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算來算去在明天

第一百六十六章算來算去在明天

天蒙蒙亮的時候,張家派出的護衛就到了地方,常的護院是一百五十人,另外還有四十個零號隊的,平時他們一直在訓練,或者是學習各種的戰術以及王鵑給講的某一種情況下出現的以少勝多,.

很少陪同張忠,今天情況特殊,張小寶可不想因為準備不足把父親給扔進去,以前的電影中看過太多這樣的情景了,明明知道有危險還不提前做準備,那不是缺心眼麼?

四十個零號隊的人已經沒有了開始時候的傲氣,看上去就好象沒睡醒一樣,與護院比起來,背後少了一個背包,身上多了一堆的口袋,有的鼓有的癟,外人根本不知道裡面放的是什麼東西。

小童張同一看到這四十個人,這才徹底放心,再看看四十個人的馬,更不怕了,真遇到危險,只要不進入弓箭的覆蓋範圍之內,憑這地方上的人,一千個也攔不住突圍。

馬是好馬,一匹最少也得二百貫,武器也是精鋼打造的長柄月牙戟,在馬身上還有一個固定手柄的地方,不是用來放置戟的,是用來架。

騎馬衝鋒的時候一個照面就能決定勝負,一寸長一寸強,誰能先碰到對方,基本上誰就贏了,尤其是和人對沖的時候,別指望還能耍出來多少種動作,通常就一個動作,刺,刺到了之後就要承受兩匹馬的衝擊力。

張小寶和王鵑測試過,和被一輛時速為五六十公里的車撞到沒什麼區別,被刺到的話,力量就集中在了某個點上,造成貫穿傷太容易了。

張忠看到人齊了,舒舒服服地吃過早飯,把手一揮,鑽進另外一輛車中,這輛車比不上開始那輛舒服,但安全,萬一有人刺殺呢,怎麼也要弄個假的不是。

人多了,行進的速度也慢了,加上護衛來時帶有張小寶的話,讓隊伍不用著急趕,給人家多留下點準備的時間,估計收拾人需要拉鋸戰,不急,以經濟建設為主,鬥爭,是一門藝術,達到目的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幫百姓把日子過好了。

張忠也樂得清閒,隨著隊伍晃悠著走了三天才來到太湖的所在,張小寶和王鵑沒有過來,不然的話,一定會發現,現在的太湖和以前的不一樣,大小和形狀都無法重合。

隊伍按照俘虜的指路來到了太湖旁邊的山腳下,山上有梯田,有樹木,所見之處還有兩條溪水流下注入到太湖當中。

「老爺,就是這裡,沿路而上便能一直到達銅礦所在,您看,路寬,壓的也結實,就是為了運送礦石下來。」

護院頭領策馬上前,來到張忠那個最豪華的車廂旁邊,聲音不小地說道。

另一輛車裡面的張忠說了聲上山,隊伍便向山上行去。

隊伍剛剛走出去三里路,山路顯得漸陡的時候,前面的路上突然出現了十幾個漢子,手中托杈擎棍的堵在了那裡。

「什麼人敢隨便闖山?」還不等張忠的人問話呢,攔路的漢子中先有一人出聲質問。

「山是你家的不成?你管什麼人,想上就上,難道你們是占山攔路的賊人?」不是誰問就都要解釋身份的,張忠的隊伍***來一人,根本不在乎十幾個漢子那瞪眼的模樣,催馬上前,居高臨下地反問道,大有回答不好就要動手的架勢。

