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官方到手便彈劾

第三百五十五章官方到手便彈劾

在李隆基不知道怎麼說的時候,小寶在那邊說道:「小貝,你們怎麼這麼不懂事?皇上伯伯和你們說著玩呢,你們又沒有立什麼功,真要是賞你們三四品的官,天下的官員怎麼會服氣?

在又不像六七品的小官,封多少都沒事兒?三四品的官是那麼好得的?我和你們的姐姐那可是用命換來的官,還不道歉?」

小貝疑惑地看看哥哥,突然見哥哥對自己眨眼睛,想起來時哥哥說的話了,馬上就說道:「皇上伯伯,小貝沒有去拚命,不要啦,六七品的也不要啦,等著小貝去拼一次以後再要,從今天開始,再也不穿官服了,.」

李隆基確實不能給小貝等人那麼高的散官,想辦法轉移話題,結果張小寶的話把事情給定了下來。

這封不封似乎都不好啊,想要回過頭像高力士使眼色的時候,人群中的小遠也配合著小聲對小海說道:「小海哥,其實我覺得有個七品的散官也行,大不了平時沒人管的時候還穿紫色的衣服,遇到官員再換上七品的衣服。」

小傢伙們聽到小遠的話,一同嚮往地看向李隆基。

小貝也好象自語一樣地說道:「七品的散官能給嗎?」

「陛下,來時的路上,臣和王縣丞商議了一下,準備拿出來一部分錢財在黃河與漕渠上修幾座橋,望陛下應允。」

這時張小寶又開口了。

李隆基聽了張小寶的話,再看看王縣丞微笑地站在那裡,終於知道該怎麼做了。

「未想到張卿竟然有如此的打算,好,朕答應了,望張卿與王卿能把橋都修牢固,小貝,三四品的真不行,七品的有,朕就封你們都為致果校尉如何?這可是七品的武散官。」

李隆基本來是不想給小貝他們任何的散官,可張小寶一句要多修幾座橋的話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權衡一下修橋需要花掉的錢,再考慮下七品散官給出去的俸祿,估計一百年也別上賺回來,不得不答應啊。

「謝謝皇上伯伯,小貝知道皇上伯伯錢不多,小貝不管皇上伯伯要東西的,自己回去做,皇上伯伯,同是七品的,小貝能管別人麼?」

小貝這次就不是按照哥哥的吩咐來說了,自己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能,莫說是七品官,就是一品的,只要犯了錯,小貝你就去管,有伯伯幫你,不用怕。」

李隆基心說了,你要是遇到什麼官欺負你的話,也用不到你來官,你那哥哥姐姐就收拾人了,誰敢欺負你呀,我這剛一見面就差點把三四品的官給弄丟了。

小貝高興地點點頭,突然就把臉一板,說道:「臣彈劾永樂縣縣令,不知道他叫什麼,他讓流民過來幫忙種田,說是給流民分田,等春耕過後,卻開始趕人,我在船上路過永樂縣的時候還給過幾個流民吃的,臣彈劾他這個罪。」

小貝的話一說出來,張小寶和王鵑都愣了,兩個人還真不知道這個事情,那幾天他兩個一直都在和畢老頭三人商議皇上出行方面的細節問題,只聽過下人來報,在路上碼頭休息的時候小貝給了別人東西吃。

這很常,窮的人有很多,小貝就喜歡送別人東西,送的不多,卻非常實用。

沒想到在快進漕渠的時候於永樂縣停一下船還有這樣的事情?如果知道有此情況,自己就收拾了。

小海他們也點頭證明。

「小貝,哦,致果校尉,你此言可是真的?」李隆基問著小貝,眼睛卻看向王鵑。

王鵑快速地想了一下,覺得小貝他們不可能說謊,於是在自己並不清楚的時候點了下頭說道:「臣覺得也差不多,可派人去看看。」

李隆基的眼睛眯了一下,換成別人彈劾,還可以考慮下那邊縣令為什麼要這樣做,背後是誰,但今天是小貝,才三歲的娃子來彈劾,能讓一群小娃子記得這樣清楚的事情,不管是那個縣令做的不好還是隱藏的不好,都不能輕饒了。

「力士,此是你覺得讓誰去查的好?」李隆基不準備放過這個縣令了,永樂縣啊,離著京城太近了,今天可愛的小傢伙們剛一當上散官就聯名彈劾,得多大的事兒能讓這麼懂事乖巧的小傢伙們恨成這樣?

