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曉673年。破曉城正式替代星城,成為人族文明的新起點。原本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也因此得到解決。

例如人口增加帶來的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現在已經不存在了。整個破曉城從高空俯瞰,籠罩在一層透明的能量屏障內,內部的溫度完全由氣象塔進行實時調節。

城市內的靈氣含量要比外界高三倍有餘,且還在持續緩慢的提升中。這得益於對接防禦屏障的琉璃塔。

此建築的功能是抽取外界的靈氣進入破曉城,再由能量屏障阻隔靈氣外泄,保證城市內部的靈氣質量不斷得到提升。

琉璃塔還有一個作用是抽取城市裡的污染氣體,通過防禦屏障排出,保證城市內部的空氣品質。

另外,城市裡還有專門用於空氣凈化的一系列修煉體系建築。破曉城的地底還有專門的污水與生活垃圾的處理系統。

這套系統十分先進,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污水處理系統。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水會被送入地底下水道進行過濾,凈化後的水會流向城市裡的一座湖泊,再由靈泉石進行二次凈化,保證水源的乾淨,過濾後的雜質則被送往地底垃圾處理站。

地底垃圾處理站主要負責處理城市生活垃圾,乃至各研究機構實驗產生的實驗垃圾。

主要處理器是一座修煉體系建築

「靈能焚燒爐」。燃燒期間產生的能量會流向城市各地區的能源站,無法充分燃燒且沒有價值的垃圾則會在燃燒處理後自動送入空間傳送裝置,隨機投放給大自然。

為了保證空間傳送裝置的安全,處理垃圾的空間傳送裝置還加設了一個空間坐標干擾裝置。

設計這套系統時,當時的靈能研究院就考慮到了安全問題。垃圾殘渣雖然是隨機投送排放,卻有可能投送在強族的頭頂,導致被強族空間定位,順藤摸瓜襲來。

所以空間干擾裝置的設計非常有必要。破曉城的初步建設已經非常完善,卻也存在一些小問題。

封棋在破曉城得到的第一份各機構的彙報內容,就與破曉城存在的問題有關。

其中影響較大的問題在於,破曉城對比星城能源消耗的速度提升了一倍。

高效率運轉的破曉城雖然有很多節省能源,甚至是主動攝取外界能源的設計與功能建築,但城市內部的修煉建築時刻都在消耗能源,導致能源的開支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

如果未來要繼續建設新修煉體系建築,能源消耗的速度還會進一步的提升。

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封棋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建設破曉城的本質是為了更好的發展,能源消耗的提升是必然,依靠節省完全沒有必要,如何掠奪更多的資源,獲取更多的資源地才是人族該考慮的問題。

只要資源地足夠多,完全能夠無視資源消耗加倍的問題。接下來,戰力體系的建設將成為破曉城的投入使用後的下一個重點項目。

搬遷至破曉城的第一年,封棋就收到了虎魄研究院帶來的喜訊。超級連接術法的版本升級到了2.0。

法相神明的戰場表現,封棋親眼見過了,著實讓他覺得驚艷。正如當初夜影族構想的那般,弱小的群體聯合起來也能撼動強大的敵人。

人族血脈潛力薄弱是始終存在的問題。法相神明術法的出現,讓團結起來的人族可以抗衡血脈潛力遠高於自身的強敵。

當初與暗木軍團的對抗,人族的法相神明就展露出了非常強的戰場殺傷力。

現在法相神明的版本升級到了2.0,主要改進的方向是,開啟法相神明後戰士之間的意識連接與能量的融合效率有了顯著的提升,也就是連接變得更為流暢。

其次是陣法站位結構得到優化,操控法相神明的主位切換速度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這次術法版本的升級,對於前線戰力提升巨大。前線方面,破曉城現在已經捨棄了當初軌道連接前線的模式。

最初的版本,空間技術較為不完善,運輸資源與戰士往返主要依靠連接前線的軌道。

現階段無論是星城西補給區還是南補給區,都是以穩定空間傳送陣的方式進行連接。

戰士往返破曉城變得非常便捷。結束任務後的休假期間,可以隨時回到破曉城與家人團聚。

空間技術的發展,讓距離問題得到徹底解決這也是封棋最感慨的一點。

他出生的時代,與父母聚少離多,他的父母幾年才回家一次,見面的次數伴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少。

那時候的前線還沒有跨遠距離的通訊裝置,與父母的聯繫主要是前線寄往城市城,再轉送星城的信件。

每個月只有銀行卡里的增加的餘額能夠證明父母健在。年少時的他渴望與父母相見,也渴望家庭的溫暖。

卻也明白父母背負著人族大義,無法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自己。那是他年少時的遺憾。