攔路的漢子們沒想到來人竟然這麼大的火氣,俱都愣了一下,趁他們愣神的工夫,張家的護院就圍了上來,並用手中的武器指著漢子。

「住手,都住手,誤會,是誤會啊。」就在張家的人要動手的時候,有一個老頭從旁邊的草叢中鑽了出來,一身細麻的新衣服,腳蹬皮靴,頭上挽了個揪,用銀簪插住。

過來的時候,臉上是慌張的神色,目光卻是平靜,對護院的頭頭拱拱手,又轉過頭去,對漢子們呵斥道:「還不把傢伙扔下,得罪了官人你們不想要腦袋了?」

漢子們非常配合地把手上的武器扔到地上,紛紛低下頭,一副侷促的模樣。

老者這才又轉回身來,抬起胳膊用袖子擦擦額頭,與護院頭頭說道:「不知官人到來,多有得罪,還請海涵,都因此出經常有歹人過來,本村方派人守護,不知車上是哪位官人?」

「不知就不知吧,用不著你知道,讓開,否則別怪刀槍無眼。」護院頭頭把架勢做足了,一揮手,隊伍繼續前進。

老者似乎是急了,哭喪個臉,哀求一般的說道:「這位好漢,小老兒乃是山湖村的村,您不把話說明白,小老兒不好交代啊。」

護院頭頭笑了,把手中的刀向老者的面前一遞,撇撇嘴說道:「山不是你們的山,路不是你們的路,你村又能如何?怎麼交代是你的事情,與我等何干?再不讓開以襲官罪名,殺!」

「殺~!」其他護院配合著喊了一聲,就是沒什麼殺氣。

隊伍挺刃而進,漢子和老者都不敢攔了,等車和馬都過去了,老者呸的一聲土了口唾沫,不屑地說道:

「架子不小啊,官你是什麼官,到了舒州,是龍得盤著,是虎得臥著,跟在後面,看看送貨的隊伍究竟遇到了哪個官員,倒霉。」

張忠等人也不是傻子,一聽老頭的問話就知道他們現在還不清楚自己等人的身份,攔一次無非是想看看讓貨物出事兒的官員是誰罷了。

至於怎麼知道是官員,這很簡單,不是官員的通常只能配一把劍,軍弓可不是那麼好拿的。

「探路」,車中的張忠對外面吩咐了一句,馬上就有十個零號隊的人離開了隊伍,朝兩旁的山上跑過去,一進到草叢中,身影就消失不見,好象那裡從來就沒有人過去。

護院這下算是徹底服氣了,尤其是後加進來的,他們還以為自己平時訓練的不錯了呢,今天見到非常神秘的護苗隊出手才發現,自己差遠了,根本就找不到人家的蹤影,這要是打仗的話,幾支冷箭就要命了。

剩餘的三十個護苗隊的人跟沒事人兒一樣,他們的責任就是保護好老爺,那十個人的安危他們不關心,他們相信,這裡還沒有人能在山地站中打贏護苗隊的人。

事實也確實如此,十個分出去探路和排查危險的人身上的裝備就不是尋常人能想像得到的,加上經常在叢林中和人玩捉迷藏,又配備了千里眼,只要遇到其他人就能提前發現。

隊伍無驚無陷地繼續前進,一直到了前面更陡的地方才不得不停下來,車上不去了。

張同從第二輛車中跳出去,仔細觀察起這個地方來,草叢,樹木,還有一條小溪流過,再有兩間茅草房,路上除了碎石就是泥土,還有修的台階沿路而上,更有小亭一處,景色不錯。

可他知道,俘虜說的採礦的地方就是這裡了,準確地說是沿路而上後的一個礦洞,常來講,這裡應該是碎石的地方,不然大塊的礦石不好運,同時占的地方也大,向上的路也應該是殘破不堪,誰還會管挖礦的人上下是否舒服?

但此是此地是芳草幽幽,溪水潺潺,別說礦啊,就是個礦石的渣滓都看不到,高,實在是高。

張同給出了一個評價,不是說當地偷挖礦的人,是說小公子和小娘子,竟然早就知道人家會如何做了,這要是以查偷礦的名義傻傻地衝過來,丟人不說,還容易讓人彈劾。

既然已經知道了,現在就不急了,張同轉身回來,到張忠那個空著的車廂旁邊說道:「老爺,前面車無法行進了,請老爺移步。」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有人送上一個滑竿,上面有遮擋之物,其實就是一個轎子了,停在車廂的旁邊,帘子動了動,抬滑竿的人就開始向上而行。

一群人來回動著的時候,張忠換了一身護院的衣服,跟在護院的人群當中在靠後一點的位置手上拎把刀也同樣往上走,三十個護苗隊的人則是把滑竿給保護住了。

一階一階地走著,張忠就仔細地觀看路上和路兩邊的東西,他不得不佩服這幫人做的夠好,如果不是有兒子和兒媳婦提醒,他真以為是抓到的人瞎說呢,此地明明就是一個仁山智水的好地方。

等走到亭子的時候,看看亭子中讓人用來休息的石頭,張忠也不知道人家從哪裡找來的,竟然被磨的像玉一樣,加上古樸的柱子及上面的刻出來的已經脫了漆色的畫,要是文人看到了,定得賦詩一首才行。

