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爭之不爭是為爭

第三百九十二章爭之不爭是為爭

當李隆基的隊伍快要回到京城的時候,.

本想去京城歇一歇的張小寶和王鵑不得不在路上提前與大隊伍分開,朝著積利州用最快的速度而去。

與之同行的還有李邵固這個契丹名義上地位最高的人。

李邵固不是自願跟著張小寶走的,他算算日子,發現就算是回去,也不可能趕上過年,張小寶和王鵑好能在臘月二十八或二十九回積利州,他再想走陸路,那年必然得在路上過。

但他架不住張小寶的邀請,張小寶一句積利州軍民邀請您前去共度春節增進兩地交流,王鵑一句不應傷害百姓美好心愿,李邵固就不得不去。

他怕給張小寶和王鵑留下出兵的藉口,見識過手槍威力的他非常清楚,一旦松漠都督府與積利州交戰,除非是不進行短兵相接,否則自己這邊的人那會跟割麥子一樣,一茬茬倒下去。

而不短兵相接,那好符合王鵑的作戰風格,輕騎來去如風。

雖然可突於一再說王鵑的作戰方法不對,總帶著僥倖的想法要用奇來勝,此用兵之法不長久,可誰敢用這樣的理由來證明自己可以逼著王鵑與面戰場上與你對沖呢?

李邵固好也想親自看看積利州發展的怎麼樣了,都說張小寶和王鵑厲害,把地方建設的非常好,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船隊順著水,揚帆快行,小貝等人的日子一如往常那樣充實,做遊戲,學習,聽故事,睡覺,吃飯。

升到五品官的小貝每天都要出來轉轉,讓人看看她那漂亮的衣服,以證明她的五品官貨真價實,腰上一邊掛個金魚袋,一邊掛個銀魚袋,金魚袋是李隆基允許的,品級不夠也能戴。

眼看著到了出海口的時候,平時很少主動找張小寶和王鵑的張剛尋了過來,也就是羌虎的兒子。

他身後跟著張芳,張芳顯得非常害羞,又有點怕怕的樣子。

「你們兩個沒睡覺?」和張小寶商量過年怎麼在積利州組織活動,放鴿子先去安排的王鵑見到兩個孩子,一手一個拉到懷中問道。

張芳不出聲,把頭埋在王鵑的懷中,張剛鼓起勇氣開口道:「鵑鵑姐姐,我想問,是不是武器厲害人就厲害。」

聽到張剛所問的話,王鵑愣了一下,扭頭看張小寶。

張小寶湊過來,摸摸小傢伙的腦袋,說道:「那要看什麼武器,只要不能一次滅族的武器,就未必厲害,即便給可突於一個千人的手槍隊,你王鵑姐姐也能在沒有手槍的情況下打贏他。

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要總想著打仗,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厲害的將領。」

「是不是就像現在鵑鵑姐姐一樣,哪怕不打人了,別人也怕,那是哥哥厲害,還是鵑鵑姐姐厲害?」張剛如今已經懂事多了,開始考慮自己以後接任族長時候要做的事情,這還是小貝總給他灌輸的結果。

張小寶這次不出聲了,他不想現在就讓小傢伙過早接觸人性的黑暗,再大一大的。

王鵑接過話,說道:「沒有誰最厲害,只能看誰更適合,現在你小寶哥哥就最適合,道德經會背嗎?你小寶哥哥現在就是戰可戰,非常戰,戰爭未必非要用武力,武力只是保障和威懾。」

這下小傢伙就無法理解了,打仗不就是殺人麼?怎麼又變成了不戰而戰呢。

為了能夠讓他儘量理解,張小寶問道:「你們在一起,誰最厲害?」

「小貝」兩個小傢伙同時回道。

「為什麼呢?」張小寶又問。

「她能讓別人和她站一起,誰惹到她,她就讓別人不和他玩。」小剛深有體會。

「那她打你了嗎?」

「沒。」

「這便是兵法中所說的伐交,連它域而攻一域,合他人而討一人,回去好好想想,怎麼對付這個情況。」

「好,小寶哥,你們千萬不要對小貝說,不然她該提前知道了,她很厲害。」

「恩,拉勾。」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看著兩個小傢伙一前一後離開,王鵑無奈地搖搖頭「小寶,你說咱們是不是教給他們的東西太多了?也不知是好是壞。」

「誰規定童年只能是什麼都不知道?只要他們快樂就行,維護善良人的寧靜,是需要有人選擇陰謀而得來的,總要有人為惡,如何選擇,全看他們自己的發展,恩,不戰而屈人之兵,今年過年便可以用一用。」

張小寶看向李邵固所在的船艙方向說道。

李邵固此刻還不知道有人在惦記他,他其實也不用知道,現在的他可謂是坐臥不安,跟船行進的時候,他想儘量多了解張小寶和王鵑。

結果發現了解的越多,就越是有更多的無法了解,他看過小海給弟弟妹妹們講算術,那講的東西自己聽起來都覺得費勁,可小海講的時候非常輕鬆,他詢問小海是不是知道很多,結果小海一句話,就把他嚇到了。

當時小海告訴他知道的越多就越發現自己無知,當你能計算大海盡頭的時候,還有星空。

李邵固被小傢伙們的這種想法嚇到了,也被小傢伙們的年齡嚇到了,這麼小懂的就如此多,再大大,豈不是又會出很多的張小寶和王鵑,大唐有一對兒難道還不夠?契丹找不到這樣的娃子。

