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道菜肴提物價

第一百八十八章一道菜肴提物價

也不知道畢老頭四個人是怎麼想的,就在張小寶出了個主意的兩天後,畢老頭等人真的就聯合起來把辦法給送到了京城,.

劉知柔在連續得到了好東西之後,也要去看看那座橋了,四個老頭打了聲招呼,組團向望江縣而去。

隨著四個老頭的離開,張小寶和王鵑的生活又恢復了相對的平靜,政務不用再管。

李珣也沒過來打擾,在忙著修行在,在潛山的附近修,與別人修的行在往豪華方面發展不同,李珣的行在只要求地方夠大便可以了。

潛山附近村落中沒有事情做的百姓都被李珣給招集起來,幫他來幹活,沒有工錢的那種,百姓也不生氣,因為李珣說了,行在建完,不到外面找人維護,就在周圍的村落中選平時找不到活乾的人來維護。

管事的李成不清楚李珣要幹什麼,趁著指揮百姓忙碌的時候找到李珣,求教地問道:「公子,您修的這個行在,若是別人過來看到,估計會笑話您的,地方是不小,可潛山這裡不如太湖,為何不把行在修豪華點?」

李珣以前一直是詢問張小寶和王鵑要做什麼,行在的設計也是兩個人提出來的,今天終於是被別人問道了,故作高深地咳嗽了一聲,說道:「是不是不懂啊?」

李成配合著猛點頭,一副等待指點的模樣,不過他確實不懂,行在為什麼要修在偏僻的地方還修的如此簡陋。

「不懂就問麼,不要憋在心裡,我問你,人活著為了什麼?」李珣高人模樣做的十足。

「為了什麼?」李成跟著問了一句,好象問別人,也好象在問自己。

「太難是吧?那你活著為了什麼?」李珣又問。

李成這下沒有馬上回答,微微低下頭想了起來,李珣也不著急,邊看百姓幫他修行在邊等待。

李成想了會,開口回道:「公子,我是很小就被賣進府中的,自己賣的,當時就是不想餓死,那時活著或許就是為了吃飯,吃飽,後來跟了公子,就不一樣了,能夠讓別人看的起我,有時候就依仗公子的身份去欺負人。

再後來就跑到了三水縣,看到酒樓賺錢,想多賺錢,現在呢,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還要活著了,公子有錢了,我也有錢了,或許我活著就是一種習慣,這麼想想的話,似乎就是死了也沒什麼了。」

李珣聽完李成的話,贊同地點點頭「你還不錯,沒想著繼續爬到太高的位置,可我不行啊,我也要為活著而負責,又怕目標太小,沒幾天就實現了,所以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大的目標,我活著,就是為了讓全大唐的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李珣的聲音不大,但李成卻從中聽出了李珣的決心,這個目標實在是太大了,可這和修行在有什麼關係?

不等他問,李珣就告訴給他「別人的行在勞民傷財,修好個行在或許一年到頭也不去一次,裡面的豪華布置都要花錢,行在說占的地,很多都是閒置,在行在做事情的人也不努力,這是浪費。

哪怕浪費的是自己的錢財,我不做這樣的人,只要是我的東西,我就會想辦法讓它能夠生出錢來,把錢用在百姓身上。」

「公子,那太湖邊豈不是生財更快?」

「那個地方就算我不過去,依舊能生財,這裡我不來能麼?我要的不是某一個地方能繁榮,而是整個舒州的繁榮。」

李珣把手用力的一揮,那意思就包括了整個的舒州。

李成在旁邊看著,突然發現,以前的小候爺真的是長大了,該成家了。

「李成,別看張家和王家現在都還在舒州,可他們不會管太多,只出個主意,把動手建設舒州的機會讓給了我,把行在修在潛山,還有修的簡陋也是他們出的主意。」

「那……」

「這就告訴你為什麼,就因為我這個行在不是一個擺設,要變成一個動物園和植物園,只要是能在這裡養活的動物和植物,就想辦法尋來養著。

先不要門票錢,門票你懂吧?大家隨便看,還有專門的人給介紹,修的太豪華了,百姓就不敢來看,簡陋好啊,近的百姓溜溜達達的就來了,看過後就會幫我宣傳。

等動物多了,名聲大了,慕名而來的人也就多了,其中自然有富貴的人,動物園和植物園中能吃的就會給他們做成菜,貴他們也肯吃,當地的百姓也同樣能在這裡賣紀念品,尤其是當地特色的土產,然後……」