時代的今天,這個問題已經徹底成為了過去式。……破曉697年。星城搬遷破曉城的第25年。

星城居民已經徹底習慣了破曉城的生活,對於新設施的接受度也是越來越高。

也正是在這一年,封棋親自前往凜冬城,向凜冬城發出了邀請。面對他的邀請,凜冬城的高層似乎早有預料,當天就召開會議通過了搬遷的計劃。

對此封棋並未感到意外。凜冬城與星城隔著千山萬水,但一直有穩定型空間傳送陣建立連接,時常進行交流。

當年沐晴為凜冬城打下了發展的基礎,現代凜冬城與破曉城都有著共同的破曉意志,並開啟了信仰成長體系。

得知他的到來,凜冬城萬人空巷。無數人想要親眼見證他的真容,目睹他這個只存在於教科書上的歷史人物。

待他回到星城,凜冬城的搬遷計劃啟動。由於凜冬城沒有對接破曉城的運輸軌道,所以只能夠通過穩定型空間傳送裝置進行轉移。

但在凜冬城居民的遷徙開始前,封棋將建設部的家具定製系統率先發給了凜冬城高層,讓他們開始提前安排居民定製新家的家具。

凜冬城居民登錄這套系統後,就可以看到分配給自己的房間虛擬模板。

可以進入虛擬遊戲倉進行查看,也可以在平板上挑選家具進行模擬裝飾,選出自己喜歡的裝修風格。

如果選擇困難,破曉城的建設部還有固定的十套裝修設計模板可供選擇。

如此新穎的設計,很快引起了凜冬城居民的轟動。凜冬城的網絡上,討論裝修風格的話題開始迅速提升,如何裝修有特色的房間成為凜冬城飆升的熱門話題。

民間熱議裝修的同時,凜冬城與破曉城的高層也開始了對接工作。想要城市融合,顯然不需要獨立的行政管理機構存在。

他們的存在或許有助於早期的管理,但伴隨著時間推移極有可能出現各方面的意見矛盾,導致兩個城市的管理層出現理念上的衝突。

這次既是城市之間的融合,也是破曉城管理層的權力融合。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封棋首先邀請了凜冬城的高層提前來到破曉城進行參觀。

第一次來到破曉城的凜冬城高層正如他所料,徹底被破曉城的規模與設施給震驚了,跨過傳送陣的那一刻,好似突然降臨在了未來世界。

其實凜冬城一直都知曉破曉城的建設項目,但破曉城的建設遠超出了他們的想像。

直到今天,他們才明白建設破曉城是多麼有遠見的一步棋。這座城市,象徵著人類文明站在了新的高度與新的起點。

用了半個月時間參觀了星城的中心區,體驗了各種修煉建築的功能,封棋以全人類領袖的身份召開了破曉城的第一次最高級會議。

這次議會討論的主題只有一個,該如何融合兩座城市的行政管理權。這個問題,紀河早已經在未來規劃里寫明了。

紀河表示,未來的破曉最高層必然要由多個城市的高層融合組建,絕非曾經星城的最高層一家獨大。

星城的最高層最了解的還是星城,但對凜冬城等其他城市的了解甚少。

如果讓他們決策其他城市的問題,很有可能導致一系列問題的衍生。所以第一步就是要融合高層,增添最高決策層的人數。

但紀河還表示,雖然需要增添最高決策層的人數,但第一屆破曉城的最高決策層仍要以星城的決策者為主。

畢竟對於破曉城,星城的決策層顯然更加了解。理念的衝突問題該如何解決,紀河也在未來規劃里寫明,表示未來需要去掉地區符號,讓兩座城市凝聚出一個嶄新的身份代表符號,那就是破曉城居民,拋棄星城與凜冬城的身份。

除了第一屆的星城最高層是融合後添加席位產生,往後的破曉最高決策層將從各地區統一標準選拔。

也就是說,除了現在最高會議上的這些人。從下一屆開始,破曉城的最高層將不再劃分地區符號,這樣只需要經曆數代更替,大家都會以相同的身份符號來決策未來規劃。

會議持續了三天。最終會議通過了最高層融合的決策。這次會議過後,將不再有凜冬城最高決策層,他們統一編入破曉城最高層。

其中有32人已經年齡接近退休的凜冬城高層提前提出管理層,畢竟破曉最高層的席位數量不需要那麼多。

同時會議決定,第一屆編入破曉最高層的凜冬決策者暫時被分配管破曉城的凜冬北區。

會議結束後,搬遷計劃正式啟動。破曉城的管理機構也在後續的日子裡迎來了最忙碌的日子。

城市融合絕非幾句話可以解決。這期間最忙碌的當屬破曉城的資源管理部門,城市融合會議結束後,封棋給資源管理部門下達了一個任務,要求他們將凜冬城搬運來的資源進行登記分類,然後送入資源倉庫。

畢竟城市融合,資源管理也將統籌處理調度。凜冬城的資源管理部門就地取消編織,全部人員編入破曉城的資源管理部。

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資源管理部門聯合黎明軍部開始處理資源的入庫問題,每天都有大量凜冬城的資源被搬送至破曉城的資源倉庫。