高力士一聽,心中想了下,回道:「臣覺得此事讓太子殿下親自去辦為好。」

這話一說李隆基就明白了,永樂縣的縣令站在哪一邊了,讚賞地看了一眼高力士,說道:「此事力士你去安排。」

「臣明白。」高力士回道。

張小寶也為永樂縣的縣令感到悲哀,永樂縣的縣令或許是到死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兒,更不會知道他倒在了一幫三歲小娃子的手中。

小貝等人高興了,小貝揮著小拳頭,對李隆基說道:「皇上伯伯果然是好皇上,那個縣令可壞啦,我去,哦,臣給流民東西吃的時候,那麼大的饅頭,一個人能吃掉三個,皇上伯伯,您說他們得餓成什麼樣?」

「力士,告訴太子嚴辦。」李隆基的臉陰沉了下來,三歲的小孩子能說出什麼謊話?看著小貝在那比畫著的大饅頭的樣子,對高力士又加了一句吩咐。

高力士答應了一聲,馬上就去找太子,還不忘了看下小貝幾個小傢伙,心說張王兩家出來的人全官員殺手啊,這麼大點就懂得彈劾了,要是再長几年,估計凡是他們遇到的貪官什麼的都別想好。

「小貝彈劾有功,要什麼獎賞?」李隆基把小貝拉到近前,又使勁親了一口問道。

小貝眨眨眼睛,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說,她想要更多的好處,又覺得不行,哥哥來的時候都說了,不能隨便要別的東西。

想了一會兒,就在李隆基準備幫忙解圍的時候,小貝終於開口了。

「小貝不要什麼獎賞,只要皇上伯伯讓大唐的百姓都過上好日子。」這是平時小貝和縣中的娃子們玩的時候,娃子們經常說的話,此時拿出來用了。

換成個大人這樣說,或者是張小寶和王鵑這樣說,李隆基都是會誇獎一下,然後說些官場的話就算完了,畢竟讓天下的人都過上好日子實在是太難了,其中牽扯到的東西不僅僅是錢財。

但話從小貝的嘴裡說出來,李隆基卻被觸動了,孩子麼,總是最單純的,大人平時如何說,小孩子就跟著聽,能說出這樣的話,說明平時家大人就沒少教過。

聽著小貝的話,想到張王兩家這麼多年做的事情,李隆基感嘆一聲,對著小貝說道:「這樣,朕有很多事情也不能看到聽到,就封你們為御史知事如何?遇到了你們都覺得可以彈劾的,就彈劾他。」

沒有這個御史知事的官職,但可以知御史事,這個說是有品級卻沒有常的幾品,因為所有的御史都可以說成是知事,但說是沒品級吧,從三品開始到九品全有御史這個位置。

李隆基的意思就是給了張王兩家一個沒有品級的,卻能夠隨便彈劾別人的權力,御史彈劾別人的時候,就算是彈劾錯了也沒事兒,除了會派人去調查,還有一點就是誰被彈劾了誰就自己舉證。

如果僅僅是御史大夫的話,那就是在朝堂上彈劾,如果是地方的話,有御史台知令,彈劾起別人總是要分層次的。

如今有了這個御史知事,那麼張王兩家的人可以在地方上向州府進行先一步彈劾,如果州府不辦,或者是不查,馬上就可以向京城這邊進行跨級彈劾,連著地方的州府一起彈劾,如果利用好了,可以直接把地方官員背後的人給揪出來,還是名言順的那種。

小貝不明白什麼意思,只知道以後自己可以看到不順眼的事情就去管管,如果對方的官大,拉上小遠他們一起,便算是御史知事這個名字的東西,把大官也給彈劾掉。

「皇上伯伯,小貝一定好好官別人,只要看到有人欺負百姓就……就收拾他,他敢還手,讓哥哥和姐姐去打。」

小貝主動地親了李隆基一口,對李隆基做著保證。

「對,誰要是敢欺負小貝,就讓咱們小貝的哥哥姐姐收拾他,哈哈哈~!」李隆基把小貝抱起來轉了一圈,又大笑著放下來。

李隆基今天實在是太高興了,不是因為收拾個官,而是小貝說的那句讓大唐百姓過好日子的話,張王兩家能這樣教小貝,想來也是讓人放心的。

最怕的就是張王兩家叛變,別人叛變可以派兵去***,不會有多大的損失,但張王兩家要是叛變了,那後果不敢想像。

周圍站著的宮女和太監也聽到了這一陣的對話,有的佩服,有的覺得小貝等人可愛,有的是認為張王兩家好,但所有的人還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那就是以後的張王兩家除非皇上親自下令,否則沒有人能夠招惹。

張小寶和王鵑也明白今天的收穫,遊戲還能繼續進行下去,小孩子的話比大人更有力度。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