「然後就是百姓手中有錢了,想把日子過好,經濟也漸漸發展起來,那是不是就能收門票了?養動物也要花錢。」

李成這時突然變聰明了,李珣的話沒說完,他就猜出個大概,插話說完才發現自己打斷了公子的話。

李珣不以為意,見李成能想到這些,高興地點頭說道:「不錯,就是如此安排,行在的房子簡陋,等有錢的人過來就租給他們,可以拆了自己蓋,用租金來維持動物園和植物園足夠了。

我的身份擺著呢,他們就算是為了巴結我也得花那份錢,有了他們,有了這裡的市場,這裡就會逐漸繁榮,在把潛山也給建成旅遊的景點,讓他們入股,到那時……你知道了吧?」

「知道,知道,到那時公子就可以在家呆著收錢了,同安郡王的身份也就更穩固。」李成回道。

「錯了,到那時我就會離開,換一個地方繼續當郡王,用同安,也就是舒州的繁榮換取兩三個這麼大的貧窮的地方,皇叔也會願意,畢竟我在這裡攔下來的租稅太多,越是繁榮朝廷損失的也就越多。」

李珣現在對建設地方的事情上癮了,越是窮的地方他越想去,把那裡發展起來。

「公子一心為民,小的佩服,這就去讓人快些干。」李成聽過李珣的話,心中確實佩服。

比起李珣所在的潛山冬天中還不算是溫度太低的乾冷,京城所在已經下了三場大雪了,已往這個時候北面鹽州等地的牛羊肉就別想運過來了,京城中的肉價會上漲。

可今天不同往年,肉雖然還是平常百姓不能隨便吃的,但價格上漲的幅度相對來說非常小,沒有一下子漲上一倍或者更多,只漲了五成不到。

牛肉的價錢高不僅僅是因為少,而是不讓隨便殺,平時能從別處運來,開飯店的人總會想辦法殺上幾頭,尤其是冬天的時候。

羊肉那就純粹是運輸方面的問題了,如此一來,豬肉的價錢也跟著漲了四成左右,吃不起羊肉的就改吃豬肉,吃酸菜鍋流行。

如此一來,豬肉的價錢又漲了點,可這還不算什麼,隨著從舒州飛來的一隻鴿子,狀元樓馬上就推出了一道新菜,酒制紅燒肉之後,豬肉價錢是一長再長。

這下朝廷終於發現事情不對了,豬肉的漲價竟然使運輸業也跟著繁榮起來,牲畜吃的乾草料價格也就同樣上漲,乾草料不夠還有大豆能吃。

接著就是其他的價格也跟著上漲,這就是單一流行物資對市場的影響關係了,非常的集中消耗讓京城周邊的地方顯得繁榮了,可卻給人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李隆基在朝堂之上沉著個臉問在外面凍的直哆嗦的眾大臣怎麼辦,這時呂延祚出來了,他還沒忘了算計張忠呢,把事情的因果一說,矛頭遍指向了狀元樓,狀元樓不僅僅自己賣,還把做菜的方法教了出去。

狀元樓是三水張家的,為什麼有這道菜呢?因為張家有酒,別人想要做,就只能到張家去買酒,別的黃酒也行,但黃酒不好保存,當地要是大量出產黃酒,糧食就跟不上,用量也太大。

用高度酒勾兌稀釋代替就不同了,味道或許差了點,可畢竟也是一道好吃的菜,就算是再貴也比不上牛養肉,所以在新奇的情況下,吃的人就更多了。

呂延祚的意思是把張忠抓起來,還有兩個跟隨他腳步的官員也同時彈劾,結果應者寥寥,別的官員都不配合,有的是已經麻木了,有的則是家中也有買賣,更有的家裡使用的家具喝的茶葉還是人家給送的。

李隆基真想藉此機會警告一下張家,太過分了,他已經知道了,那隻飛來的鴿子就送了道食譜。

可你們家做酒技術高,想要賣錢也不能這麼干呀,但看見百官都不出聲,只有幾個人,李隆基也不好動張忠。

今年的舒州租稅折銀二十八萬貫,還是在決堤的情況下,工部尚書劉知柔也過去學技術了,加上一座大橋以及未完成的建設,別說是抓了,就是把張忠調回來都不行,沒他在,張王兩家的人就不會出力。

