需要好好把握。但是辦法是有的,只需要堅持科學發展就沒有問題。

當然,這一屆全運會上還有極大的「創新」,那就是第一個非體制內的全運會冠軍,開始誕生。這個人就是女子八百米的冠軍,十九歲的小將周海言。作為一名由民營企業投資成立的田徑俱樂部選拔、培養出來的第一個全運會冠軍,她已經創造了一個歷史。從2002年建立,到2009年在全運會上奪冠,這家民營俱樂部先後投入2700萬元用於隊員培養,期間一度難以為繼。但不得不說,這一模式開創了我國田徑選手培養的一個嶄新模式。

蘇神以前是沒得選,這樣最快,但是不代表以後,也還是需要這樣發展。

體制的分化和多樣化,也是未來科學體育的一種思考模式。

並不僅僅只是在運動員的訓練和培訓上要科學。

科學運動的整體培訓模式,也是可以科學化的,單一到多元,這可能也是進步的一個方式。

當天晚上,總局的杜兆材為此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民營企業辦田徑俱樂部培養選手,這並不只是個嘗試,專業、大學、民營多管齊下,是我國田徑人才培養的趨勢,而且從本屆全運會來看,大學、民營企業的培養體制已經開花結果。

「這次我誰都能對得起了!」就是周海言這次留下的冠軍名言。

不過也要指出,周海言的俱樂部不僅是國內第一個建立田徑俱樂部的民營企業家,而且至今也是惟一一家。因此,做出了成績後,才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還是那句話——

起碼證明了這條路子。

走得通。

完成了從零到一的過程,那麼未來就會有更多民營俱樂部投身進來,開始合作。

這都是以前的種花家體育,不敢想像的成功模式,百花齊放,意味著我國的田徑事業從這裡開始,也漸漸開始進入了一個正軌,並不是就是短跑一家而已。而是整個行業的體育人,有心人,都在努力,都在奮鬥,都在腳步不停。

這才會有未來種花家田徑隊的愈發攀登,越發強大。

除了這些項目的高光之外,110米欄,無疑也成了最大的亮點。

因為新規則,劉祥作為世錦賽新科冠軍,沒有必要再比前面的比賽,直接進入決賽。這一點,也是為了保護高水平運動員,減少運動員消耗的一個辦法,當然,如果劉祥還是健康的話,其實這也不算什麼,可是眼下的劉祥狀態,其實就很需要這個規則保護了。

跑一槍和跑幾槍,要準備的身體狀態和訓練壓力都不同,這一點改變,也和歷史上出現了偏差。

至於有些人覺得不公平,那怎麼說呢,那你搞個新科世錦賽冠軍來試試,絕對沒有運動員會覺得不願意。畢竟那是OW大賽的冠軍,能夠拿到這個,還有什麼不服氣,那就叫做真正的為國爭光了,如果他們有這個能力,誰不願意呢。

當晚劉祥過來的時候,整個泉城都開始交通管制,這一點倒是和蘇神他們過來決賽的時候,一樣了。當然,歷史上也是如此,一般無二,而且歷史上劉祥的影響力多誇張?前幾晚空空如也的奧體中心體育場昨日接近滿座,而且隨著,劉祥剛剛退場,現場觀眾就跟著走了一半。

這就是眼下劉祥的影響力,田徑界除了重開的蘇神,無人能比。

除了觀眾,媒體記者,也是同樣瘋狂,田徑賽場記者工作室內,數百名媒體記者排成長長的隊伍,不惜站上一兩個小時,爭搶200張採訪劉祥比賽的特別採訪證。

110米欄的門票預售,也達到了和100米一樣的水平,接近300萬軟妹幣,原本這個數字是這個數字也創了全運會史上單場門票銷售數額之最,但是因為蘇神和近年來100米的整體水平提高,導致這個成績,也只能稍微暫時居於100米之下了。

到底這裡只是看一個劉祥,100米卻可以看好一些人,110米欄的整體水平還是差了些。

大石和謝文君都進入了決賽,他們都會和劉祥在決賽會師。

值得一提的是,央視著名記者逗日娜為了採訪劉祥,擅自跑進內場,結果被兩位身穿便裝的警察攔住,隨後被趕上看台,雙方一度還發生衝突。無獨有偶,孫海瓶前往看台時,也被擋在了門外。因為除了證件,他還需要到入口處領一張卡,一起使用才能進入。孫海瓶也只能是感嘆一句:「這比奧運會還嚴格啊!」

而看起來很簡單的東西,我們自己可是付出了大代價的。

其實何止是本屆的全運會。隨著國力的壯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國的運動會也越來越多,2007年的全國城運會和世界特奧會,2008年北奧和殘奧會,2009年的全運會,2010年的全國體育大會和羊城亞運會,2011年的大運會……再加上農運會、民運會、中運會、殘運會等等,可以說是運動會不斷。但除了幾項有國際標準的賽事,很多的比賽在組織運作上各自為政,重複投入,不僅造成了極大的浪費,某種程度上還影響了賽事本身。

別看現在我們越來越規範,這都是真金白銀過來的東西。

國際奧委會的知識轉讓「TOK」,全名Transferofknowledge,光是這個知識轉讓我們就花了百萬,還是美刀。這個項目從1999年開始實施,國際奧委會2002年還成立了奧運會知識管理機構來專職做這件事,雪梨奧組委賣「知識」給國際奧委會得到500萬澳元,國際奧委會則將這些「知識」以200萬美元的價格分別轉讓給雅典和北奧奧組委。

是什麼如此值錢?那是歷屆奧運會組織工作的經驗教訓和心得,其核心內容是「知識轉讓」,正是這些資料,讓下一屆的舉辦地不用一切「從頭再來」。

但說實話,你想想看,這些「知識」,那個不是真金白銀?