「好,好啊,聽小寶的,往後每隔上十天半月的就來看看,修個行在吧,那個叫什麼來著?哦,對,叫精神文明建設,找文人過來,寫寫應景的詩作,放到勾欄之地,放到學堂去。」

張忠看著眼前的景色對旁邊的護院說道,護院還真就不理解其中的含義,老爺決定了,擁護就行了。

眾人繼續往上走,拐了個彎之後,前面出現了一個水泡子,哦,這裡的人或許非要叫湖,那就湖,從位置上看,怎麼看怎麼像那個礦洞的所在。

張忠就納悶了,在上面種稻子都不希奇,可這湖是那麼好弄的,不往下面滲啊?厲害,看來以前是小瞧這些個偷礦的人了。

最厲害的還不是有湖,而是湖中還有輕舟泛波,上有遊人,並傳來歌女吟唱之聲。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聲音遠遠就傳來了,別說是張忠了,就是護院的人也知道唱的是什麼,也不清楚是剛剛換曲,還是剛開始唱。

張忠聽了一會兒,也看了一會兒,對身邊的一個護院吩咐兩句,這護院上前跟護院頭頭也耳語一番,隊伍又向湖邊靠近,那裡的人似乎也發現了這個隊伍,撐小舟過來,船頭站有一人,遙施一禮。

「不知岸上是哪位雅士?可否登船一敘?」

「你是什麼人?敢驚了刺史大人的架?速速退去。」護院頭頭大喊一聲,做出防備的樣子。

那人卻沒退,而是讓船繼續靠近,並說道:「刺史大人?可有憑證?」

嗖的一箭射了過去,中那人前面的水面。

「這便是憑證,再向前靠,殺!」護院頭頭收弓時警告了一句。

這下船不敢繼續往前走了,調個頭用最快的速度退了回去,船上的人也不再開口。

「大人被驚,回府。」護院頭頭又喊一聲,隊伍開始調頭,後隊變前隊,緩緩離去。

當隊伍最後一人的身影消失在山頭上的時候,那船又用最快的速度貼到了岸邊,剛才說話的人跳下來,二話不說,沿旁邊小路飛跑而去。

張忠又回到了有車輛的地方,滑竿停在那車邊,張忠依舊進到另外一輛車中,轉個向,朝山下快速而去,走出半里左右,十個護苗隊的人已經等候在路旁,還有四個人被綁住並堵上嘴。

護院也不多問,把四個人扔進另外一輛車中,整個隊伍用最快的速度離開了這座山,至於另外一處產雲石的就不用去了,一定是被人用同樣的手法給處理過。

「回去吧。」張忠目的達到了,吩咐一聲,把頭靠在車廂的上面,閉著眼睛休息。

隊伍盪起了一路的塵土沒影了。

過了半個時辰,審問四個人的護院也過來報告,四個人就是在這裡盯梢的,想知道究竟是誰在半路上把礦石給攔了,損失一次礦石還沒什麼,怕就怕以後被人給看住了。

當張忠用兩天的時間急趕過來之後,就見到張小寶和王鵑在院子中帶四個小傢伙滑冰呢,也可以說是玩出溜滑,冰面就是大理石的,一點也不浪費呀。

四個小傢伙分別坐在一個墊子上面,墊子的前後兩個方向都有繩子連接,兩邊的人來回拉動,墊子就在大理石的地面上不停地動著,上面的小娃子似乎非常喜歡這樣的感覺,一邊左右看,一邊咯咯咯地笑。

這也就是四個小傢伙還小,不然的話,張小寶會製作四套防護的服裝,就是護膝、護腕、護肘加上頭盔,再做幾雙旱冰鞋,帶弟弟妹妹溜旱冰玩,揀來的大理石不用白不用。

張忠也知道處理石頭不那麼容易,卻沒想到兒子和兒媳婦竟然做的這麼快,那雲石的面被打磨的跟鏡子一樣。

「小寶,出來爹跟你說說話。」張忠還有事情沒處理呢,四個孩子有丫鬟陪著玩,不用張小寶守在那裡。

「爹,怎麼了?」張小寶出來後疑惑地問道。

「沒怎麼,他們在上面修了個湖,也不知道怎麼做的,才兩三天的時間,本事不小。」張忠把看到的事情對兒子說了出來。

張小寶一聽是那裡成湖,沒覺得如何,只要人手夠,哪怕用水桶也能做出來,他是覺得對方有點傻,弄個田不行嗎?非要做成湖,怎麼可能不滲水?就是滲的多少而已。

難道以後不準備再挖了?不然的話,把湖中的水再給弄出去,然後整理礦洞中的水,那得費多大的勁?