期間每一種資源的量都需要詳細的記錄,然後錄入至破曉資料庫。這樣資源的走向封棋就能夠通過管理系統,看得一清二楚。

其次是凜冬城居民的安置問題。這個問題雖然已經制定好了詳細的計劃流程,但真正實施起來還是有諸多挑戰。

尤其是人才的分配問題上。是否放原本凜冬城的科研機構獨立存在,還是打散後合併進破曉城的科研機構,這一切都有待討論。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封棋首先將凜冬城的資料庫信息融入破曉城的資料庫。

然後是連續一個月的最高會議,決策哪些凜冬城機構取消,哪些凜冬城的機構保留。

會議上首先被取消的就是凜冬城的能源機構,全部人員被分配給能源學府重新學習,然後通過考試的人員可以成為凜冬北區的能源機構的工作人員。

這麼做並非是歧視凜冬城的能源機構。主要是凜冬城能源機構的工作人員,對於破曉城的能源體系了解甚少,根本處理不好破曉城的能源管理工作。

早期星城的能源體系與凜冬城並沒有多少區別。但星城的能源結構早已經歷了多次革新。

先是銀鈴設計的新城市能源結構,然後是銀月族諸多技術人員參與設計的第三代版本,再到現在的修煉體系破曉城的第四代版本。

凜冬城學到的能源體系知識對比破曉城已經落後太多了。想要回到能源管理的崗位,就必須重新學習,且必須通過相關知識的考試。

其他類似的行業改革問題還有很多。甚至有許多凜冬城的行業在這次最高會議上直接被全員取消編織,機構工作人員被列入無業行列。

例如凜冬城的鍛造行業。但封棋也在會議上保證,凜冬城居民併入破曉城後,享受與破曉城居民一樣的待遇,每月可以得到生活補助與修煉資源補助。

這次會議結束,決策層一共取消了189座研究院。但也有不少研究院正式加入到破曉城的城市未來規劃建設行列。

例如凜冬學府,將正式提升為與破曉、星城並肩的特級學府。凜冬學府存在的歷史悠久,培養大量戰鬥學人才,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是封棋最看重的一座學府。

會議上封棋還做出了一個決定。往後破曉學府與星城學府的戰鬥專業取消,相關設施與老師全部編入凜冬學府。

他決定將凜冬城打造成破曉城最強的戰鬥學府。其中大部分被取消的機構還保留有大量人才,他們中少部分直接被其他破曉機構收編,例如術法專業的頂級人才直接前往虎魄研究院任職。

其他大部分人員則重新進入學府重修,通過考試後再安排去新的崗位。

但重修的過程封棋給予了更多的自由。例如原本是凜冬城能源崗位的工作人員,重修階段可以在破曉城挑選新的學科進行學習,畢業後前往新的崗位。

可以是千萬人過獨木橋的命運使者,也可以去養殖靈獸,也可以研究機械改造,等等。

對於未來,他們可以看個人喜好重新規劃。會議敲定了人才的融合與再分配方案後,封棋給了新成立的破曉最高層一個月的時間去安排詳細方案。

一個月後,封棋再次召開破曉最高會議。這次討論的主題與軍部的合併有關,一座城市顯然不能有兩個完全獨立的軍部,這非常影響戰爭效率。

必須要有一個統籌指揮的最高軍部指揮官。會議上封棋表示,這次會議過後,星城的軍部與凜冬城的軍部合併為破曉軍部。

最高指揮官由張道文擔任。同時將黎明軍部設為黎明軍團,歸屬張道文全權管理。

與此同時,往後在凜冬北城區開設一個對接破曉城的穩定型空間傳送陣,黎明軍團的戰鬥方向繼續在凜冬北境。

會議召開前,封棋想過將黎明軍部的力量抽調分配給西補給區與南補給區。

但仔細想來,他覺得不能這麼做。凜冬城的黎明軍部深耕凜冬前線多年,對那裡的情況非常熟悉,且已經掌握了不少資源地。

如果將凜冬軍部切割,等同於是拋棄了多年努力的成果。所以他認為最好的選擇是將黎明軍部設為黎明軍團,繼續在凜冬北境開拓資源地,同時凜冬北境現有的資源地也能為破曉城的發展帶來不菲的資源收益。

唯一的區別在於,張道文做為總指揮官有權力調動黎明軍部的力量,且有權參與黎明軍團內部的人員調動。

這樣任何一個補給區出現突發情況,不需要對接工作,張道文就可以全權指揮戰鬥人員的調動工作。

省去了一系列繁瑣的對接步驟。黎明軍部編入破曉城的會議進行的十分順利,身為沐晴後人,他們比凜冬城居民更早的接受了封棋信仰,也知曉當初建立黎明軍的老祖宗是封棋的摯友。

這次軍部合併會議結束,封棋親自授予張道文破曉第一任總指揮官榮譽。

而張道文也在會議結束後跟隨黎明軍的現任總指揮官去往黎明軍駐地,前去了解黎明軍的詳細情況,完成權力交接工作。

封棋可以預想到,凜冬城的加入會讓破曉城的發展更有活力。尤其是大量凜冬城居民的湧入,填補了破曉城人力與人才的短缺問題。

接下來,他也將為凜冬城居民的集體搬遷工作做準備。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