暗自嘆息了一聲,李隆基往後靠了靠,後背一股暖流傳來,這才想起,自己做的這個非常舒服並能保暖的椅子還是頭半個月從陸州那裡直接送過來的。

看了眼呂延祚那期待的目光,李隆基就當此事沒發生,繼續說起了其他的事情,於是早朝就在呂延祚幾個人憋屈,其他官員鬆口氣的氛圍中度過了。

一下朝,李隆基就寫了封信,給畢構、姚崇和劉知柔的,意思就是讓他們解決,幫在於椅子後幾天一起送來的屬於舒州的鴿子的腿上,向舒州而去。

張老頭的家人收到了鴿子,馬上用快馬給送到瞭望江縣。

信到了的時候,劉知柔帶著工部的人和自己的侄子觀察跨江大橋。

「回了,皇上下了命令,不知道張家想幹什麼,非在此時送一個食譜,夏天送也行啊,不是坑人麼?」

畢老頭看過信,對劉知柔說道。

還沒呆夠的四個老頭無奈之下,又坐車用最快的速度往回趕,目的地就是張王兩家四個小傢伙的院子。

「一二三跳,一二三跳。」

畢老頭四個人果然沒來錯,到地方的時候,張小寶和王鵑帶一幫小傢伙玩呢,就是雙腿並上,一下一下跳動。

跳著跳著就跳到了院子門口這裡,張小寶抬頭看到四個老頭來了,笑著打招呼「四位爺爺你們看好橋了?以為得再過兩天才能回來呢。」

「是想多看看來著,可不行啊,讒了,讒那用酒做的肉了,京城狀元樓的,再不快點回來,我就得讒死。」

畢老頭無奈地看著張小寶那好象真的什麼都不知道的臉龐說道。

「啊?原來畢爺爺想吃酒制紅燒肉了?那還不簡單,馬上就讓人做。」張小寶非常痛快。

「不行,吃不起,豬肉太貴了,連帶著其他的東西也跟著貴起來,小寶,你是不是得說點什麼?皇上不高興了,看看,信都送來了。」

姚老頭手上抖著那張紙問道。

張小寶暗自偷笑,扭頭看了眼王鵑,王鵑飛了他一眼,那意思是說,你惹出來的事情自己擺平吧。

「現在轉身,該往回跳了,轉~!好的,一二三跳,一二三跳……」張小寶先讓小傢伙們繼續玩,給丫鬟使了個眼色,由丫鬟接著喊,他這才帶著王鵑與四個老頭來到一處專門用來休息的院子中。

張小寶和四個老頭找個桌子坐下,王鵑去給沖了茶,迎著四個老頭的目光,張小寶說話了。

「這個事情其實也不怪我家,我家難道還不能做一道新菜?得講道理才行,主要是京城周圍的幾個地方有許多的百姓不配合,套養就是累點而已,懶啊,尤其是大部分有莊子的人,認為這樣養東西莊子太亂,否則豬肉的價錢又怎麼會上去?」

張小寶的話中意思再清楚不過了,套養的好技術,竟然被非暴力抵制了,北邊的人冬天是懶,主要是冷,可華原縣的煤,還有柴火不是很便宜麼?棉布出來了,麻布價錢在京城及周圍一降再降。

多穿點怕什麼?懶惰能過上好日子?最可氣的就是有莊子的人,多好的增加收入的機會就非要躲,養豬嫌髒,價格高了幾倍,看看還嫌棄不?

「你家這就是牛不喝水強按頭啊,沒人說要給你們降罪,就是問問,豁闖了,有沒有辦法彌補一下。」

劉知柔說這個話的時候也有點不好意思,他家的莊子同樣沒有套養,冬天冷,都不願意動,夏天養豬的話,味道實在是太大了,現在知道配合沼氣池味道就能小許多,以前不知道。

張小寶見四個人不是來問罪的,語氣也就緩和了。

「劉爺爺,其實我家也沒想到一道菜就能如此,真送過去的是十多道菜呢,一會給你們做紅燒排骨吃,再汆一個骨髓蟹肉丸子,劉爺爺快點聯繫人把沼氣池的事情告訴他們,就不信他們不養豬。」

「他們就算養,也要明天才行,現在是京城及周邊的地方物價太高了,豬肉必須降下來,你家有什麼辦法?」

姚老頭最關心的是現在。

「還能有什麼辦法,把三水縣的豬肉拿出來就行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