琢磨了一會兒,張小寶對父親說道:「爹,等明天孩兒給您一個計劃書,您按那上面做就行了,重點還是民生。」

在張家歡樂的時候,有人則是發愁了。

舒州的州府衙門中的人剛剛知道銅礦和雲石礦被人盯上了,四天半之後,另一個消息就讓他們愁了起來。

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張忠會沒事兒溜達到那邊去,平時一直有人盯著張忠,但張忠總是在近出晃悠,怎麼就心血來潮地跑到太湖去了呢?盯著的人就算打死也沒有用了,竟然敢偷懶,以為張忠每次都只是在周圍的地方轉。

太湖的縣令還有州中的判司以及錄事參軍都到了,在近江樓的上面齊聚一堂,任憑夥計把一道道的佳肴端上來,卻沒有一個人動筷子的,張忠的出現就好象一座大山般地壓在了他們的心頭。

「諸位大人,此事該怎麼辦?難道那裡以後就不挖礦了?」太湖縣的縣令因為主管那裡,故此也是最憂心的,先開口詢問其他人。

其他人也不好把責任都推到太湖縣令的身上,畢竟大家一同制定的辦法,而且太湖的縣令也沒有做錯什麼,還派人到前面去探路。

別說是他了,就是換成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辦法避免,現在要做的是如何的彌補。

司功參軍給自己倒了一杯酒,悶頭喝下去,呼出口粗氣,說道:「還好你已經把那裡變成了湖,想來張忠過去看過後,一定會認為是抓到的人說假話,這一點做的不錯,但貨物被張忠得去了。

不管怎麼說,我們暴露了,張忠也不笨,就算在那個地方發現不了,也會覺得於別處我們偷偷開採,就是看他要怎麼做了,如果他想派兵過去,那就只能派兵,想來兵中也會有他的人在,躲是躲不了了。」

「不錯,是如此,看樣子要損失不少錢財,如果張忠盯上了,那就不是損失錢財的事情了,做不好我們的官職也要丟掉,再被張忠抓住把柄的話,有沒有命也兩說呢。」

司倉參軍也在一旁跟著說道,他長的八字眉,一說起話來,眉頭挑動,就成了個八字。

聽到他的話,最害怕的就是太湖的縣令了,誰讓他是直接管那裡呢,汗就不停地流出來,加上天熱,沒過一會兒,身上的衣服就被打濕了,用求救的目光看向錄事參軍,說道:

「大人,可要救救小的啊,誰能知道張忠沒事兒往那裡跑啊,而且還不像別人那樣大張旗鼓,而是想到就帶人過去,我現在每天都讓人擔水,不然湖就沒了。」

「哼!張忠才當了幾年的官?又升到了如此的位置上,他自然不能與別人一樣,何況他家中的護院都配備最好的武器,連座下的馬都非同一般,他不怕別人刺殺他,換成我,我也敢沒事兒出去溜達。

既然事情出了,要怪就怪我們用錯了人,派出去監視張忠的竟然敢偷懶,可這沒用了,把他們凌遲了,事情也要解決才可以。

不過麼……這樣一來也好,可以看看張忠的反應,他已經去了一次那裡,如果他找我等詢問的話,我等就推脫不清楚,對了,馬上安排人,在旁邊找地方建一個採石場,石頭也是租稅的一部分呢。」

錄事參軍這個時候說話了,他其實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讓人逮到了,那事情就難辦嘍。

其他的幾個人同樣也想不出其他的辦法,只能把這個事情繼續向上報,看看上面的人會怎麼說,總不能停產吧。

「那大人,我那裡現在是否可以繼續開採了?誒呦,又得花不少的錢了。」太湖縣的縣令心疼錢啊,用幾天的時間做了次假,結果就花掉了兩千多貫,這還是當地的百姓平時也能得到點好處沒多要。