這就是缺乏大賽經驗和調度能力的結果,你看看那些經常搞大型比賽的國家需要麼。

可是這個錢,必須要掏,這個學費,必須要付。

就和我們種花家崛起的路程一樣,人口紅利,市場讓渡,知識購買,一個都不能少。

這,都是我們走過的路,不僅僅是奧運會和全運會,這些都是我們整個崛起項目的一環。

都是我們崛起身影的一個縮影。

晚上八點,110米欄決賽開始。

劉祥在第五道。

嘭——————————————————

「比賽開始!」

「出發了,快速攻第一個欄!」

「劉祥上第一個欄非常快,稍事領先,紀威緊隨其後!」(謝文君也緊緊跟著!)

「劉翔開始欄間加速!展現他後程強大的能力!」

「紀威緊隨其後!還有機會嗎?」

「沒有機會!劉祥率先衝過終點!」

「13.33s!!!」

「劉祥獲得了自己的第三枚全運會個人金牌!!!」

「劉祥脫下戰袍,把戰袍直接扔上了觀眾席!這一刻,他徹底釋放!點燃了全場!!!」

「非常完美的王者歸來!!!」

「他起動、銜接、加速這一系列過程都表現非常完美!」

「尤其是劉祥的後程能力,最後四個欄的能力非常出眾,是排在當今世界第一位!」

石東鵬這個項目居然發揮失常,二哥僅僅跑了13.63s,這和他的世錦賽成績相差甚遠。看得出來,石東鵬已經在世錦賽耗盡了自己的能量,還差一步拿到獎牌,那就是差了一步。現在他已經是沒有了那麼強勢的信念,能跑多少是多少了。

不然他想要擊敗紀威,本該問題不大。

謝文君拿到了第四,他這一場還是有些不穩,不過還是小將,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多參加國際比賽,就會越來越好。

「主要還是穩字當頭,瞄著別人跑就好。師傅也是這麼要求我的。時光匆匆過,我就是從全運會出來的,我還是有希望的。」這話是原話,也是這一世劉祥同樣說出來的話,尤其是最後一句,「我還是有希望的」,是說給自己,更是說給全國觀眾的,多少心酸和感觸都包含在內。

豐樹勇也開口說道:「他跑出這個成績很正常。這是他第三次奪得全運會冠軍,很不容易,一個人能夠連續三屆奪得金牌並不容易。尤其是在他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休養,能獲得這個冠軍他付出了很多。」

「全運會對劉祥來說並不十分重要,最重要的還是國際大賽、世界大賽。這次柏林其實已經是完成了提前完成了任務。」

「不過目前為止他的傷還沒有完完全全康復,系統訓練時間還相對較短,他的傷勢還需要進一步地恢復,還需要有系統的冬訓,只有這樣才能和對手競爭。」

「全運會我們的原則一致是安全,能夠順利地完成比賽,其他的一切都是在這個前提下。秉著這個原則,劉祥在穩獲第一的情況下沒有全力以赴,我們看到他在跨完最後一個欄後,就沒有使勁衝刺。」

劉祥也在接受逗日娜的採訪中道:「真的從來沒想過,因為當時我動手術,我就感覺我有點自我懷疑,我感覺我的未來有點渺茫,我不清楚我的未來在哪裡,但現在……我還是有希望的,我還是行的。」

「從我十八歲開始,我現在已經二十六歲了,我希望可以在打一屆全運會,全運會對於我們國內運動員來說,不管是奧運冠軍還是世錦賽冠軍,全運會都是我們最初的夢想。」

「我也是從全運會一步步上來的。」

「希望未來,全運會可以越辦越好,出現越來越多優秀的運動員吧。」

逗日娜道:「那你覺得你的全運會三連冠,誰能一較高下呢。」

劉祥笑了下,腦子裡面浮現了一個畫面,想也沒有多想,就道:「我認為是蘇神。」

「蘇神,為什麼呢?是因為他才剛滿二十歲嗎?」

「不僅僅是這樣。」劉祥這裡「吐槽」了一下蘇神的變態生活習慣道:「他對於身體的保養和維護,我認為現在國內無人能及,他就是我認識的保養怪獸,也許……他可以跑到35歲甚至40歲都說不定。」

「那樣,可能全運會五連冠都有可能。」

「小添,我相信你,我未來打個四連冠,你就打個五連冠怎麼樣?」

在祥和的氣氛中,劉祥也不管還在微微發愣的逗日娜,轉身走進了運動員通道中。

PS:全運會資料真不好搞,但是俺還是力所能及,幫助大家了解下。

而原本的蘇神可以在32歲都保持狀態,那麼這個重開的蘇神,從小就科學保養,你覺得40歲有可能麼,嘿嘿。

繼續繼續~~~~晚點約~~~~恢復更新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