「來人。」李邵固在午睡的時候,被自己夢中的事情嚇出了一身冷汗之後,顧不得擦,對著船艙外面喊了一嗓子。

專門負責保護他的人推開門進來,恭敬道:「主子,小的在。」

「都督府那邊可聯繫上了?」李邵固夢到了有一天大唐無數的軍隊,用積利州炮艦那樣的大炮和在路上看到的手槍***一個個契丹人,被嚇醒之後,惦記起都督府那邊的情況。

「已經聯繫上了,要與您說,那邊現在過的不錯,積利州又給送去不少的東西,有油,有鹽,有帛,還教給當地打炕,全是不要錢的,更有大量的糧食,用非常低的價錢賣給都督府的人。」

護衛把剛剛了解到的情況對李邵固說出來。

端起一杯水,李邵固使勁地灌下,這才覺得嗓子不那麼乾了,又擦擦汗,問道:「積利州可提出什麼要求?」

「沒有。」

「好,出去吧。」李邵固******腦袋,看著門被關上,又自語道:「張小寶和王鵑想要幹什麼?難道他們真的好心是幫都督府的人?小心,千萬要小心,可突於啊可突於,你太強了,大唐的皇帝終於是無法忍受,如今把張小寶、王鵑派過來,希望你依舊能對付。」

松漠都督府中,可突於也納悶呢,積利州最近送來不少的東西,除了糧食用非常低廉的價格來賣,其他的則是全不要錢,有治病的藥,有海中的乾貨,還有做衣服的帛,雖然那帛看上去差一點,還有破損的地方,可畢竟能夠做東西,還能當錢來用。

難道是張小寶和王鵑怕自己了?似乎不可能,平積利州十三萬的百姓,一萬的士兵,說他們怕自己,不如期待著太陽打西邊出來。

糧食的價錢實在太便宜了,便宜到可以用一張好點的毛皮便換到半個月的糧食這種程度,便宜到自己這邊種出來的糧食所耗費的人力不如去打獵。

得小心,千萬別讓他們把都督府這裡的百姓給拉到積利州去。

想到此處,可突於對著外面喊了一聲「來人,告訴知道所有東西是從積利州送來的人,不准宣揚出去。」

等外面人答應一聲,他又看了看牆上掛著的弓,再次喊道:「告訴管事的人,過了年不用著急種地,讓人勤練武藝,都給我去打獵,用獵物換取更多的東西。」

外面有人又應了一聲後,可突於長出口起,喃喃道:「張小寶、王鵑,不管你們兩個有什麼打算,也不管別人說的你們如何厲害,遇到了我,就休想在我這邊討到好處,哼!」

在張小寶和王鵑的船隊於臘月二十七的晚上到了積利州港口的時候,松漠都督府的事情也傳到了京城,同時張小寶和王鵑寫的信也跟著到地方。

李隆基看著宮中的人***持過年事宜之時,先得到了松漠都督府的情況,把高力士叫到身邊。

「力士,可知小寶和鵑鵑如何打算的?」

高力士此刻好收到了鴿子送來的信,剛剛看過,連忙對李隆基回道:「陛下,小寶與鵑鵑的信到了,說起此事。」

「與朕說來。」李隆基還真就想不明白,為松漠都督府提供那麼多的東西對張小寶二人有什麼好處,這不是用自己的錢來養賊嗎?

「回陛下,小寶信中言到,說過了年會在松漠都督府租用大量的土地,用來種植白疊子,到時候由當地的百姓來管,等收穫後一斤白疊子可換積利州十斤大米或白面,只要種白疊子的人,所獵的獵物,同樣能夠換到很多的素油與鹽。」

高力士回道,不用李隆基詢問,又接著說起來。

「陛下,年前送好東西與松漠都督府為計連環第三環,讓都督府的百姓習慣用好的東西,習慣住在暖和的炕上,知道積利州的東西比自己所在的都督府要好。

過年後乃是第四環,米賤而無人種糧,油賤則無人種豆,植白疊子可占耕,每月給以糧,收皮革練其民,使民野,待白疊子收於冬,不與之換,則其民怒,好戰,逼上戰,上為可突於,戰與不戰俱廢。

戰,積利州軍已成,用契丹練兵,藉口進攻,不戰,則失民心,民不穩,又無糧,耗其體,弱其志,再起第五環,招其民入積利州。」

李隆基靜靜地聽著,定力不錯的他終歸是被張小寶和王鵑的計劃嚇到了,冷汗滲出額頭。

待高力士說完,道:「這麼說,小寶和鵑鵑是想用自己的糧食來打消松漠都督府的百姓種田的心思,耗費他們的土地,讓他們多與野獸搏鬥讓民悍勇,等白疊子出來,把糧食一斷,逼著他們打仗了?

積利州一萬士兵,加上好武器,可突於想打打不下來,不想打他的位置就別想穩固,除非他用軍隊來***,此計定出自小寶,朕算看出來了,小寶比鵑鵑更狠,鵑鵑為將為帥,只在用兵一道,小寶乃是殺人不見血的主。

哎~!多虧張王兩家是我大唐人,若換個國,我大唐哪有安寧之日?此事不可外傳,朕等著小寶和鵑鵑把河北道北部給朕梳理明白,到時定要重賞。」

「臣明白,陛下,方才臣知曉,有人彈劾小寶與鵑鵑,說二人產鹽而不事民事,空耗用以造湖,只待年後由御史台出奏。」

高力士答應了一聲,又說出來一件事情。

「壓下,凡是彈劾張王兩家的一律壓下。」李隆基把臉一沉說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