等要開採的話,花的就不是兩千貫了,尤其是小湖,不僅僅要把水弄走,礦洞中也得用上不少的力氣才能繼續開採。

這筆錢只能從舒州眾人的手上出,自己身為一個縣令,官相對來說是最小的,那出的自然就是最多的了,估計今年的得白乾六個月。

其他的人算的和縣令算的不一樣,他們不是算自己要拿出來多少錢,而是如果沒出事兒的話收到的錢和現在拿出來的錢之間的差距,那更多。

錄事參軍也不知道該不該馬上就繼續開採,好把損失給補回來,想了想,說道:「先不急,等,等上十天看看,若是沒有事情了再重新開採也不遲,會有人給你送消息過去的。

你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看住當地的百姓,最好是給他們多點好處,別讓他們把那裡的情況給捅出去了,不然的話,誰都保不住你。」

「是,是,大人,小的明白,這就回去安排,絕對不會讓人把那邊的事情給講出來,大人您就放心吧,小的用人絕對不會差,哦,大人,小的不是說您用人差了,不是,是等,聽大人的。」

太湖縣的縣令在保證的時候突然發現說錯話了,這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盯梢張忠的人認為張忠還會像以前一樣,隨便在近處溜達一圈就回家,他們結果就跑去喝酒了,等事情出來了,說什麼都晚了。

保證了之後,太湖縣的縣令見各位大人不出聲了,非常識趣地找了個空離開,用最快的速度回去安排,以免人家把火氣發到他的身上。

他一走,剩下的人就開始慢慢地吃喝上了,平時覺得味道不錯的酒菜,今天吃起來就跟嚼蠟一樣,即便如此,一個個還是故做鎮定地吃著。

「大人,不如給張忠找點麻煩,讓他知道一下我們的厲害,好在礦的事情上讓步,我想好了,可以給百姓家中養的家禽和牲畜下毒,只要毒死了,張忠一心想要讓百姓過好日子,那必然會擔憂。」

司戶參軍這個時候停下筷子,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有兩個人也跟在旁邊點頭,覺得這個主意不錯。

錄事參軍卻是冷笑一聲,說道:「你是不是想逼著張忠和我們作對?或許他們還察覺出來什麼,也或許他還在考慮,你下毒簡單,又能毒到幾家?毒的少了沒有用處,毒的多了那張忠就會抓人了,只要把我等供出來,我等為了避嫌就什麼都幹不了了。」

「大人,這點您放心,絕對讓張忠察覺不出來,動手快,然後跑的也快,那樣他就不知道是誰幹的了。」司戶參軍補充了一句。

「他不知道是誰幹的怎麼讓步啊?他明白給誰讓步嗎?從旁邊點醒他?那他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我們,而不是什麼百姓家養的家禽和牲畜,你以為他是傻子啊?先把我們給除了,他才能繼續讓百姓過好日子。」

錄事參軍瞪了司戶參軍一眼,平時挺聰明個人,怎麼在這個時候犯傻了。

他這樣一說,別人也不好繼續再說什麼了。

錄事參軍緩了口氣,又說道:「先不急,萬一出了岔子才麻煩,等一等,看看張忠他會怎麼做?喝酒。」

眾人也只好聽他的,紛紛端起酒來悶頭喝下去,一個個顯得憂心憧憧的。

一連等了十天,張忠好象忘了那個事情,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幫百姓提高生活水平上面。

錄事參軍等人覺得差不多了,給太湖縣的縣令下了命令,重新開採。

又過了兩天,當他們以為事情暫時過去了之後,張忠突然在家中宴請他們了。

幾個人納悶啊,紛紛猜測張忠是什麼意思,在去張忠家裡,也就是州府後面的宅子之前先聚了一下,準備商量看看張忠請他們過去會遇到什麼事情。

錄事參軍依舊是被推到了前面,司倉參軍先問道:「大人,您覺得張忠這一次是想幹什麼?是說礦產的事情,還是說百姓的事情,或者是徹底與我們妥協了,好從中分一份好處?」

「你是做夢呢?從中分好處?張忠家裡有多少錢難道你不清楚,恩,我也不清楚,可我知道,絕對比整個礦的錢更多,他會在乎這個?估計是百姓的事情。」

錄事參軍其實也猜測不出來,可又不能不說,此地的消息已經傳遞上去了,還沒有到地方,上面人的新命令也沒有下來,他沒有鴿子來傳送情報,就算是有也不能用,那鴿子來回飛實在是太明顯了。

但他不能弱了面子,只好隨便找個理由來對別人說,以顯示自己的本事。

「大人說的是,張忠家裡面不缺錢,不可能是想要分利益,那也不能是說礦的事情,不然的話豈不是把事情挑明了?何況他還沒有證據在手,估計是百姓的事情。」

司士參軍連忙在一旁奉承。

幾個人實在是想不出來張忠找他們幹什麼了,只好隨便地說上兩句,到時候別對不上口供就行了。

七個人在中午的時候來到了後面的宅子。

自從張忠過來之後,他們還一次也沒來過呢,不清楚張忠把自己的家給修成了什麼樣子,想來不會太豪華,不然一離開,那就什麼都沒了,留給下一任,不合算。

通常有錢的人在上任的時候會選擇其他的地方買一個宅子,哪怕離任了也依舊是家中的房產,不可能轉給別人,賣出去就是一大筆錢,畢竟用官員的身份買的時候價錢都便宜,這點誰都明白。

可等他們真的進到了張家的院子後,一個個都覺得眼睛少長了,實在是太漂亮了,地面的路上一律是青石鋪就,旁邊就是黃沙,還有種植的各種漂亮的花草,連大樹都給移進來,每死就是很神奇的事情了。

除了這個竟然還有高山流水,也不知道水怎麼上來的,從假山上面流下來,底下是一個小池塘,在池塘當中有幾條紅色的魚緩緩遊動。

七個人在震驚的時候,卻沒有人認為張忠傻,真的不傻,就因為張忠有錢,懂得享受啊,還不用擔心被人找麻煩。

七個人進來了,張忠親自迎接,旁邊站立的丫鬟穿著同樣的衣服,這還沒什麼,主要是這兩排的丫鬟讓人看上去不像丫鬟,比某些個稍微富貴人家的閨女都有氣質,讓人不敢直視,以免唐突了佳人。

本事,真的本事,七個人心中多有了同樣的感慨,先前還瞧不起張忠,認為他當官的時間短,又不是世家子弟,現在再也沒有人會如此想了,又想到了那幫助張忠處理公務的人,一時竟然迷糊了。

張家究竟是怎麼弄的?丫鬟一個個看上去就是那種知書達禮的人,男的下人又都能幫助處理公務,難道張家從別的地方找的人?

張忠可不知道七個人怎麼想,也無暇去理會,他今天非常高興,準備忽悠人玩,別看當大官了,能有機會忽悠人也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隨著他的相讓,眾人走過了一個又一個院落,最後來到了地上鋪著大理石的院子中,其實就是四個小傢伙的院子,裡面如何的漂亮那不用說了,尤其是在最中間的位置上還有那三層結構的小樓。

「坐,諸位都坐,平日裡可沒少麻煩你們,今天天氣暖和,好在院子中飲酒作樂。」張忠笑呵呵地對七個人說道。

他當先坐在了上首的位置處,馬上有人給端上來茶點,看樣子還不急著吃飯。

七個人本來以為能在廳當中吃飯呢,沒想到給安排到了一個非常偏的院子當中,還是在外面吃,根本沒有進屋的意思。

至於張忠說的什麼天氣暖和,這還用提麼,一直都暖和,汗是不停地流啊,夏天呢。

司法參軍不滿意了,品了口茶,味道不錯,可這也不能讓他消除無法進到屋子中吃飯的氣憤,於是說道:「大人,不如再尋一處更好的地方吧,此地下官看著不小,定能尋到。」

「怎麼?」張忠同到此話把臉一沉「在這裡可是委屈范參軍了?知道此地是何處嗎?若非是邀請幾位過來,尋常人等想都別想進來,看看那個房子,乃是我家和王家最小的四個娃子呆的地方。

別人想來,那是做夢,萬一把身上的病帶進來怎麼辦?再看看院子中鋪設的東西,鑲金配銀,就是地面都是雲石的,難不成還得讓本官把你等領到那小房子當中不成?」

聽到張忠的話,七個人一驚,這才開始好好打量院子,果然如張忠說的那樣,看著簡單,可隨便拿出來一樣東西,別說是值多少錢了,他們連見都沒見過,只能猜測用途。

再看看那三層的小房子,裡面真的有四個小傢伙來回地爬著,有一個小女娃子這時甚至是已經爬到了一樓,推開一樓的小門,探出頭來好奇地看著眾人。

又有點怕生,用嘴吐露吐露兩聲,一縮頭把門給關上了,加上那種剛剛到京城賣,價錢非常高的玻璃做成的窗戶,七個人再也不敢在這方面挑理了。

小娃子們可愛的樣子,小房子的裝飾,還有這裡的各種布局,確實如張忠說的那樣,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比此院更高貴了。

剛才說話的司法參軍嚇壞了,他的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那個三層的房子,透過玻璃他就能看到裡面鋪的是什麼地毯,整個房子還不的五萬貫啊。

「大人莫生氣,都是范參軍見的世面小,哪裡懂得這院落的好處?大人竟然把我等讓到了貴公子和小娘子的地方,可見大人對我等的重視,范參軍,還不給大人陪不是。」

錄事參軍更進一步地了解到什麼叫財大氣粗了,把整個院子和那個房子加起來算的話,以及各種新奇的玩意,絕對要超過十萬貫。

誰家的娃子能享受到這樣的對待?就算是宮中也不行啊,哪怕太子太孫也不可能花十萬貫錢財來讓娃子有一個玩的地方,晚上睡覺總不可能還放在院子裡吧?

司法參軍就像剛才那個小女娃子一樣,縮了縮頭,嚇的,眼睛也不敢直接看張忠了,低個頭說道:「大人,您別跟小的一般見識,小的……」

「無妨,無妨,說實話,這裡原來的地上並沒有鋪雲石,前幾天本官一時興起,到外面轉了轉,結果就撿到了不少的雲石,好給小傢伙們玩,在上面滑來滑去的,很有意思啊。」

不等司法參軍把道歉的話說完,張忠就打斷了他的話,指著地上的雲石對七個人說道。

七個人剛才還在估算這個院落需要多少錢呢,聽到張忠一說,都是心中一突,什麼意思?雲石,難道這個就是應該運走卻被張忠個留下的雲石?提這個雲石難道是要說事兒了?該如何應對?

七個人一時不知道如何開口了,怕呀,怕張忠直接挑明了之後讓人抓他們,別看張忠家的娃子就在不遠處,可那能過去抓來威脅張忠嗎?隨便想想就明白,真要是衝過去的話,一定會被射成刺蝟。

既然張忠敢把地方放到小娃子們的院子裡,自然會做好相應的準備,難道是故意讓自己等人衝去?那可就有藉口殺人了。

七個人不知道該怎麼說話了,只能看著張忠聽下文。

張忠看到七個人的臉色,顯得非常高興,好玩,確實好玩,知道給他們的壓力差不多了,說道:

「別看本官家中的布置不錯,可本官一點都不高興啊,本官自己一家好有什麼用?舒州的百姓都好過了才行。」

「大人真是好官啊,我等不如,但有能幫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法子,我等一定聽從大人的話,哪怕是刀山火海也無所畏懼。」

錄事參軍小心地跟隨張忠的話說道,他實在不清楚張忠究竟想要幹什麼。

張忠嚴肅地點了點頭「諸位能如此想,本官的心中就好受多了,其實,本官知道,只要百姓按照那套養的方法去養殖家禽與牲畜,就能多得錢財。

可那又有什麼用?聖上為了讓百姓能更好的生活,專門建了一個梨園,我等地方官應該體貼聖心才是,不知諸位可有辦法也讓舒州的百姓同樣像京城的百姓那樣有足夠多高興的事情?」

張忠的話讓七個人更加的迷糊了,什麼意思?難道也想在舒州建梨園?行啊。

於是司功參軍開口說道:「大人是不是想要建一個梨園?大人,我等願意幫大人把梨園建好。」

其他六個人也紛紛點頭,一副真的要努力做事的樣子。

「大人,或者可以在本州的各個縣中都建一個梨園,讓百姓閒暇的時候能夠過去看看。」司戶參軍也在一旁附和。

張忠現在的感覺非常好,終於是體會到了畢老頭說的那種讓下面的人琢磨不出來上官的想法心情。

見七個人等自己發話,張忠搖了搖頭,說道:「非也,現在還不是時候,只能從小的地方開始,比如詩賦等,本官前幾日去了一趟太湖,發現那裡有個山不錯,上面的景色秀美,還有湖泊。

本官就想啊,明天與諸位一同前往那裡,並邀請本州的才子,到那裡多作幾篇好的詩賦,讓人在民間傳唱,諸位可要準備好哦。」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